登陆注册
1508900000033

第33章 近代西方对东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2)

14—16世纪,除了以《马可·波罗游记》作媒介外,各种东方地理学知识还通过其他多种途径传入欧洲。与基督教欧洲毗邻而居的穆斯林,向欧洲传播了许多重要的环非洲地理学知识,同欧洲人有着各种来往的东方人,为欧洲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海外地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均显著拓展了欧洲人的视野。

(一)穆斯林的环非洲地理学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珀托兰航海图的知识基础来自地中海海员长期积累的经验,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欧洲基督教海员积累的知识,以及阿拉伯海员积累的知识。

中世纪时期,这些知识在地中海海员中代代相传,其中包含的地中海海岸线上各个主要港口之间的距离和方位数据就成为绘制珀托兰航海图的基础数据。珀托兰航海图为平面图,有意地忽略了地面的曲率,主要致力于传达两种数理信息:海岸线上各个重要港口之间的方位和距离。

珀托兰航海图上的海岸线绘制得相当准确,说明地中海海员通过实地考察而获得的方位和距离数据比较可靠。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珀托兰航海图也包含着欧洲大西洋沿岸和西非海岸的部分海岸线,但是准确度大为降低,很有可能是地中海海员根据传闻来绘制的,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明显失真而导致绘图时的缺陷。正反两方面的事实体现出实践经验在珀托兰航海图形成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而这个基础的形成,得益于阿拉伯海员的帮助。

12世纪上半期,阿拉伯海员把航海技艺传播给了西西里岛的居民;后者又把这些技艺传授给了马赛人、葡萄牙人、热那亚人以及加泰罗尼亚人等西方海员。航海技艺中需要着重掌握的地中海主要港口之间的方位和距离,也由阿拉伯人传播给了这些西方海员。于是,阿拉伯人帮助西方海员构建起了未来珀托兰航海图的知识基础。

现存最早的一幅珀托兰航海图是“比萨航海图”,而它的实际绘制地点为热那亚;同时,加泰罗尼亚恰是制作珀托兰航海图的重要中心。这些都并非偶然,因为热那亚人和加泰罗尼亚人能够比较早地接触到阿拉伯海员提供的航海信息,所以,珀托兰航海图较早地出现在了这里。因此,珀托兰航海图中确信无疑地包含着阿拉伯海员长期积累的知识成果。

阿拉伯人还为西方带来了关于非洲内陆的丰富资料。在阿拉伯北非和戈戈(Gogo)、马里(Mali)、泰克鲁尔(Takrur)和加纳(Ghana)地区之间,阿拉伯商队非常活跃,从事着黄金、象牙和奴隶贸易,并且在黑人中传播伊斯兰教。15世纪的西方流传着一个“黄金之河”的传说。人们推测,这条河位于黑非洲的深处,河口位于博哈多尔角(Bojador)以南的某个地方。它可能流经几内亚(Guinea)地区,即被埃德里西描述为遍地黄金的富庶之地。这个传说很有可能来自穿越撒哈拉沙漠向北行进的阿拉伯商队,它渗入了西方基督教世界,激起了西方人探寻非洲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1450 年加泰罗尼亚世界地图上关于赤道以南非洲大陆的观念,无疑来自阿拉伯人。例如它所描绘的南半球的非洲陆地与比鲁尼在世界简图上对它的描绘基本一致;该图描绘了非洲北部内陆的交通线, 还画着一个人骑着骆驼在行走,这些资料来自阿拉伯人;非洲大陆上的注文也不少,其中有一些就来自阿拉伯的资料。这说明,在阿拉伯人提供的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赤道附近及其以南地区适宜人类居住的事实得到了西方人进一步的认可。

1415年,葡萄牙人攻占了摩洛哥的休达(Ceuta)。航海家亨利借此机会从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俘虏那里了解到了非洲的许多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突尼斯(Tunis)到提姆巴克图(Timbuctoo)的商路;二、塞内加尔河或者西尼罗河的情况;三、冈比亚(Gambia)富庶的商业中心坎托(Cantor);四、黄金海岸(Gold Coast)。在这些地理信息的启发下,亨利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最终的目标应当是绕过整个非洲而到达印度。这些信息给亨利王子和后来的航海者带来充足的信心,并且使远航的最终目标更加坚定。

9—15世纪,阿拉伯海员活跃在印度洋中,他们建立和维护着的传统航线是长期稳定的、比较繁荣的。这一时期,阿拉伯海员通过观测诸星体以确定纬度的办法来导航,利用季风和洋流来航行,积累起丰富的航海经验。印度洋上的航海信息,除了前文所述的途径以外,还通过其他方式传播到了西方人手中。

1487年,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派遣科维利扬前往东方搜集关于香料群岛和长老约翰王国的信息。科维利扬乘坐阿拉伯船舶,先后抵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波斯湾地区,并且沿着东非航线到达索法拉(Sofala)。在索法拉,他从阿拉伯海员那里打听到,从莫桑比克海岸出发,可以绕过非洲南端,航行到达西方。1491年初,科维利扬在开罗把打探到的关于印度洋传统航线的消息传送给国王派来的使者。这些信息成为葡萄牙人制定达·伽马船队的航行计划,以及进行远航筹备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从科维利扬的行程来看,他搜集的资料范围已经涵盖了东非航线和印度洋北部航线,应当广泛地包含了活跃在印度洋中的阿拉伯人的航海经验,这就能够使达·伽马船队在出发之前就充分地了解印度洋传统航线沿途的地理状况。

(二)欧洲人从东方获取的海外地理学知识

1480年左右,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在近东地区活动,从阿拉伯水手那里了解到,印度东北非常遥远的地方盛产香料,结合自己相信的大地球体观,他认为这个香料产地应该在距离意大利比较近的西北方向,因此坚定了探寻西北航路的决心,并于1497年领导船队付诸实践。可见,阿拉伯水手提供的信息是卡波特下定西航决心的基本原因。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描绘,英国地理学家约翰·迪相信有一块南方大陆的存在,并且认为这块大陆就是《圣经》中的“俄斐”;同时,他还相信从英国通往“契丹”的最短航路应当是东北航路 。

《马可·波罗游记》对于南亚和东南亚诸岛屿的描述主要基于作者亲身的观察,约翰·迪很有可能把其中一些较大的岛屿误认为是“南方大陆”的附属岛屿,这些都属于西方人对于东方的认识。但是,《圣经》中的“俄斐”传奇则是源于犹太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东方地理学的内容,而约翰·迪可能对此浑然不觉。他给《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的岛屿或其附近地区罩上了“俄斐”的传奇,显示出他对于东方的向往,他的这种思想也激起了同时代的英国人对于东方展开探索的热情。在这里,东西方地理学内容相结合,激励着西方探索东方的行动。

1498年4月,达·伽马的船队在非洲东海岸邀请到了穆斯林引水员伊本·马季德(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航海家和地理学家),在他的引领下,船队借助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帮助,一路顺畅地抵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并于5月28日停靠于卡利库特港。久居此地的伊本·马季德很显然要比远道而来对该海域的航行没有任何实务经验的达·伽马船队更能有效地利用西南季风。这次领航很显然地会使达·伽马船队加深对于该海域的认识,加深对于印度洋季风的了解,并且把这些知识带回欧洲。

此外,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探航活动,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而一进入非洲东海岸,立即获得飞越式的进步,达·伽马船队全程仅用了大约两年时间就完成了直航往返,关键就在于他们充分利用了东非和印度洋北部的传统航线,获得了阿拉伯海员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航海经验。尤其是伊本·马季德的领航,成为这条新航路得以开辟的直接的、重要的推动力。随着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印度洋传统航路演变为了新航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沿线的地理学知识就为西方人所共享,显著地扩展了西方人对于印度洋地区的认识。

沃芬贝泰尔(Wolfenbiittel)图书馆收藏的葡萄牙1509年印度洋航海图,摆脱了托勒密地图的影响,对于印度洋海岸的描绘比较正确。它基于三种地理学资料而作:阿拉伯人的资料,印度海员提供的信息,以及葡萄牙人的调查。而且,很显然的是,前两者所提供的信息是绘图的主要依据,后者的调查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因为阿拉伯和印度的海员历来熟悉这片海域,而葡萄牙人则是初来乍到,还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考察。得益于阿拉伯和印度海员提供的资料,葡萄牙人较早地了解到了东方海域的实际情形。

1513年,麦哲伦通过与挚友、摩鹿加群岛中的特尔纳特岛(Ternate)上的土王的丞相——法兰西斯库·赛尔劳(F. de Serrao)的通信,了解到摩鹿加群岛以东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参考赛尔劳提供的信息时,却把马六甲至摩路加群岛的距离拉长了一倍,更加低估了太平洋的宽度,但是却增强了他西航的信心。赛尔劳提供的信息成为麦哲伦西航计划的依据,也成为促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基础性因素之一。

1548—1549年,居住在印度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尼科罗·郎西罗图(Nicolo Lancillotto)根据日本人提供的信息,了解到日本东北方存在着一块面积广阔的叫做“虾夷(Gsoo或Yezo或the Hokkaido,即北海道)”的岛屿,居住在这座岛屿上的人被称为“虾夷人”或“阿伊努人”。 他通过书信的方式把这些信息传入了欧洲,这是欧洲人第一次了解到北海道岛及其居民的情况。

1564年,葡萄牙耶稣会士曼努埃尔·特谢拉(Manuel Teixeira)再次传送了这些信息,他从广州写信寄往欧洲,把自己从日本人那里打听到的关于“虾夷人”的信息传到了西方。居住在日本宫古(Miyako)的弗里伊斯(Frois,1532—1597年)从日本人那里获得了关于阿伊努人的更为准确的信息,并在1565年2月寄往欧洲的信件中报告了这些情况。这封信于1570年在喀塔斯(Cartas)出版,随后被收入了马斐(Maffei)的《历史》中,并随之于1588年出版,从而在欧洲更加广泛地流传。

根据日本人提供的信息,耶稣会士比较翔实地了解到,阿伊努人肤色白皙,披头散发,蓄有长须,勇猛善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尚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他们经常在日本沿海进行劫掠活动,也时常与日本人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常常用鱼、动物皮毛等来换取日本人的布料和武器等物品。耶稣会士把阿伊努人称为“野蛮人”。

这说明,耶稣会士非常关注日本的人种特征和民族特质,比较敏锐地区分出了“阿伊努人”与以大和民族为主体的“日本人”的特点。这显示出当时的西方知识界获取海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倾向性,主要是由于传教或者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耶稣会士对于阿伊努人的评论带有偏见,但是他们对于这个民族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北海道岛的位置与轮廓,了解得比较确切,这就使他们能够促进欧洲的公众对于日本的正确认识。日本人提供的关于北海道岛和阿伊努人的信息,至少大幅度地提高了欧洲有阅读能力的公众对于日本的认识水平。

三、结 语

中世纪时代的西方人多困守家园,沉湎于宗教,对于远方异国漠不关心。他们对于欧洲地区还算熟悉,但对于西亚和北非就只能有一些片段性的了解,对于印度等东方地区,就只是通过最为模糊的传说才对它们有所了解,那里是传奇的怪兽和神秘的人群居住的地方。再往外,就是一片茫然了。

14—16世纪,许多比较翔实的东方地理学知识通过《马可·波罗游记》流传到西方。其中,东亚地理学知识悄然进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地图中,增进了这些地图的现实性,提高了这些地图对东亚地区描绘的准确度;印度洋地区的地理学知识也通过这部游记进入西方,用印度洋传统航线上人丁兴旺、贸易繁荣的事实,证明了非洲南端适宜人类居住,并且被海洋所环绕,为葡萄牙前往东方的探险事业预示了一片光明的前景。14—16世纪,东方地理学知识还通过其他多种途径传入西方,帮助西方人逐步熟悉了环非洲地理面貌,印度洋传统航线状况,以及远东地区的情况。它们增长了西方人的见识,促进了西方海外探索事业的发展。

14—16世纪,西方对于北非的了解,对于东非和南半球的认识,以及对于印度洋和远东地区的逐步熟悉,都获得了东方地理学知识的有益帮助。西方的视野因而由欧洲一隅向全球整体较快地扩展,日益接近“新的全球性视野”。中世纪时代的“一片茫然”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东方地理学知识帮助西方人积累起丰富的、比较可靠的地理学成果;多幅准确度较高的地图,多次远航探险的新成就,就是典型的代表。它们比较翔实地反映出了所涉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下一步研究它们的成因和空间分布规律,即开展近代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此,东方地理学知识也促进了西方地理学的近代化进程。

同类推荐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修罗老公

    修罗老公

    本书书名由“不再做影子”改为“修罗老公”,内容一点都没变,只是书名换了下,各位放心看。“啪。如果铃儿出了什么事?你就等着给她陪葬吧。”清脆的巴掌声响起,冷傲的男子薄唇勾起残酷的笑意,挥手就给了她一记耳光,不带丝毫留恋的转身离去。静立在原地的她,纤细的手抚摸着已经红肿的脸颊,秀眸中是掩饰不了的错愕,他打了她,她从小尊敬的像个神一样的他,竟然打了她。眸中闪过一丝自嘲,她早该知道的不是吗?她只是一个影子,保护铃儿小姐的一个影子而已。从她五岁被他带回来,他就很明确的告诉她,保护好铃儿小姐是她活着唯一意义,她不需要有情感,只要保护好那个被众人宠着的小公主就足够了。可是不甘心啊,她不想只做个影子而已,她也想有个人无限的宠着她。也是时候下定决心了,她的粉唇边是淡淡讽刺的笑,秀眸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于是,在十八岁那年,她彻底下定决心逃离这个从小长大的的地方。她,是他当时头脑一时发热,从垃圾堆捡回来的女孩,后来不止一次的后悔,当初他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导致他从此多了个小尾巴,甩也甩不掉。而他,平静的生活,也在遇到她的那一刹那,再也平静不下去。可是为什么,他会为这个小尾巴丢了一颗心,变得再也离不开她。看女主如何缓缓改变,从一个不该有感情的影子,成为众人宠着的公主·····本文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少年校园篇,第二卷为成人都市篇。本文结局一对一,俊男美女多多。本文是以温馨为主的,小虐也是有的,大虐也许会存在,但请相信箬箬绝对是亲妈,不会怎么虐他们的。还请各位亲们多支持了。好友文文推荐:,《孽欲》,by崇瞳。dengfang1987亲亲给偶建了个读者群,群号为:85507419。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验证信息为任一主角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妃上云宵

    妃上云宵

    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出生时是不详人,一道圣旨却令她麻雀变凤凰成为和亲公主。又因着她的绝世容貌,被太后钦册为美人,成为对付受宠昭仪的棋子。她生性单纯率真,如何能圆滑的在宫中生存?她一点也不想侍伴君侧,可谁来救她出苦海?俊逸太子斗胆向老爹请呈:父皇,赏她给儿臣做太子妃。倾刻间,她从他的女儿变成他的女人,又变成他的儿媳。可为何,高贵的天子,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心肝惊痛一下......以为能躲过尔虞我诈的宫斗,却不料皆是命中注定宠绝后宫。一步步血腥谨慎,她能否到达荣极的云宵?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高门贵妇

    高门贵妇

    即使这段婚姻里你不曾爱过我,我却不愿让孩子就这样离去!————————婚礼前夜遭人强迫,新婚之夜被丈夫赶出家门。她是K市里最清纯的名门大小姐,岂知命运如此捉弄,让她从此天翻地覆。他是K市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商界大亨,却唯独看不惯自己的小妻子。*她:我怀孕了!他:……孩子不能要!那天,他亲自将两颗胶囊交到她的手里命她吃下去。她却最终只是淡淡一笑,即使再多的不舍,却也接过胶囊便抬头干咽了下去。*当看着他拥着女友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她手里却握着他交给她的离婚协议书,终于,他不再需要秋家的扶持,于是,她便再也没有做他妻子的理由。只能任由铭心刻骨的痛,云淡风轻的离开。*只是她走了,家里却已经满满的她的身影,当他得知她痛快的签字时他更是气急的将离婚协议书当场握成了一个球,只是当球进了垃圾桶,里面两颗红色的胶囊却染红了他的眼。*再相见,她已经是高佲集团的总裁夫人,身边有贴心的丈夫跟女儿陪同,当她感动的笑着给丈夫夹菜的那一刻……心仿佛被剜走一样的痛开,才知道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介绍下,我太太秋素白女士!”“尹先生,别来无恙!”曾经,他也有这样的机会……***************************************推荐好友的完结文《名门,高攀不起》有时候,挣扎只是让高高在上的人更加凶猛的羞辱对待。“娶你,本就是为了让你怀上我的种!”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却只是曾把你用力地伤着。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名门前夫,别来无恙》
  • 我的老婆是大佬

    我的老婆是大佬

    拉风的男人无论走在哪里都是牛光闪闪,他肆意纵横花都,让无数美人为之倾心;他铁血纵横战场,用一双铁拳打出一个万世千秋;顶级势力,豪门巨族,世界为之颤栗!Q群:229536537欢迎大家加入小刀盟的大家庭!
  • 傍

    一个青年才俊的“杯具”故事。江少杰生而无父,出身卑微,良好的教育并没有给他提供一个公平的奋斗平台。为了生存,为了给相依为命的母亲治病,这个满怀美好人生理想的乡村教师傍上女富豪,从而傍上永不回头的欲望:极尽所能地弑父淫母,杀害胞弟,还把黑手伸向亲妹妹,绝情抛弃恋人的同时复制了儿子的幼年失怙……诱使江少杰走上不归路的,是难以填满的欲壑!
  • 鬼藏人(天黑莫上山,夜半鬼藏人)

    鬼藏人(天黑莫上山,夜半鬼藏人)

    这座神秘的城池,不仅没有城门,里面还遍布着巨大的人骨坑,狼窟,只有谷爷爬回来,东家组队上山。巨大的狼形石雕,(新书《憋宝人》已经上传)三十年前,一支神秘的勘探队在大兴安岭深处全军覆灭,半空中悬挂着手腕粗的铁链子,背上刻满了地图,手掌上刻着“三十年后……”;三十年后,谷爷的外孙小七,在北京过着皮货店掌柜的悠闲生活,突然间得知一位猎人死在大兴安岭林子里,临死前扒开桦树皮,咬断手指在树干上血书小七的名字……为查明真相,风干的肉干。一个足以颠覆想象的宿命轮回抹平了时间的痕迹……,却发现另有两支队伍也在暗暗行动。经历种种后,他们被莫名的力量引到阴山狼城
  • 但愿从未让你知道,我曾那么爱你

    但愿从未让你知道,我曾那么爱你

    如果眼睛会说话,它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一次车祸,让他的左眼失去了光明。一副眼角膜,让她的右眼得以重现光明。爱不必从心开始,用眼睛更能把爱看清。他因为失去左眼而自卑得把自己的心冰封,不想让任何人接近。她因为得到了右眼而对生活开始更加向往,对重新得来的生活她既感恩又珍惜。他们的相遇没有港式巧合,只是自然而然。
  • 分开恋爱

    分开恋爱

    你说,你在洛杉矶,我却在北京。我说,隔着整个太平洋,我还是会想你。你说,你的白天便是我的黑夜。我说,爱会弭平时差,点燃黑夜你说,我们牵手时未及温暖。我说,我们分开后开始热恋。曹心怡是个25岁的北京女孩,一次咖啡馆的偶遇,“老头”走进了她的心。他们相爱了,一切都很美好。只是,这段恋情始于一个错误的时间——曹心怡远赴洛杉矶的前夕。留美期间,她遇到了与男友异地恋九年的李易童,和刚刚加入异地恋队伍的程宣。从此,三个女孩开始了与感情,生活,事业,友情的战争。分开恋爱,不管距离有多远,她们也会全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