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10

第10章 13—18世纪欧洲的华瓷收藏(3)

欧洲人在清代定制的白瓷瓷塑,部分是基督瓷塑。19世纪的文豪雨果对白瓷情有独钟。欧洲人这一时期收藏的青瓷部分是从中东辗转入手。吉美博物馆中15世纪中国明代龙泉产的青瓷印花葵瓣纹菱口大盘。彩瓷主要是纹章瓷。当然也有非纹章瓷的,如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一件青花五彩瓷碗。18世纪的英国大臣将绘有自己族徽的雍正年间景德镇生产的青花五彩汤盘作为传家宝。欧洲人也定制收藏绘有欧洲风味的华瓷。丹麦王后朱莉安娜·玛丽亚(Juliana Maria)定制了一件粉彩的六瓣茶壶托,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而中式伊万里瓷和珐琅彩瓷早在1698年法国第一艘商船带回的景德镇瓷器中就已经出现了。它们在当时的欧洲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成为欧洲华瓷收藏品中的一员。

内销瓷主要是用于中国国内销售的瓷器。这些瓷器多是中国皇宫中的瓷器,在17—18世纪主要是通过外交途径流入欧洲王室,成为他们华瓷收藏中的极品。

葡萄牙国王若泽一世(José I)派遣使节于乾隆十八年访华。在端午节之后不久的一次宴席中,“叫钦差到万岁跟前,亲手赏他一个玉如意,一个玲珑大瓷瓶,内里有龙舟转动,外面看得见,万岁也赏了他”。玲珑瓶在中国都是巧夺天工之物,况且这件御用品瓶中有瓶,可以观看龙舟,堪称极品。

除了法国,英国国王也从中国皇帝那里得到了精美的华瓷。1793年英国使节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访华。清军机处根据乾隆皇帝“薄来厚往”的旨意而拟定礼物清单,根据其多份奏折上显示,回赠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的礼物中包括很多顶级的华瓷。根据清朝内务府《内折档》的记载,这些瓷器大部分出自皇宫内务府广储司六库储藏的精品 。

2.日用瓷和装饰瓷

17—18世纪欧洲收藏的华瓷,按使用目的来划分,可以分为日用瓷和装饰瓷两大类。

随着华瓷进口数量的增多和饮茶风尚的兴起,日用瓷越来越多受到收藏界的关注。1650年,茶开始在英国伦敦的咖啡馆出售,迅速风靡英伦群岛。17世纪末,英国进口约2万磅茶叶,到了19世纪初增加为2000万磅。茶叶消费的大幅度增加要求更多的茶具配套。收藏各式各样的茶具也随之成为时尚。英国文学家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曾记载了一个富有寡妇的私人图书馆中收藏的巨大的中国瓷罐,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茶碟以及上千种奇特造型的瓷塑。

咖啡壶和调味盒等日用瓷器差不多是在17世纪晚期开始大量流入欧洲收藏界。1670年,英国第一任贝德福德公爵(Duke of Bedford)在购买了咖啡后,还买了一个咖啡壶和瓷碟作为配套,同年他还购买了一套咖啡壶和瓷杯。

此外,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影响下,壁炉瓶、成套餐饮具等随之诞生。欧洲瓷器的收藏也开始注重整套瓷器的收集。光瓷壶就有茶壶、咖啡壶、水壶、牛奶壶和芥末壶等,杯子除了常见的茶杯还有专门定制的马克杯(Mug)、双耳杯等,盘子也分成套的大小,还按功能分为汤盘、盐盘、果盘、托盘、黄油盘等,这些藏品有一部分流传至今。

装饰瓷主要是用于室内装饰。如耶稣瓷,主要是以在瓷盘内描绘《圣经》故事为主。此外,还有各种人物和造型的瓷塑,包括动物,如骑马的欧洲人瓷塑和带猴子的欧洲人瓷塑等。

(三)收藏观念的嬗变

1.精品意识的出现

随着欧洲大量进口华瓷,华瓷收藏在数量上的需求得到缓解,使当时欧洲一些藏家开始对华瓷藏品的品质提出要求。

以荷兰为例,1653年左右,荷兰一位银器艺术家的富孀吉梅伦波洛夫人(Gemelenbrock)就以收藏精品华瓷而闻名。在英国也是同样。英国王室收藏的华瓷精品有一部分放在伦敦塔的珍宝室(Upper Jewel House)中,其中包括了一个有着银质镀金底座和边框的瓷脸盆。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毕生拥有大量华瓷,其中不乏精品。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收藏了一对清康熙年间的粉青双鱼瓶,十分精美。西班牙王室收藏的华瓷精品包括现珍藏在马德里王宫中的12件青花五彩大瓷罐。康熙时期是五彩瓷最富成就的时期,《饮流斋说瓷》中认为:“硬彩华贵而深凝……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西班牙王室所收藏的这些青花五彩大瓷罐恰好就是康熙时期生产的。

2.系统性意识的萌芽

随着华瓷藏品数量的增加和精品出现,欧洲人对华瓷的了解也逐渐增加,发觉华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乾隆之前的华瓷,以期让藏品在时间上形成体系,凭一己之力展示出中国瓷器史的源远流长。

法国路易十四的王储路易热衷于华瓷收藏,他注重对清朝之前的华瓷收藏,其藏品中有元朝和明朝的瓷器。元朝的瓷器是比较难得的,清代的朱琰在其《陶说》中只提到3件元代瓷器,分别是饶州小足印花碗、饶州青黑色戗金酒壶和酒盏,因此法国王储能收藏到元代瓷器实属不易。虽然他没有对每朝每代的瓷器都有收藏,但元、明、清三朝瓷器的收藏显示出其对于藏品系统性的重视。

藏品想要在时间上形成体系,需要数量的增加。藏品大量的增加为藏品管理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庞大的藏品进行比较系统的管理。由此给藏品编号这一方法在收藏界逐渐流行。德意志的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则是以标记来对藏品行进分类和编目。例如他收藏的一件青花珐琅彩瓷碗上和从普鲁士国王那里换来的中国大瓷罐上都标有德累斯顿日本宫的印记。他们的这一方式可以说是西方近代编目的雏形,体现了欧洲收藏界对于藏品系统性的重视。

3.藏品的展示与陈列的对称性

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和藏品系统性意识的萌芽,越来越多的华瓷不再被藏起来,而是陈列和展示给更多的人观赏。

在17世纪,便有欧洲贵族专为展示华瓷而单辟一屋,史称“瓷屋”。根据1605年英格兰南部威尔特郡沃德城堡的财产清单,其“瓷屋”(Possylen House)中共展示了154件瓷器。除了瓷屋,欧洲的王宫中还有瓷器厅和“瓷宫”。这种展示的规模比瓷屋更为壮观了。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景宫(Belvedere Palace)不仅有中国蓝色厅、中国漆器厅,还有一间中国瓷器厅。

欧洲人对华瓷的摆设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注重对称性。这可以说是受到了凡尔赛宫对称美的影响,也是欧洲在理性主义影响下的一种审美取向。突出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和井然有序的均衡均称。以法国人用华瓷来装饰壁炉为例。他们用5个以上的单数瓷器陈列在烟道上,以其中一件为中轴,在其两侧由大到小对称排列华瓷,展示出一种有秩序的对称美。

另一种对称方式就是简单的对称了。是以双数的华瓷来对称放置的。英国的玛丽女王将瓷器对称地放置,有些放在烟道上,有些放在门框上,有些则是在两扇窗户间的架子上。这种摆设在18世纪风靡英伦群岛,被称为“放在烟道上”(over ye Chimney)的装饰。英国林肯郡伯利别墅中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卧室陈设了很多华瓷,在床旁边的高脚柜上以对称方式放置了两个五彩将军罐,柜子左右各设一高脚架,上面也放有五彩将军罐。以瓷瓶为主,大多为青花瓷。瑞典王后岛宫中的王家寝室,床尾以对称的方式各摆放一件半人高的青花将军大盖罐。会客厅的一侧,也是在沙发旁各摆放一只青花瓷罐。葡萄牙贝纳王宫中的橱柜,第一层居中摆放一件青花五彩大瓷盘,第二层对称摆放青花瓷盘。

以对称方式陈列华瓷虽然不是一条必须遵循的规则,却也是当时华瓷陈列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式。

同类推荐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热门推荐
  •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主要是猜谜底来开发儿童思维,可以帮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解瞬间的烦脑,在过多的娱乐中可以当作游戏来玩,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 掌控乾坤:重生修罗女皇

    掌控乾坤:重生修罗女皇

    她是六道之首的修罗女皇,却没有想到,被信任之人陷害,跌落六道轮回,重生成为天朝哑巴公主。重生后的她,功力尽失,造就木灵体质,并只能重新修炼创生控命决!一个以杀戮为生的修罗,却只能修炼救死扶伤的功法,这简直让她有种自杀的冲动。不过,就算只能修炼救死扶伤功法那又如何?谁说救人的功法不能杀人?且看她如果逆境重生,重踏巅峰!
  • 打入公司主流圈

    打入公司主流圈

    这是一场站上中层的游戏,游戏中的每个人都削尖脑袋、挖空心思、极度悲催地渴望挤入这个圈子,成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也许你并不这么想,但你内心很期待。在这个竞争无所不在、出头之日遥遥无期,又恐别人不理解但内心极度渴望站位的时代,谁都不想浪费青春,那么又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站上中层主流圈呢?《打入公司主流圈》详解如何发现主流圈,如何唤起主流圈的关注,如何在主流圈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何不紧不慢站上中层,触摸主流圈的天花板……
  •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201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强势出击,推出原创儿童文学《丛林学校》系列。《丛林学校》系列想象丰富、情节紧凑,人物描写深入人心。同时,它能激发孩子见义勇为、与人为善、珍视亲情、刻苦学习的优良品德。《小矮人的秘密》为整个系列的第一部,所有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新文已发布,点击其他作品!】她,金牌杀手,穿越到了紫家最废材最不受疼爱的痴傻五小姐身上,一双惑世红眸注定了她成为爹爹眼中“流动的绿帽子”!他,神秘莫测,颠倒众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唯独对她这个世人所不齿的草包死缠烂打!“霜儿,今日是我的寿辰,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给我?”他的眼神在她身上上下逡巡,恨不得将她拆骨入腹!她眸光一闪,随手将手边上的雨伞扔向他。“一把雨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
  • 继女生存法则

    继女生存法则

    她的生母,被父亲赶出家门。她的弟弟,被人视为野种。她是这个家里最尴尬的存在。顶着嫡女的身份,却过着连庶女都不如的日子。这趟穿越,她好像抽到了一支烂签。且看穿越风起云涌的日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