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7

第37章 季氏第十六(2)

【注释】①侍:侍奉。侍于君子:意思是与君子相处。愆(qiān):过失,罪过。②及:到。之:代词。他。③颜色:脸色,表情。瞽:盲人。这里指盲目。

【解读】这是孔子总结的与君子相处时的说话艺术。孔子认为,与君子相处,既要坦诚融洽,又不能忽视礼节,在发表意见时要注意时机和对方的情绪。双方交谈时,不到自己说话时就不说,表现的是稳重、有礼、虚心;到自己说话时就畅所欲言,表现的是坦诚、教养、学识;发现对方不高兴、难堪,就改换话题,表现的是灵活、理解人、宽容人。孔子所总结的谈话艺术,是君子相处时采取的方法,与别有用心的人的察言观色、阿谀逢迎有本质上的区别。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①:少之时,血气未定②,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需要警戒: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衰弱,要警戒贪图名利。”

【注释】①戒:警戒。②血气:历来有多种解释。一说为“精力”,李泽厚持此说;一说为“血脉和气血”,毕宝魁持此说;一说为“随着身体而有的本能和欲望”,傅佩荣持此说;一说为“人的自然属性”,金良年持此说。我们认为,人的“血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既有自然属性,又受环境和教育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年轻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壮年时身强力壮,精力旺盛,遇事容易冲动;老年人身体衰弱,精力减退,如果追名逐利,结果势必事与愿违。为此,本著采用杨伯峻的做法:不做解释,译文中保留“血气”一词。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血气,形之所待的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朱熹的理解和范氏的分析很深刻,可供研读此章者参考。孔子针对一个人在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别提出了需要警戒的事情,合情合理,见解深刻。可见,人的道德修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人为的错误。孔子的这一忠告,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仍有普遍的意义。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①,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④,侮圣人之言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说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轻侮德行高尚的人,亵渎圣人的言论。”

【注释】①天命:一说指天神的意旨,一说指先祖的遗训。孔子对天命和鬼神“敬而远之”,仅持敬畏的态度,故从前说。②大人:一说指德行高尚的人,一说指大官、贵族。从前说。③圣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④狎:轻侮,轻视。⑤侮:轻慢,亵渎。

【解读】一个人有所敬畏,才有追求的目标;有敬畏之心,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认为,君子作为有德行的人,应该有三种敬畏,才能不辱没君子的言行。首先,天命不可知,人无法抗拒;其次,德行高尚的人严于律己、仁德待人,是学习的楷模;再次,圣人说的话充满生活的智慧,可作为座右铭。这三种敬畏,体现了君子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对人性道德的修养,以及对文明成果的继承。小人对天命一无所知,因而不知敬畏;轻视道德高尚的人,因而自以为是;亵渎圣人说的话,因而胡作非为。可见,由于小人没有上述三种敬畏,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以致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①,上也②;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③,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聪明的人,智商上等;通过学习而聪明的人,智商次一等;有困惑而学习的人,智商又次一等;有困惑而不学习,这种人在普通人之下。”

【注释】①知:通“智”,明智。引申为聪明。②上:上等。指智商上等。③困:困惑。

④民:指普通人。

【解读】历来把“生而知之”解释为“生来就知道”,这与孔子所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第二十章)相矛盾。如果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是孔子的自谦之词,虽然符合他的为人风格,但仍有牵强之处。金池先生主编的《〈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把“知”解释为“聪明”,把“上”解释为“智商上等”,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也解释得通。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智商高的人通过学习可以使智商更高,智商低的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智商,智商低又不学习就会连普通人都不如。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可见,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极为重要。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改变命运,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①:视思明②,听思聪③,色思温④,貌思恭⑤,言思忠,事思敬⑥,疑思问,忿思难⑦,见得思义⑧。”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需要考虑的事:看,要考虑看清楚没有;听,要考虑听明白没有;表情,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实;办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向人请教;生气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看到利益,要考虑取得是否合理。”

【注释】①思:思考,考虑。②明:清楚。③聪:明白。④色:脸色,表情。⑤貌:容仪,态度。⑥敬:恭敬,严肃认真。⑦难:灾难。指后患。⑧得:获得。指利益。

【解读】这是孔子对君子在待人处事中的各种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既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一个品德低劣、为人奸伪的人,要做到这些又很难。可见,作为君子,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些要求,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孔子所提出的礼仪规范,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有了较大的变化,“今人不必谨守传统仪文、规矩、观念(包括孔子教义在内),但由孔子和儒学强调‘礼’作为社会群体生存规范这一基本观念,毕竟不可废弃,‘虽百世可知也’。”(李泽厚《论语今读》)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③,行义以达其道④。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善良就努力追求,如同赶不上;看见邪恶就戒惧小心,如同手伸进开水。我见过这样的人,我听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以保持他的志向,遵行道义来实现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①不及:赶不上。②汤:沸水。探汤:探沸水会把手烫伤。比喻戒惧。③求:寻求。这里意思是保持。④达:达成。引申为实现。道:这里指理想。

【解读】孔子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既在朝廷做过官,又带领弟子周游过列国,见过无数的人,经历过许多的事。他认为,一个人追求善良、崇尚仁德,并能戒惧邪恶、独善其身,这还可以做到;但要做到为了保持志向而避世隐居,遇到施展抱负的时机仍遵行道义就很难。前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独善其身”,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兼济天下”。要达到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即既有高尚的德行,又能在待人处世、做官从政中坚守道义,对一个人的要求很高,因此孔子感叹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②。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③,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④?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时,老百姓不觉得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到现在还称颂他们。(实在不是因为他们富有,只因为他们品格卓异。)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注释】①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此一驷就是四匹马。②称:称道,称颂。③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即雷首山,又名首山。传说中伯夷、叔齐饿死处。④其斯之谓与: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曰:“程子(程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虽不见证据,但有一定道理。从此说。

【解读】此章的说话主体不明,从表达的观点看,应为孔子所说。齐国自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的大国。齐景公在位58年,权势极大,财富很多,但由于他奢侈,厚赋重刑,没有德行,因此得不到老百姓的称颂。伯夷、叔齐作为商代孤竹君的儿子,因互相谦让,不愿登位而逃到周国。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高尚守节的精神,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此章所表达的观点是:能否得到老百姓的称颂,关键在德行,而不在财富。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③。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④。’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⑤。’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⑥。”

【译文】陈亢问孔鲤说:“你也许听到了老师特别的教诲吧?”孔鲤回答说:“没有。他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他问我:‘学习《诗经》了吗?’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我下来后就学习《诗经》。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习礼制没有?’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礼制,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我下来后就学习礼制。我听到的教诲就这两次。”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知道学习礼制的重要,还知道君子不偏爱他的儿子。”

【注释】①陈亢(gāng):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学生。伯鱼:即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②异闻:听到不同的东西。意思是听到特别的教诲。③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④无以言:不会说话。⑤无以立:无法立足。⑥远:疏远。这里意思是不偏爱。远其子: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

【解读】此章通过简洁、生动的对话,展现了陈亢、孔鲤和孔子的形象。陈亢求学心切,以为孔子对儿子会有“秘传”,因此向孔鲤打听。孔鲤说他只是两次经过父亲身边,父亲才告诉自己学习《诗经》和礼制的意义,自己并没有听到过特别的教诲。《诗经》的语言简练、生动、形象,礼制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提高人的品德素质,因此孔子要求学生都要学习,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阅读此章,孔鲤尊敬父亲、孔子关爱而不偏爱儿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章所记述的孔子教育孔鲤的情况,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值得研究和学习。

16.14邦君之妻①,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②;邦人称之曰君夫人③,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④;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外国人就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也叫君夫人。

【注释】①邦君:国君。②小童:国君夫人的自称。年幼未成人叫童。自称“小童”有自谦的意思。③邦人:国内的人。④异邦:别的国家,外国。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

【解读】此章通过记述当时的典制,明确对国君妻子的称谓,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由于没有“子曰”二字,有人认为不是《论语》的本文,而是后人在竹简空白处任意增写的。杨伯峻先生则认为“这一章既见于古论,又见于鲁论(鲁论作‘国君之妻’),尤其可见各种古本都有之,决非后人所搀入。”(《论语译注》)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热门推荐
  • 毒爱总裁休想逃

    毒爱总裁休想逃

    一场车祸,她失去双亲,下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当她对生活再无眷恋的时候,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救了她,承诺要照顾她一生一世。她风风火火嫁入豪门,只为那唯一的康复机会。到头来,却发现,那场车祸不是意外,罪魁祸首竟然是他……
  •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做人该弯腰时一定要弯腰,做事该迂回时一定要迂回,韩信没有胯下之辱,他能成为大将军吗?这本书从细节入手,精辟地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数据修炼系统

    数据修炼系统

    诸葛翔本是修罗宗的预备弟子,为了领悟气劲,成为修罗宗正式弟子而努力。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得到了超级游戏系统的“法宝”。此法宝在手,随着诸葛翔实力的提升,各种神奇的功能也一一揭露。人物版面,经验值体系,技能点,包裹空间,任务系统,小地图雷达,生活技能……且看他凭借手中的游戏系统,如何一飞冲天,名动天下……新书上传,《最后飞升》,书号:3388830,下面有链接直通车~~需要大家的支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妖颜祸水:腹黑小魔妃

    妖颜祸水:腹黑小魔妃

    无心,21世界最残酷冷血的黑色帝国组织之精英杀手,断情绝爱。重生穿越成幽灵宫的宫主——月影绾,武功心智冠绝当代,天底下最具传奇的女子,被武林称为“妖颜祸水”。倾国一笑,游弋仙岛,神剑无敌,魔界之尊又奈我如何?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