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6

第36章 季氏第十六(1)

本篇共十四章,内容涉及治国理政、国家统一、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方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等章,阐述了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思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两章,阐述了孔子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批评了季氏等大夫违礼僭越的行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等章,是孔子对道德修养的要求,是修身的指南。“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一章,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和教育思想。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③?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之中矣⑤,是社稷之臣也⑥。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⑦,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⑧:‘陈力就列⑨,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上代的鲁国国君曾让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做,我们两人都不愿意这样做。”孔子说:“冉求!古代史官周任说过:‘施展才力就担任职务,不能尽力就应辞职。’有危难不支持,将倾倒不扶持,那又何必用你当助手呢?而且你的话是错的。老虎、犀牛逃出笼子,龟甲、美玉坏在匣中,这是谁的过错?”冉有说:“如今的颛臾,城邑坚固,而且离季氏封邑费很近。现在不去占领,以后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憎恶不说想要却一定寻找借口。我曾听说,拥有封国和家族的人,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平均,不担忧人少而担忧不安定。因为平均就不会有贫困,和谐就不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做到这样,边远的人不归服,就完善礼乐教化来吸引他们。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现在你们辅助季氏,边远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吸引他们,国家分裂瓦解而不能守护,却图谋在国家内部使用武力。我担心季氏的忧愁不在颛臾,而在鲁国朝廷内部。”

【注释】①季氏:指季桓子。颛(zhuān)臾:春秋国名。伏羲之后,风姓,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②事:指军事行动。③无乃:岂不,恐怕。④东蒙:今山东省蒙阴以南的蒙山。东蒙主:指主持东蒙山的祭祀。⑤邦域:指鲁国的疆域。⑥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指代国家。⑦夫子:指季桓子。⑧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⑨陈力:施展才力。就列:担任职务。止:停止。指辞职。颠:跌倒,倾倒。相:辅佐的人,助手。兕(sì):雌的犀牛。柙(xiá):关野兽的笼子。椟:木制的匣子。固:坚固。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忧:忧愁。指祸患。疾:憎恶。舍曰:不说。辞:指托辞,借口。有国有家者:指诸侯、大夫。古代诸侯拥有封地,称诸侯国;卿、大夫拥有采邑,有自己的家族。倾:倾覆。修:整治。引申为完善。文德:指以礼乐教化进行统治。来:通“徕”,招徕。意思是吸引。分崩离析:分裂瓦解。干戈:指武力。动干戈:使用武力。萧墙:古代宫室用来分隔内外的当门小墙。这里喻指鲁国朝廷内部。因鲁国国君曾多次想除去三桓,而季氏长期专权,是鲁君首先要除去的对象。

【解读】这是《论语》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章。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思想,在此章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冉有、子路作为季氏的家臣,知道季氏将攻打颛臾,不但不劝阻,反而试探孔子的态度。孔子不赞成讨伐颛臾,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为喻,说明过错不在颛臾,而在朝廷的治国措施。当冉有以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进行辩解时,孔子对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不说想要却一定寻找借口的做法为君子所憎恶。接着,孔子耐心地给冉有和子路讲述了自己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政治主张。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此章所记述的“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等名言、警句,作为孔子提出的治国之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能给当政的官员以深刻的启示。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②;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③,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制定礼乐,出兵讨伐,由天子决定;国家政治黑暗,制定礼乐,出兵讨伐,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十代很少有不亡国的;由大夫决定,传五代很少有不亡国的;由家臣执掌国家权力,传三代很少有不亡国的。国家政治清明,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里。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

【注释】①礼乐征伐:制定礼乐,出兵讨伐。自天子出:意思是由天子决定。②十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即十代。希:同“稀”,稀少。失:丧失。指亡国。③陪臣:大夫的家臣。执:执掌,把持。

【解读】此章是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联系社会现实基础上提出的治国主张。这个主张的核心是“天下有道”,即通过推行仁德礼制,实行“以德治国”,进而达到国家政治清明。这样,就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由天子决定礼乐、战争等大政方针,大夫就不能专权,民众安居乐业而不会批评国政。反之,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就会导致礼崩乐坏、社会动乱,各地诸侯互相兼并、扩张称霸,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孔子从齐国传十代、晋国传九代、鲁国传五代等教训,指出了诸侯僭越、大夫执政、家臣专权的严重后果。以德治国的原则、国家统一的理想,是孔子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他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杨伯峻先生为此章所作的注,引证了大量史实,可作为阅读或研究此章的重要参考:“‘自天子出’,孔子认为尧、舜、禹、汤以及西周都如此;‘天下无道’则自齐桓公以后,周天子已无发号施令的力量了。齐自桓公称霸,历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顷公、灵公、庄公、景公、悼公、简公十公,至简公而为陈恒所杀,孔子亲身见之;晋自文公称霸,历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厉公、平公、昭公、顷公九公,六卿专权,也是孔子所亲见的。所以说‘十世希不失’。鲁自季友专政,历文子、武子、平子、桓子而为阳虎所执,更是孔子所亲见的。所以说‘五世希不失’。至于鲁季氏家臣南蒯、公山弗扰、阳虎之流都当身而败,不曾到过三世。当时各国家臣有专政的,孔子言‘三世希不失’,盖宽言之。这也是历史演变的必然,愈近变动时代,权力再分配的斗争,一定愈加激烈。这却是孔子所不明白的。”(《论语译注》)

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大夫四世矣②,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③。”

【译文】孔子说:“任命官员不由国君做主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上已经四代了,所以仲孙、叔孙、季孙的子孙衰微了。”

【注释】①禄:俸禄。指代任命官员的权利。去:离开。公室:王室。指鲁国国君。去公室:意思是不由国君做主。五世:指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国君。②逮:及,到。逮于大夫:落到大夫之手。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

③三桓:因鲁国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卿都出于鲁桓公,因此称为三桓。微:衰微。

【解读】此章与上一章有联系。孔子的意思是,由于鲁国的国君违礼僭越,不行德治,导致了五代国君不能行使权力,季孙氏一家四代专权、仲孙叔孙季孙这三桓的子孙衰微的后果。可见,孔子大力推行仁德、礼制,目的是恢复国家的正常统治秩序,实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从根本上改变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社会动乱、道德沦丧的局面。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历尽艰辛,矢志不渝。孔子的伟大正在于此。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友,这样就有益;与逢迎谄媚的人交友,与虚伪圆滑的人交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友,这样就有害。”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逢迎谄媚的样子。③善柔:阿谀奉承。指虚伪圆滑。④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指夸夸其谈。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善于观察人、评价人,因此总结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经验。他认为,与正直、诚信、多闻的人成为朋友,相互交往、切磋,就对自己有益;如果与逢迎谄媚、虚伪圆滑、夸夸其谈的人成为朋友,就会受其影响,臭味相投,败坏品行,深受其害。可见,一方面,孔子主张交友,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慎重交友,不能不加区别把什么人都当作朋友。孔子的这一观点,值得今人特别是年轻人借鉴。

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②,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③,乐佚游④,乐宴乐⑤,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乐趣有三种,有害的乐趣有三种。以礼乐节制行为为乐,以说别人的长处为乐,以多结交好朋友为乐,这样就有益;以骄纵放肆为乐,以游荡无度为乐,以宴饮游乐为乐,这样就有害。”

【注释】①节:调节,节制。②道:说。③骄乐:骄纵放肆。朱熹《论语集注》:“骄乐,则侈肆而不知节。”④佚游:游荡没有节制。⑤宴乐:宴饮游乐。

【解读】孔子十分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培养什么兴趣,以什么为乐趣,是人性道德修养的一项内容。在三种有益的乐趣中,孔子把“以礼乐节制行为为乐”放在首位,强调了礼乐制度对于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在三种有害的乐趣中,居于首位的是“以骄纵放肆为乐”,说明骄纵而不知节制就会违背礼制,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品德和行为。孔子认为,人应该适当游玩、宴饮,但游荡无度、宴饮不节就对人有害。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②,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③。”

【译文】孔子说:“与君子相处有三种过失:不到他说话时却说了叫做急躁,到他说话时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表情而说话叫做盲目。”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携家带口奔小康

    携家带口奔小康

    悲催女富二代莫名穿越,携傻夫、精娃、萌宝宝,努力奔小康。虽有空间但不敢用,只能小偷小摸,好想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惩罚游戏

    总裁的惩罚游戏

    简介:我只想过正常的生活,简单平凡,恋爱结婚生子。。。直到,在一个堕落的晚上,我向撒旦交付了自己的身体,随着出现三个命运与我纠缠的男人,我的生活天翻地覆。池氏公司冷魅总裁池漠风,生着天使的面孔,却有着恶魔的本质。“没有女人可以逃出我的掌心,包括你,只要我想要的女人,就一定能得到。”这是他的自信。“你以後不许再和那个人有来往,听到没有!马上给我跟他断绝关系!不准你跟其他人不清不楚,你是我的……”这是他的霸道。莫耀风,地产界的领军人物,池漠风的姐夫,成熟英俊,待人谦和有礼,却又非和蔼可亲。“为什么总是让我看到流泪的你?许然,可以到我身边来吗?我会给你一切,你想要的。”“知道为什么你能吸引我吗?只是因为你身上偶尔散发出来的无助气质,让人想狠狠拥你入怀,莫名想要保护你。”“我不介意你的过去,有将来就够了。”凌熠煊,高官子弟,家世神秘,长着一张漂亮的脸,却有着极其任性的性格,与阴晴不定的脾气。“许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因为你身上没有钱味。”“对我好的女人很多,对我差的就只有你一个,可我偏偏就喜欢你,我一定是疯了。”“就算暂时得到你,我也会快乐的。”此文,痕儿悲催的发现,还是慢热,看文的亲们,需要一点点的耐心,相信会很精彩的。还有,没有留言,没有收藏,没有票票,痕儿很伤心。。。很伤心。同时,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再推一部后妃的新文,精彩的都市现代文哦!《奢爱》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娘子难为:夫君太腹黑

    娘子难为:夫君太腹黑

    虫子新文:高门弃妇点击试阅:【傻少爷的爱妻养成记】穿越小媳妇,傻子小夫郎,虎视眈眈叔叔伯伯一群狼,谁是真傻,谁是真狼,还请各位看官往下看来……白家五位少爷,个个纠缠难应付!冷酷威严大少爷,一肚子坏水二少爷,疯癫美人四少爷,鲁莽笨拙六少爷。还有那不知真傻还是假痴的七少爷,个个虎视眈眈,叫她辛苦抵挡。白家女人也叫她头疼,无意争斗,却又不得不斗……众人皆以为她贪恋白家权势,却不知……她想要的,不过是一片真情罢了。穿越成小媳妇,落得一个痴傻郎,只是每每出现危机总能无形化解,真的是机缘巧合,还是真心所为?【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不要吝惜你的轻轻一点,点开之后,你便会发现一篇不一般的种田,宅斗文……】白逸飞:筱苒,你这姑娘聪明,身在我们白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然清楚,而且……莫要将你的那些小聪明使在不该使的地方。莫筱苒:大少爷说笑了,筱苒,怎会有那番心思。白逸然:啧啧,筱苒一副天仙的样子,我自小怎么没看出呢?该是向父亲讨了去,跟了那傻子,实在是可惜。莫筱苒:二少爷,自重!白逸谦:筱苒觉得好便好了,我心中即使喜欢……却也不好与弟弟抢。只是……逸和他……莫筱苒:四少爷,还请转告三少爷一声,谢了厚爱。白逸风:我就是喜欢筱苒,我名正言顺地抢,绝不做那些偷鸡摸狗之事,筱苒若不跟我,我自不会强迫她,但若她随了我去……哼,你们就谁也都拦不着。莫筱苒:六少爷,您可别再跟七少爷过不去了……白逸墨:莫莫,来,吃果果。张嘴,啊……莫筱苒:七,七少爷,别,别过来……白家少爷大全:大少爷白逸飞——高大威严,许是因为乃白家长兄的原因,一向不苟言笑,白家子嗣众多,却无人敢逆他之言。二少爷白逸然——谦谦君子,古道仙风,看似温文尔雅,实则一肚子坏水,心计无数。四少爷白逸谦——与三少爷为双生子,出生的时候身体便羸弱的很,三少爷没熬过去,偏偏让他熬过来了,却时常挂念着去世的老三,小时瘦小,长大后却成了个妖孽的美人。六少爷白逸风——毫无心机,总是被二哥耍的团团转,是个愣头青,粗枝大叶。七少爷白逸墨——样貌俊朗,性格沉稳,偏偏一开口说话便露了相,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傻子。下面是好姐妹们的文文,都不比虫子的文差哦,大家都来看看,嘿嘿~《重生之高门嫡女》:重生,种田,女强《弃妇翻身》:种田宅斗,虐恋情深《养夫》:养夫千日,用在子时《大皇女》: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成第一毒妃

    重生成第一毒妃

    【女强】一纸诏书,一杯毒酒,宣告了她这个废后的悲惨结局。一朝重生,她成为将门虎女,嫁给当今圣上宠臣为妻。身为正妻不受宠,小妾作乱,怕什么,且看她如何清理门户,重掌大权!休掉夫婿,嫁入王府,她成为史上第一传奇女子!美人如玉,江山如画,曾经欠她的,她会一一讨还!
  • 强宠隐婚小妻

    强宠隐婚小妻

    星火夜总会,是H市最大的娱乐城,入夜,这里火爆全场,音乐声躁动漫天。大厅里面,有男有女,大多衣着果露,伸手摇头的跟着舞曲摆动,也有人坐在吧台畅饮,眼睛四处瞄着寻找自己的猎物。这时,有几个人夜总会的后门由一队保安护着上了门口的电梯,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那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略微秃顶的男人,四十岁左右。而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女人都是二十余岁,穿着时尚,身材火辣,面容姣好。……
  • 邪王毒妃:别惹狂傲女神

    邪王毒妃:别惹狂傲女神

    一朝重生,笑她废物?却不知她是来自多年后的绝世强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渣男纠缠,庶姐挑衅,世人耻笑,女子清冷一笑,素手一挥,毒倒碍眼之人!何为霸道?人若不服,杀了便是!何谓强者?天若欺我,逆了便是!他是暗夜至尊,世界只分他要的,他不要的。前者,他掠夺!后者,他摧毁!“女人,若天下人负你,我便为你屠尽天下人!”
  • 绝顶聪明大测验

    绝顶聪明大测验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