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400000005

第5章 人生篇(4)

总有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东西没有被说出来,也不愿意被说出来,但是它愿意被知道,被我知道。你知道人们不能把什么都说出来。但是我想以后,就是说我死以后,也可能在你死以后,人们将会越来越多地谈论他们自己,这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变革。我想这个变革是与一场真正的革命相联系的。

一个人必须完整地为他的邻人而存在,而他的邻人也必须完整地为他而存在,这样就能建立真正的社会协调。这在今天不可能实现,但是我以为当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感情关系发生变化之后,这就能实现。

在酷刑成为家常便饭的时代,如果我们还能活下来,这既不是我们的过错,也没有功劳可言。夏多布里昂、奥拉都尔、杜勒、达索、奥斯维辛,一切都向我们证明,恶不是表面现象,从原因上认识恶并不能消除恶,恶并非如同一个模糊的观念与一个明确的观念对抗那样与善对抗。恶不是可以医治的情欲,可以克服的恐惧,可以原谅的一时迷惑,可以使之明白的愚昧无知的结果;恶无论如何不能如同莱布尼茨的阴影一般被绕开,被接管,被还原、同化为理想主义的人道主义:莱布尼茨说过,阴影对于发扬白日的光辉是必需的。马里丹曾说过,撒旦是纯洁的。纯洁,也就是说没有混杂其他成分,毫不留情。我们学会认识这一可怕的、不能还原的纯洁性:它充分显示在刽子手与其牺牲者紧密的、几乎是肉体的关系里。因为酷刑首先旨在使受刑对象堕落,不管牺牲者忍受了多大的痛苦,最终还是由他决定到什么程度痛苦会变得无法忍受,非开口说话不可。酷刑的最大的嘲讽在于,受刑者一旦挺不下去,就得用他作为人的意志去否定他是人,把自己变成刽子手的同谋,自动跌入卑鄙的深渊。刽子手知道这一点,他在窥伺对方意志崩溃的时刻,这不仅因为他将得到他希望获得的情报,而且因为对方意志崩溃将再一次向他证明,他有理由使用酷刑,人是只配用鞭子抽打的动物。他就以这种方式消灭他的邻人的人性,由于反弹力,同时也消灭他自己身上的人性:这个呻吟不已,浸透汗水,浑身血污不堪的人开口求饶,这个人如痴若狂,发出钟情女子的喘息声,同意交出自身听凭别人摆布。他不仅供出一切并且热心地一再加码,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在作恶,这一意识如同拴在他脖子上的磐石,带着他越沉越深,刽子手知道这个人的形象与他自己的形象是一致的,他在行刑的同时,也在同等程度拷打他自己。如果他本人想逃脱这一整体堕落,除非表明他盲目信仰如紧身褡一般束缚住我们卑劣的软弱行为的一种铁的秩序,他没有别的办法,简单说,他只有把人的命运交给非人性的力量去主宰。某个时刻总会来临,那时候行刑者与受刑者达成一致:对于行刑者,是因为他在单独一个受害者身上象征性地满足了他对全人类的仇恨;对于受刑者,是因为他只有把自己的过错推向极端才能承担这个错误,他只有同时憎恨所有人才能忍受他对自己的憎恨。后来刽子手可能被绞死;受害者如能逃脱一死,可能会被恢复名誉:但是谁能抹掉两个自由在毁灭人性的过程中这场息息相通的弥撒呢?我们知道,当我们正在吃饭、睡觉、做爱时,巴黎各处都在举行这种弥撒。我们听到整条街在惨叫,我们明白了,恶作为一种自由的、至高无上的意志的果实,与善一样是绝对的。可能会有这么一天,在某个幸福的时代回顾过去,将在这些痛苦和这些耻辱中看到引向这个时代享有的和平的若干道路之一。但是我们不是位于已经形成的历史这一边,我说过,我们位于处境之中,以致我们经历的每一分钟对我们都是不可减缩的。因此尽管我们本不愿如此,我们还是做出这个将顶撞好心人的结论:恶不可能得到补偿。

但是另一方面。大部分抵抗者虽然也受严刑拷打,烈火烧灼,被挖去眼睛,折断骨骼,他们却没有开口。他们打破了恶的循环,为了他们,为了我们,也为了行刑者,重新肯定了人性。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没有见证,无人援助,不抱希望,甚至往往不怀信仰。对他们来说,需要做的不是相信人的尊严,而是要求人的尊严。一切无不使他们丧失勇气:他们周围的那么多的信号,这些俯视他们的脸,他们身上的痛苦,一切都使他们相信他们只是些虫豸,人不过是蟑螂和鼠疫的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们将和所有人一样,醒来时发现自己是虫蚁。而他们必须用自己受刑的皮肉,自己受迫害的已经背叛他们的思想,无中生有的,不为任何目的的,在绝对无偿中发明尊严的人:因为在人性内部可以区分出手段与目的、价值与偏爱,但是他们还处在创造世界的阶段,他们只需要独自决定世界上除了野兽之外是否还有别的东西。于是他们闭口不语,而人就从他们的沉默中诞生。我们知道这件事,我们知道,在每天的每一时刻,人在巴黎各处被毁灭和重新确立。这些毒刑拷打纠缠着我们的头脑,没有一个星期我们不自问:“如何避免在人性的边缘,在人类否定自身的‘无人区’与人类从中涌现并创造自身的沙漠之间摇摆不定。”

13.死亡是向着自然的回归

一个人不是通过自杀而是通过一种可能导致死亡或者自我毁灭的行动来结束自己的一生,这种思想是在抵抗运动中产生的思想,我对此很欣赏。我觉得自由地去死是人的一种完美的结局,比带着病,老化,衰朽或者总之带着在死前就失去了自由的精神力量的削弱走向一个缓慢的终结要完美得多。我宁可要这样一种观念:一种完全的牺牲,被同意的牺牲,因此,不限制自由为其本质的某个存在的自由的牺牲。由于这个原因,我认为自己在一切情况下都是自由的。后来,在海因里希的情况中,我说明在许多许多情况下,一个人不是自由的。

生命终止了。一个人死于他没有实现的大量计划之中。但在死后我在自己的书中复活,在我的书中我又被发现了。这是不朽的生命。在这种真实的生命中,一个人再不需要具有一个身体和一个意识,他按照外部世界发挥出真相和意义。

我总是把每个人的生活看作某种贴近和围绕他的东西。总的说来,我大致上是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一生和所有人的一生——这有一种带着知识的获得,最早的体验、冒险和一系列感受逐渐扩展的线状的开端。然后从某种年龄开始,这随着一个人的变化而改变,这部分是因为他本人,部分是因为他的身体情况,部分是因为环境,生命走向终结,正像诞生是开始一样,死是最后的完结。但在我看来这个终结的时间同时伴随着朝普遍的不断的扩展。一个正走向死亡的五六十岁的人同时学得和体验到同他人、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广泛的关系;他学得了社会的尺度;他学会了对他人和自己的生活进行反省。在这些情况下他变得丰富起来然而已接近死亡。他以某种形式走向自己的结束,同时他这个个体又得到了知识或普遍的思想方式。他的行动或者是赞成某种社会、为了维护它,或者是有助于另一种社会的产生。而这种社会大概只有在他死后才会出现。总之,它将在他死后发展。同样,如果他生命晚期所从事的许多事业在他死后继续进行下去——例如,如果他可以把自己建造的商店留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在他死前这些事业就濒临完结——例如,他破产了,什么都没有留给孩子——那么,他的这些事业就是成功的。换句话说,这儿有一个超出死亡的未来,它使死亡变为这个个体生活——一种他不存在时仍在继续的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对许多人说来这不是真的。在贫民院的老年工人或低级职业者没有离开现在的未来。他们生活在现在,他们的生命是走向死亡而不是同未来在一起,这个未来是有别于直接追随现在的时刻的。

我的生命总有一个不依赖于我的死亡而定的未来。这儿有那种不朽的思想,有很长时间我相信它,后来我不再相信它了。总之,作为一个作家,他总有一种思想:他不再存在时他将继续被人阅读。而这就是他的未来。一个人继续被人们阅读——时间有多长?五十年,一百年,五百年?这要依这些作家而定。不管怎么说我可以指望五十年。读我的人是多是少不是问题之所在,五十年后仍会有人看我的书,正像安德烈·纪德的书对于青年们仍然存在一样——顺便说一下,是存在得越来越少了——这是说在他死后五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走向死亡还是显得像一系列被剥夺的过程。比如说,你知道,我曾是很能喝酒的,我人生的一大乐趣就是痛快地喝它一个晚上,即使在我为一些客观原因感到烦恼时也是这样。现在我再没有这种乐趣了,因为医生禁止我饮酒。我不太相信医生的知识,但我仍得服从他。因此有一些人生的乐趣是在我完全被剥夺干净之前就已被剥夺了的,而这就是死亡。这种消散就是老之将至。我再没有一种十分清晰的形成一个单独的我的综合性思想,它消散在一大堆活动和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这种综合有一个开头,但它决不会有什么结果。我感受到这一切,因此我现在大不如十年前轻松适意。但作为一个严重的事情在一定时刻就会到来——我等待着这个时刻——的死亡,我并不害怕。我认为它是很自然的。它是同我作为文化的整个生活相对立的。

死亡说到底是向自然的回归并肯定我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使以这种新观点和我多年来持有的不朽的错误观念来看,回顾我的一生,我觉得过得还是可以的。这是一种先死的观点;完全不是垂死的观点,而是一种死前的观点。我对自己做过的任何事情都不后悔。甚至对于我应该承担责任的过失。我往往采取一些相反的做法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死亡使我晕头转向,因为我不愿意活下去。这就说明为什么死亡引起我的恐怖。我把死亡和荣耀相提并论,从而把死亡作为我的归宿。我急于死,有时死亡的恐怖给我的热情泼冷水,但为时甚短,我神圣的喜悦不断再生,等待着火化的时刻。我们内心的愿望其实是谋求和逃避两者不可分割地结合的产物:写作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使我原谅自己的存在。我看到,尽管写作是吹牛皮、说假话,总还有一些现实意义,其证明就是五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仍在写作。但如果追根索源,我看到自己不断在逃避,进行格里布依式的自杀。是的,何止是史诗,何止是殉道,我在寻求死神哩。很长一个时期,我担心的死和生一个样,随随便便,不拘地点,默默死去只是默默出生的反映。我的天职改变了一切,刀光剑影总要消失,文字著作则与世长存。我发现在文学领域内赠与者可能变成他自己的赠与物,即纯粹的物。我之成为人纯属偶然,成为书则是行侠仗义的结果。我可以把我的絮叨和意识铸到铅字里,用不可磨灭的文字代替我生命的嘈杂,用风格代替我的血肉,用千古永生代替我的蹉跎岁月,作为语言的沉淀出现在圣灵面前。总之成为人类不可摆脱的异物,不同于我,不同于其他人,不同于其他一切。我给自己塑造一个消耗不尽的身躯,然后把自己交给消费者。我不为写作的乐趣而写作,而为了用文字雕琢光荣的躯体。从我坟墓高处细看这个光荣碑,感到我的出生好似一场必须经历的痛苦,为了最终变容而暂时显示的幻想。为了再生,必须写作;为了写作,必须有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两只胳膊。写作结束,身体器官自行消失。

14.唯有死者才能不朽

同类推荐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热门推荐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怪盗格里芬

    怪盗格里芬

    日本讲谈社镇社之宝,名列日本纪伊国屋书店top50;亚马逊五星图书。纽约的神秘大盗格里芬接到了一桩盗取珍藏在大都市美术馆里的梵高自画像的生意。委托人告诉格里芬,美术馆里的那幅画是赝品。怀着“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这样的信条,格里芬所接手了这项铤而走险的任务。然而这竟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胁迫大盗格里芬参与命名为“不死鸟作战计划”的机密任务——夺取波克诺共和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恩里克·帕斯特拉米将军保管的藏着国家机密的玩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瓦罗兰传说

    瓦罗兰传说

    新书《第六禁令》,一个充斥着魔法与符文之力的奇幻大陆。西有以正义为名的荣耀国度德玛西亚,东有尊崇强者的诺克萨斯,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无尽的海域还有着海盗们的乐园比尔吉沃特。又以巨神峰、弗雷尔卓德、暗影岛、艾欧尼亚最为神秘。,瓦罗兰大陆。北有拥有先进科技的城邦皮尔特沃夫与祖安,南有失落的沙漠国度恕瑞玛与约德尔人的故乡班德尔城这个神奇的大陆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纷呈的华丽篇章……
  • 鬼才女将

    鬼才女将

    廖清止一出生就被迫戴上紫铜面具,天生丽质却无人知。她是将帅,武艺超强,带领手下冲锋陷阵,奋勇在前。她和康伯箫在战场上相遇,第一次相遇都要置对方于死地,她招招凌厉,有着一股不要命的气势。两人过招,似乎康伯箫常常居于下风。她扮作翩翩佳公子苏凌雪与康伯箫私下接触,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良师益友,两人高山流水,如伯牙子期,相知渐深。但是她和他始终是敌人。他要做回自己的皇子,他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但仍然怜爱有加。她的惊人美貌也终于被发现并被迫嫁与皇帝成为他的皇后。他们以为对方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的人生里,但是十六年后,当他看到自己亡母的遗物出现在那个十六岁的男孩子身上时,往事如江河滚滚而来…
  • 重生1978年

    重生1978年

    付春华是付家老二,还是女孩。上有被父母溺爱只爱自己的长兄,下有被父母送人、让养父母教得面目全非的弟弟和小十几岁的娇娇小妹。又因为是奶奶带大,从小就不得父母疼爱,性子既懦弱又倔强。这样的性子导致了婚姻的不幸,两次婚姻留给她的都是伤痛。到妈妈临终的时候,她才知道对她总是横眉冷对的妈妈,其实在心里一直是爱她的。 后来她无意中得到的一颗凤眼菩提子,居然是一个神秘的空间。这让付春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没想到一觉醒来,却是回到了十岁,还跟着奶奶在老家的时候。看她这一世如何利用空间,找回自信,重获父母的爱,惩治极品亲戚,寻觅到一世真爱! 新书“女配的新生”已经上传,请新老书友们能去捧捧场!有推荐票的都投到新书那边吧!新书宝宝需要亲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口袋里的天空

    口袋里的天空

    命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形的线牵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然后相遇,我遇见你,你遇见他,他遇见另一个人,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会遇见谁,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恶作剧之恋:别惹王子殿下

    恶作剧之恋:别惹王子殿下

    他眸子忽然闪过一丝玩味,一步一步地向她走来。“你是跟踪我来这里的粉丝?现在的女孩是越来越大胆了。”“哎,你要干嘛?”他离她太近了,近到让她的心脏嘭嘭地狂跳,脸上已绯红一片,背贴着树干,她有种困兽的无力感。“我想……”他眸子闪出煸情的火花,使他整个人像极了魅惑的花花公子。“你知道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单独在一起,该是要发生一些事情的……”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