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45

第45章 隋唐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格局(2)

(二)“唯识”说

三性说的重心是依他起性。前面讲过,所谓依他起性的“他”就是指因缘。所谓因缘又是指一切现象的名言(概念)种子。这些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头,依托“阿赖耶识”而存在。当这些种子显现行起(“现行”),就产生了一切现象。所谓缘起就是阿赖耶识种子缘起。这样也就由“三性”说而通向“唯识”说了。

“阿赖耶识”,原意是家宅,有收藏的意思,所以也叫做“藏识”。“阿赖耶识”是收藏一切现象的种子仓库,是包摄一切现象种子的总体。种子是借用稻谷等种子的名称,指人们具有的一种能够变现现象的精神性的潜在功能,千差万别的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切众生的无量的“阿赖耶识”种子的作用,因此“阿赖耶识”是一切现象的总根据。现象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于种子的性质不同。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种种区别,都是由于名言概念种子的不同,即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那么,种子又是怎样形成,它又是怎样产生宇宙一切现象的呢?唯识宗说,识有八种,“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是决定其他前七识的根本识。由于前七识有所见闻觉知,就留下印象在第八识的上面,这就是所谓“熏习”,这种熏习的产物就是种子。由前七识的熏习而有种子,种子再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生起了其他的识,并且通过前六识变现出外界客观环境和影像,而且执著为实有。这就是唯识宗论述种子产生万物的图景。一切现象由“阿赖耶识”所变现,由“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就是说宇宙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识,“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唯识无境”,这就是唯识宗唯心主义的基本认识路线。

唯识学说是为佛教的业报轮回和解脱成佛的思想作论证的。唯识宗认为,众生的思想、言论和活动(总称为“业”)以种子的形式存在于“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种子就是造“业”的承担者。这种种子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精神性的东西。这种精神性的种子是一种功能,是可以接受影响的、是变化的,且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与某些宗教所讲的不变的灵魂又有某些不同。唯识宗宣扬种子有染污和清净的两种,人们应当通过宗教修持,使染污的变为清净的,也就是转“识”成“智”,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也就达到了成佛的境界。

三、华严宗的从“理事无碍”到“事事无碍”说

华严宗由法藏创立,法藏以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澄观、宗密。华严宗的基本哲学理论是“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说。

华严宗人认为,众生往往见事迷理,而不能悟解事象的真性。为了使众生契理舍事,应当强调宇宙万有生起时,就呈现了各种因缘互相依持,相即相入,无碍圆融的真相。他们用“四法界”等法门,来阐明其中的意义。所谓法界是包含理和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相、总称。所谓四法界:1.事法界,指千差万别的万事万物。2.理法界,“理”,所谓真理。理法界,此指事物的本性、本体。宇宙万事万物,彼此一一差别,而事物的体性却同是真如之理。3.理事无碍法界,“无碍”是统一的意思。理事无碍法界是说千差万别的现象和平等无差别的性理,交融无碍。4.事事无碍法界,是说一切各有差别的现象,由于理体同一,所以能一一称性融通,一多相即,重重无尽。华严宗的法界观念包含了事物的差别性和性理的同一性两个方面,触及了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的区别与联系。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事和理两大类,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对于人们区别现象和本质、存在和精神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但是,华严宗把四法界的产生归结为“一心”,则表现为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华严宗的理论重心是“事事无碍”说。法藏说:“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明。”(《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这说明华严宗讲法界缘起,其真意在于说明宇宙间的一切和各类关系都是圆融无碍的。四法界法门侧重在三、四法界,即“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但两者比较而言,更主要的是“事事无碍法界”。法界缘起论是通过“理事无碍”落实到“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正是前三法界的归结点。从隋唐佛教宗派理论发展史来看,三论宗、天台宗都依据和发挥二谛(真谛、俗谛)说来阐发现象(事)和本体(理)的关系,而华严宗人则进一步讲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的互相关系,即通过调和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来论证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大调和,这是华严宗理论的特色所在。

华严宗是怎样论证理事无碍,再进而论证事事无碍的呢?理与事之所以是统一的,是因为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理彻(贯彻)于事”,“事彻于理”,相彻相存,即相互交渗,相互依存。所以,事就是理,理就是事,两者是统一无矛盾的。华严宗人举例说,如水与波互相融合,无碍一体,也如塑造金狮子的金体与金狮子相,融为一体。由于理作用于事,事与事之间也就发生联系。既然事即理,事事物物都是理的体现,那么,千差万别的事物由于理体、理性是同一的,事事也就都能相即相融了。比如一粒微尘,也具足理性,因此也能和其他万事万物互不相碍,互相包容。华严宗还用另一个说法来讲事事无碍,说事事都是一心的产物,在同一心里,事事都周遍含容,彼此无碍。法藏称理事无碍的关系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义海百门·种智普耀门第三》)。同一本体显现为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即一切”,千差万殊的事物归结为同一的本体,是“一切即一”。由此也可以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包括一切事物,每一事物都包含有其他事物。同样,一切事物都包容于每一个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可以为每一个事物所包容。也就是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样是事事无碍的关系。华严宗人由此更进而说明,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溶融,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相即相入,无碍无障,生死即涅,烦恼即菩提。这也是华严宗宣扬事事无碍说的宗教实质。

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上的调和色彩愈来愈浓。它不仅调和佛教内部各宗各派,而且积极调和儒家、道家的思想,强烈地表现了企图统一三教九流的倾向。如华严宗五祖宗密在所著《原人论》一书中,虽对儒道两家有所批评,但又认为释迦、孔丘、老聃都是至圣。该书最后第四节更标节名《会通本末》,突出了“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的“三教同源”的思想。他在《佛说盂兰盆经疏》的序文中说:“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为孝道矣。”和儒家同声鼓倡孝道。他还以儒家经典《周易》的“四德”(元、亨、利、贞)配佛身的“四德”(常、乐、我、净),乃至以“五常”配“五戒”。宗密的调和倾向,体现了尔后佛教发展的基本趋势。

四、禅宗的净性自悟说

中唐时期慧能创建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禅,是静虑的意思,包括修定(“定”)和智慧(“慧”)两个方面,原是印度各种宗教的共同修行方法。印度佛教并没有禅宗,在中国慧能以前也只有禅学,即“藉教悟宗”,离不开佛教经典,又主张“渐悟”。慧能一派禅宗不同,既主张“教外别传”,又强调所谓“顿悟”。禅宗的根本主张是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注重净性,强调自悟是慧能禅宗的理论基础。

慧能认为人人都有清净本性,他在流传广泛的“得法偈”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姓(性)常青(清)净,何处有尘埃?”(《敦煌本坛经》)又说:“人即有南北,佛姓(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姓(性)有何差别?”(同上)这是强调佛性恒常清净、人人共有。慧能在论述成佛问题时说:“我于忍(五祖弘忍,慧能的师父)和尚处,一闻言下大伍(悟),顿见真如本性。……今学道者顿伍(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同上)又说:“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同上)这是进一步说,佛性就是恒常清净的真如本性,也就是本心。性心相通,本心(本性)具有菩提智慧,包含有诸佛和佛理,一旦认识本心(本性),就是顿悟、解脱。

慧能还就本性和万事万物的关系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姓(性)!”(《敦煌本坛经》)“如是一切法,尽在自姓(性)。……一切法在自姓(性),名为清净法身。”(同上)慧能认为,万事万物、一切现象都在自心(自性)之中,在自心中见到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称为清净法身,也就是自悟成佛。这里慧能强调外部客观世界是由于“妄念浮云”盖覆本心而不能显现,如果去掉妄念浮云,即顿现真如本性,也就显现出万事万物、一切现象。这就是说,人人自心本来具有的真如本性是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的根源。

慧能认为,人人本有真如佛性,人人只要对这种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为佛。他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同上)“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同上)“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同上)迷悟,即对佛性是觉悟还是不觉悟,是凡(众生)圣(佛)的唯一区别,人人先天具有成佛智慧,本性只要一念相应,自己认识自己的本心,就能成佛,这样,成佛不是另有佛身,而是自性就是佛;这种区别也只在一念之间、一刹那间,所以是“见性成佛”、“顿悟成佛”。这种成佛说教也称为顿教。

慧能的净性自悟说具有深刻的哲学内容,复杂的思想性质。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佛性,即真如本性,它属于每个人的本心,佛性为人人普遍具有,是各人可能成佛的先天的内在原因和共同根据。同时,真如本性显现,就能包含万事万物,这里佛性具有一切现象的本体意义,相当于清净的精神实体。因此,真如本性说带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色调。另一方面,慧能竭力把所谓真如本性拉回到每个人的自心之中,强调每个人自己要去迷转悟,要自悟,这就把实现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上来,提倡内求于心。同时,人人又具有菩提智慧,这种先天的神秘的智力,是使人人可能觉悟成佛的根据。这样又带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色调,慧能的自悟学说,强调自性具足一切,又不执著一切,自在解脱,就成为佛,自性就是佛。这包含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进而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辨途径。

禅宗的心性学说是中国古代心性学说史的重要部分,它和古代儒家的先验的性善说相通,同时又深刻地影响了唐代李翱的复性说和宋明理学家的心性思想。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阵痛

    阵痛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为什么要娶我?”“因为你八字够硬。”他是整个大陆里让人闻风丧胆的鬼刹王,做他嫡妃?不稀罕,成亲前逃不了,那她就成亲后逃。”你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很多很多的绿帽子!!!”她是东方家族的大小姐,不小心穿越至异世大陆,成为身怀异能的将门千金,还被冠上鬼刹王妃头衔,大陆烽火狼烟四起,天赋异能却被压制,离家出走,各路追杀抢她,异能觉醒,她命由她不由人.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
  •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 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 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 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 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北大有史以来最离奇的一场学生会选举。一场缺席胜选引出的却是一段虐心恋战。一个是名门之后、高贵儒雅、痴心独恋;一个是孤行游侠、风流倜傥、野性正义。两位候选人背后却站着同一个女人。选择爱,还是选择被爱?这是每个人内心的终极问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冷宫宠后

    冷宫宠后

    “苏颜,你最好给朕醒过来,否则你屋里所有的侍女都会为你陪葬。”这是我的夫君,古灵王朝的慕容琛,生性冷漠却是想杀我的薄情郎。。。“你是我的红颜知己”温柔如水的话语出自这个放荡不羁的潇洒男人之口,他是我夫君的生气兄弟碧落,两个女人之间他却选择相信那个蛇蝎女人而对我误会连连。。。“记住,我只说一遍,从这一刻起,你是我的女人”王者与生俱来的霸气显露无疑,他是轩铎王朝的王,有着俊美的容貌却终日带着个面具,他忧郁的眼神能把我带进他的世界,我却读不懂他的心。。。片段一“苏颜,别以为朕不敢对你怎么样!”他冷若冰霜地眼神紧紧地盯着她,想从她的笑容中找出丝毫的破绽,只是却是徒劳。“你是帝王,自然高高在上,更不会顾及我们的想法。”苏颜淡然一笑,风轻云淡。“可你终究是朕的皇后,是朕的女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慕容琛靠近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这五年来为了对付苏炳,他从来就没有正眼瞧过她,即使她美得绝色,美得倾国倾城。“扑哧--”一声,苏颜忍不住笑了出来,笑得花枝乱颤,只是这笑声中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无奈。终于,她笑够了,才缓缓地抬起臻首,望着他金褐色的瞳孔,一字一句地说道:“慕容琛,这五年来你有把我当成过你的皇后吗?有把我当成过你的女人吗?你扪心自问,这五年来你踏进过几次未央宫?”片段二“碧落,我…”苏颜哑口,看着碧落深情受伤的神情,苏颜突然觉得自己好残忍,明知道碧落对自己的心,却要他面对这般残酷的现实,想必自己手所触摸的这个心脏现在一定在滴血,很痛很痛…“碧落,我何德何能要你如此怜爱”苏颜捧着碧落的脸,很是心疼的看着他,虽说看着一身女儿装的碧落很是不习惯,但是苏颜此刻可没了嘲笑他得心情,苏颜伤感着问道。“因为你配得”碧落笑着说道。片段三“那就试试”听到苏颜的话,上宫奕真的怒了,这是第二次这个女人在床上和他说别的男人,自己要是不让她失去点什么,这个女人真是不会学乖的…“上宫奕你干什么?”苏颜真的是怕了,上宫奕正用力的在脱自己的衣服,上身已经被他剥个精光了,苏颜惊慌的挣扎着,看来自己真的是惹怒他了,苏颜慌张的呼喊着…“留点力气一会好好享受不好吗?”苏颜越是挣扎越是刺激着上宫奕征服的欲望,只是几下苏颜便裸露在上宫奕面前…苏颜羞涩愤恨的看着上宫奕,这个混蛋男人好可恶…苏颜在心中骂道这回学乖了没有骂出口…
  • 追回前妻和宝宝

    追回前妻和宝宝

    她这个不起眼的私生女嫁给了人人称羡的豪门贵胄孟绍霆。婚礼那天,他如同不会融化的一座冰山,冷的让她心悸。她安分守己的过着她的小日子,喝茶看书风轻云淡。乱了方寸的人,渐渐变成了他。他出差离开三个月,傅家宣布破产,而此时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她心怀憧憬想要告诉他好消息,却得知他已经准备好了离婚协议,要娶门当户对的世交千金为妻。.他带着未婚妻远走美国,她却拖着因为流产而不停流血的身子在父亲灵前长跪不起。而后来,当她受尽生活的磨难,终于遗忘伤痛不再爱他,预备嫁给另一个优秀男人的时候,他却忽然回国找到她,就那样望着她,冷笑着,毁了她的婚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