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08

第8章 汉代人婚姻的地缘结构(1)

阶层与职业差异

两汉时期,由于各个阶层社会地位的不同和职业上的差异,婚家之间在地域的远近上也有所不同。

汉代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两大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规模小,生产工具比较简陋,以及“生产或者是为了生产者本身的直接消费,或者是为了他的封建领主的直接消费。只有在生产的东西除了满足这些消费以外还有剩余的时候,这种剩余才拿去出卖和进行交换”①。(①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9卷,2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因此,汉代的每个村庄就成为一个自然经济色彩非常浓厚的居民点。在这种农村社区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人们,居住稳定,安土重迁,与外界的联系范围狭小而有限,信息源和信息通道单一,信息量甚小,从而使社会结构成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社会有机体。在汉代农业自然经济结构中,广大小农、佃农以及凭借土地对农民进行盘剥的地主阶级,必然以近距离结婚为主。

此外,对于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来说,还存在交通工具简陋和路途往来困难等诸种不便利条件,这正如东汉学者张衡在《四愁诗》中说的那样,路途茫茫,距离遥远的婚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②(②《文选》卷二十九张衡《四愁诗》云:“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我以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一般认为《四愁诗》是张衡在政治上有所寄托而作。但大凡比喻必有现实状况为其依据。张衡在诗中所说的山高水深、陇阪长、路途远而无法与“所思”者相会,则反映出在汉代由于两地之间相距太远,男女双方是难以成婚的。无独有偶,东汉末年,曹植《杂诗》也有类似的说法:“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高思故南任。……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文选》卷二十九))

近距离究竟在多大的地域范围之中?根据史书记载,最近的是同村、同乡,有的是同县、邻县,远者则可在同一郡中。其间距离大都在百里之内。①(①此处之里用今制。按,汉制1里为414米,略近于今制的500米。)这一情形在汉代小农、小手工业者、平民和地主中都有显著反映。

西汉涿郡蠡吾县平乡小农家庭成员妄人,先嫁(“)为同乡王更得妻”,后又再嫁广望人王廼始。②(②参见《汉书·外戚传》。)可见,妄人第一次出嫁,与其夫家在同一乡中。广望系涿郡治下县,与蠡吾县相邻,二县相距约四十里。东汉时,沛郡平民周郁所娶之妻,是“同郡赵孝之女”③,(③《后汉书·列女传》。)二家在百里之内当无疑问。成都平民赵宪之妻是郫人何玹,犍为平民杨凤珪之妻是临邛人陈助。④(④参见《华阳国志·蜀郡士女》。)成都距郫县四十里,犍为与临邛相隔六十余里。《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载:“广汉姜诗妻者,同郡庞盛之女也。”同传又云:姜诗之妻能“昼夜纺绩”,可见,这应是小农或小手工业者之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种近距离为婚的情形是十分普遍的。当然,这些阶层中也有远距离为婚者。东汉丹阳句容平民李南之女,“为由拳县人妻”⑤。(⑤《后汉书·方术列传上·李南》。)句容县至由拳县将近四百里,大大超过了这一阶层婚家双方的一般距离。不过,这种现象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中、小地主和豪族地主中也普遍存在着近距离结婚的状况。《后汉书·朱晖传》载,朱晖家庭是西汉南阳地区的“衣冠”世家,其父之家居南阳宛地。丧父之后,朱晖搬至母方家族居住。“王莽败,天下乱。(朱晖)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显然,朱晖母家与父家同在南阳宛地,且距离甚近。东汉时,汝南细阳县富人刘氏与其“邑人”吕衡结亲。⑥(⑥参见《三国志·吴书·吕范传》。)至东汉末年,士人王褒亦曾与同县人管彦“共许为婚”。⑦(⑦参见《三国志·魏书·王修传》注引王隐著《晋书》。)

官吏的信息来源和信息量均多于一般百姓,但是,由于结婚年龄往往早于从官年龄,所以在这个阶层中也广泛存在近距离结婚情形。如东汉安众令程文矩之妻是同郡李法之姊。⑧(⑧参见《后汉书·列女传·程文矩妻》。)《乐府诗集》卷七十三《焦仲卿妻》描写的县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家相距很近: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焦仲卿被迫与刘兰芝离婚后,其母为他所定的妻子之家,更是近在相邻:

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

《焦仲卿妻》虽是文学作品,但毕竟是时代情势的反映。

高级官吏中亦然。《后汉书·李固传》载,荆州刺史李固是汉中南郑县人,他把女儿嫁给同郡人赵伯英。南阳太守刘焉是江夏竟陵人,其妻费氏是江夏人氏,二人也同在一郡之中。京兆尹应顺是汝南郡中人,其妻亦是汝南郡人。①(①参见《后汉书·应奉传》注引《汝南记》。)在边塞地区也有这种情形。如庞淯是酒泉表氏人,其妻赵娥亲也是酒泉人氏。②(②参见《三国志·魏书·庞淯传》及注引皇甫谧《列女传》。)

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结构不从根本上改变,作为社会中大多数人口通婚的地域构成必然是近距离为婚,尽管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是不尽相同的。在汉开其肇端之后,各代大体如此。如晋代“士人有嫁女于近村者”③。(③《太平广记》卷四五六引《续搜神记》。)唐代人“生女犹得嫁比邻”④。(④《全唐诗》卷二一六杜甫《兵车行》。)“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⑤(⑤《白氏长庆集》卷十《朱陈村诗》。)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AlfredSauvy)指出:人口经过长时期的近距离为婚,会产生“孤立群”现象,“这些人群经过长时期必然会存在严重的近亲结婚现象。……这种现象必然使得他们的死亡率高,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生育率”⑥。(⑥[法]索维著,查传瑞、邬沧萍等译:《人口通论》上册,第一部分“增长社会学”,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两汉时期,亚血缘的近亲通婚是存在的。因此,同一地域中长期封闭式婚姻结构,也会对汉代人口的发展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只是由于当时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远距离为婚,以及人口流徙造成的不同地区人们的通婚,近距离为婚并没有普遍形成“孤立群”类型的通婚状况。因而,由此引起的近亲结婚和高死亡率现象当不会严重。

远距离为婚表现在如下诸方面:

首先,封建贵族、皇族等统治阶级上层,可以凭借手中的威赫无比的权势,从较远的地方娶女子为妻。

封建皇帝是最典型的代表。在汉代封建社会中,“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①,(①《汉书·鲍宣传》。)皇帝视全国的物产人庶为个人之私产,把天下的女子也当成供自己享用的玩物。虽然汉制规定,东汉时选后宫妃女是“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②,(②《后汉书·皇后纪上》。)然考之于史,此条规定仅具纸文而已。不仅西汉时期皇帝选民女的籍贯不限于京畿附近,东汉时亦是如此。如在西汉,武帝妃子赵婕妤系河间人,河间距长安有两千多里;元帝冯昭仪是上党潞人,哀帝傅昭仪是河内郡人,上党潞地及河内地区距长安都有近千里的距离。东汉前期,章帝窦皇后是扶风平陵人;中期,顺帝陈夫人是魏郡人;晚期,灵帝宋后是扶风郡人、王美人是赵国人,献帝伏皇后是琅邪郡东武人。③(③以上诸例,参见《汉书·外戚传》及《后汉书·皇后纪》。)这些地区距离洛阳近者约千里,远者在千里之上。

其次,流动性较强的阶层以及某种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可以造成籍贯不同的家庭之间的通婚,尽管从表面上看这种通婚似乎是某一地区的近距离结婚。

在男子当中,流动性较强的阶层有游士、儒生和商贾。

游士兴起于战国时代,西汉前期这个“尚口舌之辩”、“专务游说”的阶层仍然存在。秦朝末年,原为魏公子无忌门客的大梁人张耳在“游外黄”时,与外黄富人之女④(④参见《汉书·食货志上》。)结婚;大梁人陈余,“游赵苦陉”,其地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⑤。(⑤《汉书·张耳陈馀传》。)西汉景帝时人枚乘,家居淮阴,他不乐为官,“与英俊并游,得其所好”,枚乘的一个小妻就是他在游历梁地时所娶。⑥(⑥参见《汉书·枚乘传》。)大梁距外黄,大梁距赵苦陉,淮阴距梁地,均有数百里的距离。

由于出门求学,儒生的流动性亦较强。他们往往在年轻时离乡寻师,或去京师太学求学,从而也有可能在离家乡较远的地方娶妻完婚。《后汉书·马融传》记载,扶风茂陵人马融少时去南山求学,后遂在南山与挚恂之女结婚。

商贾阶层的流动性也很强,晁错说他们具有“千里游敖,冠盖相望”的特点。由于往往是单身商贾去边远的地方经商营利,因此,虽现存史料尚缺乏实际事例,这个阶层中也应存在不同籍贯者远距离为婚的情形。

在女子当中,从事倡乐业的女子流动性较大,她们经常作跨空间的长距离转移。汉代社会有专门从事训练歌舞伎倡之人,他们用诱惑、欺骗甚至是赤裸裸的强逼手段,把年幼的女子搞到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舞蹈训练,再把她们转卖给封建贵族或富家大户作家庭歌舞伎女。《汉书·外戚传上》留下了相对完整的史料:王媪嫁广望王廼始为妻,生女王翁须:

翁须年八九岁时,寄居广望节侯子刘仲卿宅,仲卿谓廼始曰:“予我翁须,自养长之。”媪为翁须作缣单衣,送仲卿家。仲卿教翁须歌舞,往来归取冬夏衣。居四五岁,翁须来言:“邯郸贾长儿求歌舞者,仲卿欲以我与之。”媪即与翁须逃走,之平乡。仲卿载廼始共求媪,媪惶急,将翁须归。曰:“儿居君家,非受一钱也,奈何欲与它人?”仲卿诈曰:“不也。”后数日,翁须乘长儿车马过门,呼曰:“我果见行,当之柳宿。”媪与廼始之柳宿,见翁须相对涕泣,谓曰:“我欲为汝自言。”翁须曰:“母置之,何家不可以居?自言无益也。”温与廼始还求钱用,随逐至中山卢奴,见翁须与歌舞等比五人同处,媪与翁须共宿。明日……廼始来归曰:“翁须已去,我无钱用随也。”因绝至今,不闻其问。

王翁须就是这样在刘仲卿的欺诈与逼迫之下,与父母家人流离失散,从家乡广望先到邯郸,继而又来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完婚。相类的例子是东汉末年,琅邪籍乐伎女子卞氏来到离家乡千余里的谯地,后曹操“于谯纳(卞)后为妾”①。(①《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两汉人口的水平流动,主要由如下四条渠道形成:徙民政策,灾荒流民,战乱避难和避仇,内地及边域的双向流动。有汉四百年间,政府徙民最重要的有如下三次:

(1)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的建议,“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①。(①《汉书·刘敬传》。)高祖后,汉“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②,(②《汉书·地理志下》。)形成了关东地区豪族成员向关中地区流动的格局。

(2)西汉中期,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太始元年,又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和云阳。③(③④参见《汉书·武帝纪》。)

(3)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徙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五千人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等地。④(③④参见《汉书·武帝纪》。)流民移动带有明显的时间性:伴随着土地兼并和生产资料的持续地、长期地和广泛地被剥夺,加之自然灾害的肆虐,许多小生产者流离失所,被迫迁往他方。这种情形在西汉和东汉后期愈演愈烈。例如,汉元帝即位后,关东地区“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⑤。(⑤《汉书·于定国传》。)成帝时,“水旱为灾,关东流冗者众”⑥。(⑥《汉书·成帝纪》。)东汉安帝时期,“万民饥流”⑦。(⑦《后汉书·安帝纪》。)综观两汉时期的流民状况,主要是关东地区人口向北方、西方和南方地区流动。

上述人口迁徙方式,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口之间的通婚。以关中地区为例,随着关东人口涌入关中,出现了外地人与本地人口、不同地区的外地人口之间的通婚。在西汉初,有燕地人与关中人结婚的个例:燕王臧荼后裔臧兒先与槐里人王仲结婚,后又再嫁长陵人田氏。⑧(⑧参见《汉书·外戚传上》。)在西汉中期,则有魏地人与繁阳人通婚的个例。《汉书·杜邺传》载,杜邺之家“本魏郡繁阳人也。祖父及父积功劳皆至郡守,武帝时徙茂陵”。杜邺的母亲系张敞之女,又据《汉书·张敞传》的记载,张敞“本河东平阳人”,后因祖父曾任郡太守而被迁往茂陵地区。

战乱、避仇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口流动。东汉末年和三国初期,曾出现过为期十年之久的人口地域流动浪潮。从关中流入长江中游荆、襄地区有十余万户、五十余万口;从中原、两淮、山东地区流入江南的人口则是当时的主流:“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⑨。(⑨《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复仇之风盛行于汉,因此便出现了因避仇而徙居他乡者。如《三国志·吴书·顾雍传》称:“蔡伯喈以朔方还,尝避怨于吴。”这种类型的人口迁徙,亦可造成不同地区的人口通婚。《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引《魏略》说,河东人焦先“避白波(军)”,故“东客扬州取妇”。扬州地区与河东地区南北殊隔,相距两千多里,倘若不是在动荡的岁月,焦先是不可能与遥远的扬州地区女子结婚的。此外,西汉人扬雄祖上在汉武帝元鼎年间,因避仇从巴郡江州徙往六百里之外的广汉郫地,“五世而传一子”,从而出现了远距离为婚的情形。①(①参见《汉书·扬雄传上》。)东汉人王充的祖上,原是“魏郡元城人”,由于“恐为怨仇所擒”,遂迁往距家乡两千余里之外的会稽地区,王氏家族便在这一地区定居传宗。②(②参见《论衡·自纪篇》。)

汉族与其他族群的通婚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说话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会说话,可以让你结交更多的知心好友;会说话,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会说话,可以让你在商战中轻松取胜;会说话,更会让你独具个人魅力。让感情之泉从心海中自然地流出,急,流之末;缓,流之本也。说话的艺术,便在其中。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温柔校草霸上失忆女

    温柔校草霸上失忆女

    “你爱我吗?”女孩仰起天真的脸问道。“爱,你呢,爱我吗?”男孩一脸的期待。“不爱,因为我不认识你。”女孩很决绝的说着,然后背转身离开了,留下伤心欲绝的男孩。
  • 误惹豪门:亿万首席专属恋人

    误惹豪门:亿万首席专属恋人

    潜规则也是有技巧的!看女主在娱乐圈如何风生水起,她遵从梦想进入娱乐圈,从娱乐圈处处受压制的新人,顺带勾走多金成熟的冰块大叔的心!,啧,居然有人说她是潜规则上位!潜就潜吧,一跃成为登上舞台的奥斯卡影后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上)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上)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