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21

第21章 汉代妇女的地位:从婚姻角度进行考察(3)

第四层次:如果父、母亲和兄、姊都不在世(偶或亦有兄、姊在世者),当事者本人则对其婚姻拥有很大的权力。如诸葛亮与黄承彦女儿结婚,就是由诸葛亮自己决定的。①(①参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即使女子亦是如此。东汉时,女子张雨在父母亲双双故去后。为抚养年幼的弟弟,断然决定不出嫁完婚。②(②参见《后汉书·方术列传·谢夷吾》注引《谢承书》。)又如,东汉末年,钱塘吴氏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家族其他成员对求婚极力反对,最后,吴氏说服诸亲,自作主张。“遂许为婚”。虽然吴氏答应与孙坚结婚在颇大程度上是出于“避祸”考虑,但也确实反映出她对自己的婚姻有相当大的决定力。③(③参见《三国志·吴书·妃嫔传》。)

实际上,在两汉时期,就是父、母、兄、姊在世时,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姻也有一定建议权。平阳公主与前夫离婚后,欲嫁大将军卫青,她向皇后提出自己的意愿,“皇后言之,上乃诏(卫———引者注)青尚平阳主”④。(④《汉书·卫青传》。)如果说,平阳公主能自择卫青与其身份和地位有关;那么《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对孟光婚事的记载,则说明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平民之中:女子孟光“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以后,孟光父母遂从女儿意愿,把她嫁给了梁鸿(伯鸾)。

丧葬习俗也反映了夫妻地位有着某种程度的接近。

第一,在棺椁形制上,夫妻十分接近。出土的两汉时代夫妻墓葬,。丈夫与妻子都是一棺一椁。棺、椁的高度、宽度相差无几,长度上虽有一定差异,但这当是和男女体格大小的不同有关。

第二,在随葬品的安排上,夫妻双方差距也不大。辽宁新金县花儿山汉代贝墓群的七号墓是夫妻合葬墓,女方随葬品的价值不低于男方:女尸周围有鎏金铜蒂数百枚,脚下有大量的彩绘耳杯、彩绘陶壶等器物;而男子却只盖有五张皮革。另外,男女身躯上部同样都有四尺鎏铜贝鹿。①(①参见旅顺博物馆:《辽宁新金县花儿山汉代贝墓第一次发掘》,见《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云南昭通桂家院子1号汉墓中,男棺内有长剑一把,五铢钱三组;女棺内的随葬物品并不逊色:五铢钱二组,还有许多金银器皿。②(②参见云南博物馆:《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载《考古》,1960(5)。)在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疃庄发现的汉代夫妻合葬墓中,女方的随葬品包括玉猪、琥珀制成的虎形饰品、五铢钱若干、木制衣物券、木俑以及漆奁,而男方的随葬品只有五铢钱、铁剑、木制衣物券。③(③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汉木椁墓》,载《考古》,1963(6)。)此外,在河南禹县白沙汉墓、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长沙金塘东汉墓等夫妻合葬墓中,也有相似的情形。④(④参见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禹县白沙汉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59(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载《考古》,1960(5);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载《考古》,1960(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12);湖南博物馆:《长沙金塘坡东汉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79(5)。)可见,这在汉代广阔的土地上,分布颇为广泛,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

第三,夫妻双方的葬式也比较接近。这个时期葬式的主要特点是,夫妻双方采用相同的方式入土。例如,江苏铜山县江山西汉墓的夫妻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⑤(⑤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省铜山县江山西汉墓》,载《考古》,1980(2)。)甘肃武威汉墓群夫妻入葬方式也是如此。⑥(⑥参见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载《考古》,1960(5)。又,值得提出的是,山西孝义张家庄第十一、十二号西汉早期夫妻合墓中,妻子是俯身葬,丈夫则是仰身屈肢葬(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孝义张家庄汉墓发掘记》,载《考古》,1960(7))。为何采取此种葬式,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和先秦时代的甘肃临夏秦魏家氏族墓地中,男子直肢仰身,女子于其旁侧身屈肢,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第四,夫妻双方棺具摆设位置接近。在汉代,夫棺和妻棺排列没有一定规律,或是男左女右,或是男右女左。无论左、右包含着何种意义,都说明当时夫妻棺椁摆设并无明显的尊卑差别。⑦(⑦湖南博物馆《长沙金塘坡东汉墓发掘简报》指出:20号汉墓,左为女性,右为男性,“合于汉代尊右的礼俗”(《考古》,1979(5))。按,尊右确是汉代习俗,如《汉书·灌夫传》谓:“贵戚诸势在己之右,欲必凌之;士在己左,礼教与钧。”颜师古注:“右,尊也;左,卑也。”但尚右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在汉代,有在地域上继承先秦习俗,以左为尊。周勃入北军,高呼为刘氏“左袒”。周勃系沛人,沛在先秦属楚,而“楚人上左,君必左”(《左传》桓公八年)。在男女性别上,左右的尊卑含义也不清晰。有以女为左,亦有以女为右者。《素问·玉版论要篇》云:“女子右为逆,左为从。”在汉人丧葬中,亦有一些棺椁的摆法是男置左,女放右。如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棺椁东西顺置,男左女右。)有时

为了放棺方便,甚至不考虑有损男子地位,而把妻子之棺放在正中,把男子棺具放在偏室。甘肃武威磨嘴子17号汉墓发掘人员说,原来墓式大小只能够一棺,但为了二人合葬,又在侧壁上作一偏室。从而造成女方之棺居于室中央,男棺则葬在偏室内的摆棺形制。①(①参见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载《考古》,1960(5)。)

此外,如果女方家庭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高于男方家庭,妻子地位也可能高于丈夫。

入赘婚在秦汉时期长期存在。形成入赘婚的原因在于,男方家庭经济状况拮据,无力娶妻,因此,只能让适龄男子在苛刻的条件下赘于女家,即所谓“家贫子壮则出赘”②。(②《汉书·贾谊传》。)赘婿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为人们所轻视。一遇国家征发徭役,他们便首当其冲。汉代有所谓“七科谪”,赘婿在有罪之吏和亡命者之后,位居第三。在家庭生活中,赘婿地位也很低下。虽然名为夫婿,实则形同仆使,受妻家的成员指挥行事。臣瓒说:“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③(③《汉书·严助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赘婿情形与之相仿。在这里,与其说夫尊妻卑。倒不如说是妻尊夫卑。④(④顾颉刚先生收录了解放前西康昌都地区遗留的古代赘婿制度,可以帮助理解汉代的赘婿:“名在一人之下,实则全家之奴。……宴之日,新郎即作喂猪、理粪、牧畜等奴隶工作。从此衣敝食粗,操重任苦矣。”(《史林杂识初编》,1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

值得注意的是,两汉时期各地区妇女的性格特征不尽相同,从而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类型之一,陇西地区。此处妇女性格刚烈,爽快果决。天水、陇西和武威一带,“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这里,“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习俗颇殊”⑤。(⑤《汉书·地理志下》。)生活在这里的妇女,也深受此风影响。有的妇女对丈夫颇为不敬,“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讻讻籍籍,不可听闻”⑥。(⑥《后汉书·冯衍传》注引《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有的妇女执刃为亲人复仇。酒泉女子赵娥亲之父被豪强李寿所杀,赵娥亲“阴市名刀,挟长持短,昼夜哀酸,志在杀寿。寿为人凶豪……更乘马举刀,乡人皆畏惮之”,而赵娥亲则“弃家事,乘鹿车伺寿。至光和二年二月上旬,以白日清时,于都亭之前,与寿相遇。便下车扣寿马,叱之。寿惊愕,回马欲走。娥亲因前……挺身奋手。左抵其额,右桩其喉,反覆盘旋,应手而倒。遂拔其刀以截寿头”。朝廷为之震惊不已,地方官吏认为是“男子之所为”的“烈义”行为,因此“刊石立碑,显其门闾”①。(①《三国志·魏书·庞淯传》注引皇甫谧《列女传》。)《乐府诗集》卷三十七汉乐府诗《陇西行》则反映了陇西女子迎接客人时的坦然自重和落落大方,以及来自中原人对此的惊叹和赞扬:

酌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

类型之二,燕赵地区。此处妇女的性格特征是风流不羁,“多弄物,为倡优”,尤其喜欢“弹弦”,去富贵人家以及其他地区,或为歌伎舞伎,或为诸侯宫中之女,或为他人之妻。②(②《汉书·地理志下》。)而这里的男子也以“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而著称,由于上述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燕、赵地区女子所受的伦理束缚相对要小一些。

类型之三,巴蜀地区。西汉初期,这里风尚是“轻易淫泆,柔弱褊狭”③。(③《汉书·地理志下》。)从西汉中期开始,“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雍和,秀茂挺逸,英伟既多,而风谣旁作。故朝廷有忠贞尽节之臣,乡党有主文歌咏之音”④,(④《华阳国志·巴志》。)“士女贞孝”⑤。(⑤《华阳国志·蜀志》。)因此,巴蜀所属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对“忠、孝节操”颇为重视。故距汉不远的晋人指出,巴蜀地区“自汉兴以来,迄乎魏晋……忠臣孝子,烈士贤女,高劭足以振玄风,贞淑可以方苹蘩者,奕世载美”⑥。(⑥《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论》。)据《后汉书》、《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巴蜀地区“贞孝”、“婉穆”、“厥贞”、“令诚”的有名姓的妇女有41人,占汉代“贞节”之女的总数80.4%。因而这一地区妇女受夫权压迫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以燕赵和陇西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妇女,与以巴蜀地区为代表的南方妇女在性格特征上的这种差异,并没有随着汉王朝的结束而消失。相反,一直延续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北齐学者颜之推描述了与汉代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妇女的地域特性:以邺下、河北为代表的北方妇女性格,表现为:“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以江东为代表的南方妇女性格,表现为:“略无交游,①(①《颜氏家训·治家》。)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

尽管南北朝隋唐时陇西、巴蜀妇女性格已与汉代有所不同(其原因可能与人口区域间的流动有关),但我国古代南北妇女的性格差异肇始于汉代则是很明显的。

固然,两汉时期男尊女卑和夫尊妻卑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方面。而且,从西汉到东汉四百余年中,男尊女卑、夫尊妻卑的因素也在不断扩大和加强。我在这里只是想强调,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较之汉代以后的一些朝代要高。这里只简要举几个事实。

汉代虽已出现了妓女,但人数甚少。从唐代开始,官妓和民妓才。大量出现,许多良家女子在遭受各种变故后,沦入烟花巷中。唐代长安、洛阳、扬州、湖州等处妓女尤多,《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唐阙史》说:“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及至明、清时代,妓女人数更多。清人个中生在《续录·自序》中说“(苏州妓籍)录中诸人,迄今不及十载,存者已仅止二三;而群芳之争向春风,其秀出一时者,又踵相接也。”②(②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29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妓女人数的大量增加,是妇女地位下降的标志之一;妓女所受的痛苦,也是妇女所受诸种痛苦中最明显者之一。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详细记述了当时妓女生活,其中一段云:

而诸妓醵钱向茶博士买烛寸许,以待迟客。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或自相谑浪嘻笑,故作热闹,以乱时候。然笑言哑哑声中,渐带凄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③(③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二十四桥风月”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对女子约束加强,“无才是德”的观念开始产生,并逐渐普遍化。北宋时司马光对时人教女子技艺颇为不满,他在《司马家范》中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殊非所宜也。”到了明代,人们开始把“德”与“才”完全对立起来。陈宏谟在《教女遗规》中说:“或者疑女子知书者少,非文字之所能教,而弄笔墨工文词者,有时反为女德之累。”①(①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190页。)《温氏母训》更明确地说:“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②(②同上书,192页。)“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仅在行为方式上,而且在深层心理结构上,严重地束缚了妇女的自主,从而使妇女与男子的地位差异进一步加大。

贞节观念的深入。如上所述,汉代女子的贞节观念是相当淡漠的。北宋中期开始,对女子贞节的要求一步步加深。《明史·列女传序》记述了各级官吏褒扬贞节之女的积极态度:“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鸟头绰楔,照耀井闾”,在这种社会气氛之中,大量的妇女以非常自觉的道德形式去遵循“从一而终”的戒条,并达到了宗教般狂热的极致。“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③。(③《明史·列女传序》。)此时之“贞”不仅指不能再嫁,还包括夫死妻殉,甚至连身体亦不可让别的男子看见。明善在《节妇马氏传》中写道:

马氏乳生疡,或曰:“当迎医,不尔,且危。”马氏曰:“吾杨氏寡妇也,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竟死。

妻子标准的增加。在宋代的以后看来,妻子的标准是应当更加柔顺。清人陆圻在《新妇谱》中把汉代班昭《女诫》提出的标准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在严格性上超过了《女诫》。《新妇谱》说:

事公姑不敢伸眉,待丈夫不敢使气,遇下人不敢呵骂,一味小心谨慎,则公姑丈夫皆喜。

甚至在表情和说话的声调上也须小心:

愉色婉容,是事亲最要紧处。男子且然,况妇人乎。但事公姑丈夫之色,微有不同:事姑事夫和而敬,事翁肃而敬。妇人贤不贤,全在声音高低、语言多寡。中分:声低即是贤,高即不贤;言寡即是贤,多即不贤。①(①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284、285页。)

《新妇谱》劝告妻子,不要对丈夫“游意倡楼,置买婢妾”有不满表示。只要丈夫“会读书,会做文章”即可,而“才子举动,不足为累也”。相反,如果妻子“能容婢妾,宽待青楼,居家得纵意自如,出外不被人耻笑,丈夫感恩无地矣。其为胶漆,不又多乎!”像这些露骨鼓吹夫权的观点,在两汉时期也是不曾出现的。那么这种状况是如何产生的呢?最基本的原因,乃是在于汉代妇女从事职业的广泛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两性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并不是妇女在经济上受压迫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由于家务料理失去了公共性质,因此,“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②。(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9页、70页。)而在两汉时期,妇女尚未被完全禁锢在家务劳动之中,她们从事的职业颇为广泛。主要有下述三大类:

第一类:生产类,即在生产领域方面发挥作用。

同类推荐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热门推荐
  • 先婚厚爱:冰山老公的专属

    先婚厚爱:冰山老公的专属

    大学时他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却苦恋无果。命运却让她嫁给他。套上戒指的那一刻眼泪兴奋的哗啦。以为是幸福的到来,却变成了恶梦的开始。她的大度好脾气完好无损的被妈妈遗传了,任凭小三欺凌也不吭声。她忍无可忍死命反抗,却引起他的注意。命运总是爱捉弄人,他们两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爱又再破碎了。原来一直以来她只不过是替代品而已,谁替代着谁,谁拿谁的幸福,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写的不好,别骂我哦!如果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留言的。欢迎入群:152201330,验证是小说里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作品的名字,谢谢。】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无敌霸者

    无敌霸者

    大道三千,吾以吾道逆苍天!作为一个坐着,躺着,站着,甚至是战斗着,只要意识清醒,就可进入修炼状态,功力无限增长的男人,强者之路必然尸骨铺垫,我欲成神,天下共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