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43

第43章 西晋太康文人与文学对话(1)

西晋(265—317)一朝,不仅魏正始时代王弼的贵无论依然流行,而且出现了以向秀、郭象为代表的玄学,主张“齐一儒道,任自然而不废名教”(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1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强调从根本上调和儒道的冲突,取消“自然”与“名教”的对立,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西晋文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进一步形而上的思考。思想对话在这种思辨色彩浓郁的氛围中得以展开。

西晋文学与建安文学相比,别有特色。唐人编修的《晋书·文苑传》赞曰:“及金行纂极,文雅斯盛,张载擅铭山之美,陆机挺焚研之奇,潘、夏连辉,颉颃名辈,并综采繁缛,杼轴清英,穷广内之青编,缉平台之丽曲。”西晋文学以太康文学为标志,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就萧统《文选》所录,在西晋短短的五十二年间,被收入的作家就有三十四人,选录作品近一百六十篇。这反映了西晋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学批评发展与文学繁盛互动。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云:“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不仅刘勰提到的陆机、挚虞、应贞、陆云是西晋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傅玄、张华、潘岳、左思等人的文学见解也别有意味。文学思想的多样性更有助于文学批评的展开。西晋时期的思想对话,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显在形态来呈现。这种形态的彰显不仅是当时社会思潮与哲学思潮的反映,也体现了西晋文人饱含个性的审美意识。从思想对话的角度去分析西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很有必要。

§§§第一节文人交游与文学风貌西晋

文学对话以文人群体的形态而展现,具备三国归晋后的特定症候。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对此具体评价与分析道:

逮晋宣始基,景文克构,并迹沉儒雅,而务深方术。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而胶序篇章,弗简皇虑。降及怀愍,缀旒而已。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叹息!

刘勰言简意赅地概述了西晋的政治思潮与文化风尚。三国归晋,南北融合,世俗享乐之风盛行。晋武帝司马炎继位后,出现了史家所称道的“太康之治”(280—289)。作为颇具识鉴的文学批评家,刘勰批评“晋虽不文”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西晋的统治者并没有真正倡导文化学术,二是指西晋没有形成像稷下学宫与兰台学馆那样美好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西晋文坛仍能光耀后世,自然得益于像张华、左思、潘岳、夏侯湛、陆机、陆云、应贞、傅玄、傅咸、张载、张协、张亢、孙楚、挚虞、成公绥这样的有才之士。正是这些高才文人,推动了西晋文学艺术的发展。然而,由于西晋政治斗争不断,大部分文人惨遭牵连,有的甚至因此而罹难。如,永康元年(300),张华、潘岳遇害;太安二年(303),陆机、陆云被杀;永嘉元年(307),张协弃官归乡;永嘉二年(308),张载称疾告归;永嘉五年(311),挚虞饿死。(参见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宜乎刘勰之慨叹:“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叹息!”

这些文人的悲剧与当时的门阀制度息息相关。在士族的支持下夺取政权的司马氏,自然以保护士族的利益为政治前提。对于西晋,司马光曾有议论:“创业之初而政本不立,将以垂统后世,不亦难乎!”(《资治通鉴》,25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西晋初年的政本不立引起了皇权的衰落下移,促进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凸显膨胀。士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不但与寒族保持着严格的界限,士族之间的争斗也非常激烈。《晋书·段灼传》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这是当时门第观念的生动写照。《晋书·任恺传》载:“(贾)充既为帝所遇,欲专名势,而庾纯、张华、温颙、向秀、和峤之徒皆与恺善,杨珧、王恂、华廙等充所亲敬,于是朋党纷然。”这是当时士族争斗的直接表现。这样的社会境遇,对当时的文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劫难。

西晋一朝,奢华之风盛行,特别是石崇、王济等人穷奢极欲的感官享受作为“汰侈”的极端意象永远地定格在历史中。翻开《世说新语》,“汰侈”一类的逸事几乎被西晋囊括。在《世说新语》中,虽然西晋士人不乏张翰等人的“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的磊落洒脱,但与曹魏和东晋的文士相比,西晋文士在个性与风流的背后总带着阴郁偏执的味道。《世说新语·汰侈》记载,(石崇厕所之中)“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着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济)“以人乳饮豘”。这种追求浮华生活的极端风气,还表现在对人物的品鉴上。《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裴令公(裴楷)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这种对文士形貌的品鉴,与其说是对其姿貌神态的赞赏,倒不如说是对当时社会追逐声色的观照。根据《晋书》记载,当时的著名文人张华、左思、潘岳、夏侯湛、陆机、陆云、应贞、傅玄、傅咸、张载、张协、张亢、孙楚、挚虞、成公绥等人,或出身于寒门,或出身于没落的望族,门第的卑下低微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西晋时期,虽然玄学盛行,社会风气奢靡浮夸,但对普通的文人来说,儒学仍然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基本保障,特别是晋武帝司马炎下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晋书·武帝纪》。)以儒家的道德标准确立诸郡中正荐举贤才的六项准则,让出身寒门的文人看到了仕进的希望。如挚虞有《孔子赞》、《颜子赞》(除特别标注外,西晋诸文人诗作均见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来称道儒家的礼仪;傅咸有《孝经诗》(二章)、《论语诗》(二章)来宣扬儒家的仁孝;陆云也曾上书吴王司马宴提倡儒家的“仁俭”。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依旧深入人心,特别是“学而优则仕”的仕进传统更是促使文人们热心事功。如张华《壮士篇》云:“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左思《咏史》云:“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陆机也曾写《吊魏武帝文》,对魏武帝曹操之死慨然叹息伤怀希望像曹操那样成就雄图大业,是当时大部分文人的追求。在这种热衷的驱使下向士族权贵与文人权贵靠拢是他们的必然选择。这就促使了文人交游之风的盛行,同时也促成了文学对话氛围的形成。

西晋的文学对话在文人交游的氛围中展开。文人交游是以权贵为主导的文人聚集。以士族权贵为代表的文人交游主要有晋武帝“华林园之会”、石崇“金谷之会”、贾谧“二十四友”;以文人权贵为代表的文人交游主要有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交游及以陆机、陆云兄弟为中心的文人交游。

其一,晋武帝“华林园之会”。依据逯钦立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武帝华林园之会留存的华林园诗歌在晋诗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主要有荀勖的《从武帝华林园宴诗》、《三月三日从华林园诗》王济的《平吴后三月三日华林园诗》,应贞的《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六臣本《文选》注云,五臣注无园字。)张华的《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这些诗歌都是典型的侍宴诗,不仅内容侧重于歌功颂德,而且辞藻华美典雅。应贞的《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云:

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应录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虎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恢恢皇度,穆穆圣容。言思其顺,貌思其恭。在视斯明,在听斯聪。登庸以德,明试以功。其恭惟何?昧旦丕显。无理不经,无义不践。行舍其华,言去其辩。游心至虚,同规易简。六府孔修,九有斯靖。泽靡不被,化罔不加。声教南暨,西渐流沙。幽人肄险,远国忘遐。越裳重译,充我皇家。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内和五品,外威四宾。修时贡职,入觐天人。备言锡命,羽盖朱轮。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授,不言而喻。于时肄射,弓矢斯御。发彼五的,有酒斯饫。文武之道,厥猷未坠。在昔先王,射御兹器。示武惧荒,过亦为失。凡厥群后,无懈于位。

这首诗包含四层意义:第一层歌颂西晋是天赋皇权;第二层赞美晋武帝乃仁义之君;第三层褒美西晋内外和睦,四海归一;第四层谈宴会情景。诗人歌功颂德之心溢于言表,是公宴诗的典型特征。诗中还随处可见用典。如“位以龙飞”源于《周易·乾卦》的“飞龙在天”(高亨:《周易大传今注》,58页,济南,齐鲁书社,1998。);“凤鸣朝阳”源于《诗经·大雅》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游心至虚”源于《庄子·应帝王》的“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新编诸子集成本,2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钟嵘的《诗品序》有云:“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王叔岷:《钟嵘诗品笺证稿》,6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语言模拟严重、“文繁意少”正是这首诗歌的突出特点。《文选》之“公宴”类收录西晋诗三首:陆机的《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陆云的《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和应贞的这首《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辞藻典雅华美是这三首诗歌的共同风格,符合萧统《文选》“义归乎翰藻”的选录标准。《晋书·文苑传》说此诗“极形言之美,华林群藻罕或畴之”,实非虚谈。

其二,石崇“金谷之会”。“金谷之会”在当时影响很大,特别是元康六年(296)的金谷雅集更是名噪一世。“金谷雅集主要是一次文学活动,它是西晋一代文学繁盛的象征。”(徐公持:《魏晋文学史》,3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石崇将这次文人的创作汇编为《金谷诗集》,并作《金谷诗序》。可惜《金谷诗集》已佚失不存。现存的晋诗与金谷宴游相关的主要有潘岳的《金谷集作诗》、《金谷会诗》(残句,见《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杜育的《金谷诗》(残句,见《文选》卷三〇,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注。)。从现存的这些诗句来看,金谷会诗在艺术水平上要高于普通的公宴诗。潘岳的《金谷集作诗》云:王生和鼎实,

石子镇海沂。亲友各言迈,中心怅有违。何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前庭树沙棠,后园植鸟椑。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扬桴抚灵鼓,箫管清且悲。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根据《全晋文》所载的石崇的《金谷诗序》记述,这次金谷宴游的目的是为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送行。所以潘岳的这首五言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不但记述了金谷涧中的美景,而且借清泉茂林抒发离别之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种“睹物兴情”的思维方式具有审美意义。“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情感委婉真挚,语言一如古诗般自然清丽,把这种离别之情推向极致。这种文人置身自然宴游雅集的风尚,最易被崇雅的士大夫们效仿。后来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就是追慕金谷之会的文人雅集。虽然参与金谷宴游的文人已无从全部知晓,但潘岳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清雅诗风在西晋文坛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所言,“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

其三,贾谧与“二十四友”。根据《晋书·贾充传》附《贾谧传》,欧阳建、潘岳、陆机、陆云、挚虞、杜育、左思等西晋富有创见的文人都是以权贵贾谧为中心的“二十四友”的主要成员,“金谷之会”正是二十四友相互交往的明证。除此之外,有关他们交往的记载很少。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赠答唱和诗是“二十四友”成员交游的主要方式。比较有影响的唱和诗有:潘岳的《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十一章),陆机的《答贾谧诗》(十一章)、《赠潘岳诗》、《赠弟士龙诗》(严格来说陆氏兄弟之间的赠答诗不可与“二十四友”其他成员的赠答作品同日而语。),陆云的《答兄平原诗》,杜育的《赠挚虞诗》,挚虞的《答杜育诗》。从这些诗歌的内容来看,或相互夸赞,或借赠答为名追述先祖伟业,或以交流为名寄托情感;从艺术形式来看,大都有刻章雕句的嫌疑。特别是潘岳、陆机、左思等西晋文坛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同列在“二十四友”,彼此间的情感却并非朋友间惺惺相惜的真情,而是相互的攀比附和。《续谈助》记载:“士衡在座,安仁来,陆便起去。潘曰:‘清风至,尘飞扬。’陆应声答曰:‘众鸟集,凤皇翔。’”(鲁迅:《古小说钩沉》,12页,济南,齐鲁书社,1997。)《晋书·左思传》也有记载:“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可见,陆机有欲与潘岳、左思一较高下的心理。陆机的这种心态,是当时文人的普遍心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当时“二十四友”间的交游应该是为谋求政治利益的交好。赠答唱和诗体现了这种状况。依据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赠答唱和诗在西晋文坛比比皆是。相比之下,“二十四友”之间的赠答唱和诗显得单薄无力。

其四,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交游。张华是西晋文人中的政治领袖。《新唐书》卷一〇五载:“张华不死,晋不及乱。”足见其在当时的权势与影响。张华身边聚集了许多重要的文人,并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文人交游。《晋书·张华传》称其“少孤贫”。少时孤苦的张华能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士风中跻身于权贵行列,与其善于举荐笼络文人密不可分: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晋书·陆机传》。)

张华雅重绥,每见其文,叹伏以为绝伦,荐之太常,征为博士。历秘书郎,转丞,迁中书郎。每与华受诏并为诗赋,又与贾充等参定法律。(《晋书·文苑传》。)

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世说新语·文学》。)

张华荐举了陆机、陆云、成公绥、左思等禀赋大才的文人。这些文人都与张华有着密切的交往。不仅如此,张华还与部分文人应答唱和。如何劭有《赠张华诗》,张华有《答何劭诗三首》、《赠挚仲洽诗》等。张华的《答何劭诗三首》云:

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为徽,文宪焉可逾。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余。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穆如洒清风,焕若春华敷。自昔同寮采,于今比园庐。衰疾近辱殆,庶几并悬舆。散发重阴下,抱杖临清渠。属耳听莺鸣,流目玩鲦鱼。从容养余日,取乐于桑榆。(其一)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明暗信异姿,静躁亦殊形。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虚恬窃所好,文学少所经。忝荷既过任,白日已西倾。道长苦智短,责重困才轻。周任有遗规,其言明且清。负乘为我戒,夕惕坐自惊。是用感嘉贶,写心出中诚。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其二)驾言归外庭,放志永栖迟。相伴步园畴,春草郁郁滋。荣观虽盈目,亲友莫与偕。悟物增隆思,结恋慕同侪。援翰属新诗,永叹有余怀。(其三)

同类推荐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起到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天狂少

    逆天狂少

    前世惨遭算计,纨绔十载败尽家财,更连累父母家族一朝化飞灰,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幸运重生三百年前,凌霄逆天改命篡夺气运,斩仇敌,挽红颜,戮神魔,霸九荒,三界内外,唯吾独尊……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若你爱我如珍宝

    重生之若你爱我如珍宝

    张悦的前生,衣食无忧,吃穿不愁,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拥有一个爱她并被她所爱的男人,可希望永远变成了奢望!重生了,张悦终于明白,靠人不如靠自己。家庭,金钱,事业,个人能力,这些远比爱情更重要。于是,此生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带领全家好好过日子。可是,老天不要开玩笑好不好?曾经那么希望爱情的时候,一切都是奢望,现在,爱情靠边站了,为什么偏偏招惹上这么多美男啊?温馨甜宠文,没有太多金手指,细水长流,女主自强自立,男主干净专情,对女主极尽宠爱。喜欢甜文,宠文,种田文,校园文的妹子看过来,在这里,你一定能够找到属于你的那盘儿菜!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强调责任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样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企业的包袱与累赘。换言之,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着重从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责任胜于能力”这一重要工作理念。
  • 致命女佣:腹黑冷少接招吧

    致命女佣:腹黑冷少接招吧

    这是个腹黑女与腹黑男相爱相杀相斗的故事。高崇阳,我这辈子跟你没完没了,下辈子也跟你势不两立!!白小蝶站在悬崖边上愤愤地喊。前世,她怀了花心大少高崇阳的孩子,却惨遭狗血抛弃!重生,她将一雪前耻,报复花心大少,也让他尝尝肝肠寸裂的痛苦!为了达到目的,她装清纯,装歹毒,装高贵,装魅惑,斗亲戚,斗前女友,斗男朋友,斗小三,好不容易达到目的,命运的洪流再次将她推上风口浪尖!红尘破,命已绝,痴女笑,在命运的纠葛中她该何去何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洪荒之星空不朽

    洪荒之星空不朽

    “掌棋之人,舍我其谁?”静立亘古星辰之外,帝苍淡淡一笑。重生洪荒星空,化身星空巨兽,坐镇亘古星辰,眼观天地沧海,以天地为棋,随手落下一枚枚棋子,开创一个个时代,博弈纪元至尊,求取超脱,证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