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11

第11章 从先秦诸子思想对话看文艺批评(8)

老子认为天地自然,万物为一。《老子》第五章中提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提出,天地万物任从自然,它并不对任何事物怀有仁慈之心,它以万物为祭神用的刍狗,用完了就扔,意为世界万物遵循自然的法则,那些所谓圣人也是以百姓作为刍狗并不怀有仁爱之心。但老子在阐释这些客观存在的同时,也申明自己的仁者之心。他赋予天道公平与公正的人伦意义。从自然无为的角度出发,他提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第七十七章。)

老子启发世人,天之道,难道不就像张弓一般,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吗它是公正公平的,损有余而奉不足。这些话实际上与前面所举的《老子》第五章中的思想是矛盾的,将天地不仁设定为天地有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以道行事,公正行事。

老子反对统治者滥用暴力,滥杀无辜。《老子》第七十四章中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王弼注曰:“不仁者人之所疾也,故曰常有司杀也。”针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喜爱滥刑逞威的做法,老子义正词严地向他们提出,老百姓不怕,你们又如何能用刑罚来威胁之?这两句话后来成为名言。老子向他们提出警告,喜欢滥杀的人,终有一天会伤了自己。老子的这两句话由于用了反问与对话的语气,显得义正词严。

老子从仁爱百姓的角度出发,倡言素朴之美,反对奢侈之风。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老子告诫们,物质文明与感官满足并不意味着人性的实现与价值,而人性的意义反而在清简素朴的“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方式中才能得到实现。老子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以精神为贵,而精神的价值在于人性的自我实现与解放。这是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

春秋战国时代,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随着当时古老的西周贵族精神的颓靡,以及新兴地主阶级的暴发心态,上层人物之间的骄奢淫逸风气很盛行。老子对于这种社会风气是深恶痛绝、坚决反对的。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曾将列夫·托尔斯泰与老子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有一种怀古情结,对于当时文明的诅咒与批判便是这种情结的表现,反映出一些当时人的社会观念。(参见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262页。)这种评价有一定的道理。老子用激愤的词句诅咒这些人:“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老子》第五十三章。)老子指斥与咒骂的这类人,正是当时的一些权势者。他们骄奢淫逸,在穿着打扮上追赶时流,以鲜丽诱人为美,饮食无度,财货有余,不可一世。老子认为这些寄生阶层违离了大道,他们的富贵是建立在朝政的荒废与国家的贫穷基础之上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堕落的表现,非但不美,而且丑恶不堪。老子直斥他们是盗贼一类。

从哲学思想生成的文化背景来说,老子的哲学很明显地是从农业文明产生出来的,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古代农业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对于自然形态的守成和赞美。它表现了对于自然力量既恐惧无奈又依赖热爱的复杂心态。中华民族大约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业文明形态。嗣后虽历经变迁,但是这种文明的方式与形态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由于当时的这种农业文明的形态建立在没有阶级的基础之上,加之社会分工不明确,人际关系倒也和谐相安。后世的《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情状,大约是以此为蓝本的。这种状态反映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便是对于这种形态的满足与向往。积渐日久,形成一种理想的境地,具有了审美幻想的成分。这种审美情境,反过头来又促进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学精神与文论精神的生长,加重加浓了其中精神信仰的味道,成为一种怀古情结。我们只要看一下魏晋阮籍、嵇康和左思、陶渊明等人的文学创作便约略可知一二。在《老子》一书中,有对于小国寡民社会的倾心描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老子在这里用美化的语言来描绘他心仪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与其说是实有,倒不如说是一种乌托邦。从对这种理想国的憧憬出发,老子对天道自然、无为无造的状态特别倾心,表现了仁者爱人的精神。

老子对于当时的社会狂暴现象与错乱现象,怀有乐观的心思。他认为这种狂乱终归会结束,天道自然最终会回归。在《老子》第二十三章中,他用对话体向世人启发: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提出,狂风暴雨看似凶猛,但终究不会持久,不会过一个早上。“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样的追问多么深刻,与世人的对话多么平实。它是真正的哲理启发,让人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从事于道,行善积德。而文艺之美的本体正来自于这种道德之美。这一点与儒家可谓殊途同归。

二、“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又是一位智者。如果说孔孟的智慧是建筑在行仁蹈义之上的,那么老子对世俗道德的评价,与儒家的看法恰好相反。他是一位从更高的仁者与智者相结合的境界去体认世界的老人。事实证明,人文精神涵养下的智慧是最高境界的智慧,是真正的智慧。它高瞻远瞩,深究物理。“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老子对于智者的认定与运用,具体而言,则是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智慧形态。它通过与世人的潜在对话来展开,在修辞上表现为多用警句与设问。

老子的对话方式,首先体现在格言体的采用上,体现了独语性;但其韵文背后的经验归纳、成理演绎的逻辑性和设问自答的推理论辩都体现了其对话色彩。他采用的独特方式,就是正言若反,即颠覆常理常识,道常人不敢道、不可道,就是从极端处极致处立论,但其实最终都言归正传,正言若反,因为他认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所以,这种对话非常独特,对文艺理论影响至巨。如,道法自然的自然美,大音希声的大美、无言之美,信言不美的朴素美,技进乎道的行为美,等等。老子与世人的对话,有时候类似于佛门常言的当头棒喝与醍醐灌顶。在当时的风气中,人们往往为有形的物欲所左右,而忽略无形的精神之道。老子则认为无形的精神之道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更能达到审美的境界。老子早已看到世俗心态重有轻无的可悲与可叹,所以他用各种譬喻来说明“无”有时候比“有”更为重要。在《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提出了著名的论断:“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形象地以车轮的构成为例,说明“无”的重要性。他启发世人,在一定条件下,“无”相对于“有”来说是更根本的,就像房子中的窗户,必须是空虚的,才能派上用场,若都是实的反而无法使用。人们从道和无的自由精神中,可以掌握许多生活的哲理,保全自我,平安处世。而俗人追逐于有,结果往往陷入烦恼与痛苦。在《老子》第四十章中,他还从生成论的角度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力主有生于无,强调无的精神作用。后来王弼的贵无论进一步申说了老子的这一思想。

老子还向世人提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王弼注:“尚名好高,其身必疏;贪货无厌,其身必少。得多利而亡其身,何者为病也,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老子启发与告诫世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并不是身外之物,而是生命价值,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身外之物去牺牲最可宝贵的生命价值,应当知足安命。老子还从变易的角度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章。)人生是变易不定的,福与祸可以互相转变。老子慨叹世人知之甚少,迷失已很久了。他意欲通过这种对话来启发世人的智慧,告诫世人不要因小失大。包括美丑在内的精神判断都是相对的,变易不定的。《老子》第二章中提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认为,天下之事充满着相反相成的因素,高与下,美与丑,前与后,这些和文艺批评与审美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要太重人为,圣人明乎此中道理,因此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一种智者的选择。《老子》第四十五章中提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些观念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论与批评论。老子认为世人太重自身利益,往往因小失大在《老子》第十三章中他提出: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认为,常人宠辱若惊,结果容易引来大祸,圣人则宠辱不惊。他提问,为什么如此呢?要害在于有身,即有我,等到无我即无身时,即可以免除祸患了。

老子启发世人:“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三十五章。)老子认为,只要体认道、以道行事即可无往而不胜,道无声无嗅,不同于可见之形、可闻之道。老子遗憾地指出,世人往往喜好有形的感官享受,“乐与饵,过客止”,意谓音乐与美食使过客为之驻足,而无声无嗅之道虽然使人受用无穷,世人却不懂得精神生活对于人生幸福的价值。王弼注这段话时强调:“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老子》第三十五章注。)王弼的注释,说明了老子思想是很深刻的。在老庄与玄学看来,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利弊互补。从表面来看,道是一种精神蕴涵,是虚无一物,素朴淡泊,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好处,因而许多人对道不以为然,总认为实际的东西才有价值。这其实是一种短见,是文明修养不够的表现。唯因道的素朴无味,不能满足人的日常口腹之欲,因此能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得到享受,使人受用无穷。这是有形的乐与饵无法与之比拟的。西晋陆机《文赋》提出“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主张以内在的精神意蕴作为文艺表现的最高形态,而相对鄙薄只注意外形描写的工匠手段。

老子当过周代的史官,对于官方的文明和道德应该说是很熟悉的,对其中的虚伪烦琐也是深有了解的。他看到,文明到了此时,没有给人类带来多少幸福,反而蜕化为一种点缀与欺骗。老子为此大力倡导诚实朴素的品德,抛弃那种华而不实的器物,使人性返璞归真,并以此作为理想人格。老子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而对于精神价值的倡导,正是使人类回归自我。在老子看来,精神的实质是素朴无华的,越是素朴无华就越是合乎自然之道,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

从上述这些方面来看,老子的哲理与思想,主要是通过潜在的对话来实现的,他开创了用不在场的对话方式与世人沟通与交流从而使思想得以升华的平台。这就决定了《老子》这本书的言简意赅、蕴涵深刻、令后人读后深有所思的特点,对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影响至大至深。

§§§第四节庄子与文艺对话

先秦百家争鸣与对话形态,在《庄子》中达到高峰,成为一种自觉的语体与思维方式。面对中华文明迄至战国时代的弊病,以及文明所造成的种种触目惊心的现象,庄子出于士人的良知,对此痛心疾首,猛烈地加以抨击。庄子有意识地弘扬了远古时代的野性思维,以抗议过度理性与道德压制所造成的人性的变异。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蒙城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战国中期,比孟子稍晚一些。现存的《庄子》一书,一般认为《内篇》系庄子所作,《外篇》与《杂篇》是庄子后学所作,其中不少地方与庄子的思想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与庄子的思想相一致。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庄子是最具有艺术精神的一位人物。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附的《庄子传》中这样评价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同类推荐
  • 丁玲文萃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哎呀,爱呀

    哎呀,爱呀

    璀璨四大恶人中号称“扫把星”、“灾星”的佳百璃可谓是衰神转世,只要离近其身边三尺,必会被晦气感染。她刚一出生便被衰运笼罩:母亲差点难产去世;给她接生的大夫摔折了腿骨;第一个抱她的护士在结婚前一天晚上收到未婚夫落跑的消息;后来医院发生火灾,人员伤亡惨重,医院倒闭。不过,这些,仅仅只是开始……
  • 冷少的小甜妻

    冷少的小甜妻

    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感你曾经获得过么?或许你丢失的心爱钢笔又找到了,或许你闹别扭的好友来与你握手言和了,或许你找到了很多年没有得到过的母爱了,又或许你爱的那个人又回来找你了……只怕其中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让你在梦中笑醒吧?握着电话,脑中回响起了和阿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他的包容,他的温柔,他的宠爱,他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从来没有这样将一个人放在心窝里。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辛亥革命,大浪淘沙;民国初年,风云际会。激烈的血战,惊天的权谋,让民国历史更显悲壮!孙中山角力袁世凯,双峰并峙逐鹿中华。宋教仁创建国民党,功业未成身先死。对于过往之事,蒋介石为何极力掩盖?首义元勋恃功生骄,黎元洪暗施黑手。身居总理高位,唐绍仪弃官私逃为哪般?巨匪白狼流窜各地,北洋名将全力围剿……大民国时代,英雄辈出,乱云飞渡。熙熙攘攘的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在长河深处,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风云皇后

    风云皇后

    一把AK47,他用他的命洗涤了她的怨。同一把AK47,她毫不犹豫扣下扳机,子弹穿心而过。你不在,我生何欢?*天佑二百八十三年,紫光普照盛京。同日,定安王喜得千金。天降奇观,皇帝认定此女绝非池中物,故赐名倾城。【片段一】声乐阵阵,喜气冲天。他笑迎新妃入宫,却将大婚不足三日的皇后抛诸脑后。凤和殿内,沐倾城双目紧闭,面色如金,整个身子虚弱的靠在雕花大床的一角,若有似无的气息,仿若随时都会随风逝去整整一夜,她无法入眠!喜乐何其刺耳?纵然相隔甚远,她亦尽收于心。伊凡,你可知我此时心痛?【片段二】朝堂上,她翻手即为云雨。天佑尽知,当朝沐皇后倾城绝世,治国更不落圣帝之下风。衡阳蝗灾,百姓食不果腹,终掀叛乱之祸,朝堂一时间束手无策。然沐皇后雷霆出手,半月即平暴乱,朝野震惊!方此时,他对她另眼相待。然“女子干政,大逆不道”,群臣阴谋险佞,更有后宫诡谲,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只为他,她无悔。【片段三】“孽种是谁的?”一句质问,打破了她所有的希冀。一碗藏红花,斩尽她残余的眷恋。他下旨:“皇后无德,残害皇室血脉,心机深沉,赐藏红花一碗,让其自食恶果。”她笑:“欠你的,我已还清!”【美男排排站】萧莫白,飞云山庄少主,拥有苍澜大陆近半数的财富,却只对她爱痴狂。他说:老大,我只习惯听你的指挥办事。所以这辈子,别想甩开我。沐涵越,九岁被她收养,十年后成为了名震朝野的武林盟主,却一直以静默的方式守护着她,永世不变。他说:姐姐,我别无所求,只想永远留在你身边。慕容逸,天佑大将军,风流狡黠,采花无数,却最终栽在她的罗裙下。他说:小城城,我错了,应该换你来采老子的……司空无垠,司空山庄主人,庞大的暗势力幕后主手,却甘愿以性命护佑她。他说:城儿,为了你,便是死上千次又有何妨?褚易南,圣域山庄庄主,圣手医术绝天下,却为她一而再再而三破了山庄百年不换的规矩。他说:倾倾,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陪着你。推荐倾城完结文:《邪颜》推荐老婆凤晗精彩都市美文:《极品总裁的嚣张秘书》《俏丽老妈混血儿》推荐情人珠珠精彩美文:《无敌女夫子》推荐好友文:《母后乖乖让朕爱》天蝎女《黑道总裁的伪善妻》莲子《傲世狂宠》紫音《王妃十岁》蛋蛋《邪帝冷妻》图图《邪皇后》安安《丑娘八夫》桃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幸得相逢未嫁时

    幸得相逢未嫁时

    有一种债主,你借了他的钱,还钱他不要,非要让你还别的,还要连本带息!她就是因为借了他三两银子,结果,被他“欺负”了,手段“令人发指”......
  • 诡怖亡灵传

    诡怖亡灵传

    原本在梦境中见到的一本书居然诡异般出现在我的家中,我不是传说,心情不知为何无法平静。在潜意识中感觉还会有大事发生。难道是凶手编写了这本书?还是凶手在模仿这本书在作案?辗转反侧,一个直觉告诉我。这本书跟之前的血图腾案件有直接的关系,我是心理医生—欧阳少杰,去年的幻境恶梦终于结束了,治愈后的我,那么凶手会不会就是同一个人呢?,果不其然。然而我却发现接下来发生的命案却跟这本书的情节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