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00000016

第16章 三纲五常:中国古典伦理政治之规范化和运筹准则(3)

孔子期望人人有仁爱之心,复以礼治秩序作为外在制度保障。《管子》一书则论述了培养民众具有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品质(四维)是治国之本,而义廉耻三德以礼之德规范之。书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启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避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避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牧民》。礼既作为治理方法,作为制度,是从外部约束人,礼也是内在品德,礼内外机制一体化,促进、保障义、廉、耻三种规范就礼一个轨道做人做事,肩担道义,行廉洁、有羞耻心,人人如此,或绝大多数人如此,国家还担心不能长治不能久安吗?

中国古代几千年讲究的三纲五常之论理中,特别注重倡导家庭伦理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孝,皇室政治伦理与皇族伦理一体的臣子对君父的忠。理想境界是忠孝两全,忠孝一致,侧重养成民众孝顺父母的道德品质,打造国家治理的社会、群众的思想道德基础。如《吕氏春秋》所言:“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教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

古圣先贤之所以倡导孝与忠一致,期望人们树立忠孝两全观念,其目的是将血缘亲情伦理关系与君臣间的政治伦理关系融为一体,鼓励人们像孝敬父母一样忠于君主。孔子弟子有若论说孝与忠的关系:“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楚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历史上,一般孝子在政治上都是忠顺良民。统治者领悟到这一点,在庶民道德教化中便大力以孝促忠。武则天在其主编的《臣轨》中宣称:“欲求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夫非纯孝者,则不能主大忠。”《臣轨·至忠》。汉代已举孝廉为臣,其理在此。

期求孝与忠一致,但孝的对象是父母,忠的对象是君主,孝与忠有别。孝是父母子女间血缘亲情,发于内心;忠是君臣关系的单方面对臣的要求,是外在强制性政治关系规范。人们期望忠孝两全,事实是两全者极少。儒家为调和两者,竟将一切行为都归结为尽孝,《礼记》中说:“居处不在,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礼记·祭义》。这样一来,居处庄、事君忠、朋友信、战斗勇敢、做官谨敬,就都成为孝行了。所谓“明王以孝治天下”就不难理解其良苦用心了。

2.三纲五常论理的政治理想诉求

中国古代思想家、学者论证、宣扬的三纲五常是现实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要遵循的准则,也代表一种政治理想诉求。三纲五常论理对政治领导人(在古代即帝王及高官)的道德素质、统治方式、政治价值追求提出了理想境界目标,总的期求是天下德治,筑起道德高地。三纲五常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形态,其指向即以三纲五常整合社会,治理天下。三纲五常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主旨,同时也预设了帝王将相的行为戒条。具体地说,三纲五常的政治理想诉求主要有圣王人格期望、道德治理治国方略、社会和谐政治价值理念、政府纲常教化之义务。以下分别简论。

其一,三纲五常论理的可圈可点之处首要在要求君主塑造君子那样的圣王人格。这是中国古人从贵族到平民的普遍人格追求。如果我们把君主转换为一国最高政治领导人,我们希望赞扬他的高尚人格,不希望他爆出人格缺损丑闻。儒家开山始祖孔子答子路问君子时提出了圣王人格的基本要求。“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对君主的内在道德要求“修己以敬”和外在政事诉求“修己以安百姓”二者统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的圣王人格。历代君主都以成圣王人格为理想,虽未尽至,此理想至今亦可应期。三纲五常,三纲有偏君父夫之虞,五常则无可挑剔。就人格论与制度论统一而言,三纲五常要求人们在道德品质、伦理关系、政治关系三方面顺而不逆、正而不邪,且三合一体,在君主、高官人格素质要求上,一要道德高尚,二要依伦理道德而治世治国,这两点,永远是正确的。其作用在树立供人效仿的人格榜样。孔子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又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自董仲舒始,即以此人格标准批评君心之非,劝说君主正心、诚意,务民本务,限己私欲,把这看做国家政治头等要务。

至于君主要依据伦理关系实行政治统治,早在西周即有此论,而讨厌六亲不认的刻薄无情政治。《尚书》记载圣王尧治国理政的情形时说:“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它指明尧自身“克明俊德”,提升道德境界,“以亲九族”达致“协和万邦”的事功,合二而一即尧在人格上为内圣外王。

圣王人格的终端追求是通过君主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对此,儒家经典《礼记》综述为“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其二,三纲五常向往的理想政治是伦理道德政治,它要求具有圣王人格的君主实行道德治理统治方式。先秦时期从春秋至战国,法家的法治主张和儒家的德治主张争论不休,类如今日硬权力与软权力理论之争。战国至秦统一,认法治为上策,儒学被压抑,人遭坑、书被焚。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德主法辅被奉为上策,以孔子德治论指导治国理政,实为实行德、政、法、礼治者综合治理,以德为统帅。孔子当年有一段经典表述:“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的意思是以德治为主导,兼以政治、礼治和法治,实行德、礼、政、法的综合治理,礼、政、法均以德为导向。这样全面体现了三纲五常论理的理想统治方式。孔子的这一治国方略思想理论,至战国时被孟子和荀子分别继承、发展为仁政和礼治的治国理政理论,为后世兼而用之。

以史为序,孔孟荀分别论述了德治、仁政、礼治,将道德、伦理、政治构造成和谐统一体,特别重视道德教化、伦理习俗和礼仪典制在治世治国中的作用,重在教育民众道德自律。孔子有言:“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又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礼记·祭义》。可见,孔孟荀德治、仁政、礼治三位一体统治方式被后世称道为王道政治,体现纲常导向的政治实践上的治世业绩。

其三,三纲五常论理追求人际和谐、社会安定,奉行重义轻利政治价值观。义本写作谊,其基本意义是适宜,在政治上指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什么样算合理,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三纲五常论理指符合三纲五常要求的即合理,合于天理,与之悖反者即为非理。利、功利合于义可取,见利忘义则受谴责,因为忘义就是放弃了伦理道德,就是乱伦,乱伦即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就不只是一般的忘义了。

儒家崇仁贵义,义离不开仁,常仁义并称。仁义并称有正义、道义的蕴含。孟子认为,去仁义而一切唯利是图是不可取的。为正义、道义而舍生忘死才是大丈夫。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崇仁贵义之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还告诫执政者,如果去仁义而求利,必定败亡;相反,去利而怀仁义理政,行仁政、王道,就会成功。三纲五常论理政治价值观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维护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天下一统局面,即使在暂时分裂情势下,终归会众望所归为一统。当然,重义轻利政治观有其偏颇,应以义统率利,义利兼顾,因为轻利会影响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每一个人得到合情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应该被尊重的。

其四,对民众进行三纲五常教育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整个封建国家机器依赖讲三纲论五常的社会基础系统运行运作,因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利用国家政权之力广泛地向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进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教育,批判、抵制、摒弃各种反纲常名教的谬论和邪说,把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理念统一到三纲五常轨道、规范上来。孔孟都主张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同时主张将三纲五常以礼入法,对严重违背纲常的行为进行惩戒。亚圣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希望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在当时争战不已、生灵涂炭的形势下,发出如此大声,以民为贵,民德归厚为高,义不容辞,不辱亚圣之名。今日视之,当引为深省。

荀子讲纲常不厌其烦,主张人们就纲常话题讨论、交流,表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荀子·天论》。汉代立纲常名教,陆贾为此不遗余力建言:“君子之为治也……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于是赏善罚恶而润色之,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新语·至德》。自秦汉以至明清,三纲五常之教成为帝国政治史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三纲五常论理的多重影响

三纲五常的论理,无论作为政治意识、政治观念、政治理念,还是作为行为规范、指导政治实践的理论,都广泛深刻地渗透到政治、法律、文教等各社会生活领域,其影响的广度可谓无所不及,其影响的深度可谓无孔不入。考察其广深影响,不仅有利于从制度建构上理解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结构,而且也有利于从三纲五常实行的利弊得失中探寻其历史和现实价值(重点在于古典忠孝观之现代转换),把握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意涵和民族文化的历史特色。

1.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换:夏商西周是邦国联盟统一国家的贵族统治政治,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割据的官僚政治,秦汉帝国至明清帝国是君主一统天下的专制集权和中央集权政治。三纲五常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这里讨论其影响,时限在帝国时期。首先看其在帝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影响:皇权传承之依据和制度化运作之论证,官吏选任之标尺,国家确认父权对社会基层之控制。

其一,中国帝制创始于秦朝,汉代及之后创立三纲五常之制渗透到皇权传承之中:一则以之为依据,二则为皇权运作作制度化论证。

中国古代皇权传承方式有法无定制的三种——禅让、诛伐、篡夺,禅让是尧舜时代遗迹,秦之后绝迹,诛伐和篡夺偶尔有之。合法方式只世袭一种,即一姓皇族世代袭承帝位,这种父子相传的世袭帝位制,从纲常论来说,是父子伦理关系结构的最高权力转移,而以名教而言,子袭父位,在太子皇储期间要接受政治教育,合格就正式立为太子,不合格则易人。所以这种世袭制并非完全由自然生理决定。它要遵守世袭规则,还需要皇权的保养。世袭规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即皇权要交给家族中与现任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男性子孙手中,伦理关系占首位,年龄长幼、品德贤否在其次,立储之后,再教育。皇权的保养即皇权不为皇帝一人所有,而为皇族群体共有,而且为养成皇帝的德性才能,通过太子教育让其继位后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保全皇权,指导皇权的动作符合“为政以德”传统的要求。

需要指出: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在政治权力等级制分配关系上表现为君主的绝对专制,臣必须片面顺从至高无上的皇权,臣对君只有绝对顺从、竭尽义务,没有任何权力上的可诉求。坊间有谚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是众臣的绝对主宰,生杀予夺全在君主一念之间。

其二,朝廷及地方各级官吏的选择任用都以三纲五常论理为依据,并以之为考核官德的标尺。皇权行使需要百官备用,以官僚政治机制辅佐皇帝进行国家治理、管理。秦帝国以来,帝国政治运行中,选择任用官吏以中唐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之前为荐举,之后为科举,两个路径,一个标准:三纲五常,并不因为选拔方式的变化而改动录用的标准要求。

荐举制盛行于中唐之前,汉惠帝时以“孝悌”、“力田”为选择人才标准,“孝悌”为德行标准,是三纲五常的核心要求。隋唐创行科举制,北宋加以定型、规范化,成为士人进入仕途的主渠道。科举选拔人才的根本标准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倡行的政治价值观,即选拔那些自觉遵循三纲、具备五常道德品质的人才任官。除荐举、科举两种选任官吏形式,还有荫庇制,一些拥有特权的高官在职或退休推荐自己子弟不经考察,直接依靠伦理关系进入官僚机构,荫庇制同样渗透有纲常论理精神。

被选任而获得权力的官僚保有权力的方式同皇权保有方式一样具有浓厚伦理关系色彩。封建官僚分配他的权利和利益时,首先考虑的是他的亲族、乡党人士,借伦理关系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在行使自己的职权时,必须遵循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不论是否心甘情愿,均须如此。

同类推荐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书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书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书》在本书中,讲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大到名人的惊世之举,小到百姓的平凡琐事,涵盖了女人的方方面面,并从独特的视角分析女性认识自我、完善人格、提升魅力所需具备的诸多要素,是每一位女性可以效法的力作。无论您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轻女孩,还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成熟女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幸福的秘笈!让天下女人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身魅力,成就辉煌事业,获取幸福婚姻,创崭新的人生。改变女性一生的幸福圣经。
  • 傲世狂妃

    傲世狂妃

    雷声阵阵,一道紫色的闪电自天际划过。满目疮痍的魔界上空,忽然光芒大盛。虚空之中,好似有一双无形的手,从漫天的乌云之间撕开一条裂缝。数以万计的白衣灵者自这道空间裂缝中泉涌而出。白色的衣袂翩然若仙,凛冽如刀。肃然的杀意霎时弥漫于魔界上空。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借我一句我爱你

    借我一句我爱你

    昨夜晚来风,吹醒愁煞人。辗转反侧,见窗外月光如昔,花红依旧。不禁念及咱俩的故事。从相遇,相识,相知,相念,相恋,到相离,虽未坎坷,却也波折!你终究是你,我终究是我,缘分的浅薄,注定了你必须的离开我的生活。你远去的倩影,早已牵走了我的心。如果爱情的世界存在买卖的话,我愿意卖我一身热血买你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