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51

第51章 汉简警檄考(1)

——兼论汉代边防的快速反应机制

李均明

居延、敦煌等汉长城沿线障遂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屡见有关警戒敌方侵扰的檄文,文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防备措施与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争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是研究汉代军事史的珍贵史料,试析如下,不妥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警檄的形式与内容

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书形式,用以激发人心且喻之以祸福,用辞急切强烈,通常在较大范围内公布,《文心雕龙·檄移》:“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露布者,盖露板不封,播诸视听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又云:“凡檄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说明檄文对煽动人们的情绪,引导舆论能起巨大的作用,《玉海》卷二〇三引西山先生云:“檄贵铺陈利害,感动人意。”也说明同样的道理。而警檄恰恰是简牍所见檄文中最典型的一种,其舆论动员能力最强,以下为具体文例:

(一)广田以次传行至望远止回十二

月辛未,甲渠候长安、候史佪人敢言之。蚤食时,临木隧卒……举烽、燔一积薪,虏即西北去,毋所失亡,敢言之。/十二月辛未,将兵护民田官居延都尉谓、城仓长禹行[丞事]

写移: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檄到,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惊(警)烽火,明天田,谨迹候候望,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十二月壬申,殄北、甲[渠]《合校》278:7A(《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本文简称《合校》。)

候长、未央,候史包,隧长畸等:疑虏有大众欲并入为寇。檄到,等各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合校》278:7B

(二)□得、仓丞吉兼行丞事,敢告部都尉卒人。诏书清塞下,谨候望,备烽火。虏即入,料度可备中,毋远追为虏所诈。书已前下,檄到,卒人遣尉、丞、司马数循行,严兵□《合校》12:1A\禁止行者,[送]便[兵]战斗具,驱逐田牧畜产,毋令居部界中,警备毋为虏所诳利。且课毋状不忧者,劾尉、丞以下,毋忽,如法律令,敢告卒人。/掾延年、书佐光、给事□《合校》12:1B□都尉事、司马丞登行丞事谓肩水候官:写移檄到,如大守府檄书律令。/卒史安世、属乐世、书佐延年《合校》12:1C□行曹谓□□□长充、宗:官写移檄到,警备,□□门□,毋为虏所乘□,毋忽,如律令。《合校》12:1D以上为两份相对完整的警檄。檄之下行,尚有以简洁形式之官记搭载者,如:

(三)府告居延、甲渠、卅井、殄北鄣候。方有警备,记到,数循行,教敕吏卒明烽火。谨候望,有所闻见亟言有教。建武三年六月戊辰起府。《新简》EPF22:459(《居延新简》本文简称《新简》,1994。)

(四)六月甲戌,玉门候丞予之谓西塞候长以渊,将候候长福,将□候长□等。记到,谓□望府檄惊(警)备,多虏入塞,未□塞追还前,毋令吏卒离署,持七月候记将卒廩,毋忽,臧记,令可课。《敦》483(《敦煌汉简》本文简称《敦》。)简牍中更多的是警檄残文,如:

(五)/守候塞尉寿□写移:疑虏有大众欲□/《合校》273:18

(六)/欲并入为寇。檄到/《合校》308:32

(七)/□从南方来,并塞到城北隧,疆劫略脱□《新简》EPF22:546

(八)/候者言有虏兵,匊其惊/初元五年四月辛亥下。《合校》227:5

(九)其一骑引弓乡亭,隧张弩乡虏,虏即去□

其令车骑惊试,谨候望,惊烽火,清塞下,毋□《敦》1582

(一〇)/候长临敢言之。官移府檄曰:安子/《合校》203:29B/移檄,明画天田,谨迹候□□,迹部/《合校》203:29A

(一一)谨候望,明画天田□《合校》214:67

(一二)\火,明天[田],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合校》273:19A

(一三)/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合校》308:18

(一四)候长等各循行部,严告吏卒明画天田,谨迹候,常\《新简》EPT5:59

(一五)惊备檄已移。今宜禾都尉复檄言虏守酒泉破胡隧。檄到,各惊(警)备循行,明教告吏卒谨迹[候]望,惊(警)试□《敦》1248

(一六)/□明烽火。尉、士吏、候长、候史惊(警)戒便兵,如诏书法律。《合校》206:26

(一七)府檄。檄到、警备,如律令。《合校》271:8

(一八)/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合校》275:24A

(一九)以从事。失亡重事,它如大守都尉府檄书律令。《敦》1372

(二〇)/精候望,有所闻见,须言,叩□/《新简》EPF22:543

以上二十例皆警檄或其下行文。警檄文除发件日期、发件方及收件方等行政文书必有的要素之外,最具个性的是它关于敌情的描述、分析及对强化警戒的具体要求。

警檄关于敌情的描述多录自下级的报告,如例(一)“蚤食时,临木隧卒……举烽,燔一积薪,虏即西北去,毋所失亡,敢言之。”这段文字原本为甲渠候长的报告,檄文直接引录之。其下所云“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是都尉府对所发现情况的分析,即甲渠候长的报告虽云敌人已朝西北方向离去,都尉府怀疑其为假象,须防备其大批人马之伺机入侵,故仍发布警戒令。有时敌方的骚扰已成既遂事实,如例(七)“并塞到城北隧,强劫略脱(夺)”此时之城北隧当已有损失;例(九)“其一骑引弓乡亭,隧张弩乡虏”,当时双方已形成战斗对峙态势。简牍中亦屡见有关敌情的上行报告,如《新简》EPT48:55:“蚤食时到第五隧北里所见马迹入河,马可二十余骑……燔一积薪,如品……”《合校》308·35A:“为虏所略得,日二干时,要害隧长/”此类报告之文末,往往也有请求都尉府颁布警戒令的辞句,如《新简》EPT16:7:“唯·府惊当备者,叩头死罪,敢言之。”这些上行报告都是警檄文关于敌情描述的来源。

强化警戒的具体要求即警檄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警烽火、定烽火辈”。烽火是当时快捷传达敌情的有效手段,强化烽火管理,即能保障信息之畅通。“警烽火”乃指对烽火之高度重视,保证其观察及传递万无一失。“定烽火辈”指确认烽火信号的搭配方式,这些搭配方式是法定的,即简文所见“烽火品约”,较完整之烽火品约如:

(二一)●匈人奴昼入殄北塞,举二烽、□烦烽一,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上离合苣火,毋绝至明。甲渠、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人奴昼[入]甲渠河北塞,举二烽,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二苣火。毋绝至明。殄北、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甲渠河南道上塞,举二烽、坞上大表一,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二苣火,毋绝至明,殄北、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三十井降虏隧以东,举一烽,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一苣火。毋绝至明。甲渠、殄北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三十井候远隧以东,举一烽,燔一积薪,堠上烟一;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一苣火,毋绝至明。甲渠、殄北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渡三十井县索关门外道上隧天田失亡,举一烽,坞上大表一,燔二积薪;不失亡,毋燔薪,它如约。

●匈奴人入殄北塞,举三烽;后复入甲渠部,累举旁河烽;后复入三十井以内,部累举堠上直上烽。

●匈奴人入塞,守亭障,不得下燔薪者,旁亭为举烽燔薪,以次和如品。

●塞上亭隧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烽如品,毋燔薪;其误,亟下烽灭火,候、尉、吏以檄驰言府。

●夜即闻匈奴人及马声,若日且入时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烽,次亭晦不和;夜入,举一苣火,毋绝尽日,夜灭火。

……(此间省略五简)

●匈奴人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亟传檄告,人走马驰,以急疾为[故]。

●右塞上烽火品约《新简》EPF16:1——17此例所见为居延都尉府下属诸塞在某一时期使用的烽火品约。对这些烽火的搭配方式,有关吏卒必须颂习之,也经常进行检查,《合校》46·9A:“卒范前不知烽火品。”《新简》EPT59:162:“万岁候长居延沙阴里上造郭期不知犊(读)烽火。”《新简》EPT52:66:“/卒一人椟(读)烽火品未习。”这三例就是对存在问题的记录。有鉴于此类情况的发生,警檄中再三强调之,乃非常时期必须的,以期万无一失。

其次为“明画天田,谨迹候”。天田是人工铺设的沙土带,人马越过即留下足迹。“明画天田”就是锄鬆天田上的沙土,使其留下的足迹更明显。“谨迹候”之“迹”指日迹,一种每天巡视天田是否留有足迹的活动,设有记录簿,分“吏日迹簿”与“卒日迹簿”两种,前者如《新简》EPT56:25:“候长充、候史谊:三月戊申积[尽]丁丑积卅日,日迹从第四隧南界北尽第九隧北界毋兰越塞出入天田迹。”后者如《新简》EPT51:211:“第十七队:七月戊子卒吴信迹尽壬寅积十五日;七月癸酉卒张垣迹尽丁亥积十五日;七月癸酉卒郭昌省茭。凡迹积卅日毋人马兰越塞天田出入迹。”不日迹及发现足迹而不报告皆为失职,《合校》287:17:“游徼焦宣、掾云皆为尹卿道:知昌晨迹见迹以语□卿状。今执胡隧长/吏卒不耐处昌,为昌匿也。昌日迹明白,叩头叩头,死罪死罪。昌曰:/事毋状,罪当死,叩头叩头,死罪死罪。”此属知情不报。《新简》EPT59:548A:“元寿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戊申,张掖居延都尉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谓甲渠障候:言候长杨褒私使卒并积一日,卖羊部吏故贵五,不日迹一日以上;隧长张谭毋状,请免,有书。案:褒私卒使并积一日,隧长张。”此为不日迹例,当事人理当受罚。候,候望,今言瞭望观察,据以侦知敌情及通烽火,《合校》407:3,564:13:“/惊檄曰:甲申,候卒望见塞外东北。”即候望时发现的情况记录。烽火之传递以候望为前提,所以坚守岗位是最起码的要求,汉律曾有相应规定,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兴律》:“守隧乏之,及见寇不燔隧,燔隧而次隧弗私〈和〉,皆罚金四两。”“弗和”指无应对,无应对则烽火之传递中断,属严重失职。

同类推荐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锦衣杀明

    锦衣杀明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是杀人用的!杀什么人?阻碍大明朝发展的人!尸位素餐,贪官污吏,杀!结党营私,热衷内斗,杀!假传圣旨,陷害忠良,杀!自私自利,拒不缴税,杀!假仁假义,空谈误国,杀!投机倒把,里通外国,杀!藐视大明,虽远必诛,杀!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
热门推荐
  • 举世独尊

    举世独尊

    混沌大帝死去之时盘古从他的身体里爬出来,从此盘古肩负起了开天辟地的任务,然而开天辟地何等容易,传说,因此,他边开天边停下来喘气,然而这些神秘的气息在盘古不经意的时候悄悄的凝聚……他是拯救世界的空间之主,盘古的气息凝聚成的第四空间竟能为他所用?慕容林一朝翻身,势要翻覆个天地,把所有让他不爽的人通通踩在脚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最美不过爱上你

    最美不过爱上你

    在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事便是,你爱着的人正好也爱你,可惜这个世间大多数人没那么幸运。程羽菲打开门,却看到敲门是个小朋友,“小朋友,你找谁?”“我找爸爸。”“你爸爸不在这里,你是不是敲错门了?”安明嘉小朋友不停的摇着头,“没敲错。”程羽菲笑,“小朋友你几岁了?”“六岁。”回答的不是安明嘉,而是电梯里走出来的安亦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门外有怪人:牙医馆诡秘事件

    门外有怪人:牙医馆诡秘事件

    月黑风高聊斋夜,发生在现代都市喧嚣角落最离奇诡异的故事,血衣小镇、惊悚恐怖的牙医馆、阴森逼人的绝命巴士站、史上最令人心寒胆颤的动物园……现实生活的每上角落,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发生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怪事?  不断散发的寒意令人战栗!催命的黑猫再次出现了,地下三尺有请!也许你知道得太多了,也许你嗅一嗅死亡的真实气味,每晚一个离奇故事正在上演……别出声,看看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聆听那些另类的故事。
  •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的仙顶山,小丫头顽皮游玩,遇上了一个衣帽齐整,俊美非凡的小男孩!看了看自己没长大的小手,她扭过头流着泪挥了挥手,软着嗓子可惜吧啦的说,“你走吧,长大了千万别再让我看见你,不然我会忍不住毁了你…”小男孩黑黑的眼珠儿转了一圈儿,明亮的眸子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一个闪身,已经没了踪影,小丫头奇怪的转身,吃惊的挠头,喃喃自语,“丫儿的,这小子功夫比我好?那刚才为什么不反抗?”五年后,她终于应承了命运的安排,置身乱世之中,救赎无数百姓,五国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神女之说再次沸沸扬扬。五国帝王争,皇子夺,所谓得神女者必得上天神明眷顾,必实现五国统一之志向!王侯将相,梦想得到神女的人不胜枚举。她肩有牡丹胎记,巧手行医救人于无形,她聪慧过人,行兵布阵样样精通,她巧笑嫣然,容颜俏丽,性情飘逸,引无数美男竟折腰!精彩抢先看:小丫头揭了男人软金线编织的神秘面具之后,惊呆在原地,她眯着眼睛舔了舔嘴唇,“淡定”的颤抖着双手扔掉了手中的匕首。男人表现出一脸惊恐状,暗处的隐卫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原来他家小主人费劲心思的设计,就是为了引来这样一个女采花贼?!…是红颜祸水?还是乱世神女?这是一个温情无限的小故事,这是一个有点儿顽皮有点儿色,有点儿功夫有点儿脑筋的小丫头误闯乱世的小故事。是她,带给了这个时代新的进步。是她,加速了五国统一的步伐。是她,让这个故事充满了笑点和爱意。此文一对一。此文情意绵绵,爱意浓浓。喜欢的妹子赶紧跳坑吧!我身强体壮,保证接的稳稳地!
  • 福尔摩斯探案集1:杀人的橘子核

    福尔摩斯探案集1:杀人的橘子核

    本书收录了《杀人的橘子核》《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等12篇知名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中故事惊险刺激,情节引人入胜。12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诡异,或恐怖蹊跷。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伦敦,由福尔摩斯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击真相。可以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迷不可不读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