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300000005

第5章 郑珍(1)

夜深诵了坐凉

郑珍·夜深诵了坐凉

诗人幼时聪敏过人,誉有“过目成诵”之才。虽家境穷困,学习尤为刻苦用功,读书往往“食不离案,衣不解带”。此诗写于道光六年(1826),表现了诗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别号五尺道人,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中举后,曾任荔波县学训导,官小家贫,一生很不得志。郑受程恩泽等人影响很深,著有《巢经巢集》四卷,成为近代宋诗运动的重要诗人。天外一钩月,晚风吹到门。

开窗上灯幌幌:帷幔;窗帘,凉意幽无痕。

展诵四五卷,炉火余温黁温黁:温暖芳香。黁(nún):香气。

举头不见月,知归何处村。

惟闻溪水西,时时犬声喧。

缓步肆闲散肆:此处为任意之意,披衣坐篱根篱根:竹篱下的土堤。

不觉花上露,盈盈浩已繁。

此趣谁共领,欲说都忘言“忘言”句:此处活用东晋诗人陶潜《饮酒》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上月儿似弯钩,

夜风阵阵把门敲。

打开窗户挂上窗帘点上灯,

深夜凉意来得静悄悄。

翻开书已读完了四五卷,

房里炉火的温暖芳香仍未消。

此时走出室外抬头不见天上月,

归来时村落难辨已深宵。

只听到西边的溪水在流淌,

还有那连续的狗吠声如嚎。

独自漫步在外任意走,

披着衣服在竹篱边坐一遭。

不知不觉花枝上已沾上了露珠,

而且越来越多挂满了密密的枝条。

这中间的兴趣谁能同我领略,

想要说出可又不能用语言述描。

郑珍·君山二妃寺君山二妃寺

君山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屹立洞庭湖中,与岳阳楼相距三十里。二妃,传说为舜帝的妃子,即娥皇、女英,死后葬于君山。此诗作于道光七年丁亥(1827)。诗歌通过用典及神话传说,使二妃寺充满了传奇色彩。山竹斑斑泪已枯山竹斑斑:传说二妃因痛哭舜帝,泪洒于竹,使竹出现斑纹,故名斑竹,寺门犹自向苍梧苍梧: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传说舜帝南巡死于此山。

老僧话罢当年事,龙鸟归来风满湖龙鸟:传说中的神鸟。

洒在竹枝上的泪痕早已干枯,

二妃寺大门仍然敞开向着苍梧。

老和尚说起当年二妃痛悼舜的故事,

此时只见风浪滔天神鸟飞来聚满湖。

郑珍·邵陵道中

邵陵道中

道光八年戊子(1828),作者于湖南邵阳地区的丘陵路途作。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农村傍晚时春意盎然的图景。雨过春山叠黛横,嫩林新绿夕阳明。

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春雨过后漫山一片墨绿,

夕阳映着新抽枝叶的树林。

晚风习习令人如饮醇酒,

田垄里处处蛙声叫个不停。

郑珍·闲眺闲眺

此诗作于道光九年(1829),作者时在故乡遵义,诗作描绘了农村春日的风光。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

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

台笠家家饷台笠:台草做成的斗笠。台:状似莎草。饷(xiǎng):送饭,比邻处处烟。

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针水:谓秧苗出水,稻种发芽后,其尖如针,露出水面。

雨后桑麻抽枝拔节地生长,

和煦阳光洒满了青绿色垄田。

人们行走在丰收在望的蚕豆地边,

彩蝶飞舞在盛开的油菜花前。

家家用台笠送饭到忙碌的田地里,

附近村落处处升起缕缕炊烟。

这里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里,

春日骄阳正温暖着秧苗如针丛的秧田。

郑珍·播州秧马歌并序

播州秧马歌并序

此诗作于道光九年己丑(1829),时作者在家乡遵义。播州,古州名,在今贵州省遵义市。秧马,一种流行于贵州、湖南一带的农具,治秧田所用,似马,故名。此诗状写秧马的结构和使用,并抒写了操作时的乐趣。吾乡治秧田,刈戎菽等密布田内戎菽:豆之一种,一说为大豆类,一说为豌豆类,用秧马践入泥,俟烂,则播种,其力倍于粪力倍于粪:效力超过粪一倍,且不蠹不蠹:不生虫。蠹:作动词。

秧马制:以纵木二为端,菑四横菑(zī):插入。菑四横:插入四根横木,长倍长倍:长度加倍,广下旁杀广下旁杀:谓下面宽阔,二旁稍狭。杀:割削,俭省,令上面平如足榻状,底如四屐齿屐齿:木屐齿,用柔条一,或绳贯两端为系,高接手。踏时足各履一马,手提系摘系摘:绳索。行茎叶上,深陷之,甚便且速。为歌一篇,俟后谱农器者采焉谱:编写。

(序译略)谷雨方来雨如丝,春声布谷还驾犁驾犁:鸟名,因声取义而为名。

斩青杀绿粪秧畦斩青杀绿:割草入田沤作肥料,芜菁荏菽铺高低芜菁:又称蔓青,二年生草本植物。荏:荏菽,即戎菽,

层层密密若卧梯。外人顾此颇见疑,

足舂手筑无乃疲手筑:用手捣之使坚实。无乃:恐怕,大概。我有二马君未知,

无腹无尾无扼题扼题:驾于牛马颈项上的弯木。广背方坦健骨支,

四蹄锐削牡齿齐牡齿:秧马上用以耙田的齿。踏背立乘稳不危,

双缰在手左右持。

马首北向人首西“马首”句:谓人横站在秧马上,人站方向与秧马前进方向成直角形状,横行又如蟹爬泥。

前马住足后马提,后马方到前又移。

前不举后后不蹄,转头前者复后驰。

人在马上摇摇而而:语助词,蹊田远过牵牛蹊蹊田:耙田。蹊:踏。

绝似软屐行蒺藜,柳阴馈馌媚且依馈馌(huìyè):给在田里耕作的人送饭。媚且依:形容送饭人与秧马亲热的神态。

木对卧不解饥木(tí):即秧马,晚风摇波蹙水脐蹙水脐:形容水面生起波纹。

居然刷洗临清溪居然:安然,他日更借人乘之。

踏花小郎黄骢嘶踏花小郎:指骑马游春的年轻人。黄骢:小马,下鞍两髀红胭脂髀(bì):大腿。

岂知老子粪种时粪种:用秧马踏青治秧田,一足各有一马骑,

终身脚板无瘢胝瘢胝(bānzhī):脚底老茧。

谷雨初来濛濛细雨如丝,

在春天鸟鸣声中除了布谷还有驾犁。

割下青草沤入秧田做肥料,

芜青草荏菽草在田里铺得高高低低,

密密层层好像横躺着的云梯。

外来人看了这状况很是怀疑,

这些青草要靠足踏手捣,多么容易使人困疲?

殊不知我有可供两脚踩踏的秧马,

这秧马没腹没尾没有套在颈上的扼题。

它的背部广阔平坦骨架结实,

四个“蹄子”锐利耙泥的齿子整齐。

脚踏在它背面站着操作安稳而不危险,

两根缰绳握在手里可以左右操持。

人横立秧马马头向北人面向西,

秧马横行形同螃蟹在爬泥。

前马扎住脚后马脚才提,

后马刚一到前马又前移。

前马脚不举后马脚不提,

等到整个秧马掉转头前马又向后奔驰。

人在秧马上愉快地摇摇晃晃,

这样耙田远远胜过单纯的牵牛践踏泥。

这样用秧马治田很像穿软屐行走蒺藜,

耕作人在柳荫下吃饭送饭人趁此与秧马亲昵!

秧马对人卧下但不知饿饥,

晚风吹动水波水面泛起涟漪。

此时秧马靠近清水溪边安然刷洗,

供他日借人乘骑操持。

骑马春游年轻人骑着嘶叫的小马,

下马时大腿间被磨起红红的胭脂。

哪里知道我在用秧马治田时,

可以每脚各有一马骑,

我一生脚板都没有瘢胝。

郑珍·醉归

醉归

此诗作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作者时在家乡遵义。此诗抒写作者夜行农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酒壮夜行胆,长歌声绕林。

入竹闻犬吠,遥看灯影深以上四句写夜行所闻所见。

虚堂聚学子,为说《梁父吟》《梁父吟》:又名《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今所传其词为诸葛亮作。《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古人不可见,弃置徒劳心。

酒力使夜行人气粗胆壮,

一路高歌声音绕着树林。

步入竹林后听到狗叫,

遥远处就看到竹林深处灯火通明。

宽敞的堂屋聚集着读书人,

有人在为他们讲述《梁父吟》。

古人的经典、观念已被抛弃,

先生的讲授岂不白白费心。

晚望

郑珍·晚望此诗作于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此时作者在贵州,诗作在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之时,亦不忘插上一笔民生贫困的社会画图。向晚古原上“向晚”句:唐代李商隐《登乐游原》诗有“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句,此活用其意。向:接近、临近,悠然太古春太古:远古。太古春:借指古人所描绘的春色。

碧云收去鸟“碧云”句:活用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意。去鸟:归去之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客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临近黄昏时的古原上,

悠悠然呈现出古人所描绘的春光。

青色浮云载着晚归的鸟儿离去,

归家的农夫正走在青翠的稻田旁。

夏田傍晚的水流给人以悠然宁静之感,

雨后山林景象更是如此清新、苍茫。

但唯独令人怜悯的是溪流两边人家,

十户就有九户贫穷凄凉。

郑珍·山中杂诗山中杂诗(四首选二)

此诗作于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此处所选为四首中的第一首、第三首。萱花,乃“忘忧草”之花。前者诗人把“解忧”希望寄托于萱花即“忘忧草”之花的一开而聊以自慰。后者以“止贪饱”的群鸦来衬托朝暮不离其母巢之“乌子”,借以表达诗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一)

绿树成阴尽手栽,量枝数叶日徘徊。

夜深屡下风婆拜风婆:指风。此处拟人,为有萱花一朵开萱(xuān)花:萱草花,夏秋间开,古称萱草可以令人忘忧。又,萱草亦称“萱树”,故首句“绿树”即指萱草。

绿色成荫的萱草全是自己亲手栽培,

为打量草的长势而天天在草边徘徊。

每当夜深人静时对着萱草祷拜,

而换来的只有一朵萱花绽开。

(二)

绝怜乌子无朝暮绝怜:极爱。乌子:乌子鹊。据《易林》云:“乌子鹊雏常与母居,不离其巢。”,飞去飞来挂树间。

不似群鸦止贪饱,直须日落始知还须:等待。

乌子朝朝暮暮爱恋母巢,

终日不飞离筑有母巢的树林间。

不像只贪饱的群鸦,

一直到日落时才往巢边归还。

郑珍·恨词

恨词(二首选一)

此诗为《恨词》中的第二首,作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抒写忧恨之情。岁暮天寒独倚楼,千秋亭畔古今愁千秋亭:在河北省柏乡县北。汉光武帝即位于此。一名“坛亭”。

何人欲补情天破情天:指情爱之境,我愿从君助石头石头:活用女娲补天之意。

年终天寒独自倚立亭楼上,

千秋亭的景状真令人感叹发愁。

有谁想要弥合感情上的裂缝,

我愿送他一块补天的石头。

山居夏晚

郑珍·山居夏晚

此诗作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作者时在故乡遵义。诗作描绘了山居夏天傍晚时的景象及其生活情趣。

雨散暮天青,余光照远汀汀:水边平地。

草堂朝蝙蝠朝:聚合,瓜架织蜻蜓。

晚饭依花聚,林风入酒醒。

闲情更无暇,儿女上池亭。

雨后傍晚天空碧青如洗,

一丝余光照映着远处水边平地。

蝙蝠穿梭般来草堂聚合,

蜻蜓绕着瓜架如织网般没有停息。

一家人在花下池边吃着晚餐,

从树林吹来微风消除了我的醉意。

在此闲情中倒显得更没有空闲,

儿女们增添了要上池中亭榭的兴趣。

郑珍·渡桶口渡桶口

此诗作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渡桶口,渡口名,在乌江畔。诗人牵挂居住江边的白发父母,这渡口水乃自故乡门前流来,曾照见过江边的白发父母。诗人把“江水”当做故乡的来人而询问自己父母的近况。其构思显得委婉而新颖。门前溪水如奔马,流入乌江到此津津:渡口。

我向津头问江水,朝来应见白头人白头人:白发老人,此处代作者的父母。

故乡门前溪水如飞奔的骏马,

流入乌江后直奔这渡口。

我深情地询问这渡口的江水,

清晨从故乡来时是否见到了我的父母?

郑珍·武陵烧书叹并序

武陵烧书叹并序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十二月,作者从桃源乘舟往武陵。诗即作于此时。桃源、武陵两地均在今湖南省境内。作者以自己心爱的孩子作比,慨叹自己书被烧之可惜,感情真挚深沉。十二月朔泊桃源朔: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夜半舷破,水没半船。翌抵武陵翌(yì):翌日,次日,启箱簏皆透渍启:打开。簏(lù):竹箱,烘书三昼夜。凡前所抄述者,或烧或焦或:有的书,半成残稿。为之浩叹。

(序译略)烘书之情何所似,有如老翁抚病子翁:父亲。

心知元气不可复,但求无死斯足矣。

书烧之时又何其,有如慈父怒啼儿怒:大声呼叫。

恨死掷去不回顾,徐徐复自摩抚之。

此情自痴还自笑,心血既干转烦恼。

上寿八十能几何上寿:高龄。汉王充《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为尔所累何其多?

烘书的心情用什么可比,

真有如老翁抚摸自己有病的孩子。

心里知道孩子元气不可能恢复,

唯一心愿是保全孩子不咽气。

把书烧掉又是什么情形,

有如慈祥父亲大声哭儿子。

悔恨儿死自己抛开没照看,

于是自个儿悲伤抚摸儿尸体。

自知这情形愚蠢又好笑,

伤心过后烦恼已极。

八十高龄人世上有多少,

为何你要积累那么多书籍?

郑珍·铜仁江舟中杂诗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选一)

铜仁,今贵州省铜仁县,在沅江支流长江上游。作者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经此处记舟中所见江景。此诗选自六首中的第五首,寓有倦于旅途,急欲归家之意。烂石通纤路,荒塘落堠泥堠(hòu)泥:记里程的土堆。

潮收沙露尾,桨过水生脐脐:比喻旋涡。

鱼翠闲闲立鱼翠:水鸟名,青闪闪低(jiāo)青:水鸟名。

劳生惭对汝劳生:辛劳一生,作者自况,方忆漆园妻漆园妻:庄子在周时曾为漆园吏,其妻死,庄子鼓盆而歌。这里借指作者的妻子,有自比庄子之意。

纤夫行走在斑斓色彩的碎石路,

到达荒塘处即可见到记程的土堆。

潮退后沙滩露出条条水波痕,

桨划过后水面旋涡频飞。

鱼翠水鸟悠闲地站立,

青水鸟随着水波忽高忽低。

辛勤一生的我面对你们好生惭愧,

此时我正想起了自己的爱妻。

郑珍·邯郸

邯郸

这首诗为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春,作者北上应试,傍晚时途经河北邯郸所作。邯郸是战国时赵国建都之地,当时极为繁华。昔日繁华歌舞场,今朝荒芜草遮墙。诗作从鲜明的对照中,流露出作者对沧海桑田的慨叹,同时也发出了自己有才不售的委婉叹息。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客车:在外旅行的车。墙:城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少年老去:指自己不得意。才人:嫔妃的称号,独对春城看夕阳春城:春天的城,指邯郸。

都说邯郸是繁华热闹歌舞场,

客人车子停放地却是荒草遮满了城墙。

我的处境是如此不得意,

面对这春天城市看到的竟是西下的夕阳。

郑珍·望乡吟

望乡吟

道光十五年(1835)春,诗人由北京回家乡遵义,从武陵经沅水溯流而上,诗即作于此时。沅水是湘西的一条著名江流,铜溪是它的上游,地势高低悬殊,流急多滩,万山重叠。诗作为写景抒怀之作,多用夸张手法。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

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崖应当白云上铜崖:在沅水支流辰水上游大小铜仁江合流处双江渡,位于贵州铜仁县西。

崖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

待到铜崖望乡国乡国:家乡,始似从此看云间。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

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白发红绷:指老人小孩。绷:婴儿的袍被。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茗山:在湖北蒲圻县北十五里,作者北上及归途经此。

桐花落尽春风老春风老:指春天将要过去,杜宇催人坐白头杜宇:古蜀帝名,传说死后化为杜鹃,后来因称杜鹃为杜宇。其鸣声如“不如归去”。诗从此取义。坐:据《诗词曲语辞汇释》:“坐,犹遂也;顿也;遽也。”也就是“迅速”、“立刻”的意思。

一个滩高五尺,

十个滩高五丈。

走完了铜溪四百滩,

铜崖耸立在白云上。

这铜崖上还有千万座山,

一座山巅高出一山巅。

等到站在铜崖顶上望家乡,

又像远看天上的云一样。

山高如梯子水流似飞箭,

等我到家时已是樱花开烂漫。

同类推荐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热门推荐
  • 武侠世界大冒险

    武侠世界大冒险

    遍战山河九万里,剑行天涯三千界。一人独行,横断苍穹,问苍生孰为敌手?
  •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

    湘西,洞庭湖往西,五河交汇之处,十万大山中的一片蛮荒之地,自古王法不及,外人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巫毒、苗蛊、赶尸匠的传说尚未远去,土匪、苗家女、捕蛇人的故事仍在流行;而新时代的枭雄即将登场,这一次,他们将在混乱与杀戮中蹚过市场经济这条河流。1983年秋,全国严打,九镇中学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万人公审。在一万双眼睛的注目下,“砰”的一声枪响,流氓头子安优就地伏法。人群中少年姚义杰浑身一震,他似乎感觉到,安优的死灵魂腾空而起,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找到他、纠缠他,将他一步步裹挟进万劫不复的黑道深渊。
  •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研究结果表明,90%的教育基础都是在孩子6岁以前就奠定了的。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期,是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即使是天资平平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天才!
  • 风华绝代:王妃斗苍穹

    风华绝代:王妃斗苍穹

    狠毒凶残的黑暗帝皇:“我吃了你。”素手轻拂黑发,女子淡定回眸:“想吃我,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我爱你。”温柔的帝国之王。“可我不爱你。”“跟我走,我许你一生一世。”坚定的妖界至尊。“跟我走,我也许可以考虑。”……女人的天地有多大?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上至九苍之上,下至星球之间。“为了你,我可以踏遍这天下,闯过这星空,走遍这宇宙,只为……今生与你携手。”。茫茫星空,浩瀚宇宙。捣了这九天,覆了这星河。定不负一生一世一双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魔契约

    仙魔契约

    苍茫渺渺天地动,仙魔人界乱乾坤,一纸契约定三界,天路缥缈戮风尘。乾坤动荡,仙路无情,魔道沉沦,人间沧桑,悠悠三界谁主沉浮……
  • 贱妻

    贱妻

    窗外,刚刚下过一场大雨的天空依旧被阴霾紧紧笼罩着,气氛压抑得令人好像身处在永不见天日的地狱。偶尔有雨点顺着屋檐的缝隙滴答滴答地拍打在玻璃窗上,绽开出一朵朵似烟花般绚丽多姿但却稍纵即逝的花瓣。沉旧的房屋内,微微泛色的家私收拾得井井有条,令人很明显即能够体验到主人翁的贤惠之心。屋内很安静,静得令人有点发慌。突然,里屋内传出一声声剧烈的咳嗽,陡然将这份诡异的静谧悄然打破!“妈,你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青葱校园-呆呆地错过你

    青葱校园-呆呆地错过你

    每周固定的一通电话,潜移默化的成为了男孩心底最强烈的期待。女孩若即若离的态度,让男孩的情绪重复着游离天上地下。对于男孩来说,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在学校走廊和她擦肩而过。是不是喜欢的情绪会让一个人渐渐的卑微?属于青春的青涩的爱情故事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