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24

第24章 胡人俑 有翼神兽 西王母图像的考察(5)

条支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如果说在先秦时期人们对西王母及其所处的西方世界还只具有上述这样一些朦胧的意识与模糊的概念的话,进入到汉代以后,有迹象表明这种认识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暨及化人之宫。

首先,是在空间范围上,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王母在宇宙空间的位置由过去仅仅只有横向的平面意识上的西方,开始立体地、纵向地发展起来,成为沟通天、地、人、神之间的重要神祇。与之相适应,此时文献记载当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空间概念——天帝(关于“天帝”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汉代宇宙观、世界观与宗教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笔者拟另文加以讨论。此外张勋燎先生在其《重庆巫山东汉墓出土西王母天门画像棺饰铜牌与道教》(安田喜宪主编《神话、祭祀与长江文明》,但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一文中,认为天帝为早期道教的最高尊神,天门乃天帝出入必由之所,故天门也极为道教所重,道书文献记载甚多。张氏收罗文献宏丰,论之甚为精当,历来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亦可参看。)所居之“天门”。

甚至到了西汉时期,审慎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记载西王母传说时仍将其视为西方极远之地的故事:

《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天帝所居之处有“天门”,欲见天帝,必得先入天门,这是通向天国的必由之路:

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雷车、入云蜺……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

《史记正义》引韦昭云:

阊阖,天门也,《淮南子》曰:“西方曰西极之山,阊阖之门。页15-17,“昆仑之丘”的地理概念可能随着不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史记正义》引《海内经》云:

昆仑去中国五万里,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天帝之下都也。其山广袤百里,高八万仞,增城九重,面九井,以玉为槛,旁有五门,而西王母则是“塞人”部落,开明兽守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此时,昆仑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帝之下都”,为天帝所居的最下一重,在纵向空间位置上,成为人们心目中连接天上人间与幽冥地府的“天柱”,群巫由此天柱可上天入地。在“帝之下都”与天帝所居最高一重之间,即为天门之所在。而西王母在蜀人的认识体系中,故在有的史籍中也径称其为“玉山”。而“昆仑”一词应是吐火罗语“Kilyom(o)”一词最早的汉语译名(林梅村:《祁连与昆仑》,则是守护天门之神灵。这一点,从四川出土的有关考古材料中得到了证实。

四川合江出土的东汉时期4号画像石棺的一侧,有一幅浮雕图像,其右方为一车马奔驰而来,车上有御者一人和车主人一人,中间为一双阙,其左方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组三百纯,头戴胜,身上带翼,正镇守在双阙的入口处(高文、英成英编:《中国画像石全集》7《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入水火,贯金石,……乘虚不坠,……穆王敬之若神,……王执化人之袪,腾而上者,或许并没有这样精确的地理概念,中天乃止。

简阳鬼头山第3号崖墓出土的石棺画像上,在双阙之间还明确铭刻有“天门”两字,周穆王西巡大致是追随塞人西移的路线(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表示其性质为升入天界的入门之处(内江市文管所、简阳文化馆:《四川绵阳鬼头山东汉崖墓》,《文物》1991年3期。)。近年来,在重庆三峡库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批装饰在棺前的铜棺饰片,这类铜饰片通常为圆形,图案中云气环绕,当中为双阙,1998年。)。这些研究成果,阙上有的立有凤鸟,有的立有建鼓与仙怪击鼓人,双阙之间多铭有“天门”二字,西王母正镇守在天门之下,身上带翼,头上戴胜或戴冠,则是可以肯定的。有学者提出,双手呈合十状笼于袖中(Robert Bagley and Jay xu : Ancient Sichuan: Treasures from a Lost Civilization, Seattl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pp.54-55.)。在其中一件铜饰片上,下方为西王母镇守天门,天门的上方另绘出了可能是天帝的形象。

这个时期与西王母的传说一道,可能还产生了人们对西方神秘世界的诸多传闻。

其次,是西王母本身形象上所发生的变化。在《山海经?大荒西经》的记载中,即昆仑山,西王母“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形象半人半兽,还较为原始。到晋人郭璞为《山海经》作注时,西王母已是“盖以玉为华胜”的神仙。到了更晚一些的《汉武帝内传》当中描绘的西王母形象,更是“视之年可三十许,西王母再拜受之□。

这里,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美女了。这说明西王母的形象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塞人的西移开始极早,王耳乱不能得听。换而言之,这个为人们所塑造出来的西方神圣本来便没有什么“原形”可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可能都有对其不同的认识和想象。张勋燎先生提出,1996年。)。近来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证,《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和《山海经》对西王母的个人形象与活动情况有很大不同,“前两书叙述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相见,其西王母形象与常人无异,礼赠酬唱,宴舞为欢,依依惜别,周穆王巡行的方向是向西而去朝拜西王母,亦属一般宾主之事。而《山海经》的记载则比较复杂,分散诸篇,半人半兽,神奇诡异,与常人迥别。明显属于与前者不同之另一文化系统”。具体而言,他认为《穆天子传》、《竹书纪年》两书所反映的可能是北方中原文化系统传说中的西王母形象,而《山海经》所记载的西王母形象则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和接受巴蜀文化影响的楚文化系统(张勋燎:《重庆巫山东汉墓出土西王母天门画像棺饰铜牌与道教》,北京:文物出版社,安田喜宪主编《神话、祭祀与长江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这些推测虽然目前还无法从考古材料上加以对证,但却可备一说。),这便是一个很合理的解释。

四川地区的西王母图像到了东汉时期还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这就是前文中曾提及的西王母图像在神佛之间的“变容”。

这段充满神秘莫测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方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在神仙思想流行中土的战国时期,对来自“西极”的“化人”具有的神奇力量和他们魔幻般的所居之处,这样的设想也是合乎逻辑的。所谓“化人”,自然是指那些能够“羽化升仙”的神巫一类的人物,与战国时期人们所熟悉的神仙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他们和西王母同居于西方神话天国世界之中,认为祁连山在先秦时代称为“昆山”,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笔者曾经在研究中国早期佛像与西王母图像之间的关系时,观察比较到一个特殊的现象:我国其他地区早期佛像或与佛教有关的图像出现时,“西”字兼有音义,往往与其他的神仙图案共存于一体,分居四方或左右。如山东沂南画像石墓前室八角柱上四面所刻的佛像与神仙像以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中佛像与神仙像共存的情况都是如此(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5期。孙国璋:《中国佛教的早期图像》,《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年,总第8期。)。《列子?周穆王》记载,周穆王时,从“西极”有“化人”来朝,被视为产玉之地,引导周穆王巡游仙境: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这表明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人们仍然将外来的佛教与中国本土原来的神仙等而视之,将佛像也列入神仙图像的行列之中。有学者正确地指出,至于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这些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都是作为中国本土的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附庸状态出现的”(杨泓:《四川早期佛教造像》,《寻常的精致》,页230-236,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但四川地区的西王母像与早期佛像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例类似的现象,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在平面位置上将“昆仑”视为西方某一神秘、遥远的境地而已。

相传西晋时期出土于汲冢墓中、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是一种彼此替代和单线演化的关系,而并不是一种并列关系,其间的原因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探讨。笔者倾向认为这可能与四川地区在接受佛教传入过程中佛、道相杂,彼此斗争而又相互借鉴的历史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详参本书第八章。……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

1998年,罗二虎在汉中城固调查发现了一尊铸造在摇钱树枝头的铜像。这尊铜像一方面具有佛像的某些特点,如有明显的圆形头光,页64-69,唇上有口髭,一手结施无畏印,一手握衣角,结跏趺坐姿,服饰上有“U”字形的褶纹等等;而另一方面,它与过去在四川发现的东汉摇钱树上的西王母像又有着许多共同点,如它的双肩仍有羽状的毛翼向上扬起,对于我们确定昆仑的具体位置是有启发意义的。不过,身下的台座仍为龙虎座,另外在它所处的摇钱树树干上,也铸出有各种仙人怪兽(罗二虎:《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文物》1998年12期。)。给人的感觉是在西王母像的环境中,将西王母“变容”为似佛而又非佛的形象。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此外,在贵州清镇汉墓中也发现了一尊与之极为类似的摇钱树“佛像”(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有了关于周穆王西征拜见西王母的记载:

(周穆王)乃遂西征。癸亥,《考古学报》1959年1期。此墓出土的钱树佛像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汉中城固与贵州清镇历史上均属古代巴蜀与西南夷的行政区域,实际上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西王母图像的这一变化,笔者认为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由于其发生在汉代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张骞凿通西域之后,所引发的丝绸之路商贸以及随之而来的佛教东传中土,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水平与知识背景较之先秦时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文化首次大规模地面临的来自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与影响,它曾被指认为楼兰的天山、甘肃的祁连山、敦煌的酒泉、四川的岷山等等。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甚至还有外国学者企图在波斯、阿拉伯、巴比伦、印度等各个地区去寻找这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王孝廉:《西王母与周穆王》,将会在各个方面打下深刻的烙印。将西王母化为佛像,其背景无疑与佛教的传播与影响有关。

反观四川地区发现的早期佛像和一部分西王母像当中,相当一部分还与前文中讨论过的胡人形象共出。如彭山崖墓摇钱树座上佛像的两侧各为一尊胡人像;四川宜宾南溪县东汉崖墓出土的一具石棺的侧面,正中为西王母像坐于龙虎座上,西王母的左边立一裸体仙人,右边立一世俗装束的妇女,周穆王西征,这尊裸体仙人应是胡人的形象,其布局方式与彭山崖墓陶座上极为相似(转引自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文物》1992年11期。),但不同之处却在于主尊一为佛像,一为西王母像,这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王母即佛,佛即西王母,《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都是来自西方的“胡神”。四川地区早期佛像的发现,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光影所照,王目眩不得能视;音响所来,译出了“斯基泰”民族的首音。但这些早期佛像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摇钱树这种奇特的器物有关(据初步统计,目前在长江上游发现的这类钱树佛像共计有6处23尊,但还未包括流散于海外的数尊在内。)。其中,一部分佛像是出现在摇钱树座上,如前引彭山崖墓摇钱树陶座上的佛像与胡人形象。还有相当一部分则是出现在摇钱树的树干或顶端。除前文所引陕西城固与贵州清镇的两例之外,台北:天恩出版社,较重要的考古材料还有绵阳何家山汉墓钱树干铜佛像,系在摇钱树的树干上纵向按一定的间隔分铸出5尊大小形态完全一致的佛像(何志国:《四川绵阳何家山1号东汉崖墓清理演示文稿》,《文物》1991年3期。)。忠县涂井崖墓共出土4株摇钱树铜佛像,树干系由数节缀合而成,共清理出14节,每节树干上均有人像,全部具有佛像的特征(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反映了当时周与西北方国部落之间的来往,《文物》1985年7期;赵殿增等:《四川忠县三国铜佛像及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5期。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也仍然只有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西王母之邦”,皆非人间之有。)。四川安县、绵阳双碑据报道也出土过这类摇钱树干铜佛像(何志国:《丰都东汉纪年墓出土佛像的重要意义》,《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3日。)。此外流传日本的也有数例这样的摇钱树干铜佛像,从形态上观察均系四川出土(阮荣春等编:《佛教初传南方之路》文物图录所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同类推荐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陌生人经济学

    陌生人经济学

    我们在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的时候少不了要跟陌生人打交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面带微笑,说一些让人内心烫贴的话,力所能及地给予别人帮助,让其成为我们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同时我们也可能从陌生人那里得到不少类似优惠券、最低折扣、升职等好处。本书告诉读者:如果你有成功的念头,你就必须掌握这样十个要义:总是说好话、记住他人的名字、投他人所好、掌握人的从众心理、从不吝啬自己的微笑、真诚待人、善用言论效应、总是热情洋溢、将自己的付出最大化、让感动产生经济效益。
  • 爱情x友情x少年时

    爱情x友情x少年时

    爱情的缘起缘灭,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所以想见一个人的时候就去见他吧,喜欢的时候就使劲地喜欢吧,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或这种心情了。
  • 冷血公主PK冷血王子

    冷血公主PK冷血王子

    她是冷血的豪门千金,从平民一跃而成千金后,质疑声和羡慕声纷至沓来,她不在乎,可是她好端端地上着学,却招来了学校的冷血王子,初吻被夺,遭人恶整,这豪门冷公主岂能咽下这口气?王子又怎样。我可不怕你,既然你不仁,休怪我无义!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 父与子,温情与爱

    父与子,温情与爱

    每一个迁徙与远去的人,都有不可言说的过往。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父亲的前半生,和一位儿子的少年时代。父亲出生于一个竹匠家庭,年幼跟着祖辈学艺,然后成人、恋爱。之后迁徙到远方的江南小镇,重新开始生活,后经历了亲人去世,悲痛欲绝。“我”出生后,经历了小学到大学的转变,作为迁徙的一族人,经历伤痛,也经历友情与爱情。小说娓娓讲述了祖父子三代人之间的故事,无疑都是想表达这个世界,不仅有绵软的母爱,还有深沉的父爱,这种爱同样令人敬畏。
  • 远古混沌天使

    远古混沌天使

    淡淡的风飘,似乎都预见了一个无言的神话。血腥的气息在四周传递,预示着未来的玄机。似乎这一切就在不知不觉间浮现,到底是在预示什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废女成凰

    废女成凰

    年少时光里的你,似水流年中的记忆,谁都有一段不堪回首却又不得不缅怀的过去......*****她是凤族小小神女,却是天生极品废材,身无灵力,二货又呆萌。他是仙界俊美仙尊,连破三十六道天劫,虽是仙身,犹胜神三分。当没心没肺的二货看上纤尘不染的仙尊,誓要将倒追进行到底!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段废材神女逆袭史ps绝世仙尊养成记。在她最懵懂无知的岁月里,是他牵引着她走出孤独,白衣翩然,温暖如春。他宠她怜她,无人能解,一念沾尘,不复当年。百年相守,许卿一世无忧,可他却在她性命垂危之时,亲手拿走她唯一的一线生机。迷途误入三生路,人界匆匆数十年,金戈铁马、脂点天下,她为他倾尽一世年华,换来他一笔朱砂、血染云霞。都道他无心无情,谪仙绝世,可他却在她凤凰入劫、神形将灭时,以自身血肉之躯,祭起九千九百九十九盏长明灯,照亮万里长空,引她归位!若有情,何以长相负?若无情,何以长相思?*凤汐:“清之,三世情痴,一念成魔,这三生路这么长,我每一世都觉得我一定是见过你的,可你却没有一世是认出我的。所以这一世,终于,是我要先将你遗忘.....”“我原本以为自己缺的只是一颗七窍玲珑心罢了,却原来,缺的是这世上的所有珍贵的东西!”“如果,非要说我们之间有错的话,无非是错在,当年梨花树下,我多看了你一眼!”一眼之念,要用多少年来深藏,一恋成痴,要用多少世才能成就地久天长......如有爱,是云聚处清风自来,如有虐,是情到深处自难免,简介无能,正文绝对精彩,小伙伴们,我们来一起见证一段废材神女血泪逆袭史吧!推荐好友七月挽风的的文文:《上神太难逑》http://m.pgsk.com/a/792449/
  • 特工邪妃

    特工邪妃

    她——组织内的首席特工,身手敏捷,智商高超。所接受的暗杀任务从无败绩,是特工界的神话。她——龙耀皇朝大将军独女,不仅相貌奇丑,更是众所皆知的痴傻煞星。一场离谱的穿越,不仅让冷血的她代替了无能的她,更谱写出了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当她的痴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嚣张狂妄时,世人惊呆了。当她的陋颜褪去,露出那羞花闭月的仙容,艳绝天下的妖姿时,世人震撼了。当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佛挡杀佛,魔挡灭魔,掌控天下只是弹指一挥间时,整个世界凌乱了!面对他国的威胁,她只是挑眉一笑:“不要在我面前嚣张,你们还不够格。若你们执意触犯我的底线,我不介意毁了你们的江山。”面对神秘家族的挑衅,她仰头一笑:“招惹我可以,前提条件是…你们做好死的准备了吗?”她说:不要赞美我的狠,这是我应该做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势必诛之!→☆→☆→☆→☆→←★←★←★←★←★←片段一:轰——如雷的响声贯彻了整个瑞王府。“王爷!”两名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侍卫走了进来。“外面发生什么事了?”某风姿绝色的男子抿了口茶水后,抬头漫不经心的问道。“禀王爷,是王妃的杰作,她刚刚朝着花园中的凉亭扔了颗黑不溜秋的东西,结果不仅将整个亭子炸塌了,更顺带将我们两个旁观的人炸成了这样。”侍卫们嘴角抽搐的回道。“哦,原来是王妃在进行实验啊!那你们去问问王妃,花园够她炸吗?若不够的话,本王立刻叫人再造一个花园出来给她炸。”某男子语气中萦满溺爱的道。“王爷,王妃已经离开花园了。她说若摧毁自家花园,以后修复起来要浪费很多银子,所以她抗着一麻袋黑不溜秋的东西,跑去宣王府做实验去了。”“什么?那你们还不赶紧去追王妃。”“是,属下们这就去阻拦王妃。”“谁让你们阻拦她了?王妃那么柔弱,你们竟然让她辛苦的抗麻袋?立刻追上去帮王妃抗麻袋,然后协助王妃做实验。”“…”片段二:“王爷,不好了!”一名侍卫急匆匆的闯进了书房。“又发生什么事了?”某男子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语气波澜不惊的问道。“王妃刚刚提着鞭子冲出王府去了,她说要去调教调教左丞相府的人。”侍卫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道。“什么?”某男子愤怒的从椅子上站起了身。“王爷请恕罪,属下们知道该强行拦住王妃的,可是王妃的脾气您也知道的…”侍卫小心翼翼的说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