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00000013

第13章 曲种简说(1)

作为民间艺术之一的四川曲艺,以其历史悠久,蕴藏丰厚,曲种众多,音乐、曲目十分丰富等特点著称于世,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大群众,尤其是平民百姓,通过听书、听曲不仅获得艺术的享受,更获得各种知识。正如清人何刚德在《客座偶谈》中所谈:“京中茶馆唱大鼓书,多讲演义,走卒贩夫无人不知三国……无论南北,则谈吐间皆演义也。”六对山人(杨燮)在《锦城竹枝词百首》中亦说:“妇女亦谈分鼎事,多从曲部与传奇。”中国广大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封建统治者历来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剥夺了她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然而她们却在劳作之余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魏、蜀、吴三分天下之事,她们的这些知识绝大部分是从听书、听曲中得来。可见曲艺(包括地方戏曲)浸淫之广,入人心之深。

四川曲艺曲种十分丰富,现存的曲种即有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竹琴、评书……及上世纪50年代虽已消亡,但有大量资料存世的四川善书(圣谕)等16种之多,这在全国是比较少见的。

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不时出现一些新的曲艺演唱形式。如上个世纪,雅安地区曲艺艺人创作并演唱的“板子弹唱”,成都某工厂工人曲艺爱好者创作演唱的“四川快书”以及在“文革”中流行一时的“对口词”、“多口词”、“锣鼓快板”、“三句半”等。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形式均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都未形成成熟的、独立的曲艺曲种,流行一时便销声匿迹而成为历史(广义的)。

§§§第一节 本地曲种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即“清音”。新中国成立后,为区别其他省份所流行的同源曲种,如“安徽清音”、“山东清音”、“江西清音”等,突出其地方文化特色而冠以“四川”二字。

“清音”系承袭明代的“小唱”(亦称小曲、小调或时曲、时调),清初流行于北方各省,后随清王朝统一全国而流向南方及西南各省。这在清人的一些笔记中多有记载,如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说:“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在南则始于[挂枝儿],一变为[劈破玉],再变为……在北则始于[边关调],盖因明时远戍西边之人所唱,其辞雄迈,其调悲壮,今则尽儿女之私,靡靡之音矣……”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进一步说明了“清音”的演唱及其腔调,谓:“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最先有[银绞丝][四大景][倒板浆][剪靛花][倒花篮]诸调……又有以传奇中《牡丹亭》《占花魁》之类谱为小曲者,皆土音之善者也。”演唱者多为女性,故唱“小曲”的艺人称为“琵琶女”、“女清音”(见《清诗铎》卷26,《琵琶女》《女清音》诗)。

“清音”在其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地方文化及风俗的影响,不仅演唱风格(曲调、语音等)发生了一些变异,连称谓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除一些省区仍称“清音”外,则出现了“调子”、“小调”、“曲子”、“小唱”以及按伴奏乐器而称“唱琵琶”、“唱月琴”(或直呼为“琵琶”、“月琴”),或按艺人组合形式而叫做“唱海湖”、“海湖班”等称谓。这些名称在它传入四川时统统带入,形成了四川曲艺曲种中唯“清音”有多种名称的现象。

“清音”传入四川大约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江南华亭(今上海市)人陆箕永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出任四川绵竹县令,在他的诗文中谈及此。曾作《绵州竹枝词》十八首记述当时当地的民情风俗。其第四首云:“窄袖宽衣袴褶长,绿云新样窈娘妆。筵前唱彻回波曲,乞取青蚨作打厢。”(“青蚨”钱的代称——引者注)。词后有作者自注:“俗有唱婆子,多二八双鬟,于酒肆席间卖唱,任人调戏,盖土妓也。余严行禁止,今尽他去。”注中所谓“唱婆子”即指唱“清音”或“小曲”艺人,因被禁而又流浪到其他地方,即“今尽他去”,这正是孙源湘《女清音》诗中所描写“张燕燕、李莺莺,历一处更一名。门前三日车马稀,一帆又向他州飞”的情形。诗文中对民间艺人的轻视与侮辱,这是作者立场使然,且不管他。但词中对艺人的性别年龄、装束打扮、卖艺方式等的生动描写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形象的史料。康熙后,四川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恢复与发展,“清音”等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各地均出现“吹弹夜夜乱如麻”(清吴好山《成都竹枝词》)的局面。“清音”逐渐流行于四川各地的大小城镇,尤以成都、宜宾、泸州、重庆、江津、涪陵、万县等水陆码头为甚。如清人何锡璠咏《泸州》云:“余甘渡下月笼纱,两岸人家水一涯。何异秦淮三五夜,荡舟处处听琵琶。”清人吕燮枢《渝州竹枝词》也说:“城中商贾竞繁华,土著居人俗习奢。深巷夜凉风定处,红灯相对拨琵琶。”甘丙昌的《渝州竹枝词》记叙则更为宽泛:“禹穴涂山繁讼滋,支祁汪罔等传奇。茶棚酒肆纷弦索,盲女能弹花鼓词。”清六对山人的《锦城竹枝词百首》说得更明白,他说当时成都人“都爱廖儿《哭五更》”。这《哭五更》便是“四川清音”中传唱至今的一支曲牌曲词,“廖儿”即是指艺人廖贵。综上所述,说明两百多年前“清音”即在四川各地广为流传。

根据笔者对“四川清音”多年的研究以及现存“清音”大量曲词、曲牌(音乐)表明:四川清音是以流行于陕西农村的“眉鄠清唱”(眉鄠戏的前身)为主传入四川并兼收并蓄明清以来的俗曲及川剧音乐、剧目、江南小调,在长期流传中逐步融合形成具有四川语言、语音特点的民间曲艺形式。

初始,艺人一二人或两三人于茶寮酒肆作场卖艺,时聚时分。至清末民初便出现了清老师(教师兼伴奏)、抱姑娘(收养或买养女童习艺)组成家庭班社,其规模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或十余人。如成都的刁家班、周家班、柯家班、清韵社、清雅社等;重庆的刘家班、文家班、温家班、罗家班等;合川的明德堂;简阳的苏家班;资阳的钟家班等数十家,其余各地临时分合的班社已无从稽考,也无法统计了。

艺人行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钻格子”,即临时进入茶馆、烟馆、旅馆卖艺,《成都通览》即有“棉花街、青石桥之(旅)店有弹唱者,夜间入店,以备旅客消闷”的记载。以及前引《绵州竹枝词·注》所说:“俗有唱婆子,多二八双鬟,于酒肆席间卖唱”亦是。

“出堂会”,即有爱好者因限于身份不便于茶馆听曲或家有喜庆宴饮而邀至家中演唱。

“坐馆”,即于固定的时间,于固定的茶馆献艺者,同时也与其他曲艺形式同台演唱。如成都湖广馆街“聚贤书场”的营业执照的营业种类栏内即计有:竹琴、洋琴、口技、相书、双簧、琵琶(即清音)六种曲艺形式同时献艺于一处。

演唱者全为女性,左手执檀板,右手执竹签敲竹节鼓(取直径约10-12厘米,长约8-10厘米的带节楠竹,以竹节凸状隔膜为鼓面,四川清音的特制乐器)以控制节奏,指挥乐队伴奏。新中国成立前多为一人或二三人坐唱,并有专人在台下散“折子”(能折叠的小册子,上书曲目名供人点唱用)。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剧场大舞台的需要,改坐唱为站唱,并由一人独唱发展为两人对唱及多人合唱。1958年宜宾“曲改会”艺人王纯熙(1925—1978)演唱四川清音《歌唱英雄***》(钟成修词,喻祖荣、韩绍武改编编曲),首开男性演唱清音,以清音曲调表现英雄人物之先河,并在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中获奖。

四川清音伴奏乐器以琵琶、月琴(今已不用)为主,和以碗琴(今已消失)、二胡、高胡等,有随腔、加花、减字或按伴奏点等手法伴奏。

四川清音有两百多年的艺术积累,其音乐曲牌、曲目、曲词十分丰富。艺人们按历史习惯将众多曲牌分为“大调”、“小调”两大类。大调有“八大调”之称,即“勾、马、寄、荡、月、背、皮、簧”([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月调][背工调][反西皮调][滩簧调]),另有小调若干。

其音乐结构有“联曲体”、“单曲体”、“板腔体”等。

联曲体是“曲头”、“曲尾” 之间插入若干支曲牌,构成大型套式演唱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如李月秋、熊青云演唱的[月调]《尼姑下山》:

月头——垛子——半垛子——半边月——戴帽半边月——垛子——京垛子——未调——平板——点点花——银纽丝——叠断桥——月尾。

单曲体是一段曲调(二句式或四句式)反复演唱若干段唱词,在反复中曲调略有变化。如李月秋、程永玲等演唱的《断桥》《小放风筝》等曲目即属此类。这种类似于“分节歌”的结构,艺人称为“一封书”。

板腔体是从地方戏曲音乐中吸收来的。曲调由一对上、下句形成,并以此为基础变化发展出各种不同板式与声腔。一般结构为:

帽子(散板)——一字(三眼板4/4)——慢二流(一眼板2/4)——快二流(有板无眼1/4)——尾煞(散板)。

如[汉调](一名[正西皮])《花园跑马》《悟空拜莲》等,[反西皮]《关王庙》《黛玉葬花》等即属此类。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音乐工作者与艺人结合,互相学习,使清音音乐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1960年由成都市戏剧学校曲艺班创作演唱的歌颂英雄向秀丽的现代曲目《永生的凤凰》(天青词、熊青云曲)即由李月秋领唱,曲艺班学员十余人伴唱。同时吸收了一些新的音乐创作手法,如和声、轮唱等,使作品显得气势宏大、辉煌明亮,大大地增强了四川清音的音乐表现力。再如《布谷鸟儿咕咕叫》(黄伯享词、熊青云曲)、《赶花会》(戈壁舟词、熊青云曲)、《红军飞夺泸定桥》(谭柏树词、李静明曲)、《江竹筠》(张尚元、姜贤儒、张琦词,邓碧霞、杨可三曲)、《春耕支农送肥忙》(熊炬词、李敏康曲)等一大批四川清音现代曲目,既保留了四川清音传统的韵味又展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四川清音创作、演唱都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四川扬琴

“四川扬琴”过去称“洋琴”,系因主要伴奏乐器“洋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易“洋”为“扬”,并冠以省名而成今名。

此琴冠以“洋”字,说明是外来乐器,故清人说:“此琴来自大海洋,制度一变殊凡常。”(《金赤泉听洋琴》诗,《清稗类钞·音乐类》)上引《类钞》“洋琴”条说得更为明白:“康熙时,有自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半於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铜钉,以铜丝为弦,张於上,用锥击之,锥形如筋。其音似筝、筑,其形似扇,我国亦能自造之矣。”这段记载将“洋琴”的传入时间(1662—1722年之间)、形制材质、演奏方法及音色等都说得十分清楚。对此上引《听洋琴》一诗更有形象的描绘:“初持孤椎祗轻打,秋树寒蝉饮霜哑。旋舒双腕着意敲,淅沥雨飘青竹瓦。左击右击无雷同,疎槌密槌相间工。五音和会含众妙,节奏宛转色纤鸿。琮琮琤琤盈耳注,碎珮丛铃满烟雨……”

另据《桐桥倚棹录》及《鸿雪姻缘图记》等书记载,约于清乾嘉间“洋琴”便逐渐传入内地各省,因为新奇,十分受人们喜爱,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洋琴”为其主要伴奏乐器的曲种,除“四川扬琴”外,如“北京琴书”、“翼城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洋琴”、“贵州洋琴”等。

四川扬琴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署名峻的《洋琴瞎话》(1938年7月10-17日《戏剧三日刊》)、老成都《洋琴漫谈》(1944年7月20-27日《华西晚报》)、笑百《成都洋琴述略》(1941年4月26-28日《华西晚报》)以及谦弟《成都洋琴史略》(1941年5月31日《华西晚报》)等。但这些文章以介绍与评述居多,谈到其历史则多采无法落实的传说与臆测,因此,关于“四川扬琴”的历史,在今天仍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根据对“四川扬琴”在演唱方式、音乐曲牌、词本结构及词本来源等方面的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四川扬琴”的形成与昆曲、滩簧等戏曲曲艺的入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昆曲”(昆山腔)早在明代末年即传入四川,但明末兵燹使其断档。“昆曲”的再次入川则是清代的事了。据有关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年(1663)有苏昆艺人八人由江苏入川到成都,但并未“粉墨登场”,亦未组班,只在官宅府邸“清唱”(即坐唱)。至雍正年间有成都的昆曲艺人正式组建了“来云班”,但仍以“清唱”为业。直至乾隆时一些江苏的商人出资“回省增聘佳伶,添置苏绣戏装”,使“来云班”得以健全并更名为“舒颐班”时,方正式 “粉墨登场”,即以舞台剧的形式亮相四川、成都。后至咸丰末年四川总督吴棠,因此公“妙解音律,尤精昆曲”,“乃在苏州招昆班佳伶十八人来蜀”进一步充实“舒颐班”,并“以成都江南会馆为(舒颐班)常驻地”(周询《蜀海丛谈》)。此时“昆曲”在四川、在成都虽有所发展,但终因语言障碍等因素,曲高和寡而渐次衰落。后因一些艺人的努力,使其逐渐川化而变为“川昆”,进入川剧声腔系统。所谓“昆、高、胡、弹、灯”中的“昆”即为“川昆”。

前面不厌其烦地谈昆曲在成都的发展情形,是因为其中一点值得我们高度注意,即昆曲传入四川在乾隆以前只是素衣素面“清唱为事”,乾隆初“粉墨登场”后,“清唱”这一演出方式却并未消失,不仅在继续着,而且延续了很长一个时期。有关资料记载,“光绪末,郫县何明欣学会演唱昆曲之后,便联络其弟兄吴元谱、屈雅南等,相继学习传教,不时围聚清唱。到民国三十年(1941),他们进而集结当地昆曲爱好者,于郫筒镇成立‘清雅社’,使更多的此道中人得以自娱自乐,遏云共赏”。

由于昆曲一度在成都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不少的玩友(业余爱好者),前面所说四川总督吴棠便是一位“尤精昆曲”的爱好者。但像吴棠这样一些爱好者是断不会着戏衣、开彩脸登台而唱的,因那时唱戏究属贱业。而一般的爱好者则又没有经济能力去购置“苏绣戏装”及诸般行头,因此这“围聚清唱”便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虽未登台高歌,但究能品竹弄丝过了把戏瘾,故这“昆曲清唱”的流行也当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种演唱方式逐渐演变为构成“四川扬琴”的艺术因子之一:

继续清唱→成为“洋琴”因素之一

昆曲入川→清唱

粉墨登场→成为川剧声腔之一

目前,此说虽暂无史料可证,但我们从“四川扬琴”本身仍能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一是“四川扬琴”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昆曲曲牌,如[满江红][春色娇]及器乐曲牌中的[将军令][南庆宫][哭皇天][昆八谱]等。在伴奏乐器的配置上,现在是五方人五件乐器,但据老艺人讲,过去是七方人,有曲笛加入伴奏,这“曲笛”正是“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二是明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谈到“昆山腔”(昆曲)的特点时说:“今又有昆山(腔),校海盐(腔)又为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昆曲还具有唱词典雅,格律严谨,唱法讲究等特点。上述一切正是“四川扬琴”在词本声腔方面的主要特点。尤其[慢一字]所采用的“七眼板”(8/4或4/2)节拍形态,更是出于“昆曲”的“赠板”,扬琴在“赠板”处绝不下“板”,使其唱腔更显其“清柔而婉折”,故有“冷板曲”之称。而四川曲艺其他唱的曲种均没有此种板式,这不是没有原因的。顺便说一点,昆曲一些剧目(剧词片段)及曲牌亦进入“四川清音”中。

此外,“四川扬琴”个别曲目中还保留着“苏白”(苏州话),如《活捉三郎》中张文远的部分说白即是,这也应是有原因的。

但昆曲系曲牌体,唱词为长短句;而扬琴系以板腔体为主,唱词为严格规整的七字句或十字句([月调]除外),这就要谈到形成四川扬琴的另一个艺术因子——“滩簧”与“花调”。

同类推荐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粉女贼

    红粉女贼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最强武尊

    最强武尊

    神武大陆,宗门林立,武道盛行!一代强人陈庄,得惊世传承,修武道,踏九霄,破天地,傲苍穹!一壶浊酒、一曲情殇、一世尽张狂!英雄仗剑行天下,豪情踏血染青天!
  • 大院千金

    大院千金

    围墙内是人人向往的世界,围墙内的她有着人人羡慕的人生,但这一切不是她想要的一切,不管外界如何标注她只要她自己的人生。虽然生活舒适却不是温室的花朵,黑带八段和独自在国外不用家里的钱生活了5年,期间各种磨炼外人都无法与她的身份挂勾;纯真却不小白,当有人来抢她所爱的人会毫不留情直接秒杀并宣告自己的主权;开朗又很腹黑,阴人无下限,只要敢惹她绝对会让那个人后悔出现在她面前。她恍如生活在两个极端的世界却又很真实,且看她如何挥撒青春舞出自己的人生。.你那天找我说了半天不就是想告诉我你认识他十年喜欢他十年这十年他很照顾你我的出现让他移情别恋让我要是不喜欢他就走远点就算有意也秉着先来后到尊老爱幼的精神让给你嘛,当时我只说我知道了是针对他喜欢我这件事可没答应你什么,再说了,谁告诉你你就是先来的?你认识他十年可我打出生就认识他了,按你的理论先来后到后到的是你吧,应该让的也是你吧,再再说了一个男人知道一个女人在身边默默喜欢他十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你还想他当面拒绝让自己没脸的话尽管去没人拦着.
  • 锋刃

    锋刃

    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在乱世中风雨飘摇,庄主董笑天年岁已高,狂傲,有势力,杀人不见血,但在乱世中也显得苍白无力;大少爷藿玉山做事稳重,却也胆小怕事,与弟弟董玉虎见弟情深;二少爷黄玉虎年轻莽撞,有青春活力,敢打敢拼不怕死,是一只猛虎。控制秦川的土霸王朱昌与董笑天有私人恩怨,在日本人来袭时主动投降,并且充当走狗,欺凌老百姓,将董笑天置于风口浪尖上;潜伏在秦川的徐绍贵,阴差阳错走进董家序园,因身负重任而无法跟?人厮守一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盛世风华,朱门嫡女

    盛世风华,朱门嫡女

    【正剧版简介】:孟窈是死喜堂之上的,曾经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夫君执着别人的手让她成全,她抱着生死不明的嫡子在材房内喊了一夜,只为他慈悲的一眼。五年夫妻,她助他平步青云、权倾楚国,他还她一场笑话和三岁幼子未寒的尸骨。她含恨大闹喜堂,许下恶毒诅咒,愿他们卧不能寐、情不善终生生世世被恶鬼所缠。最后,她却不得不撞墙自戕,让蔓延的血色洒遍喜堂,她怒睁着眼睛看向那对逼死她的人,便是死了她也要化为厉鬼将那些伤的人生吞活剥了。睁开眼,她再也不是相府的怨妇孟窈了。她叫萧绰,风姿绰绰,人若其名,艳光四射。前生,她是高平孟家嫡女丞相爱妻,是九州密宗‘离恨天’天策宗宗主。今世,她是辽国南院大王嫡女长乐郡主,是九州密宗‘离恨天’天机宗传人。前世,她为爱而奔,舍家叛宗、逆天改命只为助他一人成就大业。今世,她愿为魔,顺她者昌逆她者亡,翻手江山覆手云。她萧绰,宁可负尽天下人,也不会让一人负她!【剧情版简介】:【父王】“王爷…您可要给妾身做主啊…萧绰那个死丫头竟然敢打我…您看这伤…”三夫人委屈的道。“看这伤倒像是燕燕出的手…”王爷喜呵呵的说道。“王爷…她这是目无尊长!”“我惯的,怎么你有意见?”王爷吹了吹胡子,眼睛瞪得大大的。【竹马】“你这伤是怎么回事?”萧绰抬眼看了看不断在她眼前溜达的人。“哼,路见不平教训了几个纨绔!”某个鼻青脸肿的人说得脸不红气不喘。“喔,是被教训的吧!”萧绰悠悠的道。“谁叫他们玷污燕燕你的名节,拼了命也要打!”“我韩楚墓的未婚妻就是我也不能欺负的,岂能容得他人折辱!”【知己】“子车世子不知这平阳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萧绰看着马车上的白衣美少年,恼火的吼道!“知道。”“那你还来…”找死。“永夜不求与燕燕生能同寝,但求死能同穴!”子车央莞尔一笑不知令多少人折了腰。“随你!”萧绰甩袖暴走。…【离恨天批语】:名花倾国承恩前,只为回眸一笑间。(耶律贤)蓝颜三千衣不染,一见子车误终生!(子车央)最是花间倾国色,万凤朝凰九州同。(萧绰)【墨朱】:此文架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为您推荐十泗的女强文:《溺宠——至尊狂妃》
  • 许君玲珑心

    许君玲珑心

    穷女生宁清如为了谋得生计,取得画稿稿费,不惜编造谎言骗了公子哥孟嘉和。孟嘉和发现自己被骗,却被她的小聪明所吸引。兜兜转转,宁清如和孟嘉和发现,原来命运捉弄,他们其实是自己最痛恨的那类人。当隐秘身世被揭发,国恨与命运相碰撞的时候,在浊世为人清如冰,已经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