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47

第47章 汉代的孝廉与举孝廉制度

宋治民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父母尽孝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敬老、爱老的表现。试想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去爱别人?怎么会去爱社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宣扬尊敬孝行。《史记·五帝本纪》就记载传说中的人物舜是事亲及后母极孝的人。同书《仲尼弟子列传》称曾参事“孔子以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不孝的人,要遭到唾弃。《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吴起“游仕不遂”,“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以至其后世还受到社会的谴责,留下了“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的诗句。

孔子认为孝是人们行为的根本。他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官。”孔子的这种思想代表了东方的伦理观念,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提倡,形成了所谓忠君爱国的道德准则。

汉兴接秦之弊,急需稳定政权,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因而大力宣扬孝道。《汉书·高帝纪》记载:“六年夏五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刘邦将建立汉王朝归功于其父。曰:“此皆太公之教训也。”“今尊太公曰太上皇。”显然,刘邦在这里是以天子的身份尊事其父,以为天下的表率。同书《惠帝纪》:“四年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西汉王朝一开始即宣扬孝,并予以奖励。《汉书·霍光传》记载:昭帝崩,迎昌邑王贺即天子位。贺行淫乱,霍光召集大臣议废贺,“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顷,且汉之传谥常为孝道,以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资治通鉴·汉纪》昭帝元平元年所记同。汉代自惠帝起谥皆加“孝”字,是希望汉家的天下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也是宣扬孝道的意思。《汉书·高帝纪》:高后元年二月“赐民爵户一级,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一人”。师古曰:“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以劝励天下,令各敦行务本。”《资治通鉴·汉纪》宣帝神爵三年,韩延寿为左冯翊:“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注:“贤曰:三老、孝弟、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高帝置,孝弟、力田高后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可能在高后当政时,在乡一级除了三老、啬夫、游徼之外,另设孝弟、力田,既为乡吏,不可能秩二千石,或许有误。《汉书·文帝纪》:“十二年诏曰:‘孝弟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其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导民焉。’”师古注曰:“计户口之数以率之增置其员,广教化也。”根据这些记载,在汉初,国家除对孝者进行表彰外,还在乡一级政府设置孝弟、力田的专职人员,以劝导百姓,这些可能是在三老、啬夫、游徼这些乡吏之外添置的人员。文帝十二年诏书中的“常员”是以户口之多少设置孝弟、力田的规定人数,应该是遴选孝弟、力田者充当。《汉书·武帝纪》元狩六年六月诏曰:“……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似乎更能说明孝弟、力田的职责。

最初孝和廉应是两回事。《汉书·文帝纪》孝文帝十二年遣谒者劳赐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二匹。同书《武帝纪》元狩元年赐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元朔元年,有司奏议:“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同书《宣帝纪》地节四年春二月诏曰:“导民以孝则天下顺。”这里只提到孝,并且孝道的赏赐要比弟者、力田为高。根据元朔元年奏议,不举孝的罪远比不察廉的罪名大。《宣帝纪》黄龙元年夏四月诏曰:“举廉吏诚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秩禄上通,足以效其贤材,自今以来毋得举。”说明廉吏乃已为吏而举廉。例如《汉书·赵广汉传》:赵广汉为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同书《萧望之传》:望之曾为郡吏,“及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为属,察廉为大行治理丞”。御史大夫之属吏有掾,有属,属为百石吏。望之以御史大夫之属察廉,为大行治礼丞,为大鸿胪的属官。这些都是已为吏,因察廉而得到提拔的例子。《汉书·循吏传·黄霸》载京兆尹张敞上奏:“……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孝廉、廉吏务得其人。”《资治通鉴·汉纪》宣帝五凤三年所记同。孝弟、孝廉、廉吏并列,则三者各为一科。

汉武帝独尊儒术,于“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师古曰:“孝为善事父母者,廉为清洁有廉隅者。”《汉书·董仲舒传》称:“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从此孝廉纳入汉代选拔人材制度的标准之一,往往由举孝廉而进入仕途。如《汉书·王吉传》:王吉以郡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其子骏亦举孝廉为郎。同书《京房传》:房“以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在汉代郎为进入仕途的开始。东汉承袭了这一制度,《续汉书·百官志》:“每郡置太守一人……本注曰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岁尽遣吏上计,并举孝廉,郡口二十万举一人。”每年举孝廉成为郡太守的职责之一,并按所在郡国的人口数量决定举孝廉的人数,看来东汉时举孝廉这一制度更加规范了。《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元年“夏五月辛卯,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这里的长乃小县的县长,相乃侯国的相,如果说西京刘辅举孝廉为襄汾令(见《汉书·刘辅传》)是个孤例,或许和刘辅是河间宗室有关,那么到了东汉,孝廉中之优秀者,可直接为县长、侯国相,为长吏,并以诏书形式公布,已成为一种制度了。由此也可见当时对孝廉的重视。《资治通鉴·汉纪》顺帝阳嘉二年:“帝引公卿所举敦朴之士,使之对策及特向以当时之弊、为政所宜……太史令南阳张衡对曰:‘自初举孝廉,迄今二百岁矣,皆先孝行,行有余力始学文法。辛卯诏书以能章句奏案为限,虽有至孝犹不应科,此弃本而取末。曾子长于孝,然实鲁钝,文学不若游、夏,政事不若冉、季,今欲使一人兼之,苟外有可观,内必有阙,则违举孝廉之志矣。’”东汉举孝廉为郎者颇多,如《后汉书·韦彪传》:彪于“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同书《郅恽传》:“恽年十二失母,居丧过礼。”东汉初年,郅恽为强弩将军陈俊将兵长吏,陈俊授以军政。后郅恽耻以军功取位,遂辞归乡里。曾为郡吏,又去职。“恽遂客居江夏教授,郡举孝廉,为上东城门候。”汉制城门校尉掌洛阳城门十二所,秩比二千石级,司马一人千石,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郅恽子寿亦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20世纪70年代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一座东汉墓,在墓室的西、南、东、北四壁绘有大型壁画《车马出行图》,并有榜题,叙述了墓主人一生的仕宦经历。墓主从“举孝廉”到“郎”、“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使持节护乌桓校尉”,跨入了两千石一级的高级行列,其从政过程和文献记载完全吻合。

举孝廉成为一种制度后,对未举孝廉的孝、弟者仍时有褒奖。《汉书·武帝纪》:元狩元年,“其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前引元狩六年诏:“……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弟、力田以为民师。”同书《宣帝纪》:元康元年诏赐“孝弟、力田帛”。同书《元帝纪》:初元元年“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赐宗室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这种赏赐孝、弟者的例子还有许多。东汉往往赐三老、孝弟、力田民爵,如《后汉书·明帝纪》明帝即位赐“三老、孝弟、力田人三级”,永平三年赐“三老、孝弟、力田人三级”。同书《章帝纪》:建初三年赐“三老、孝弟、力田三级”等。除赐民爵外,还专门表彰孝行,有举至孝。《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诏“……其令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举贤良、方正……及至孝与众卓异者,并遣诣公车,朕将亲览焉”。《后汉书·刘平传》序:“卢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建初中章帝下诏褒宠义,赐谷千斛,常以八月长吏问起居,加赐羊酒。”“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建光中公车特征,至拜侍中……有诏赐告归,加礼如毛义。”同书《江革传》:“乡里称之曰江巨孝……永平初举孝廉为郎”,历官楚太仆、司空长史、五官中郎将、谏大夫。“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诏制齐相曰:谏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唯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革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及卒诏复赐谷千斛。”这些都是对孝者的一种特殊褒奖。

上述材料证明,两汉时期大力宣传、提倡孝道。汉代的统治集团以为一切伦理、道德均从孝始。孝道行则民顺,则教化行;教化行则吏治,吏治则天下安。这样,统治集团的政权也就得以巩固。《后汉书·韦彪传》载章帝时,“是时陈事者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议。彪上议曰:‘……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正是汉代提倡孝行的目的。《后汉书·荀爽传》载爽对策曰:“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故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可见《孝经》经统治集团的大力提倡,在汉代广为流传,大约也是和褒奖孝行、将孝廉列为进入仕途的途径之一是相辅相成的。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并不完全施用儒家的主张,但儒家的思想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孝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治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

同类推荐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田园谷香

    田园谷香

    重生农家小萝莉,家长里短是非多。家穷势薄遭人欺?不怕!有爹有娘有大哥哩!一家齐心好温暖,看咱带着家人奔小康。夫君?咳咳,伦家还木有想好挑哪个呢……**********************************感谢《锦医夜行》作者未眠君做的封面!
  •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不管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混迹于职场多年的老江湖,职场心理学都将是你避免成为炮灰的宝典。本书是一本绝不枯燥的职场生存手册!它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职场中的种种注意事项,让你加薪、升职、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 舞魂

    舞魂

    如果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幸福,那么穿越又有何妨?如果只有为你亲手带上耳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终身的依靠,你又会选择谁呢?一个是拥有绝世武功冰冷孤傲的前朝皇子,隐姓埋名只为报国仇家恨;一个是温柔执着的突厥王子,只愿为一人倾心;一个是手握重兵的护国将军;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内定夫君。谁才是为她戴上耳环的人呢?又有谁能陪她舞尽此生?小蓝要开新坑了,《双面夫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蓝在这里鞠躬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景云谣

    景云谣

    本文原名《锦绣河山》,这是一段全然不同的历史,一段全然不同的纠葛……瞭想前尘事更哀,景故犹然情何在。云遮月华夜如暑,苏醒却道春已埋。慕羡鸳鸯湖中戏,涯畔梦君杯前待。(偶老乡和二姐姐共作的藏头诗……)青梅煮酒既论英雄,也论知己。只是,英雄易找,知己难觅…一场梦幻,一次穿越。在现代,她是一个再固执不过的丫头,固执的不愿意忘记过去,固执的不愿意接受现实,也固执的拒绝着爱情。可是她并非是那样不可理喻的人,只因为,她的心已经被埋在了过去。于是,她离开了现代,出现在一个繁华鼎盛的年代。可是,她依然拒绝着爱情,别人的争斗嬉笑,她一笑而过,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闲话般的威胁在她看来真的如闲话一般。“你这样是来可怜我的吗?”身为不得宠的女人,她冷冷的看着夫君的“青梅竹马”…“在我身上这样做,你真是白费力气!”身为正室的她,淡淡的回应着小妾的“煞费苦心”…“下次再这样,我咬断的就是你的喉咙!”家道中落的她看着趾高气昂的夫君。而对于历史未曾赋予她的那个人,她只能留下一声叹息:“我还不想死的那么早,所以我不能爱上你…”周旋与爱情、战争、阴谋、叛逆、朝权之中,她背弃了所有的人,也拯救了所有的人。一步步的走着,一步步的看着,沿着历史的轨迹,她孤独的行走着,直到最后,她才惊讶的发现: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没有她丝毫的立足之地。苦笑着站在天地间,她像是看一场笑话般的看着自己…直到她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杯酒,一个男子笑对她:“和我一起共饮此杯,愿否?”醇酒荡漾,漾出点点真情…酣酒过后,两情相悦,放眼天下,共赏锦绣河山…亲亲海蓝帮我做的视频:亲亲海蓝的作品:《风尘舞》此文是穿越文,有爱情有历史,也有作者的YY,所以史学家、求实家慎入~本文不会篡改历史,其余故事纯属戏说,仅供大家乐呵乐呵…※※※※※※※※※※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
  • 婶婶

    婶婶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萌萌仙约:上仙,您的狐狸丢了

    萌萌仙约:上仙,您的狐狸丢了

    第一次见,她是榕树下晒太阳的小狐妖,被妖袭击,为他所救。再见,她蜕变成一只小狐仙,住在了他的轻音谷,阴差阳错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可小狐仙却误会紫陌大大喜欢的是好友素云,理解错了紫陌大人的某些意思,在两人大婚之际,带着紫陌上仙的孩子逃之夭夭,紫陌大大无奈千里去寻妻。妻子儿女全都到手,何奈状况百出,上古凶兽统统现世,解决完凶兽之乱,却又曲终人散,带着儿女,回到当初的地点,今夕何惜?当初的伊人,又在何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