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20

第20章 类书与文学(5)

昔颜真卿编《韻海镜源》,以韻隶事之祖。然其书不传。南宋人类书至多,亦罕踵其例。唯吴澄《支言集》有《张寿翁事韻撷英序》,称荆公、东坡、山谷始以用韻奇险工。盖其胸中蟠万卷书,随取随有。倘记诵之博不及前贤,则不能免于检阅。于是乎有诗韻等书,然其中往往陈腐云云。是押韻之书盛于元初。时夫是编,盖即作于是时。……然元代押韻之书,今皆不传。传者以此书最古。又今韻称刘渊所並,而渊书亦不传。世所通行之韻,亦即从此书录出。是韻府、诗韻皆以大辂之椎轮。

所谓“以韻隶事”,从後世的诗韻书来看,就是将摘录的提炼成两三个字或不多几个字的词藻,按照其尾字所属韻部进行归类。尾字属“东”韻的辞藻,就归在东部。文人们若被限定用东部字为韻脚作诗,他就可以到诗韻的东部去寻找相应的辞藻。《韻海镜源》是一部五百卷的大书,颜真卿组织了很多文人来编纂,从开元年间开始,直到大曆年间纔完成。这部书现在已经失传了。关于这部书的体例,从下边两条材料中我们可以揣测一二。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並序》(《颜鲁公文集》卷七,四部备要本。):

真卿自典校时(开元二十四年),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韻》,引《说文》、《苍雅》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已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韻海”。以其镜照原本,无所不见,故曰“镜源”。

《四库全书总目》之《佩文韻府》提要:

释皎然《陪颜使君修韻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诗,有“外史刊新韻,中郎定古文。菁华兼百氏,缣雅备三坟”句。其自注又有“鲁公著书,依切韻起东字脚”语。然则分韻隶事,始自真卿。

从这两则材料看,《韻海镜源》似乎依陆法言的《切韻》分部,每一字目下先引《说文》、《苍雅》等字书解释字义,然後排列从经史中摘录出来的语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在体例上它和集历代诗韻之大成的清初的《佩文韻府》相差不是很遥远,也许祇是精粗的区别。

在允许携带书本进考场的情况下,举子们若携带《韻海镜源》这种新型的诗韻类书,按题、按韻地查凑,他们的填充、拼帖工作会变得容易许多。

2.类书与制举

制举与进士、明经等常科不同,考试的科目与时间都不是固定的,即《新唐书·选举志》所说的“其为名目,随其人主临时所欲”。当然,这所谓“临时所欲”,是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需要。制举科目繁多,傅璇琮先生据《唐会要》卷七十六《制举科》所做的不完全统计,有六十三种之多。这些科目有的偏于文艺辞藻,有的偏于经学,有的偏于吏治,有的偏于军事,有的偏于品行。《新唐书·选举志》列出四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达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认为这四者“其名最著”(参见《唐代科举与文学》,137~139页。)。

唐代制举以试策文为主,其中很大一部分科目都与政事有关。直言进谏的策文,是应试举人作文的榜样。中唐以後,随着政治日益腐败,举子们的制举对策更加直言其事,更尖锐。不过,也有不少应举者,其所对策也不过是敷衍成文,颂多于谏的。司马光《论选举状》批评他那个时代制举的缺陷说:“国家虽设贤良方正等科,其实皆取文辞而已。”(《司马温公文集》卷三。)这种情况在唐代也是如此(参见《唐代科举与文学》,147~152页。)。

这裏我们需要交待一下,除了制举,唐代进士科也是要试策文的。而且在唐初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进士考试祇考策文,而与诗赋无关。到唐高宗後期,进士试纔由试策文一场,变为试杂文、策文、帖经三场。其中试杂文即试诗赋,是三场中最关键的一场,最能代表进士科的特点(参见《唐代科举与文学》,165~173页。)。因此讲类书与科举文学的关係,在进士科那一部分裏,我们祇讨论了诗赋,把策文留到制举中来一併讨论。

策论要求举子对各种政治事务发表意见,与社会现实的联繫较明经、进士二科要紧密,似乎与堆砌死人的类书扯不上关係,其实不然。首先,对现实的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不能信口雌黄,需要言之有物,需要以史为鉴,这就要求举子要有一个天文地理、上下古今的广博的知识储备。其次,策论是骈体,这就意味着一定的声律对偶要求,和一定的成语典故密度。在这两点上类书都能满足举子们的应试需求。

宋以後雕版印刷术日益普及,实用的类书较之唐代更加繁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兴起了很多专门为举子们作策论备料的类书,如王应麟的《玉海》、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说》、无名氏的《永嘉八面锋》等。下面我们准备通过介绍书坊印刷的《群书会元截江网》,来说明一下这种类书的大致风貌。《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群书会元截江网》提要:

不著撰人名氏。……盖理宗时程试策论之本也。……各类之中,以历代事实、宋朝事实、经传格言、名臣议奏、诸儒至论分段标识。又有所谓主意、事证、时政、警段、结尾诸目。至于排偶成句,亦备载焉。考宋礼部条式,元祐旧制,第一场以经义诗赋分两科,第二场则均试论一道,限五百字以上,第三场则试策三道。御试亦均用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绍兴六年改制,四场试士。其第三场仍试论一道。第四场减策二道。御试亦仍用策一道。故讲科举之学者,率辑旧文以备用。其出自士大夫者,则《永嘉八面锋》、东莱《制度详说》。其出自坊本者,则是书之类。大抵意求广络,故丛冗日增。然其间每事皆具首尾,颇便省览。

这样的类书真是无所不包的大全,既有备料的各种“事实”、“格言”、“议奏”、“至论”,又有指导作文的“主意”、“事证”、“结尾”等。如果案头常置一部这样的巨典,还怕发不出好议论,作不出好策文吗?明代李黼在其所撰同类性质的类书《王制考》的序中说:“他日下陈场屋,上对明廷。”(转引自《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王制考》提要。)编纂者们对这类类书很有信心,认为它们不但可以帮助在科举考试中作出好的策论,而且还可以帮助中举的读者将来从容地做个能幹的官员。

唐代的类书不如宋以後的类书分工那么细密,当时大概还没有《群书会元截江网》这种体例精细地应对策论的类书,不过像《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综合性类书也可以给举子们作策论提供帮助。至少它们可以帮助考生们变得似乎很博学,为他们提供必须的成语典故。另外,玄宗朝杜嗣先所编《兔园策府》,吕思勉认为就是为试策所编纂的,並引王应麟《困学纪闻》中的话说《兔园策府》乃“仿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

二、类书与官用文学

举子们经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後,还有很多骈体公文等着他们去作。这些公文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上行公文与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主要是指臣下给帝王上的奏书;下行公文主要是指帝王给他的臣民下达的指令。在古代这两类公文名目繁多,根据内容等的差别,臣子的上行文书可以分为章、奏、表、议、疏、启、劄子、弹事等,帝王的下行文书可以分为诏、命、令、制、谕等。後世一般把前者总称为“奏议”文,後者总称为“诏令”文(参见《中国古代文体概论》,450~451页。)。这些公文在唐代都得用骈体。

奏议文自然是由臣子们自己写,诏令文自然也得由臣子们代笔。傅璇琮先生说:

进士以试诗赋主,讲究声律对偶,这与唐朝的制诰文体讲究四六骈俪、文藻华饰相适应,因此进士及第後往往授以校书郎、秘书郎之职,以後就逐步升迁进翰林院学士,所谓“进士士林华选”,“朝廷设文学之科,以求髦俊,台阁清选,莫不由兹”(《唐代科举与文学》,127页。)。

翰林学士可以说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其工作主要就是代皇帝立言,也就是代皇帝处理各种诏令文。唐代在朝廷裏为皇帝代笔的不祇是翰林学士,中书省的官员也负责起草诏令(《朝野类要》卷二“称谓”之“两制”条:“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中书舍人谓之外制,亦掌王言,凡诰词之类。”)。白居易既任过翰林学士,又作过中书舍人,在他的文集裏收录有六卷在中书省的制诰,四卷在翰林院的制誥。

这些代皇帝立言的文章,都有严格的程式规定,而且关係国家大事,要写好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些为皇帝代笔的大臣,在这方面往往需要花些特别的心思。白居易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自编有一本叫《白朴》的书(有关此书的详细情况请参见本书附录二“唐代类书提要彙编”之《白朴》条。),乃分门别类地编排当时的诏批答词,作为自己写诏令文的模板。有“燕许大手笔”美誉的燕国公张说,“前後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大唐新语》卷一《匡赞》,44页。),“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咸讽诵之”(《旧唐书·张说传》。)。张说在武则天朝担任过“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在唐玄宗朝担任过中书省的首席长官“中书令”,长期执掌宫廷裏的诏令文。在这裏我们要强调的是,拥有“大手笔”美誉的张说与好几部类书的编纂都有密切关係,一是《三教珠英》(《旧唐书·张说传》:“长安初(武则天年号),修《三教珠英》毕,迁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擢拜凤阁舍人。”《唐会要》卷三六《修撰》:“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日,麟台监张昌宗撰《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成,上之。”所列参与修撰者二十六人,其中有张说的名字。《旧唐书》卷一〇二《徐坚传》:“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知几、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麟台监张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峤总领其事,广引文词之士,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历年未能下笔,坚独与说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流,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从《徐坚传》来看,在《三教珠英》的修撰过程中徐坚、张说出力最多。),一是《初学记》(《大唐新语》卷九《著述》云:“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並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以《初学记》为名。”)。另有一本十卷的小类书《事对》据说是张说独立编纂的(《事对》:《中兴馆阁书目》类书类云:“题唐燕公撰。采经史,属辞比事,间作诗语集之,凡一百四十门。意出于张说。”《宋志》类书类云:“《燕公事对》十卷。”)。

中唐贤相陆贽也很擅长公牍文章,他的政论文备受後人推崇。陆贽的其他文章差不多都失传了,唯有收录其诏令、奏疏的文集《翰苑集》流传了下来。《四库全书总目》之《翰苑集》提要说:

《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贽文十餘篇以後世法。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後苏轼亦乞以贽文校正进读。

同类推荐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到冰岛请一位向导,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书中的汉斯,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阿克塞尔,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最后回到了地面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热门推荐
  • 若是爱已成伤

    若是爱已成伤

    他多希望能将她捕获,永远安放在身边。在故事之初,她已死去,却一再影响着这个豪门世家的命运……她是一个通灵少女。美丽,寂寞,出身低微却高贵如莲。他是一个富家子弟。英俊,孤独,心机深沉,满身往事。然而,世俗的目光只能紧紧拥抱,挣扎在万丈深渊……
  • 穿越不当妃:皇帝缠上了厨娘

    穿越不当妃:皇帝缠上了厨娘

    这年头,穿越是时尚,她这个打小就爹娘不爱的胖妞终于也时尚了一把,可是她除了会吃就只会做,穿越必备二十一技一样都不会,她要怎么样在这古代混得风声水起啊?这个男人是皇帝咩?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先吊住他的胃口,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偏这个小正太还真等着被她抓,说是身心实贱会更能体会真理……
  • 世界上最复杂的落水者

    世界上最复杂的落水者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梦红楼之溶黛

    梦红楼之溶黛

    明珠美玉世难寻,黛眉轻颦貌倾城。庭院深深深几许?韶华易散,如同烟云飞尽,何处找寻?风波乍起,生活在这侯门深苑之中,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却是波涛暗涌。昔日小儿女,姐妹情,韶华褪尽之时,会留住?还会留?黛玉,一方明珠美玉,清丽如诗,秀美绝伦。清眸凝睇,淡淡清愁泛滥眉峰,凝望眼前人,是夫君?是知己?亦或无缘人?水溶,一汪回旋清波,玉树临风,俊朗无俦。眼眸飞扬,浓浓深情流转眼底,凝望眼前人,是妻子,是爱人,是一生至爱!水转珠旋,水转一日,珠随之转。水止时,方是珠沉时。波涛涌,同舟济,披荆斩棘。风雨停,彩虹现,风平浪静。取舍之间如何抉择?携手相看红尘?孤寂相顾遥望?唉唉唉,我看我现在就是水溶黛玉控了,想要写其他的文,下笔写的还是水溶和妹妹,真是伤脑筋。此文男主暂定水溶,以后会不会变更,还不一定,溶黛,不一定就是水溶和黛玉,嘻嘻!推荐铃兰轻声的《水玉梦醉红楼情》
  • 我家师尊不好惹

    我家师尊不好惹

    仙境山,而倘若那一世的缘起缘灭终究是始于徒然,他们不期而遇,而他却说:“女人,今后跟在我身旁,那么谁又会将此生用尽,他教她仙术,不想她却喊他一声师父!他微笑轻挑起她下颔:“乖,当再睁眼时,来守候那一场誓死的爱恨交织?,不许离开我半步!”闯荡江湖,风过枝蔓当不期而遇始终是一场命中注定,却已不再是人前人下,医学界的奇迹……喊我一声夫君来听听?”她随手拍开他的狼爪疏离一笑:“师父!师徒有别,【已完结】她是医学界的天才,一朝穿越,她破棺重生,还望师父自重才是!”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