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8

第18章 孔广森与庄述祖的经学(4)

所以,孔广森自立的三科九旨,与何休三科九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没有了王鲁说等《公羊》学的微言,只是对《春秋》所谓天道、王法、人情的阐发。而所谓日月时的天道,在《春秋》中不过就是宋衷所说的详略之旨,也就是孔广森所推许的赵汸的日月之法,如所传闻世大夫卒,恒不日,日则有故,如强牙卒日;所闻世恒日,不日者有罪,如得臣、仲遂卒不日;所见世无论有罪无罪,有故无故,皆恒日之类。所谓王法的讥贬绝,不过是宋衷所说的轻重之旨,是依据身份的不同与过失罪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文辞,以示讥贬绝的程度差别。所谓人情的尊亲贤,不过是尊尊亲亲贤贤原则,及其所谓为尊者讳、亲者讳、贤者讳的笔法。因而,孔广森三科九旨实际上就是《春秋》学的褒贬笔法及由此体现的尊尊亲亲贤贤诸大义。难怪孔广森即使在引《公羊》学之时,也会放弃改制诸微言,如隐公三年“春王二月”,《解诂》以改制、存二王后、通三统为说,而孔广森仅以天地人三正的正朔来说三统,只说什么“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若曰文王所因地布教之月”,(《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而毫无改制的内容。

稍后的刘逢禄就认为,孔广森所立的三科九旨不讲微言,背离了《公羊》学的基本精神,进而在《春秋论》对其作出了激烈的批评:

乃其三科九旨,不用汉儒之旧传,而别立时、月、日为天道科,讥、贬、绝为王法科,尊、亲、贤为人情科,如是则《公羊》与《穀梁》奚异?奚大义之与有?推其意,不过以据鲁、新周、故宋之文疑于倍上,治平、升平、太平之例等于凿空,不知《孟子》言《春秋》继王者之迹,行天子之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为邦而兼夏、殷、周之制,既以告颜渊;吾岂为东周,又见于不狃之召;夏、殷、周道皆不足观,吾舍鲁何适,复见于《礼运》之告子游,是故以日月名字为褒贬,《公》、《穀》所同,而大义迥异者,则以《穀梁》非卜商高弟,传章句而不传微言,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与!(《刘礼部集》卷三。)

视《公羊》学的王鲁诸说不仅于《公羊传》无据,而且有背上的嫌疑,以《公羊》学的三科九旨为凿空之论,这是孔广森不讲王鲁诸说的认识原因。而王鲁等说的三科九旨恰恰是《春秋》的根本所在,没有了何休的三科九旨就不是《公羊》学。所以,孔广森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名义上是解《公羊》的著作,却失去了《公羊》学的根本精神。这只能是《春秋》学中“传章句而不传微言”的“中人”之学,而与《穀梁》学没有了区别。所以,刘逢禄对孔广森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中否定《公羊》微言的许多内容,进行了公开的批评,指责孔广森对《公羊》学精神的偏离。(魏源整理的刘逢禄《广墨守》,就是采取刘逢禄读《公羊春秋经传通义》的条记作为后半部分,其中都是批评孔广森不合《公羊传》与何休《解诂》。据笔者所见,刘逢禄的批评有五大方面,一是“书爵进退之例,《通义》不如《解诂》者”;二是“《通义》褒贬之例不如《解诂》者”;三是“《通义》卒葬之例不如《解诂》者”;四是“《通义》论灭人日月之例不如何氏者”;五是“《通义》所论礼制之未安者”。其中还说,“孔氏《通义》……皆据误本而为之说”等等。)

因而,孔广森的《春秋》学同庄存与一样,都具有不讲微言,只重大义的特点。而对微言的否定,孔广森较庄存与又显得更为明显。所以,他虽然名义上是以会通《公羊》经传为目标,但是,同庄存与一样只是停留在对《春秋》学大义的讲求上。他所谓探求《春秋》的新意,也只能仅仅是对《春秋》大义的探讨。所以,孔广森所说的《春秋》新意,其内容自然不脱尊尊亲亲贤贤,君臣夫妇父子各居其位的那一套。他说:

《春秋》监四代之令模,建百王之通轨,尊尊亲亲而贤其贤者,尊者有过,不敢讥;亲者有过,是不可讥;贤者有过,是不忍讥。爰变其文,而为之讳,讳犹讥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四代之令模,百王之通轨,不过就是以尊尊亲亲贤贤为内容的儒家经学原则,而《春秋》新意也就主要体现在这种等级名分的礼制上。故《春秋》之义亦即《春秋》之礼,礼与义是二而为一的,所以,孔广森说:“重其礼,不重其事,制作之意也,察于此,可以治《公羊》之学矣”(《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一。)。这是汉代《公羊》学及庄存与以《春秋》为礼义之大宗的说法。孔广森所谓《春秋》大义,就其内容来说与庄存与大致是相同的。然而,孔广森与庄存与的出身与经历的不同,使其所言《春秋》大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庄存与所说的《春秋》大义以大一统的尊王为核心,而孔广森则尊尊贤贤亲亲并重。尊王重视的是君主的地位与作用,尊尊亲亲贤贤是对孔子所确立的一般政治伦理原则的肯定。庄存与的《春秋》学是寄希望于帝王,而孔广森的《春秋》学重在尊尊贤贤亲亲的圣人之义。相对于汉代以后的《春秋》学,这都不是什么新东西。

当然,孔广森所言大义还是有一点新内容,这就是他受其师戴震重情观念的影响,将人情与天道、王法并列为三科之一。而且,他还在书中多次发挥此说,如释文公十五年,“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一条说:

无罪时,有罪月,子叔姬有罪矣。而犹若不欲其罪。《春秋》有以义治,有以恩治;恩不本义,私恩也;义不本恩,则非公义也。虽有法度不足以一天下,天下唯情出于一,故义者必因人之情而为之制,君臣以义合者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六。)

天下只有人情是统一的,义应该因人情而为制,这是对人情地位的极度推崇。他还说:“讥贬绝不槩施,每就人情所易惑者,而显示之法,而人莫知”。(《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将人情说成是孔子著《春秋》、言《春秋》之法的一个原则,此说是以前《春秋》学所没有的新东西。然而,他既说“天下唯情出于一”,又以尊尊贤贤亲亲论人情,就失去了人情所具有的“一”的规定性,将人情仅仅局限于尊尊贤贤亲亲的礼义了。

从总体上说,孔广森的《春秋》学还不是《公羊》学。他虽然以阐明《春秋公羊传》为目标,但是,并没有严守《公羊传》,遵循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学,而是会通三传,杂采史籍与文字训诂的著述,博取历代《春秋》之说。较之庄存与的《春秋》学,他更加明显地重大义,否定微言,与赵汸的《春秋》学更为接近。他还有明显的矛盾之说,既说《左传》不传《春秋》,又说亲传《春秋》;既说《春秋》之义不需三传,又说离不开三传;既强烈批评《左传》的以史解经,又说解《春秋》需要以事明义;既说《春秋》的本质在义,又在许多地方以文字训诂替代《公羊》之义。所以,孔广森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不仅没有庄存与的《春秋正辞》接近《公羊》学,而且在理论上也没有庄存与严谨。

§§§第五节庄述祖及其著述

清代真正带有汉代今文经学意义上的《公羊》学的出现,是从刘逢禄开始的。而刘逢禄能够接续汉代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学,并在一千多年以后的清代发扬光大,与其母亲家的家学影响有直接的联系。人们谈到这个问题,比较多的是讲刘逢禄的母亲与外祖父庄存与的影响,其实他的舅舅庄述祖对他的影响应该更大。刘逢禄的经学思想不少是直接导源于庄述祖的,庄述祖的经学思想是庄存与经学到刘逢禄经学的中间环节。

庄述祖,字葆琛,因居室名珍艺宧,故学者称其珍艺先生。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卒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六月二十三日。他的父亲庄培因是庄存与的弟弟,少年就以文章著名,其后考中状元,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庄存与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进士,其后仅作过数年的地方小官。这与他父亲、伯父高居庙堂之上的仕宦经历形成巨大的反差,也使庄述祖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学术研究。晚年他更是居家著述,潜心治学,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论著。据张广庆统计,庄述祖的著述共计有37种,计百余卷,其刊行者有《尚书今古文考证》七卷、《毛诗考证》四卷、《毛诗周颂口义》三卷、《夏小正经传考释》十卷、《五经小学述》二卷、《历代载籍足征录》一卷、《白虎通义考》一卷、《辑白虎通义阙文》一卷、《说文古籀疏证目》一卷、《石鼓然疑》一卷、《弟子职集解〉一卷、《汉铙歌句解》一卷、《珍艺宧文钞》七卷、〈珍艺宧诗钞》二卷。此外,有《诗纪长编》一卷、《乐记广义》一卷、《左传补注》一卷、《穀梁考异》二卷、《论语集解别记)二卷、《五经疑义》一卷、《古文甲乙篇》、《说文古籀疏证》二十五卷、《说文谐声考》一卷、《说文转注》一卷、《钟鼎彝器释文》一卷、《声字类苑》一卷、《史记决疑》五卷、《天官书补考》一卷,及校定《尚书大传》、《逸周书》、《孔子世家》、《列女传》等书,未有而藏于家,存佚不可得知。(此据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张广庆博士论文:《刘逢禄及其春秋公羊学研究》(未刊本),第107页。)

而蔡长林所见则与张广庆的统计有一定差异。他说,庄述祖的著作有《尚书今古文授读》四卷、《尚书记章句》一卷、《尚书古今文考证》一卷、《尚书杂义》一卷、《校尚书大传》三卷、《校逸周书》十卷、《书序说义考注》二卷、《毛诗授读》三十卷、《毛诗口义》三卷、《毛诗考证》四卷、《诗记长编》一卷、《乐记广义》一卷、《左传补注》一卷、《穀梁考异》二卷、《五经小学述》一卷、《五经疑义》一卷、《特牲餽食礼节记》一卷、《论语集解别记》二卷、《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释》十一卷、《明堂阴阳记长编》十卷、《古文甲乙篇》四卷、《甲乙偏旁条例》二十五卷、《说文古籒疏证》二十五卷、《说文谐声考》一卷、《说文转注》二十卷、《钟鼎彝器释文》一卷、《校正白虎通别录》三卷、《史记决疑》五卷、《天官书补考》一卷、《校定孔子世家》一卷、《历代载籍足征录》一卷、《汉铙歌句解》一卷、《诗集》三卷、《文集》四卷。(见蔡长林:《常州庄氏学术新论》,第242页。)蔡长林总目所列只有34种,较张广庆所列总目要少3种,但蔡长林所列《尚书》类就有6种之多,较张广庆所列《尚书》类4种要多出2种,蔡长林所列《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释》、《明堂阴阳记长编》、《特牲食礼节记》等也未被张广庆收入。所以,综合起来看,庄述祖的著述总计应在四十种以上。

§§§第六节庄述祖的经学思想

如果仅仅从庄述祖的著述名目来看,他的经学似乎是以文字训诂为宗,以考据疏证为内容,与乾嘉汉学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这些著作所体现的经学思想,却与乾嘉汉学存在很大的区别。从清代《公羊》学的发展说,庄述祖的经学思想较之庄存与,更带有西汉今文经学的特色,刘逢禄、宋翔凤的经学就更多地受到庄述祖的影响。蔡长林说,刘逢禄、宋翔凤的经学多具庄述祖的色彩,是符合事实的。

一以汉学为根株

在庄述祖的著述中,有不少属于汉学文字考证,如《五经小学述》、《毛诗考证》、《弟子职集解》、《尚书今古文考证》、《说文古籀疏证》、《石鼓然疑》、《甲乙偏旁条例》、《说文谐声考》、《说文转注》、《钟鼎彝器释文》等。庄述祖曾与许多汉学家如王念孙、段玉裁、卢文弨、江声等有所交往,而且是很好的朋友,一些有名的汉学家如臧庸还是庄述祖的学生。(参见蔡长林:《常州庄氏学术新论》,第35、37、38页。)这些汉学家经常进行学术讨论,并且对庄述祖的汉学很推许。宋翔凤说:“同时王给事念孙作《广雅疏证》、段大令玉裁作《说文正义》,每采先生之说,叹为精到。”(宋翔凤:《庄先生述祖行状》,《朴学斋文录》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连王念孙、段玉裁这样的小学大家都叹服庄述祖的小学精到,足见其成就之高。

庄述祖从事汉学,是在他科举考试不如意之后。宋翔凤说:

先是,(述祖)于经学之外,制诗赋词章甚富,以不入翰林,遂弃去。从事小学,治许氏书,以先求识字。谓六书之义,转注、谐声最繁而无定说,用《尔雅》之例编《说文》,转注用《广韵》例,又博考三代秦汉有韵之文,编《说文》谐声,《说文》之学,以是遂明,而周秦之书,无不可读者。遂校《逸周书》,解《夏小正》,《诗》、《书》次第皆有撰著。(宋翔凤:《庄先生述祖行状》。)

早年庄述祖以父亲、伯父为榜样,一心希望在科举上有所作为,但结果却只中了进士,与他父亲的中状元、伯父的举榜眼相差悬殊,因而无法进入翰林院。这虽然使庄述祖在仕途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却因此而使他得以专心学术,由应付科举的制诗赋词,转向小学的研究。

他的小学研究以许慎《说文解字》为出发点,并参照《尔雅》、《广雅》,用三代秦汉之文为证,来建立他的古文字学说。宋翔凤《撰舅氏庄葆琛先生行状竟系之以诗即呈孙渊如观察三首》说:

东京一丧乱,六籍咸榛芜;

乡壁误后生,师心皆俗儒。

寂寥过千载,昌明由圣谟;

四经及三礼,汉学求根株。

硕儒生应运,接迹遵斯途;

庄子宦不达,解经得其腴。

声音文字原,毕生托奇脉;

求是从实事,精意追亡逋。(宋翔凤:《洞萧楼诗记》卷三,江宁刘文楷家刻本,第7页。)

宋翔凤这里所说的庄子就是庄述祖。庄述祖以汉学为根株,是希望通过追溯声音文字的小学之原,来探求圣人经典之“是”与“实”,这是庄述祖研究小学的目的与出发点。在这一点上,庄述祖与当时的汉学家是一致的。但是,在对圣人经典的具体认识上,庄述祖则带有明显的西汉今文经学特色,这又不同于当时的汉学家。

庄述祖的研究小学,求声音文字之原,是要恢复所谓古代的籀文系统。与汉学家的唯《说文》是守不同,他虽然肯定许慎的《说文解字》保留了小篆,对许慎与《说文》也有很高评价,同时,又以为小篆并不是声音文字之原,并指责汉学家的死守《说文》“以为不可增损一字”是“抱残守缺”。(庄述祖:《臧和贵小徐说文纂补序》,《珍艺宧文钞》卷五,道光年间庄氏脊令舫藏板,第24页。)他认为,在小篆之先还有所谓古籀文,应该由《说文》的小篆,去求古籀文之原。他在《说文古籀疏证序》中说:

《说文》所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有转写之讹,无虚造之妄,惟分析偏旁,以篆文为主,古籀从之,或有古籀为部首者,亦必篆文所从之字,盖古文自嬴秦灭学之后,久绝师传,当时初除扶书之律,闾里书师,各以意指授,皆小篆也。……古籀既亡,建武时大篆亦残缺,故舍小篆无可征信。(庄述祖:《说文古籀疏证序》,《珍艺宧文钞》卷五,第17页。)

他的《说文古籀疏证》一书,就是希望通过用钟鼎古文来补《说文》的不足,以恢复所谓轩辕所始造的籀文的本来面目,甚至借《说文》以求《归藏》,由《夏小正》以求《连山》。潘祖荫《说文古籀疏证跋》曰:

武进庄珍艺先生,著《说文古籀疏证》,原名《古文甲乙篇》。先生之意以为书契造于轩辕,而大挠所作甲子,与诵、颉同时,是干支实为文之祖,许叔重生炎汉之季,其时古文燔灭殆尽,而郡国所得鼎彝犹罕,五百四十部不得不仍用小篆建首,而以甲乙等二十二部归于篇终,则明乎其为正名百物之本也。先生尝:《连山》亡,尚有《夏小正》,《归藏》亡,尚有始一终玄之《说文》,略可稽求义类。盖以《归藏》为黄帝《易》也。自汉以来,古器日出,纵真赝不无杂揉,要为许氏所未及见者,实难枚数,先生于是蹈闲覃思,就许书偏旁条例,以干支别为叙次,先古文而后小篆,一一探其原本,惜属草未竟而殁。……而先生复古之锐意,可藉以略窥焉。(庄述祖:《说文古籀疏证》卷末,(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

同类推荐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热门推荐
  • 疯爷傻妃闹翻天

    疯爷傻妃闹翻天

    现代特工千羽寒在一次暗杀行动中饮弹身亡,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同名同姓的傻女千羽寒身上。千羽寒人虽傻,出身却好,父亲是骠骑大将军,母亲是皇上嫡亲长姐,她是骠骑大将军府的嫡长女,还与当今太子指腹为婚。因此,她遭到府中庶妹的多次迫害,就连太子也嫌弃她是傻子,生死关头弃她而去。这也就罢了,还被人设计嫁与西凤国的疯癫王爷奕绝。据说,无忧王爷药石无灵,颠狂起来,就挖人的眼珠子当弹珠,割人的耳朵当鱼饵,剁掉人的手脚去喂狗;据说,无忧王爷愚不可及,行为荒诞不经,在府中乱点鸳鸯谱,逼公狗和母鸡成婚,母狗和公猫洞房。据说,无忧王爷酷爱女色,为了选妃,下令在民间大招美女进府,却无一合意。结果无忧王在所有的女子脸上写了个大大的“丑”,让他的三千家丁押着这群丑女浩浩荡荡游街示众。好吧,既然这段姻缘上应天意,下顺民心,那她嫁吧!本以为他们一个疯一个傻,便可躲过皇宫那些明刀暗枪,活得逍遥自在。谁知阴谋一个个接踵而至,各派势力欲置他们于死地而后快!来而不往非礼也!谁让她吃一分苦,她便还谁十分难!哼!不让她活?她偏要风风光光地活着,将那些鬼魅魍魉狠狠地践踏在脚下!精彩片段一:“有山贼?太好啦,绝哥哥,我还没见过山贼到底长什么样呢,我想去瞧瞧呢!”“寒儿想去瞧便去!”奕绝宠溺地刮刮羽寒的琼鼻,将羽寒从马车里抱出来,共骑上一匹系着大红花的马,“踢踏踢踏”地朝队伍前去会山贼去。来到队伍的最前排,奕绝从西凤国带来的那三千兵马早已一字儿形竖开,一千人左右的山贼队伍,劲装黑衣朦脸,横排在我方队伍之中,首领朗朗开口:“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新娘来!”“噗!”千羽寒忍俊不禁,难道这群山贼只劫色不劫财?离开东辰国前,可是有东辰皇赏赐的黄金万两,珠宝无数,绫罗绸缎几十车,他们却明言只抢新娘子?真是让人好生纳闷儿。“放你娘的狗屁!”还不等羽寒开口,一旁的奕绝竟然脸红脖子粗骂开了,“敢抢本王的新娘子,看我不将你们全俺了,卖去伶人馆作娼!”听到堂堂无忧王,竟然这么不顾仪态开骂,千羽寒笑得更欢了,暗赞这爷真是对姐儿的胃口!“杀!”贼首领大概是嘴上功夫不怎样,被奕绝骂得愣了一小会,直接抽剑高喊,“抢新娘!”一时,双方立即展开了血战。精彩片段二:“洞房!”千羽寒如墨般的眸子眨了眨,嘴角微微弯起一抹狡黠的狐度,“顾名思义,就是在房里打洞!”
  • 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

    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

    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
  • 战帝系列(七)

    战帝系列(七)

    重山河毫不犹豫,正待循声掠出,忽闻一声冷笑毫无征兆地进入他的耳中,在风雨声中竟仍显得清晰无比,就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短刀,可以洞穿一切……
  • 极品桃花

    极品桃花

    文文已经半价咯,O(∩_∩)O~本该深陷山涧的莫亚瞳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大美女,而且还是个响当当的京城首富!本以为生活从此潇洒,可桃花却打乱平静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既然如此,何妨做个风流美少女!暴花雨,请来的更猛烈些吧!他,一国太子却只身易容在他乡,只为收获情报和挑起战乱。成为一国之君的他只为她保留后位,纵使她……不屑一顾。他,邪肆妖娆,仅一面就已定下终身。以皇子身份将她收束,但却收不住她散发出的光彩。越是害怕失去就越难以将她困住!他,俊美秀气,医术了得。为了初恋他百般心伤,最后竟发现物是人非。遭人逼婚后才明白心已失守,情难防!他,白衣似仙,总是从天而降。出入皇宫内院犹如自家小院,武艺超群却性情单纯。为了尚且懵懂的爱情守护在她左右,殊不知她已不是她。他,雌雄难辨,只为她一笑倾心。纵然表白受创,只要她心中有他的痕迹,帝位也可抛之千里之外。他,调皮俊逸,与她总是吵吵闹闹,互相嫌恶的同时却又割舍不下。调笑逗弄成了掩盖醋意的唯一途径,满腔爱意愈发无法表达。是承认还是保留,成了最大的难题!他,白发紫瞳,算尽天下人命运却无法自知。对她冷言冷语也控制不住心之所向,离开她也无法磨灭日夜回放的记忆影像!百年前的七星宫主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司楠、雨岱、星炙三国是如何各据一方称霸百年不倒,亲们想了解不,想探究不?请跟小艾子一起说——想!!O(∩_∩)O~一切尽在小艾子新作——米虫女皇!!看一代米虫如何颠覆美男心!小艾子创了个群,群号:111650866喜欢小艾子的亲们可以加哦!敲门砖(文中人名!~)推荐友友的文文:无奈无耐公子如玉
  • 这样做人没压力

    这样做人没压力

    本书讲的是为人处世中经常遇到、又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类似问题带给人的压力,会渗透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人不能没有一点压力,也不能有太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你不能躲进桃花源里,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聪明的做法是选择适应和改变,——既然不能逃避,就勇敢地与压力作斗争。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一直坚信,十九岁那年的何烨北,真的很爱我,他为了我放弃了人生第一次高考,满大街地寻找我,疯狂而又热烈。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那段记忆再残酷再黑暗再痛苦,我都无法忘记,哪怕一丁点细节,都不敢遗忘。那里有最真实的我,最真实的何烨北,最真实的小姜,柒柒,陆夏,林志申等等,有所有流经我青春岁月长河里的人们。故事的最后,我们一群人站在柒柒的墓前回忆过去,青春离我们越来越远,唯独柒柒一个人,永远青春美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特工美人朕要了

    特工美人朕要了

    皇帝,敢跟她斗,一掌掴去。妃子,敢跟她斗,看她把她们整得死去活来!惨遭情变,一朝穿越,堂堂特工‘灵狐’,竟然穿越成为一个贪慕虚荣的草包太后身上,这个太后,诱了老皇帝,结果老皇帝死了就转诱小皇帝。闪开,那是以前的江芷灵了,现在的她,可不花痴!轩辕凤单,妖孽一般的男人。长一张比她还要美的脸庞,处处色诱她。可她是什么人啊!她才不会轻易受诱呢!这后宫,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别人视为理要的权势地位,在她的眼中,全是无用之物,她现在,只想要逍遥江湖!所以,抱歉了,皇上,哀家不要你!……………………楚国太子,温和俊美的男子。一笑起来,有如阳春三月里的和风,让人舒服。只是,她可没兴趣当你的太子妃。有多远闪多远,我还是想过我的逍遥生活呢!片段一:“母后对于朕今天的装扮,可还满意?”轩辕凤单嘴角勾笑,看着眼前那个两眼直了的女子,不由笑得眉眼弯弯。那带着丝丝慵懒丝丝偷笑的语气,让江芷灵一时间回复了正常,脸色一正,不敢再去看那一张妖孽脸庞,淡淡地道:“皇上,今日又不是春日游百花园,你这一身装束,是要与什么争艳呢!”冷冷地讽去。拜托,她喜爱美色,可是却不会受惑的,单就这美色想来诱她,还早着呢?就见轩辕凤单的脸色变了一变,那淡笑的脸,变得极是难看。倒也是,讽一个堂堂七尺男儿穿艳地要与百花争艳,岂非是一大侮辱。而且还是个堂堂的皇帝。片段二:对于自己的想法,他从来不想掩饰,这样的女子,他势在必得:“随我回楚天国,我立你为妃!”“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听完他的话,江芷灵眉头一皱,像看个疯子一样看着楚玥星。她还没有看到过有人被人陷害之后竟然还说爱上了来人。他若不是别有目的就是疯了!“我自然知道自己在说着什么,我说的都是认真的,唯有如你一般的女子,方配得上我!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考虑,时间一到,我会派人来接你的。”他的语气带着张狂,仿佛她一定会跟他走一般。片段三:“你要哀家向你行礼?”江芷灵看着那一脸兴奋的楼月尘,缓缓地站了起来,抚一抚那深红色的衣服,妩媚一笑地说道。那眼中,带着一抹他常见的流光异彩,当她拥有这样的目光的同时,就代表着有人要遭殃了!“那个……那个……还是算了吧,咱们都是不拘小节的人,行礼就算了!哈哈,我楼月尘也不是那种在乎这礼节的人啊!”楼月尘看着江芷灵这样的目光,那里还敢要她的行礼呢!
  • 冷魅天下

    冷魅天下

    一朝穿越,当她成为号称神之后裔的绯氏一族中人人鄙视的五小姐后,面对他人的欺辱谩骂,无情追杀,她究竟是该低头认命,还是该绝地反击,绽放锋芒?一朝天赋觉醒,她绯千汐再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黑发黑眸如何,污秽不详又如何?即便她绯千汐将要面对的是一条血色的不归之路,她也要爬上世界的顶端,俯瞰曾经践踏侮辱过她的人!冥幽剑在手,傲视天下行,血染崎岖路,勇闯天地间!--------------------------片段一:漆黑如夜的如绸长发,洁白如玉的俊美面容,一个只有黑与白的男人,却是美的让人惊心动魄。宛若星辰般黑亮的眸子缓缓地将目光定在了千汐的身上。“汝,吾之契约者?”蓦地,他浅浅的勾起唇角,露出了一颗尖细的獠牙。那颗獠牙在他俊美妖异的容颜上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是让他看上去越发邪魅。转头看向一旁已经呆掉的众人,男子的双眼顿时冷了下来。蔑视的扫视眼前众人,他犹如王者君临般倨傲的说道:“尔等这群小小的苍蝇,竟然敢将吾之契约者弄的这般狼狈?这么急着找死,吾不介意送尔等集体上路!”片段二:妖媚的男子竟是突然执起她双手,一双魅惑至极的紫色眸子闪烁着璀璨的光辉,清魅柔软的声音缓缓地从他那粉嫩的唇中发出来:“羽儿身无长物,如果姑娘不嫌弃,羽儿愿以身相许!”听了男子的话,千汐猛的吓了一跳,反射性的挣开了他修长白皙的双手,急道:“免了!”片段三:艳红的鲜血溅在脸上,那炙热的温度仿佛灼伤了她的心。漫天飞舞的银发迷乱了她的双眼,看着浑身浴血却依然毅然挺立挡在她身前的俊逸男子,她的眼中霎时盈满了泪。男子缓缓转过头,向来冰冷的面庞上竟是绽放出一抹宛如冰雪初融般梦幻的绝美笑容。“汐儿,我说过,我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分毫。我……做到了……”银白浴血的身影翩然倒下,第一次展露的笑颜宛如花瓣一般凋零。伤的,却是她的心……-------------------------------------本文女主睿智强大,过程美男多多,YY无限,结局完美!且看女主如何仗剑天下,颠覆三界,与无数绝世美男谱写旷世奇缘!推荐本人完结文文~:《极品妖男一箩筐》推荐好友回眸的文文~:《烟舞天下》推荐好友贝儿的新文~:《丑女闯三国》推荐铁友瞳子精彩文文~:《惑世血莲》推荐一组文文~:《特工下堂妻》:《致命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