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40

第40章 兩晉文學:文學表現模態的深入發展及其定型(7)

晉世文論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是文體論成為文論的主流。文體辨析至少在東漢就已經開始了,劉師培說:“文章各體,至東漢而大備。漢魏之際,文家承其體式,故辨别文體,其說不淆。”(《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第三課《論漢魏之際文學變遷》,前揭《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第19頁。)事實確實如此,蔡邕的《獨斷》涉及了策書、制書、詔書、章、奏、表、駁議等;漢末劉熙《釋名》也論述了奏、檄、謁、符、策書、啟、表、詩、賦、論、贊、碑等;魏桓範《世要論》涉及贊像、銘誄、序作。上述諸人雖涉及了文體辨析,但他們的著作都是為其他目的而作,不是在論述“文學”,也就是說,他們關於文體的論述還不是“自覺”的文學行為,故還不能算作文學意義上的文體辨析(傅剛說:“蔡邕的《獨斷》據《玉海》說是考證辨釋漢以來典章制度、品式稱謂的書,這就表明他是將策、制等文體僅作為典章制度的內容看待的。劉熙《釋名》也是這樣的。……劉熙仍是將文體與一般事物相等看待。桓範《世要論》,更將文體辨析看作他批判現實的一個方面內容。……《文賦》、《文章流别論》、《翰林論》也是如此,都首先將各問題納入到‘文’的觀念中進行分析評論,這就與桓範等人有了質的區别。”(《漢魏六朝文體辨析觀念的產生與發展》,《文學遺產》,1996年第六期))。嚴格意義上的文體辨析當從曹丕的《典論·論文》開始,其文曰:“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這些說法雖然依然簡賅,在文中所佔的篇幅也不大,但它確確實實開啟了以後文體論的先聲,晉世的文體論正是承此而來的。

談晉世文體論者,不能不首先提到傅玄。摯虞《文章流别論》記載:“傅子集古今‘七’而論品之,署曰《七林》。”這是品論單種文體,除《七林》外,傅玄還有《七謨序》、《連珠序》,也都對文體的發展歷程、特徵進行了精當的概括。文學史上提及最多的晉世文體論者,當歸陸機,其《文賦》主要論述文學的創作過程,在論述寫作對文體的要求時,列述了十種文體,並簡要指出了它們各自的風格特徵:“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悽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閒雅,說煒曄而譎狂。”陸機的文體論對後世影響固然很大,如明胡應麟說“‘詩緣情而綺靡’,六朝之詩所自出也”(前揭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二,第146頁。),但這多是指陸機的說法合乎或印證了六朝詩的發展規律。就文體論本身的發展而言,陸機自有他的獨特貢獻,但卻不宜誇大。實際上,對後世影響巨大且更為詳切與專業的晉世文體論著,應該屬摯虞的《文章流别論》(羅宗強認為:“(《文章流别論》)實際當然遠不止這些(文體),既然遠及圖讖,則舉凡其時已存在之各種文體,當均在論述範疇之內。從這一點,可以認為摯虞文體論實為其時文體論之集大成之作。”(前揭《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第三章《西晉士風與西晉文學思想》,第104頁)可參看。),“《文章流别論》主要是關於各種文體的志論”,它“把文章體裁區分得更加細緻。其研究方法,是從本體論出發,考察各種文體的起源、流變,然後循流溯源,由本及末研究各種文體的形態、特徵、功用及其意義。這對後來的劉勰、鍾嶸等人都產生了影響”(前揭穆克宏、郭丹編著《魏晉南北朝文論全編》,第86、87頁。)。實際上,《文章流别論》對後世文論,尤其是對作為六朝乃至整個古代文論高峰的《文心雕龍》的影響,已不僅僅是方法的問題,許多重要的認識,如《文心雕龍》中指導性的文學觀念是“宗經”,其上編五篇總論之後,緊接的就是二十篇文體論,文體論也是體現宗經思想最直接、最鮮明的部分,這一提法及邏輯,實際上正直接來源於摯虞的《文章流别論》,當然這些影響已是後話。與《文章流别論》類同的文論著作還有李充的《翰林論》,大概也是通過編輯文章來討論文體的,對文體風格的揭示有其獨特的地方。《文章流别論》與《翰林論》在晉世的出現,顯示出文體辨析在晉世文論中已蔚為大觀(前揭穆克宏、郭丹編著《魏晉南北朝文論全編》在《翰林論》一節的“說明”當中說:“編纂書目,分析各家各類的流别指歸;辨析問題,探討各種文體的淵源與特徵,自魏晉以降,蔚成風氣。”(第100頁)可參看。),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以後《文心雕龍》分文體為三十三大類,《文選》將文類區分為三十七大類(《文選》的文體分類,一般有三十七類、三十八類,甚或三十九類的說法,可參見傅剛《論〈文選〉“難”體》(《浙江學刊》,1996年第六期),這裏采用通常的三十七類說。),甚至梁任昉《文章緣起》將文體分為八十四類(朱迎平《〈文章緣起〉考辨》,前揭《古典文學與文獻論集》,第50頁。),這些文體辨析系統、深入的发展過程中,摯虞的《文章流别論》、李充的《翰林論》不能不說是一個轉關。

“文學”的變化主要是在文學、文人這兩大基礎範疇內展開的,文論也基本是圍繞着這兩個範疇進行的。曹魏階段的“文學”有一個針對漢代文學、文人狀況進行變革的前提,故此期文論相應地也就在關注文學狀況、文學地位的改觀,文學的改觀自然也涉及作家境遇的改變,所以“作家論”、“價值論”成為文論中的主要內容。隨着文學的深入發展,文學的狀況與地位已大有好轉,文學自身的要素開始凸現出來,相應地,文論中就出現了關注文學本體因素的討論傾向,即文本論傾向的出現和加強。作為文學兩大基礎方面之一的“文人”,在文學發展仍處於上升、完善的階段,因其際遇、地位的變遷仍與文學地位、內涵的進一步發展直接相關,故而晉世文論中的作家論仍是重點內容,不過,其雖與曹魏時期的作家論稱名相同,但其內部是有極大差别的。總的說來,比照曹魏文論,晉世文論更加關注文學的本體要素,文論是對文學發展的批評總結,晉世文論的這些變化,正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文學在晉世深入發展的行進過程。

§§§小結文學基本表現模態的定型

比較魏晉文論可以看出,兩者所反映的文學發展形勢與階段有很大不同。曹魏文論以“價值論”與“作家論”為主流,即主要从文學的“外部因素”考慮、考察对象,這是與曹魏文學特定的發展階段緊密相應的,曹魏文學的發生、發展以變革漢代所奠定的文學格局與文學狀貌為前提。總的來說,在漢代,無論是文學,還是從事文學的文人,地位都是很低的,如此而欲求得文學的正常、繁榮發展是不大可能的,曹魏“尚文辭”,首先就要打破這樣的文學發展格局,改變這樣的文學發展面貌,所以提升文學與文人的地位、為之正名乃是首要之務,故“價值論”與“作家論”衍成文論的主流,成为此期文論所考察與解決的主體內容。兩晉文論比照曹魏時期發生了較大變化,“價值論”已經不再是討論的对象,說明此時文學在社會文化結構當中已是一種自然、合理的存在,已較為充分地為人們所接受認可,而不必再為其存在及“價值”正名。“作家論”依然是此期文論的重點,系統的作家專論的出現,說明“作家”這一社會群體以自己特殊的存在特性為人們所關注,反映了作家進一步深度融入社會的現實。此期文論的一大亮點是“文體論”主流地位的確立,甚至許多“作家論”就是附着在“文體論”著作中完成的,這是文論的大變化,反映了文論由曹魏時期主要關注文學外部因素的“價值論”、“作家論”向此期重在關注文學內部因素的“文學本體論”傾向發展,这意味着文學在兩晉進一步深入發展的變更事實。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淡定王后不争宠

    淡定王后不争宠

    美丽的公主身骑白马,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哥哥,当鲜血染红了嫁衣,当爱人成为陌路,唯有让烈火燃烧真爱。
  • 美人教主宠田妻

    美人教主宠田妻

    她一朝穿越为古代小村庄的农家女,采采药,种种田,浇浇花,从家徒四壁到大宅府邸。“花花,种种田就够了,你以后别给他人看病了,要看也只给我一个人看。”“为何?”“我不喜欢你对着别人温柔的样子。”“世人都说田大夫生性凉薄淡漠,也只有你说我是温柔。”片段一:在田荷花这里踢了N次铁板后,美人教主细长的剑眉轻颦,揉着胸口道:“田荷花,不舒服,不开心,不高兴,本座这里难受。”“田荷花,你听到没有!”“胸闷气短,乃是心气虚所致,服了这俩帖药就没事了。”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甘草…田荷花将包好的中药递给某教主。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难民命如草芥,当务之急生存才是第一要事!张沁儿出手救人,每日都有人不断的和这个不算美好的世界挥手说拜拜,且看沁儿如何在乱世中带领一家老小奔小康!再醒来时,宅斗?极品亲戚?别乐了,她已是一个瘦如纸片的八岁小儿,并且还是千万难民中的一员!我们的目标是——奔小康,却将自己的小命救没了,做地主!&quot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狂阎少主的万有引力

    狂阎少主的万有引力

    【此文现属于5折VIP】血腥世界的恐怖,黑暗笼罩的人生,背叛的痛苦,是他的人生。高高在上,不可触摸,是他的世界,而不是她。她是平凡的小女子,渴望得到的只是一份心的平静。无意之间的相遇,交缠的世界。被神背弃的两个人,到底是他的骄傲和阴冷恋上了她的温柔和平凡还是她的平凡和温柔得到了信赖。喋血的温柔,到底心是谁的归属?*他对她说,“女人就像钱一样的肮脏,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不择手段。”她对他说,“男人就像地狱的恶魔,从来只为自己着想,不顾别人的想法。”他对她说,“你不要爱上我,因为爱上我的女人都会死的很惨。”她对他说,“我的世界没有爱,只有死亡。”******************同类文文推荐:叶子的味道:《诱惑小阿姨》:转身:《变身灰姑娘》:静海深蓝:《诱惑总裁之叛情》:芸莎:《掠情酷总裁》:焰夜:《捡个杀手当情人》: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