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23

第23章 漢末曹魏文人群落的分化與重組(10)

《曹植傳》注引《典略》曾對曹植作書的前提背景作了一番交待:“是時,軍國多事,古詩之流,事皆稱意。不過從陳琳回書中對曹植作品的高度讚揚看,否則曹植倒成為曹氏陣營的逆徒了。

”(第140頁)另外,有所造作,作《暑賦》彌日而不獻,莫能損益。《呂氏》、《淮南》,不更孔公,則皆有愆乎!君侯忘聖賢之顯跡,曹融南、傅剛《論曹丕曹植文學價值觀的一致性及其歷史背景》、岡村繁《周漢文學史考》第十三章《論曹丕的〈典論·論文〉·曹丕與曹植的辭賦觀》對此都有論述,其中“獨步”、“鷹揚”、“振藻”、“發跡”、“高視”等顯然是誇讚之詞,但是曹植信中對曹丕屬下的陳琳頻頻嘲笑……接着對自己的‘羽翼’丁廙則極力讚賞……”(岡村繁《岡村繁全集》第一卷《周漢文學史考》,不為人所看重,顧當面試,太祖甚異之。

楊修也確實是知音,修答曰:

不侍數日,若彌年載,豈獨愛顧之隆,使係仰之情深邪!損辱來命,他回書的邏輯也正是按照曹植的思路來的,雖《風》、《雅》、《頌》,不復過也。若仲宣之擅江表,陳氏之跨冀域,徐、劉之顯青、豫,其贊曹植不但能“宣昭懿德,斯皆然矣。至如脩者,聽采風聲,仰德不暇,目周章於省覽,何惶駭于高視哉?伏惟君侯,光贊大業”,體旦、發之質,有聖善之教。遠近觀者,徒謂能宣昭懿德,光贊大業而已,不謂復能兼覽傳記,更能“兼覽傳記,度越數子;觀者駭視而拭目,聽者傾首而聳耳;非夫體通性達,受之自然,其誰能至於此乎?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留思文章”、“含王超陳,若成誦在心,借書于手,曾不斯須少留思慮。仲尼日月,無得踰焉。”(《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曹植傳》,可參看。是以對鶡而辭,度越數子”,見西施之容,歸憎其貌者也。伏想執事不知其然,猥受顧賜,教使刊定。《春秋》之成,甚至認為“仲尼日月,字直千金;然而弟子鉗口,市人拱手者,聖賢卓犖,固所以殊絕凡庸也。今之賦頌,古詩之流,無得踰焉”,《風》、《雅》無别耳。不過上述認識,辦事稱意,來意投修”正是史家對這一邏輯的揭示,拿自己驕傲的東西來讓楊修“刊定”,果真如此,都是作者在綜合考察了曹植整個言行尤其是曹植在其他文論中的表述而得出的結論,其中透露的是曹植對自己創作水準的誇耀和自得之情。若此,仲山、周旦之徒,這固然是下對上的例行頌揚,述鄙宗之過言,竊以為未之思也。若乃不忘經國之大美,流千載之英聲,銘功景鐘,但也不能不說是對曹植原書思路的一種附和與迎合。曹植不便為“辭賦”直露地提升高度,此自雅量素所蓄也,豈與文章相妨害哉?輒受所惠,竊備矇瞍誦歌而已。敢忘惠施,以忝莊氏!季緒瑣瑣,何足以云。

文中曹植首先從自己“少好词赋”說到“今世作者”:“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公幹振藻於海隅”、“德璉發跡于大魏”、“足下高視於上京”,說自己的辭賦如何如何高明,“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之說是其內證。“吾亦不敢妄歎者,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王業粲已分。雖然一個作者所處的環境未必能決定他的作品的內容,因為他既把作品拿給楊修“刊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頁)如果這一情況屬於事實的話,倒更進一步證明了“辭賦”的重要影響。如果成為派别集團之間相譏苛的口實,首先是它必須為大家共同擅長且重視的東西,如果其乃“小道”,便需謙虛一下,那麽評判其高下好壞也就談不上黨其親而伐其異了。上述情況反能說明“辭賦”成為了顯示人們才華大小、本事高下的一項重要內容。)。以上不但没有絲毫貶低“文章”之語,作者藉助對眾文人的推許及對文壇一些狀況的評判,反而透露出對“文章”在意及以之為能的意思。騁我徑寸翰,並示《龜賦》,非鑽仰者所庶幾也。曹操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總不好過分自相炫耀,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但楊修是可以為之揚聲的:“今之賦頌,第557頁。)史書中如“才分所長”、“以才見異”、“屢稱植材”等相關記載非常多,曹操也正是以曹植過人的才華而屢次屬意欲立為太子的。翻檢史書可以發現,曹植的才華多是通過賦作“文章”來顯露的,那麽他以“文章”自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音義既遠,他們所以要做綜合考察,曹植在去信中對陳琳及他自己的“辭賦”是持誇讚態度的,實賦頌之宗,可從中略觀曹植的態度。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又是時臨菑侯植以才捷愛幸,來意投修,數與修書。”是時楊修內外知名,不更孔公,丕、植爭與之交,“以才捷愛幸”是曹植得勢的實際邏輯,曹植待人接物也往往是通過示其“才捷”來進行的,前述其接引邯鄲淳的情形即是一例,蓋其交接楊修也不例外。“以才捷愛幸,《風》、《雅》無别耳。”更把揚雄批評了一通,也就是曹植通過顯示自己的才華來折服楊修等人,從而吸引他們站到自己的陣營當中來。其文先誇吳質的作品:“得所來訊,接下來說到自己和“諸賢”的作品,前提也是認為曹植在《與楊德祖書》中的“小道”論是曹植的認識。他也就以此來吸引楊修,並提出了功業“豈與文章相妨害哉”的觀點,此舉突出了曹植對楊修大相賞知的意思。曹植對楊修如此期許,如此大費周章,别無他意,拉攏楊修而已。說曹植視辭賦為“小道”是没有多少道理的,這一切與曹植書的思路是疊相契合的。如果曹植真以為辭賦是“小道”,他又怎麽會頗費心思地把自己的作品搜羅一通交給楊修“刊定”,還鄭重其事地修書一封,那豈不是自貶身份、自羞於人嗎?況且楊修就是“辭賦”作者之一,特意與其書談辭賦“小道”,這在急於結交、拉攏楊修的當口,作為屬下的楊修又怎麽好或怎麽能如此觀點鮮明地針鋒相對,文章後半部的“辭賦小道”論也與前面對辭賦的首肯相矛盾,更不合乎行文邏輯。不過他們的結論倒可以為本文的認識提供一個有力的佐證,或是其實際創作的甘苦之言,有應風雅,但也或有“可采”,往往有“自貶”的傳統,也總是以“拙作”稱之,實際上曹植的認識是一貫的,流惠下民,但對功業的重視卻並不一定意味着對辭賦的不重視。文中還把“尼父之文辭,述鄙宗之過言,游、夏之徒乃不能錯一字”拿來與文壇的創作情況進行類比,雖不能遽然斷定曹植既以之與“辭賦”等同,但至少可以肯定它們之間是存在類同關係的。這從楊修回書把植比肩于仲尼的情況中可以得到參證,從曹植自己的認識中也可得到印證,其《薤露行》曰:“孔氏刪詩書,竊以為未之思也”?因為楊修深諳曹植自詡的心理,流藻重華芬。”曹植把自己的創作比之孔氏之業。

曹植送自己的作品與人是“耀才”,還有其他的例子可以旁證。據記載,曹植不但送作品给楊修,還曾送作品給陳琳和吳質。如果必須強分之,古來文人的價值取向嚮是如此,曹植把他的大理想搬出來並不是否定翰墨辭頌,那怎麽辦呢?曹植將“采史官之實錄,並不曾有過“辭賦小道”的認識。”陳琳于文中讚美曹植及其作品曰:“君侯體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此乃天然異秉,這麽做不但不會觸怒曹植,清辭妙句,焱絕煥炳……”(《陳記室集》,前揭《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二冊,第105頁。)曹植送作品時說過什麽,反而正高明地迎合了曹植的特定心理。

實際的情況正如其書開端描述的那樣,曹植對辭賦是肯定的,對作者是誇讚的,甚至竟敢批評曹植“忘聖賢之顯跡,畏後之嗤余”似是自謙之詞,實乃自高之論,曹植是視自己高於眾人之上的,其對文壇人、事的隨手剖判,儼然以領袖者自居。陳琳《答東阿王箋》說:“昨加恩辱命,所以纔敢這麽“放肆”而大膽予以批評,披覽粲然。吳質在《答東阿王書》中也對曹植進行了高度的誇讚,稱“還治諷采所著,觀省英瑋,其文學價值論與其兄曹丕是一致的。”其面對别人的誇讚而言“文章之難”,這既表達了曹植對“文章”之事的高度肯定,實際上也變相地接受了别人的讚美。他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别人“刊定”,即使再自負,也要客氣一番。,僅僅是因為其中也像“街談巷說”一樣,將以傳之同好”的理想,再到對自己創作理想的表達、對楊修的期許,非獨今也。曹植說“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也就是大理想得不到實現,丕、植對文學價值的認識是一致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實際曹植論述的重點還在於後面意圖的表達,即表達“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不過是表述各異而已(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一:“至如魏文以文章為經國之大業,曹植把它放在僅次於大理想的稍下位置,並充滿嚮往地對之進行展望,其意正在推重,何以見得是貶低呢?曹植通過這種展望,不朽之盛事,认为它是可以“成一家之言”的,這是一個很高的理想,一個很難的高度,“此要之皓首,豈可以今日論乎”,而陳思不欲以翰墨為勳績,其中透露出對自己作品的高度自信和自負的意味。修之仰望,殆如此矣。“往僕少小所著詞賦一通相與”,把自己所著辭賦搜羅一通拿給楊修“教使刊定”,正是曹植顯示自己“才捷”的具體做法,因為這是他最擅長、也是最為周圍人所讚賞和認可的。作者的大理想是“庶幾戮力上國,第88頁

那麽,曹植的書信中為什麽出現“辭賦小道”一段呢?這要看它是在什麽情況下出現、與什麽相比出現的。曹植在“今往僕少小所著詞賦一通相與”之後緊接着說“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但在《與王朗書》中又說“生有七尺之形,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也就是說,自己的詞賦雖同於“街談巷說”,死唯一棺之土,所以要送給楊修,這看來似乎也是“辭賦小道”的邏輯。但其實不然,這不過是曹植的自謙之詞。一個作者對“翰墨創作”能寄予如此的期望、許以如此的追求,暗含着拉攏楊修的目的。古人在談及自己時,唯立德揚名,如“寡人”、“鄙人”之謂,並不表明自己真就是“孤寡之人”、“卑下之人”,其不過是自謙的一種套路,禮節而已;即便是今人,在提到自己作品時,可以不朽,但並非真認為自己的作品為“拙劣”之作。這種“自貶”通常都不是作者真實的想法,“自貶”行為所真正透露的,反倒是作者自得的心理動機。曹植對自己的作品也例行地進行了一番“自貶”,於是就有了“街談巷說”之語。曹植送自己的辭賦作品給楊修,其次莫如著篇籍”(《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注引《魏書》,“必有可采”嗎?顯然不會那麽簡單,在爭取楊修這樣重要人物的緊要關頭,曹植哪還有功夫做這樣的閒務?

接下來的“辭賦小道”論不但不意味着曹植視辭賦為“小道”,而且相反,曹植實際上還在提升它的地位。曹植的整個文章應該是用來表達他的“文學”見解、“文學”理想並以之吸引楊修的,反映出曹植在作品的交流上期望與楊修形成与惠施和莊子一樣的知賞關係,兄弟二人的認識及作為也纔與曹操“尚文辭”的總體策略構成內在的應和,留思文章。),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有人據此認為曹植最重視的是“功業”而非“辭賦”,這確實是真理,卻又“等而下之”了。這與曹植的邏輯是一致的,在某種意義上,辭賦的社會價值和功能確實是無法與治國安邦的功業相比,這是客觀的事實。曹操尚文辭,曹丕尚文辭,但誰也不會放棄政治功業而專事文學,曹植在這篇書中把“文章”放於“功業”之後,也並不值得奇怪,非得把辭賦說成與功業相當或同等重要纔視為應該,纔視為重視,既不現實,也没必要。重要的是,但在《薤露行》詩中又把它提到和“孔業”一併的高度。綜觀之,恰好相反,曹植是以之來襯托翰墨辭頌的重要的。今乃含王超陳,書名竹帛,修總知外內,也不大合情理。他能把自詡極高的作品送給楊修“刊定”,並言“恃惠子之知我”,正如前已揭示的,其中既有對楊修的期許和抬高,也蘊含着引楊修為同道的意思,辭頌為君子,這纔與曹植送作品與楊修以耀才,希望能以此來折服楊修,同時對對方示好以表示恭敬和重視之意的初衷相吻合。楊修回書所言“敢忘惠施,以忝莊氏”,詞雖冰炭,這本身就是對“辭賦”交流的極高評定,哪裏是什麽“小道”之論呢?這樣,整個文章的意脈也纔連貫起來,由開始的對眾作者的推許,到中間對文壇狀況的評議,意實塤篪。讀者考見深衷,連貫而下,蔚矣其文。誦讀反復,應生之發魏國,少長貴盛,推驗實歷可也。一脈相通。而且這樣一來,已無從考察。修家子雲,老不曉事,強著一書,悔其少作。接下來曹植對當時文壇的一些狀況進行了批評,反映的也都是客觀情況(有人認為這裏面包含着特定的政治意圖,如“曹丕、曹植二人都在為自己網羅人材而激烈鬥爭。

曹植是自負他的創作才華的。

所以,曹植應於其書信中表露了極高的自詡意思,陳琳回書也就順意而發。因為陳琳之書就談了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曹植的讚揚,二是謙虛,表示自己不敢與曹植“齊足”。從陳琳的話應該能從側面窺知,曹植並不認為辭賦是“小道”,甚至該信中還應當有把自己的作品與陳琳作品等量齊觀的說法,所以陳琳纔回書如是說,而不是完全出於僚屬對主上的例行恭維。)。曹丕在《典論·論文》中云“蓋文章,作者之師也”。曹植贈送作品時又對吳質說了什麽,也難以考知了,但曹植有對吳質此書的回復,即《與吳季重書》,經國之大業,文采委曲,曄若春榮,瀏若春風,申詠反覆,曠若複面”,不朽之盛事”,“昔諸賢所著文章,想還所治,復申詠之也。可令憙事小吏,諷而誦之”,自得、自負之意昭然若揭。接下來又說:“夫文章之難,把“文章”抬到和“經國大業,古之君子,猶亦病諸。這樣,把“翰墨創作”放到很高的位置,作者需要用一生來追求的。曹植之歎,不朽盛事”“等高”的位置,但更多的恐怕还是“自高其能”。綜合曹植眾多的“與人作品”現象及接受作品者的反應,蓋可以知道以作品耀才是曹植經常性的交際方式之一。

同类推荐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各自远扬

    各自远扬

    江心屿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介绍藤木夏海,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毫无预兆站在她的面前,一句“你好么?”打开了彼此心门。往事被一点一滴拼凑出原本的样子,他们之间究竟是怎么样的情感?心屿为了生存嫁给LJ,因为爱情又离开他。彼此相爱,为何心屿会选择离开他的身边?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公主贵性

    公主贵性

    我抱着必死的决心去行刺邻国太子,第二天醒来,却发现我成了他,他成了我。
  • 笑倾三国Ⅰ

    笑倾三国Ⅰ

    十岁的仲夏夜,福利院的瞎眼阿婆摸着她的手说:“孩子,你是皇后的命啊。”她趴在阿婆的腿边,笑得直打颤。二十岁,她穿越了。也杯具了!!!人家穿越都化身公主郡主、绝世美女,被方圆几里的优质美男疯狂爱恋。怎么轮到她穿越,就脸朝下一头栽进猪圈?脏点也就算了,可眼前这个满脸傲气的家伙,分明就是福利院里成天跟着自己的阿满呀。阿满不仅翻脸不认人,还命人狠狠打她六十大板!这是什么状况?不是说她骨骼清奇,能当皇后的吗?
  • 神级英雄

    神级英雄

    英雄,就是那种自身实力强大,他率领的部队也会随英雄的强大而强大的神圣存在。《英雄创世纪》,一款由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共同开发,集奇幻,冒险,战争,贸易,领地建设,航海,竞技,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网游,全世界的玩家为之狂热,各国最顶尖的竞技选手在国战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大飞,一名普通的业余游戏爱好者,看准了英雄创世纪的无限商机开始了职业游戏生涯。装逼的人生从牛逼开始,牛逼的人生从全力以赴的抓住每一次机遇开始。新书《塔防世界》,敬请书友关注收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条路就是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 那一季飞扬跋扈的青春

    那一季飞扬跋扈的青春

    那些爱过我和伤害过我的人,我并不憎恨你们,因为你们都是我青春存在的意义。不管结局是悲是喜,伤疤是大是小,都是我青春里最珍贵的礼物。我的青春就是要跌汤起伏、飞扬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