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36

第36章 胡适与国际汉学界(8)

美国是胡适与国际汉学界联系的起点,得到当时在国际上声誉不高的美国文化的熏陶,又为其引以自豪,但他与美国汉学及中国学界的关系却最为尴尬。所撰博士论文,至少是得不到美国汉学权威的赏识。而一旦在中国暴得大名,母校又屡屡对他投以青睐,包括1922年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出面请他讲中国文学和中国哲学史,1934年中国部的傅路德教授请他讲学半年,胡适几番不领情。1928年哈佛燕京合办中国学院邀其加入,亦被婉拒。但1933年他却答应到芝加哥大学讲学一月并且成行,借以躲避国内政务的烦扰。

20世纪30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研究生陆续来华进修,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也前来调查资料,如魏特夫、毕格(Cyrus Henderson Peake)、宾板桥(Woodbridge Bingham,曾任长沙雅礼学校教员)、费正清、顾立雅、卜德、毕乃德(K.Biggerstaff)等,多与胡适相识,胡对其中如宾板桥等印象颇佳。(参见《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36年1月3日。胡称:“此君少年老成,好学而深思,很可敬爱。”)而几度赴美,并担任大使,获得过中国历史上最多名誉博士头衔的胡适,在各种场合也不免与同行专家接触交往,不过均属泛泛。他在纽约时因无人可与讨论考证文字,只好和王重民通信交换意见,因而特别留恋1944年至1945年在哈佛大学讲中国哲学史时结识的一批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后辈。对有志研究中国科学史而努力学习中文,一度来访的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也印象深刻。(参见《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40年9月14日。)胡适的学问路子与美国新旧两班学者均有所距离,于是反而对大学圈子外的恒慕义大加赞誉。

恒慕义原是来华传教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胡适“我的朋友”之列。顾颉刚的《古史辨》第1册自序发表后,恒慕义读过,写信给顾,希望译成英文,“因为这虽是一个人三十年中的历史,却又是中国近三十年中思潮变迁的最好的记载”。胡适得知,表示“很赞同这个意思”,并在1926年旅欧途中所写书评特地引以为证,说明《古史辨》的重要。而恒慕义在1926年和1928年写的书评与论文中,又引胡适的书评,并将胡适作为重点介绍对象,称:“现在中国所谓‘新文化运动’的一种重要趋向,就是坚决地要求用科学方法把本国文化的遗产从新估价一次。”而“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生机,就是对于过去所持的新的怀疑态度和最近学者之醉心于新的假设”。疑古辨伪虽然自清代始,但“最近十年里面,胡适博士和曾经留学西方的其他学者,在研究史学的方法方面发表了许多著作,顿使这种运动骤添一种新的力量”。他进而希望中国将这块“新大陆”公开,“使各国学者带他的文化背景所供给的特有知识来到此地通力合作”(胡适、恒慕义各文及王师韫中译文均见《古史辨》,第2册,335、445~453页,北平,朴社,1933。)。这番话似乎为他和胡适的关系定下基调。恒慕义后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主任,1934年5月还在北京与胡适会面交谈。(参见《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34年5月3、24日。)

1936年,恒氏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十几万美元的资助,邀集众多水准参差的学人编撰《清代名人传略》,并借以培训人才,费时八九年成书,通过王重民请胡适看清样并作序。不知是有意回报还是无心巧合,胡适的评价令人感到像是20年前恒慕义关于新文化运动之言的翻版。王重民批评此书不曾做到第一流传记,胡适则认为王悬的过高,称此书“可算是‘国际学者合作的研究’的第一次大成功”。为了不使将来做书评者吹毛求疵而令八九年的苦功埋没,胡适称赞它有选题公道、兼收中西记载、用新材料新成果、立论客观等6大好处,“看作三百年的中国名人辞典,在今日全世界无一书可比此书的完备而有用”。同时特别指出这种学术合作事业,最重要的“在领袖者能与人合作,使人人能尽其所长,使人人各自负责任”,并将恒慕义与魏特夫比较,推崇其“必有大过人的领袖风度,始能有此成绩也”。

该书的价值水平如何,自有定评,胡适或有个人偏爱。至于组织领导,照参与其事的费正清看,“事实证明,我们这些外来者以及那些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受训的特别研究生共约50人所作的贡献,尚远远逊于恒慕义博士请来的两位高级助理”,即中国学者房兆楹、杜联喆夫妇。(参见《费正清自传》,119~120页。)胡适这篇序言不仅使参与者“人人喜悦”,主编恒慕义还破例允许他将一篇关于《水经注》公案的札记作为该书的附录。(参见1943—1944年胡适致王重民各函,见《胡适书信集》中册,877、898~903、993、1003~1004页;《胡适的日记》,590页。陈桥驿指此文为胡适重审《水经注》案的第一文,其实这是长篇中文论文《全校〈水经注〉辨伪》的缩写。陈误解胡适所说“During the past year Ihavespent fully six month sinaspecial investigation of this famous controversy”,为“去年我花了整整6个月时间,专门研究这场有名的论战”,以为既在1943年之中,则重审工作最迟开始于是年6月,比通常所说始于11月要早。(参见《论胡适研究〈水经注〉的贡献》,见《胡适研究丛刊》,第2辑,74页;《清代名人传略》,970页)实则胡适意为过去的一年中而非去年,其日记记载确凿,“(1944年)5月31日,赶成‘ANoteon全祖望、赵一清and戴震:Astudy of Independent Convergencein Research asillustrated in their Worksonthe〈水经注〉’。此是这六个月的‘〈水经注〉大疑案的重审’的英文报告,作为‘EminentChinese’(名人传记)第二册的附录。”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5月,刚好6个月。胡适3月13日开始写《全校〈水经注〉辨伪》,自称“作为我的‘重审全、赵、戴三家〈水经注〉判决书’的第一部分”,即重审此案的第一文,到3月20日完稿,次日改定,3月22日托人带到华盛顿交王重民,并加写后记。(参见《胡适的日记》,596~598页)因文章太长(34000字),5月胡适又将结论写成英文杂记,以便赶在6月《清代名人传略》下册出版。(参见《胡适书信集》中册,993、1003~1004、1006~1007页))

等到胡适流落美国作寓公时,便颇受冷落了。夏志清和唐德刚都解释过胡适未得善待的原因,前者称中日文系的主管人没有度量,胡适(及林语堂)来了,“那些美国汉学教授岂不相形见绌?所以美国著名学府乐于聘用赵元任、李方桂这等专门人才(语言学比较冷门,吸引的学生较少),而不敢聘用胡适、林语堂这样的通才”。后者说他曾向正罗致人才充实汉学教研的当轴一位新进建议请胡适,“他微笑一下说:‘胡适能教些什么呢?’事实上,我也完全了解他这句话是反映了当时美国文教界对华人学者在美国学府插足的整个态度。那就是只许狗摇尾巴,决不许尾巴摇狗。但是‘我的朋友胡适之’怎能作摇尾之才呢?所以对他只好敬而远之了”(《胡适杂忆》,10、35~36页。)。

夏、唐是过来人,自然深知个中滋味。因战争和政局变化,许多华人学者滞留美国,令本土同行顿生排外之心。早在抗日战争期间,陈受颐就感到“近来美国的所谓汉学家,似乎有点‘排华’的趋势”(《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457页。)。抗战胜利之初,托胡适疏通关系的罗常培也说:“以最近所闻,我很知道所谓‘东方学者’对于中国人不大欢迎的情形,先生对于我前几封信未置一词的苦衷,我十分谅解。”(《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42页。)1955年胡适致函赵元任,表示自己故意不教书,不热心向人要教书讲演的机会以避嫌,“一面是许多所谓‘汉学’、‘支那学’家总有点怕我们打入他们的圈子里去;一面是这种人在政治上又往往是‘前进’分子,气味也不合。所以我总有点神经过敏的感觉,觉得还是‘敬而远之’为上策,切不可同他们抢饭吃”(《胡适年谱》,399页。)。其实那时美国汉学及中国学界除魏特夫外,真正“左派”不见得多,主要是对国民党的表现失望,而倾向于接受既成事实。

胡适不能见纳于美国汉学界,其自身原因或许刚好是所谓通才。他还在康奈尔大学时就有“博士”的诨名,尽管此尊号前有学位疑案,后有讽刺挖苦,胡博士之博还是有口皆碑的。但近代学术进入专家时代,学者须既博且精,博为治学之基,精为成就之道,不在具体领域出类拔萃,所谓通不过是半桶水的别称。公开主张学术方法不能强同的陈垣偶露真言道:“什么思想史、文化史等,颇空泛而弘廓,不成一专门学问。……欲成一专门学者,似尚须缩短战线,专精一二类或一二朝代,方足动国际而垂久远。不然,虽日书万言,可以得名,可以啖饭,终成为讲义的教科书的,三五年间即归消灭,无当于名山之业也。”(《陈垣来往书信集》,354~355页。)当代日本学者丸山真男也认为学术上无所不通的“君子”时代已经过去。近人多误解顾炎武为通儒说,其实作为清学开山,他在若干方面都不仅创始,而且居首。所主张的“博学于文”,乃指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且能贯通,引据浩繁而抵牾者少。(顾炎武《广师》自称有十不如(参见《亭林文集》卷六,见《四部丛刊·集部》),后人因而颇有误会通儒为博而不专者。通专之争,可谓近代学术史上一大要案,一定意义上可视为汉宋之争的延续。双方立意本都不错,问题在于人力很难达到各方面都专精,因而实行起来不免随性之所近而分流,又彼此攻诘辩难,形成对立。依照章炳麟之见,中国古来文人分为通人、学者、文士三类,顾炎武只能入学者之列,而通人仅东汉的王仲任、仲长统,隋的王通,宋的司马光等。(参见任鸿隽:《记章太炎先生》,见陈平原、杜铃铃编:《追忆章太炎》,269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而被林语堂封为“最好的上卷书作者”的胡适,后来连“最好”二字的桂冠也不得不摘下。他为《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 Histor icalReview)撰文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看了两遍,“想说几句好话,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所以着重指出其根本弱点,即冯自以为得意的“正统派”观点。(参见《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55年1月24日。)但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哲学者已是“近皆读冯友兰所著书,不复及胡适矣”(《积微翁回忆录》,103页。)。据说冯著现仍为美国大学中国哲学史的必备参考书,胡著上卷却不在其选。

梁启超逝世时,胡适于日记中写道:“任公才高而不得有系统的训练,好学而不得良师益友,入世太早,成名太速,自任太多,故他的影响甚大而自身的成就甚微。近几日我追想他一生著作最可传世不朽者何在,颇难指名一篇一书。”(《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9年2月2日。)用于胡适自己,颇有一语成谶之感。他自留学时代起对于博与专就感到临歧之难,知道“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相辅而行。务精者每失之隘,务博者每失之浅,其失一也。余失之浅者也,不可不以高深矫正之”(《胡适留学日记》,538页。)。但始终未能根本解决。不少朋友劝胡适不要重蹈梁启超的覆辙,胡自己也不无觉悟,他曾公开声称:“有人谓彼博,但彼以为博乃是无用的,惟出言每句有根据,乃始成佳作耳。”(《吴虞日记》下册,317页。)可惜后来并未改观。他用心写的政论文章,时过境迁,失去效用,而别人认为站得住的考据文章,胡适则感到最容易写,视为“玩意儿”拿来“消遣”。待到他试图认真研究《水经注》公案时,又误入歧途,力不从心,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与所获结果悬殊太大,以至后来长校北京大学时,引起向达等人的当面质问。哥大那位当轴新进怀疑他能教什么,正是胡适悬空“无根”(章炳麟语)的写照。

反对胡适的黄侃曾讥讽其“品核古今,裁量人物,殆非所任”(黄侃:《量守文钞》,见《学术集林》,第1卷,14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其实胡适纵论古今或许力有不逮,裁量同时人物却往往独具慧眼,即所谓虽做不出,却看得出。尽管有时也不免为成见所蔽。其识人之长,不仅对本国学者,也反映于他和国际汉学界的交往。这对中外学术交流毕竟起到积极作用,为他人难以替代。而见多识广又弥补了胡适学术上的先天不足与后劲不够,使之即使在论政从政之际,也能保持相应的学术评判力。这在胡适本人乃至近代中国学术界,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占据主流的要角,他所担负的使命正是裁量人物及其著述。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谋镇故事

    谋镇故事

    我们在大街上喊,不染,不染,我们的声音很大,大到每一个路人都好奇怪的望我们,我和阿满一脸的茫然,镜头在转,谋镇开始眩晕,我们的声音被一首温柔的歌淹没,她轻轻的唱,响彻了谋镇的每一条街,响彻了整个天空,这首歌让阿满莫名其妙的流了眼泪,她扑在我的怀里颤抖,小仙啊,我为什么这样难过啊,这些人怎么都让我难过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据谋镇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如果在满月之时,到最高的地方呼唤心爱的人,这个时辰,那个人就会听得见,那个人就会梦得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末端弃妇

    末端弃妇

    ★★★★★★★★★★★★★★★★★★推荐小丫的新文:绝情总裁的复仇妻★★★★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她被自己的老公蒙着眼睛带上了山顶。★★★★“老公,你今天又要玩什么浪漫?”★★★★他一向都是浪漫高手,★★★★结婚三年以来,无论什么节日,她都过得无比的开心。★★★★“宝贝,今天我们来一个终极浪漫。”★★★★他在她耳边轻语,邪佞阴森一笑,随即解开她眼睛上的布条。★★★★“啊!”★★★★她触到下面的万丈深渊,瘫坐在地上。★★★★“林小雅,从我们开始到现在,我没有一分钟爱过你!★★★★跟你新婚时的第一次,是为了得到你们林家的信任;★★★★跟你的第二次,是为了让你交出保险柜的钥匙;★★★★跟你的第三次,也就是昨晚,是给你举行的告别仪式!”★★★★他面目狰狞的说道。★★★★她周身冰冷,僵在原地,“你说什么?”★★★★“你还跟她废什么话!”★★★★身后一声娇喝,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出眼底。★★★★“那,竟是她.....”★★★★“啊——”★★★★她死死攀住他的脚,身体悬在半空。★★★★他冷凛一笑,躬下身将她和鞋子一并扯开,★★★★身后传来她凄厉的呼喊,渐渐消失不见。★★★★他拥着她相视一笑,★★★★“可以开始新生活了。”★★★★一年以后,,一个‘反小三会所’在城市的角落悄然而至。★★★★随着知名度的扩大,这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这里,慢慢云集了众多社会顶尖的人。★★★★所有人都想要知道这会所的老板是谁,★★★★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得以见过,这会所因此而神秘。★★★★★★★★★★★★生日宴会上,老公送给她一个精美包装的礼物。“打开看看~”他扯起一抹迷人的微笑。小末笑着打开那个盒子时,惊呆了,不是项链,是一封折得整整齐齐的信,情书?“老公,你给我写的情书哦~”严奕没有表情,俊眸发出寒光,冷冷盯着她,一言不发。欢快的打开那张纸,四个大字映入小末的眼帘,在瞳孔内渐渐放大开来。离婚协议!“不,老公,这不是真的,你在跟我开玩笑,对不对?”泪水夺眶而出。“三天内不签字,我让你生不如死!”他甩下这句话转身离去。她拒绝了一千万的分手费,换回了生下宝宝的权利。“孩子生下来不准他叫我爹地,你自己酿的苦果自己尝!”她拖着单薄的背影离去,后面传来他恶狠狠的声音。推荐襄儿的文:我的古代小夫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漂”在北京的枪手

    “漂”在北京的枪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倾城教主夫人别闹

    倾城教主夫人别闹

    【一般男主有三好:温柔,爱笑,易推倒。】*在睡梦中被身旁强烈的杀气震醒,她僵硬的偏过脑袋,冰凉的匕首贴着她的脖子插入枕头内“!!!”这是神马!?教主大人慢腾腾的掀开被子,打了个呵欠,懒懒的瞥了眼,面无表情的开口。“顺手而已,习惯就好。”这叫怎么习惯啊!习惯你大爷啊!……不过,毕竟是魔教教主嘛,稍微体谅一下……教主扫了一眼某人耳畔落下的一缕发丝,再次面无表情的扭头。果然还是故意的啊喂!!!不要以为别过脸去我就没看到你一脸的遗憾啊!*【此文男主有三好:面瘫,残暴,推不倒】*温馨向,欢脱向,男宠女。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 犯上豪门老公

    犯上豪门老公

    〈本台快讯〉娱乐圈羡煞旁人的金童玉女情海生变,日前流行天王韩日栩劈腿新晋银柳影后柳君伊,高调携手新欢,而新欢竟是同门师妹李茉莉,柳君伊大受打击,在其家里自杀未遂……“君伊,我们结婚吧!”一高档的餐厅里,邪魅的男子,轻啜一口红酒,嘴角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缓缓放下手中精致的水晶酒杯,望着对面有些失神的女人说道。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邪魅男子勾起的弧度,慢慢的回收,看着对面女人因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