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700000002

第2章 《道德经》意释致用(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 释

本章言“道”之高层次性。“道”层次之高,不可用言语道出,不可定名。“有”和“无”与“道”相比是低一层次的。“道”是“有”和“无”背后的无形的手,“有”和“无”是“道”的外在体现。

“有”和“无”是用来具体描绘“道”的。“无名天地始”——用“无”来形容 “道”,表明天地间任何具体事物在即将产生时都是不确定的;“有名,万物母”——用“有”来形容 “道”,表明天地间任何具体事物都有自己所从脱胎的母体。“常无,欲观其妙”“常无”——永恒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无形的,难以把捉,故称其 “无”;“常有,欲观其徼”,“常有”——永恒的母体,母体是有形的,可从其中观察到界线 (“徼”)。“有”和 “无”是 “道”的不同侧面,异名而同体。“有”和“无”两者在一起有无数种组合故曰“众妙之门”。“妙”指包含无数种可能性的不确定性。“众妙”指“有”和“无”的无数种不确定的组合如有之无、无之有、内有外无、内无外有、上有下无上无下有、一有两无、一无两有、阴有阳无、阴无阳有、刚有柔无、刚无柔有,等等。无数组合,成就了“道”的广大而丰富。“道”之高层次性在于:

第一,“道”意味着永无止境的超越,体现“道”的“有”和 “无”永远有新的组合。所以 “有”和“无”作为两根柱子,共同组成了“道”生万物的“众妙之门”。

第二,“道”是 “有”和 “无”的根。这意味着“有”和“无”维护对方,就是维护自己的根基;致对方于死命,就是摧毁自己的根基。所以矛盾双方合作双赢是主流,无论怎样斗争,最终以和解为归宿。

致 用

“道”不可作为一个独立对象来追求。“道”所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中包括:

第一,永无止境地追求各种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

第二,以顺应同化之心态对待对立要素,力争与对方一起升华。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意 释

此言 “圣人”如何面世。“美”、“恶”、“善”、“不善”等对立面的转化从纵向(即时间)角度展示“道”的运动。“道”不是走直线,而是在 “美”、 “恶”“善”、“不善”一张一弛中向前推进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面的相互规定从横向(即空间)角度展示“道”的存在。“道”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由“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要素相和合而成。有的版本在此之后有“恒也”两字,有的没有。笔者认为,即便书本上没有,从语气和意思看还是有的。“恒也”表明,上述时间和空间的纵横关系是“道”的稳定不变的内容。

一般人只知一味求“美”、求 “善”,殊不知 “恶”“不善”是追求 “道”的层次的“美”、“善”所不可缺的。同样,“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也都是追求“道”所不可缺,不可去一取一。“圣人”之圣在于从“道”的角度顺势而动,当“美”则 “美”,当“恶”则 “恶”,当 “善”则 “善”当 “不善”则 “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当怎样构成就怎样构成,不为逞己欲己能而于大道之外另有所作为。大道运行,圣人顺之而已,不当创造者、拥有者、主宰者、居功者。

致 用

圣人于对立面各方无所固执,只因顺其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面对符合大趋势的“不善”,宁可舍弃低层次的“善”。对于事物的构成,圣人不追求单一,而是善于利用对立要素相互和合,组合出更大的合力。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意 释

此章所言圣人之当为与不当为。当时民众的实际需求是吃饱、体健、无是是非非、无忧虑,即所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因顺民众的实际需求就是“无为”。“无为”社会才安定才能“无不治”。可是,统治者为了利用民众满足自己的私欲,制定了自己的贤不肖的标准,悬金银财宝之赏,引诱人贪欲炽盛,急功近利,逾越自然的生活准则,互相争夺,造成社会动荡。

致 用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为了达到个人迅速升迁的目的,不顾群众的实际需求,乱设指标、定计划、行奖惩,大作其秀,老百姓叫做“蹚事”。结果闹得是非不明,鸡飞狗跳。好逸恶劳者得到遂愿之捷径;与人不和者得到挟私整人之机会;虔诚服从者变得不通人情“蹚事”是有为,立足于民众的实际需求是无为。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意 释

本章确定了“道”的几个主要特征。“冲”本人不理解为空,就理解为“冲”。表明“道”生机勃发,不可压抑。“用之久不盈”表明“道”随取随弃,更新不断,从不盈满阻塞。“深乎!万物宗”表明“道”深不可测,蕴涵丰富,能为万物提供无限生机。“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意为去掉棱角,心态平和,柔和其外形与人顺应同化。“湛常存”,“湛”者,淡也。是说“道”无象无味,存而不显。“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帝”指具体的根。人们平常所说的“帝”的概念具有封闭性,意为顶尖级的根本性。“道”、“象帝之先”表明“道”的根本性无限度地开放,根本之上永远有更加高的根本。

致 用

如想进入“道”的境界,主体须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第一,永远有奋发向上精神;第二,随时除旧纳新,与时俱进;第三,在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的同时又把这个具体工作看作是升华到更高层次的台阶。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 释

天地的运行机制就是“道”,永恒的“道”需要借助具体的万物来实现。但每一物存在时间短暂,“道”须在不断地弃取具体物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存在。如同祭祀神灵必须不断更新祭品,才能保证用新鲜祭品取悦于神灵。这像是过河拆桥,不符合世俗所说的“仁”,故称其“不仁”。圣人对百姓亦然。不能把自己的爱陷溺在某些百姓的身上,为了实现更大更根本的爱,需要牺牲一时一处之爱。这就对某些百姓表现出不仁。天地之间如同大风箱,气体不断进出,什么都没留下,但又什么都被吸纳过。说话太琐碎会溺于具体事物而忽略更新。话语越简,越有概括性;越有概括性,涵盖面越大;涵盖面越大,对每一事物越能中正不偏。

致 用

如若想当圣人,第一,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首先表明“天地”毕竟不能不用万物。“过河拆桥”但拆桥之前必须认真建好每一座桥。第二,做事成功之后决不能把成功当成负担而沾沾自喜。必须永远有更高的追求。所做成的每一件事不过是圣人远足中随时抛弃的敝屣。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意 释

柔顺之神不死亡,她是妙不可言的母性。妙不可言的母性是赋予万物生命力的门径,故称其为“天地根”每物是有形的存在,她是背后无形的存在,故曰“绵绵若存”。每一物都有死亡,她却无止境地激活新的物故曰 “用之不勤 (尽)”。

致 用

“谷神”之柔性在于顺应同化万物,而不制裁万物欲做“谷神”者须能因时因地因人激发每一人、每一物的活力。成就每一人的功业,穷尽每一物的潜能。在“谷神”这里,天地无弃人、无弃物。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意 释

天地能长久“以其不自生”。“不自生”者,不独存也。天地乃万物之总和,通过万物的更新不竭而不死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圣人之业须资借万物。“后其身而身先”谓处世不能先求自身之存,而须先求万物之存。“外其身而身存”谓将自身之独存置之度外。圣人以资借万物成就圣业,这就是以无私成就其私。

致 用

领导者领导作用的大小长短不在于个人才能有多高,而在于能否擅长借众人之力。没有众人的努力,领导者必将一事无成。领导者的事业在众人的事业中,领导者的成功就在众人的成功中。所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 释

“上善”指高层次的善。水之善在激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高位。众人所恶者,低位也。但万物之根就在下。水甘居下而滋润万物,故称其为“上善”。人的居位、心态、与交、言语、为政、处事、行动都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态度、方式和对象。总的原则是,模仿水,只激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存,故而不受指摘。

致 用

“不争”并非真的不争,而是不与“万物”、“众人”相争。对有利于“万物”、“众人”的事一定要争。如何争?与自己争,怕自己达不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利 “万物”、“众人”。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意 释

双手总想抓得多肯定抓不住,不如打住;口袋塞得太满被撑破,东西外露,被别人看到,不可能长久保住;满屋子金玉根本守不住;富贵后骄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事业完成,自己的潜力已挖掘至尽,该顺势退出,让位后来者,这是符合天道的。

致 用

本章并非是反对人生活上追求高水平,事业上奋发向上,而是提醒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要适可而止,不要私欲过于膨胀。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

涤除玄览,能无疵?

爱人治国,能无为?

天门开阖,能为雌?

明白四达,能无知?

意 释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自身聚载住灵魂(把握住自我),能不使之离开吗?

“专气致柔,能婴儿?”——捏拿抻卷自身的形气能使之柔韧有生气如同初生的婴儿吗?

“涤除玄览,能无疵?”——清扫微妙之心,能使之无一念之留滞吗?

“爱人治国,能无为?”——政治上的 “爱人治国”能够做到无为而治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整个身心的张弛循环能柔顺不滞塞吗?

“明白四达,能无知?”——智慧通达,能达到不拘执于某一层次、某一方面的知识而随时可以超越吗?

致 用

这里讲到了修身的几个方面。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是讲守“道”者必须保持把握自我的精神状态;

“专气致柔,能婴儿?”是讲应对外物的方式方法;

“涤除玄览,能无疵?”是讲应对万物时的心灵态势;

“爱人治国,能无为?”是讲治理国家的指导方针;

“天门开阖,能为雌”是讲以何种姿态调整整个身心;

“明白四达,能无知?”是讲智慧的最高境界。

与“道”合一不能单纯理解为认知,而是一个复合的修炼过程。须顾及身心知行的各个层次,修炼不止。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 释

此章强调有形之物背后的无形之道的重要性。车轴、陶制容器、有窗户的房屋等实实在在的有形之物它们中间的空,成就了各自的用途。总之,有形之物是利器,但利器需要无形的中空来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致 用

许多领导常抱怨得不到解决问题的利器。其实利器到处都有。关键是有没有能力激活之。激活利器主要靠无形的要素,如价值、观念、情绪、氛围等软条件。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 释

耳目口腹的过分享受,贵族们“驰骋田猎”生活方式,难得之财宝的过分追求,使人感觉能力受损、思想狂乱、行为失当。圣人追求的是内在心灵的闲适与恬淡,故此去掉前者,求取后者。

致 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所见、所闻、所触摸所感受,经常因为不良的诱惑,忘记了幸福的真谛。所以需要注意内心的自我把握。特别是领导者,由于权力和金钱的优势,感官诱惑更密集,更强烈,因而更容易患幸福真谛健忘症,更需要把持住自我,明白什么是最长远最根本的幸福。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可却一再为无数聪明人所忘却。所以老子说的“为腹不为目”就是让人们冷静下来追求的是内在心灵的闲适与恬淡,不要总是吃着碗里的,还不安心地觊觎自己不该得到的锅里的。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意 释

此言行“道”与不行“道”的不同心灵状态。只想着个人利益的人,患得患失,一点点小“宠辱”就能引起内心的惊动。“有身”即有个人的私利。自己担忧的最大的祸患是自身的私利受到威胁。如果不追求自身的私利,就什么忧患都没有了。那些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的人,不会真正的贵天下爱天下,不可将天下托付给他们。只有将个人的利益融于天下,贵天下若贵其身,爱天下若爱其身,这样的人才可将天下寄托之。

致 用

有志成大业者无我,自己没有事业之外个人的幸福。对关乎自己个人的荣辱得失无所谓。在我为天下人谋取幸福的大业中,一事之未成,我心即不安;一人之未舒畅,我心即疼痛。如是方可受天下之托担当重任。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在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意 释

此章在描绘“道”的形态。“道”无形迹。故“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夷”、 “希”“微”是不同的惊叹词,惊叹“道”可“视”、 “听”“搏”,却不可得。面对神奇的“道”惊叹而已,不可再穷究。“道”之表不明朗,“道”之里不昏暗,绵延长存却无法命名。琢磨了半天什么也没把握住,还是归结为“无物”。这就叫没有固定状态的状态,没有具体物的物象,也叫做“忽恍”。想在其前迎之,但找不到其头想在其后随之,但找不到其尾。用亘古之道探讨今日之事,就能够知道古代之事,因为古今之事都在“道”的纲纪之内,跑不出同一“道”之理。

致 用

如何行“道”?无论多么高层次的规律和法则与“道”相比都是低层次的。当“道”在你头脑中是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出现时,你对“道”的掌握还只是停留在固定的规律、法则的层次。当“道”不能再当做一个单独的对象来把握,而只能通过周围的具体事物规律、法则随时随地的灵活组合来体现时,对“道”的把握才算上升到高层次。这时的“道”显现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高层次地掌握“道”必须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谈“道”不脱离具体事物,谈具体事物要随即升华到 “道”。所谓事即 “道”,“道”即事,“道”事一体不二。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若冬涉川,

犹若畏四邻,

俨若客,

涣若水将释,

敦若朴,

混若浊,

旷若谷,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意 释

同类推荐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玄冰剑神

    异界之玄冰剑神

    书中,你可以看到:小人物的搞笑琐事,气势磅礴的战争,悲伤的爱情。最终,主角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小人物,经历无数磨砺后,走向武力的巅峰。当夕阳西下,落霞逐渐被黑夜吞噬,主角带着陪伴他度过无数岁月的宠物,看着大海,道出一丝无奈,如果时间可以从来,他希望,死的那个人是他。
  • 身份

    身份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腹黑殿下魔恋懒甜心

    腹黑殿下魔恋懒甜心

    安小懒是睡神一枚,懒虫一只!可是碰上他们她就不淡定了,被误会成为女性公敌,被强迫成为女佣,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一个好搞定,可是两个、三个、四个呢?冷酷腹黑男冷墨颜、花心腹黑男花弄影、温柔腹黑男沐逸夜,帅哥来袭,安小懒你要hold住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蝎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蝎座

    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存活,觉得只要够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犯法、不过分,上天就会庇佑。但是,意外依然来了,对手如此无耻,健康问题爆发,工作环境大变,每一件事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中,这是天蝎座2012年最深沉的恐惧。2013年,也是最令人恐惧的土星笼罩天蝎的年份,土星这位严师要天蝎座修练的是“自己”,若一直有受困的感觉,必须清楚是什么缺点导致今天的感受,不能再推诿了;该修正自身的错误,努力转型了。这种因智慧带来的转化,将会为未来的日子带来成功的契机。
  • 我是大美人

    我是大美人

    镁光灯下的明星们,对于美的要求那可是非常的严苛,绝不允许脸上出现任何瑕疵。纵然工作缠身,却仍然“国色天香”,想不想探究一下她们美丽的秘密呢?都说女明星们驻颜有术,演艺界的大美女说起养颜来,可是各有想法各有妙招。偷偷告诉你明星们的私房养颜绝招,只要照着做,你也会越来越漂亮喔!
  •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爷送你个淘气小魂魄,逗你一笑,可好。爱睡暖床?爷伺候你在千年寒冰上长睡,可好。爱跳芭蕾?爷允你一辈子在我掌上起舞,爱妃,可好。爷,用三魂七魄皆只溺爱你一人,可好。爱萌娃?不好,不好!去你丫的帝王,本姑娘前世是大明星!这世,没万把粉丝,怎甘心!养小鬼,下降头……宅斗、宫斗……巫术、跳舞……十八般武艺样样通。谁说漂亮女人没大脑,且看本姑娘七十二变
  • 影无痕

    影无痕

    “影子,你在哪里?”一个无影少年心中无力的呐喊着。前世的尘,今生的果,是宿命的牵绊,还是轮回的枷锁,我的记忆,在冥冥中与影子牵连,这分迷茫,这份无奈。我要去追寻,去寻找前世的记忆。我要去探寻,去解开身上的秘密。我要变得更强,意识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守护。逆天归影,我心无痕,六界风云,生死由命。我...来了.....
  • 每天一个推理故事

    每天一个推理故事

    这是一场由遗产引发的谋杀案。凶手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完美的时间差、证人、证据和不在场证明。然而机关算尽仍不免百密一疏,看机敏的马普尔小姐如何同警察一起,剥丝抽茧,一步步揭露凶手导演的这场"狸猫换太子"的戏。
  • 独宠焰妃:逆天小萌后

    独宠焰妃:逆天小萌后

    “不好意思,本王路痴,找不到青楼”完全无视某女的提议,某男大手一挥,里面各色美女应有尽有。扛着某女进洞房:“你不答应也没关系,子夜表示上辈子杀的人太多了,这辈子就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是你不惹麻烦,却偏偏总有麻烦找到你身上。“太子殿下,咱跟你不熟,想娶妻出门右拐有个青楼,咱先把事儿办了再详谈!”,保证看得你眼花缭乱!”子夜纤纤玉指豪迈一指,淡定非常。
  • 奥秘世界3

    奥秘世界3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