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400000007

第7章 浮华世界里的梦游

南都行李白

南都信佳丽,武阕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南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刘秀即位后建都洛阳,以南阳为别都,称为南都。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云:“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宛”即南阳,这说明李白是在赴长安途中经过南阳的。唐朝由东南赴京,一般取道京杭大运河,至东都洛阳。而洛阳、长安、南阳呈三角形布局,特意取道南阳赴京,必是慕名“遨游”。李白这首诗描写南阳的地理风物,流畅又不失精致,表达出自己对这一历史名城的喜爱和敬意。在这首诗里,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不止是对这座城市的描摹,还有那由历史传奇和现实的声色之乐所交织而成的一种梦呓般的“遨游”之境。李白自称“游子”,是一个终生游走者。而游走在这个世界有着多重的意义,就如同漂浮的月,或者是迷离的酒,它们可能意味着某种超越性的或者是自在的存在状态,又或是别的什么。一个个的城市和乡村,既是片片匆匆掠过的风景,也是大大小小、此一时彼一时的目的地。它们见证并支持着每一个游走的人生。

还是回到南阳。南阳自古就是一个遨游的场所。汉末诗云:“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古诗十九首》之三)南朝谢朓诗云:“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正是这些诗句将李白引导到南阳来。南阳不光是刘秀的故乡,随刘秀起义的二十八位辅佐大臣也多是南阳人。南阳因此成为别都,贵胄如云,商贾往来,十分繁华。所谓“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就反映了这样的情景。如同京城一样,南阳是一个热闹的场所。热闹自古即有,真正赋予它意义的是汉末文人。因为被社会冷落,文人们只能通过消费自己的生命而体会着自己的存在。这时,人们秉烛而游,在暗夜里揭开了另一重人生的帷幕,每一个热闹之处,也就成为人生游戏的舞台。这一激情一直延续到盛唐,并且深深地感染了李白。所谓“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等,皆是逐红尘而游。这个层次上的“遨游”,其意义基于人生短暂、生命局促而难以伸展,因而呼朋纵酒,及时行乐。游走者在竟逐浮华、浪迹红尘之中,所放纵的是人生的悲凉和无奈。古诗和乐府中往往直言“怫郁”、“愁苦”,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则可以从“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中体会到忧伤的情绪。那个时代,人们与悲苦之间没有距离,而快意浪游,不过是诗人在自己和现实之间所立起的一面华丽的镜子,与其说是逃避,还不如说是对苦难的欣赏和留恋。但“遨游”本身又是充满了激情的,借交报仇,策马斗酒,京城坊第,大漠孤烟,这些又构成了“少年行”类诗歌主题。无论如何,古人能从“遨游”中感受到一种原初的生命冲动,这种令人兴奋的冲动和它背后的忧伤纠缠在一起,使得“遨游”本身充满了一种迷离的色彩。这就是诗中“玉色朱颜”和“呼鹰走马”等意象所带给我们的感受。

南阳因刘秀而成为一个传奇之城。龙蛇骤变,鸡犬升天,是历史在游人心中所鼓荡起的又一重生命激情。韩愈《题广昌馆》云:“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韩愈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尚且有如此钦慕之心,那就不难理解作为终生游走者的李白心中所隐藏着的奇遇之梦了。《后汉书·后纪》载,刘秀未发达时,“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果然如愿。诗中所谓“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即咏此事。佳人不过是英雄的点缀和标志,它将沉重的历史转变为个体英雄的传奇。对于游走者而言,他们关心个体命运远胜于历史本身,所以,李白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这首诗中还提到了春秋时期的陶朱公范蠡和五羖大夫百里傒,以及汉三国蜀相诸葛亮。他们都是因奇遇而立功名的人,是游走者心目中当然的英雄。初盛唐文人喜欢浪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渴望着奇遇和传奇。李白自云:“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杖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所谓“四方之志”究竟为何呢?按李白自己的解释,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东方朔《答客难》)只是后世文人对战国策士的臆想,刘秀和诸葛亮的乘势而起,似乎又从历史深处唤醒了这一渐行渐远的期望。但大唐盛世已不可能给文士们再提供这种奇遇的机会了,“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只能是李白的精神梦游。这种精神梦游使得“行万里路”有了自己的理由,同样,它也使得“杖剑辞国”的“四方之志”成了文人的一种成长仪式。显然,在南阳体会着这种种奇遇是李白的一场精神盛筵。

在这首诗中,英雄、隐士都混同在这一片清歌艳舞和走马呼鹰的红尘之中,以致我们怀疑李白不是一个真诚的朝圣者。朝圣者和游走者的区别就在于他到底有没有一个终极目的地。就李白而言,虽然也曾有过“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人生规划,但那不过是英雄大言欺世,且不说它是否真能成为一种可能,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当李白游荡五湖、炼丹松山时,朝廷就成为自己的理想;而身在朝廷,山野游仙又成为自己的目标。其终生反复纠缠,得此而望彼,总在茫然地寻找之中。而在这所有的迷离中,只有一个是不变的,那就是对奇遇的热情。君臣相得是奇遇,英雄美人也是奇遇,他乡的春风丽水还是奇遇,而对奇遇本身的渴望,使得李白永远处在游走之途。一个没有确切目标的游走者,只是一个猎奇者。那些可以被指点出来的一切,都将成为游走者的足迹,从而证明着游走者的本质,它不能成为任何目标和方案。所以,充满了传奇和热闹的南阳,对于李白而言,就像一个神奇的舞台,只是等着一个逢场作戏的梦游者了。这样的感觉,恐怕只能在不断的游走中才能延续吧!至于“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的感慨,那是伴随奇遇的梦想而自然产生的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有梦想就有感慨,何者成分更多一些?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实在很难说。

万里之游,和读万卷书一样,都是唐朝诗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游历所得,不仅是见识和阅历,还有生命中隐隐的期待,以及如影随形般的失落感。遨游,使得一个诗人的心胸变得广阔,它拥有了历史和地理上的各种奇迹;也使得诗人变得单薄和孱弱,因为孤独和渺茫。所以,每一个传奇的地方,它们都远离诗人因而成为梦想,但它们却不断地锻造着诗人的意志和灵魂,并内化为诗人生命的印记。我们从“南都信佳丽,武阕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这些诗句中,看到的不仅是对南阳的礼敬,感受到一种“近者悦,远者来”的鼓舞,同时也看到一种距离的悲伤。当兴奋最终变为留恋的时候,诗人也就分不清它是个目的地,还仅仅是路上的风景了。正如李白在南阳所写的《送友人》所云:“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南阳,这个充满了传奇的他乡,还真不知道它到底是个终点还是始发站,就如浮云落日中的情意,到底是喜还是悲,是追逐的目标,还是枯萎的遗绪,都不那么清楚。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云:“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那么美丽而清新的景色,却交织着怀念和向往的意味,你说这一景色是家乡的呢?还是他乡的呢?或者仅仅就是路上的景色?对于李白来说,终生所寻觅和拥有的,大约也只是繁华而美丽的旅程。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青春变成鱼尾纹

    青春变成鱼尾纹

    生活已成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自然是不够强大的,它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它同样又无法退回到自己的理想国中。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热门推荐
  •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花家姑娘怪癖多、难养活……花家的血脉跟她一起GAVMOVER了。可为么要穿越?为么要把花家的各种苦逼属性全都带来?她不要行不行?她想长大,想试试大姨妈的痛,想要36D……要扑到一个酷美男!为么就这么难?大叔,萝莉很好推咩,求扑倒!另外,不许叫花姑娘,不许叫花痴,她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世界经典攻坚战:滑铁卢战役,葛底斯堡战役 ,凡尔登战役,台儿庄会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等等的详尽描述。带你走回那段转乱的历史。
  • 皇上别嚣张

    皇上别嚣张

    被逼无奈嫁入皇宫,她一心只想离开。却在面对他魅惑的双眼时,心房失守,却发现原来他心中的后另有其人,而她,不过是他为报心爱女人被诛杀之仇的一枚棋子!他亲手扼杀了她腹中的胎儿,并将她的尊严踩于脚下。那么她将亲手斩断这段缘,扭转这种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妃酷霸狂帅拽

    邪妃酷霸狂帅拽

    <青箫出品,必是精品>对于顾家大小姐,众人谈之色变!三寸不烂之舌伶牙俐齿足足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她甚至能够在仵作解剖尸体的时候吃上一碗面条!某某不愿透露名字的公子说:“顾秋水这个人,不是她配不上我,是我配不上她啊!”是谁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明明是唯女子与小人还有顾秋水难养也!什么?你说顾秋水也是个女人?全城的公子哥忍不住举起双手表示这个论题是可以被推翻的。【此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修罗女将:邪王追悍妃

    修罗女将:邪王追悍妃

    冷峻,狂傲,睥睨天下,悲悯苍生的是她。沙场点兵,她一身战甲挥斥方遒!腹黑,妖孽,颜如美玉,权戏天下的是他。宫夺皇权,他以铁血手腕翻覆九州四海!她说:这山河疆域之广,终不过你手中一盘棋。他笑:那这江山棋局,只有你配与我对弈共掌天下!【狡黠隐忍,沉潜厚黑!男强女强,强强碰撞!美男可以有,但是1V1独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咖啡咖啡

    咖啡咖啡

    从咖啡的历史起源,到人文故事;从品种特性,到种植采收;从加工烘焙,到研磨冲泡,从品鉴方法,到设备器具;从成品制作,再到创意研发……101个章节逐一详解,500多张图片完美呈现。可以说,咖啡的前世今生,灵秀气质,技术细节和恢弘伟大,尽在本书之中。全书专业严谨中不乏优雅风趣,庄重沉稳中不失轻松诙谐。作者以特有的笔触视角和难得玩赏的姿态,携手读者真正品味咖啡之趣,体验咖啡之妙,享受咖啡之美,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