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400000013

第13章 泪水如铅招迷魂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帝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诗序中魏明帝诏迁铜人之事,史籍多有记载,而铜人下泪的场面,则只见于《汉晋春秋》。它看起来多少有些荒诞,除了李贺,恐怕不会再有人如此认真对待这个故事了。序中说“遂作”,是指有感于铜人流泪的传说,不过,诗人的这份敏感总叫读者觉得有些难以适应,给诗歌的解读带来困难。后人宁愿相信诗人的“遂作”乃是有感于“诏迁”之事,如此,这首诗就变得容易理解了:它或者是讽刺唐宪宗迷信长生之术,或者是抒发诗人的宗臣去国之悲,或者是揭示了大唐帝国日薄西山的命运。这些解释都是为了赋予这首诗一个明确的合理性。作为一个读者,我不反对那些解释,但我总觉得我们逃避了铜人的眼泪,也就没能直面诗人幽深婉转的内心真情。从这个短序来看,诗歌的合理性本来并不是什么问题,它采用了一种历史化陈述方式,在这样一个表述中,真实和传说的界限被打破了。至少,李贺是不介意这一情节荒诞与否的,我相信,在这荒诞中有一份本真的东西撞击着那颗敏感而柔弱的心。

这首诗最让人动心的,就是“忆君清泪如铅水”这一句了。试着想一想这样的场面:一个巨大笨重的铜人,毫无表情的面孔在久经风霜后显得更加粗糙、模糊,就是这样一个铜人,在魏朝官兵吃力的推拉中,艰难地行进在绵绵古道之上,突然,他泪如铅水,沉重地滴落在尘埃之中。有谁面对过这样一种场景呢?那仿佛是千万年的沉默,突然开口,而且是以那样悲伤和绝望的方式开口。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那是怎样的一种惶恐啊。“铅水”的比喻由于过于稚拙而显得有些突兀,但它恰当地表达出我们的日常生命与自然本能的隔膜,以及隔膜被捅破后的尴尬和惊骇。正是这串泪水,让我们突然间洞穿了我们自己,来到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显豁的情感场景中。可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它肯定不仅仅只是怀念。这里所隐藏的秘密,应该与学者们所指出的那些现实意义没有关系,这个秘密就埋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蛰伏在我们生命的某个更深的层次上。

铜人早在秦始皇帝时就铸成,当时的目的,一是为了销毁天下的兵器,一是为了模拟出现在人间的十二个长身仙人。到了汉代,这些铜人也还一直立在长乐宫门前。《三辅故事》记载:“(汉)武帝作铜露盘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文选》张衡《西京赋》注引)班固《西都赋》云:“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李善注“双茎”为铜柱。又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三》引《魏略》云:“是岁徙长安诸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显然,承露盘并不在铜人手里,李贺也不可能看到手持承露盘的铜人,“携盘独出”云云不过是李贺的想当然耳。但与其说是李贺的想象,还不如说是这些历史意象在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叠加:秦皇汉武都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历史在他们身上附集了人类最勃郁茂盛的生命力量。而一个旺盛的生命,也最容易体会到生命的局限,体会到人生的悲凉。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他们,尤其是汉武帝,大约是最早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人。汉武帝后半生崇信方士,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长生不死的奥秘,所有的欺骗、荒谬、固执,都不过都是他对必死的人生的一种近乎疯狂的挣扎。但,一切努力也终会归于枉然,当汉武帝终于如一片落叶,在瑟瑟秋风中杳然凋零的时候,就只有那些长大不朽的铜人和高高的承露盘,托附着他的一片痴心和无限的失落,留在这苍茫的岁月中了。尤其是当它们被魏明帝的官兵无情的拖拉中折断或干脆弃置路边时,那些曾经有过的幽怨而急切的期待就变得如此悲凉,令人不忍面对。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王琦在《李长吉歌诗汇解》中注释说:“谓其魂魄之灵或于晦夜巡游,仗马嘶鸣,宛然如在,至晓则隐匿不见矣。”当那个曾令山河变色的汉武帝带着无限的遗憾,魂归茂陵的时候,命运就毫不留情剥去了他的高冠大袍、金盔银甲,生时的功业、威权都成了过眼云烟,悄然飘散。所有的光荣和骄傲,在注定了的死亡面前都露出它虚幻的本质。皇帝的生命也是脆弱的,它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一如古往今来的芸芸众生。对于汉武帝来说,“茂陵刘郎”的称呼不仅显示了生命本身的羸弱,它还透露出某种柔情。这份柔情源自对现实生命的留恋和执著。当这个孤独的灵魂夜夜探视曾经居息过的楼阁宫殿,探视着依然矗立在夜色中的铜人时,他就像一个痴心的情人,绝望地看着自己的所爱渐渐老死在他人的屋宇下。此时的汉武帝是何等的脆弱,又是何等的凄凉。那些曾经有过的繁华人生,有过的无限憧憬,都雕刻在那些壮丽的楹柱之上,都寄托在那些木然独立的铜人的手上。但转瞬之间已经物是人非,殿台楼阁已经斑驳荒寂了,桂树在夜风中飘散着深秋的气味,绿苔爬满了砖砌的地面,又爬上了宫墙。萧条封住了过去的光荣。只有铜人依然矗立,将承露盘伸向天空,倔强地表达着人间卑微的乞求和渺茫的希望。生和死的暌违,使得雄心勃勃的汉武帝脆弱了,一颗脆弱的心也只能感受着悲凉,而悲凉,又滋生了柔情。汉武帝的柔情是给铜人的吧。

一个死了的灵魂,却夜夜守护着一个不死的愿望,这是怎样的一种纠缠。“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不死的愿望早已经破灭在人们的心中,但又何尝从人们的心中完全凋落,它活在每一个不眠的时分,就像一个幽灵,永远纠缠着我们脆弱的生命。正是这种纠缠使汉武帝成为一个悲悯的刘郎,于是,他只能深怀着不甘和哀怨,在每一个浓浓的夜色中殷勤探视、自我沉湎,然后,消失在第一缕晨光来临之前。它不能面对来自现实世界哪怕是最微弱的光。“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致酒行》),那么,就让它留在黑夜里吧,它只能是诗人心灵最深处的一个冥冥中的念想。在每一个“仗马嘶鸣”的夜里,铜人不说话。

铜人的沉默,不光孕育着无限的怜悯,而且还隐约着一个脆弱的秘密:过去的光荣、怀念,和对无望的永恒的执著守候,真能够让一个只能在夜间出没的灵魂永远不死吗?没有人知道答案,也许只有沉入最深沉的黑暗里,才能看到依稀的光。那就让汉武帝像影子一样地存在着吧,就让孤独来体会什么是永久吧。一个游魂和这些沉默的铜人,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夜中守候着。直到魏明帝的官兵把沉重的铜人扶上牛车,遥遥东去的时候,那个秘密就再也守不住了:一切都将归于虚幻。巨大的悲哀,终于使铜人流泪如铅水,奔涌而出:所有的光荣和骄傲,所有不死的渴望,都已在时光中被彻底抹掉了,甚至是断墙颓垣中的最后一钩残月,也将随着铜人永远地离去。从此以后,在这深沉无边的黑夜里,又有什么能留给那个已经脆弱不堪的孤魂呢?死了的汉武帝终将堕入无底的深渊,再一次死去。

一个强悍的生命死了,成为一个柔弱的游魂,而这个游魂终将再一次死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悲怆啊!如铅的泪水,是我们承担不起的荒谬的宿命,它在我们心中流成一个巨大的空洞,又反过来吞噬着我们的心。李贺以他短暂的生命过早地咀嚼着人生的绝望,他说:“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苦昼短》)他说:“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人生的无望,使他对万人景仰的秦皇汉武满怀着悲悯落寞之想,转而痴迷那个“秋坟鬼唱”的阴森世界,在“百年老枭”的笑声中,在“呼星召鬼”的杯盘里,寄托着自己无尽的怨恨愁思,寻找着自己生命最深处的一线幽光。所以,在他心里,“夜闻马嘶晓无迹”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但一个鬼魂在这个没有生命的殿台楼阁和金铜仙人之间,就能找到存在的理由和希望吗?从铜人如铅的泪水中,我们体会到了沉重的失落。

人生空寂如梦,不如死亡更加真切,因此,李贺让汉武帝的游魂夜夜出现。但现在,连汉武帝的游魂也已经死去,诗人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那个孤独的游魂死了,但李贺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从如铅的泪水中,我们惊奇地看到,那个没有生命的铜人却活了。“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是刘郎孜孜不倦的守候,是诗人心中不绝的恋恋情怀,赋予了千年铜人以生命和柔情。一抹忧伤又将借着冰凉的铜人在岁月中继续延续,铜人是不会死的,那么,希望将永远存在。可这是一种多么悲凉的希望啊!幽光如豆,它比得了“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吗?你看,铁石心肠在流泪,这不是普通的悲伤,这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悲伤。“天若有情天亦老”,苍天无情,所以它永远不会老去,那么,如果我们可以在“有情”和“不老”之间选择,我们又会怎样呢?但我们只能背着悲情上路,眼前一片幽暗,就像铜人一样,只能迷失在自己的悲情中:“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诗人想让我们相信,还有一线微温,在那个孤独的游魂消逝之后,依然在荒凉的月色里,在冰凉的水声中,引导着我们的希望。铜人的泪水不是生命本身,那也许只是对生命的悲悯之情,在一个没有生命的躯体中顽强地延续着。这是一个令人惊诧不已的悖论,这是绝望和希望最后的纠缠,是万般孤寂中一个凄厉的悲叹,和永远的回响。

沉默千年的铜人在流泪。对于我们这些只习惯在自己心里编织着琐屑的情感和故事的普通人来说,一串铅泪使我们突然面对着人类最原始的荒诞和悲哀,使我们感到震颤和惊慌失措。这串泪水,在一钩残月下闪烁着幽冷的光,那其实是诗人最后的承担。诗人承担了一切的虚无,只是为了使我们感动,使我们在感动中,怀着些微的安慰,在茫茫夜色中继续前行。

同类推荐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热门推荐
  • 银域之王之送你一世倾城

    银域之王之送你一世倾城

    “别叫我师傅,你的死活和我毫不相干!”他乃一城之主,却掉份儿成了幼女监护人。她,是他的徒弟,却也钟情于他。他,是魔族之后,也是她的养父。她爱他,可是他的心底并没有她,痴守等候能否换他一个回眸?他被人暗算,她拼死相救。她只求一个答案:“我原为你倾情一生,你可愿送我一世倾城?”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极品全能狂少

    极品全能狂少

    家族弃子周辰重回都市,立誓拿回自己的一切,踩纨绔,收徒弟;偶得邪神魔血,为活命,修法术、悟天道,踏上逆天改命之路。狂少至尊,魔血附体,一代邪神,法宝全收。家族秘法,身份之谜,踏入修仙,逆天改命。
  • 绝色赌医

    绝色赌医

    赌是她的爱好,医得看她心情,创建神女帮派只是一时的兴趣,却夺得武林中第一大帮派的头衔。皇帝是她哥哥,愿把江山拱手相让。魅影帮的帮主愿听从她的号令。药谷的药王愿教授他毕生所学,只愿她能留在身边。赌坊、青楼、酒坊的开业为的只不过是让她过上一个有输不完钱的日子。虽然前度珑玥荒淫成性,后度珑玥嗜赌如命,一样臭名远昭。就算如此,她珑玥也有让兰月国翻天覆地的能力,有魅惑世间男子的能力,谁能耐她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危楼记事

    危楼记事

    在S市Y大街J巷,有过一幢危险房屋。市政当局好像计划拆除,但也只是计划而已。亏得大家能够将就凑合,楼房里的二十家住户(自然也包括我),竟然在危楼里生活了许多年。谢天谢地,现在,谁也找不到这幢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楼房,它那破陋衰败的形象,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据说不会很久,S市的最高层建筑物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危楼不存在了,但危楼的居民还在。下面所讲的,也许正生活在你周围的,而原来却是我邻居的一些故事。
  • 都市青年六种时尚生活方式

    都市青年六种时尚生活方式

    都市是森林,时尚是诱惑。面对诱惑,都市青年们千万不要抱着“存在即是合理”的人生态度,盲目地追随五颜六色的时尚生活。顺应都市青年们对命名的渴望与激情,本书解读了十种时尚生活方式,希望能够为你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提供坐标,成为你在都市中生存的秘籍。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