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00000036

第36章 幼 学 琼 林(16)

译文构思、写作文章称为染翰操觚,请授学业叫作执经问难。请人写文章说乞挥如椽笔,称赞别人文章高妙说这才是大方家。文章得到大家推崇广泛流传称为洛阳纸贵,有学问的人不嫌别人请教多称为明镜不疲。唐代李泌封邺侯藏书丰富,后来称赞他人书多便说邺架;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便称为书淫。

原文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①;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诏②。

注释①太乙燃藜:汉代刘向元宵节时一人在天禄阁校书,有一个黄衣老人进来吹燃拐杖头照明,自称是太乙星的精魂。②陶谷出诏: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即皇帝位时,没有后周皇帝禅位诏书,翰林学士陶谷早已写好诏书,这时就从袖中拿出。

译文白居易出生才七个月,便认识了之、无这两个字;李贺七岁就有文名,作了《高轩过》这一首诗。开卷有益,是宋太宗重要的话;不学无术,是班固对霍光的评语。汉代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太乙星点燃藜杖为他照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即皇帝位时,没有后周皇帝禅位诏书,翰林学士陶谷将早已写好的诏书从袖中拿出。

原文江淹梦笔生花①,文思大进;扬雄梦吐白凤②,词赋愈奇。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③;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④。茹古含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注释①梦笔生花:南朝梁代江淹梦见有人授给他五色笔,后来文辞更加美妙。②梦吐白凤:汉代扬雄善于写文章,梦见自己吐出白凤。③人物志:唐代李守素精通姓氏之学被许敬宗称为人物志。④行秘书:唐太宗出行,有人请求带些书,唐太宗说:“虞世南就是行走秘书,不用带书。”

译文江淹梦见笔上生花,文才从此大进;扬雄梦中口吐白凤,词赋愈见奇丽。李守素精通姓氏之学,许敬宗戏称之为人物志;虞世南明悉古今之理,唐太宗称其为行秘书。茹古含今都是说人学识渊博,咀英嚼华总是说人文章新颖。

原文文望尊隆,韩退之①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②如良玉精金。李白才高,咳唾随风生珠玉;孙绰③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

注释①韩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②程明道:宋代理学家程颢,人称为明道先生。③孙绰:晋代人。范荣期称赞他写的《天台赋》掷地会发出金石之声。

译文韩愈文章声望尊隆,世人景仰他如泰山北斗;程颢涵养纯粹,世人比之为良玉精金。李白诗才极高,脱口而出便是珠玉之句;孙绰博学善文,为文词赋华丽,掷地有金石之声。

科第

原文士人入学曰游泮(pàn)①,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②,又曰得隽(jùn)③。宾兴④即大比之年,贤书即试录之号。鹿鸣宴⑤,款文榜之贤;鹰扬宴⑥,待武科之士。

注释①泮:古代指学校。②释褐:脱去粗布制的衣服,即进士及第授官。③得隽:应试及第。④宾兴:指选择贤能的人。⑤鹿鸣宴:皇帝为招待新科举子举办的宴会。⑥鹰扬宴:指武科乡试后举办的宴会。

译文入学读书叫作“游泮”,又叫作“采芹”;士人应考登了进士科,可以脱去布衣换上官服称为“释褐”,又叫“得隽”。三年一次考举人的乡试,称“大比之年”,又称为“宾兴”;“贤书”是乡试取中者的名单。“鹿鸣宴”是款待文进士的宴会,“鹰扬宴”是款待武进士的宴会。

原文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①;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②。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③;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中状元,曰独占鳌头④;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注释①欧阳修做贡举考官,阅卷时,觉得有红衣老人在旁边点头,文章就合格,于是写诗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②拾芥:拾取芥草一样容易。③破天荒:唐代荆州每年解送的举人,都不及第,当时人称作是“天荒”。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终于有个叫刘蜕的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④独占鳌头:进士觐见皇帝,状元正好站在雕刻着巨鳌的地方。

译文文章符合要求被选中,有朱衣老人在暗中示意;经书弄明白了,获取官职就像拾取芥子一样容易。某地第一次有人考中进士称“破天荒”,读书人出类拔萃称“出头地”。考中状元叫“独占鳌头”,考中解元称“名魁虎榜”。

原文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谓之座主。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①;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②。

注释①龙门点额:传说黄河的鲤鱼到三月则渡龙门,得渡的化为龙,否则点额而还。后因以“龙门点额”喻指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②雁塔题名:唐代自中宗神龙年间以后,举子进士及第,朝廷宴罢,皆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

译文在琼林苑赐宴新考中的进士,这是从宋太宗才开始有的;亲临殿前提问应试的新进士是从宋神宗才开始的。同榜取中之人互称为“同年”,进士举人称自己的主考官为“座主”。应试没有取中,如同鲤鱼没有跳过龙门,触额而返,故称为“龙门点额”;唐代进士及第后,把姓名写在慈恩寺雁塔上,后人便称登科为“雁塔题名”。

原文贺登科,曰荣膺(yīng)鹗(è)荐①;入贡院,曰鏖(áo)战棘闱②。金殿唱名曰传胪(lú)③,乡会发榜曰撤棘。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孙山外④,红勒帛⑤,总是无名。

注释①鹗荐:汉代孔融曾向皇帝推荐祢衡,称赞他为鹗鸟。②棘闱:古代考试时,有时用棘木将考场围起,故称棘闱。③传胪:科举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④孙山外:苏州滑稽才子孙山和同乡之子一同去参加考试,乡人之子落选。回家后,乡人问孙山其子考得如何,他说:“解名尽处(谓榜末最后一名)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⑤红勒帛:宋代刘几写文章常险怪之语,欧阳修十分厌恶,用红笔将其文章打一个大横杠,全部抹掉。后因称用红笔涂抹文章为红勒帛。

译文祝贺别人考中登科,叫“荣膺鹗荐”;考场如战场,所以进贡院应试,谓之“鏖战棘闱”。殿试后金銮殿上传唱新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叫作“传胪”,乡试会试到发榜期叫作“撤棘”。“攀仙桂”、“步青云”都是进士及第,荣耀发达的代称;“孙山外”、“红勒帛”都是说榜上无名、没有考取的婉转之辞。

原文英雄入吾彀(gòu)①,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官②,刘禹锡贺得门生。薪,采也;(yǒu),积也;美文王作人之诗,故考士谓之薪之典。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注释①英雄入吾彀: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唐太宗于贞观初发榜日,曾经登上端门,看到新进士一个个从榜下走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进入弓箭射及范围之内。②桃李属春官:唐代刘禹锡曾写“满城桃李属春官”的诗句庆贺得到门生。

译文唐太宗看到新进士感慨“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满城都是桃李,是刘禹锡道贺礼部侍郎选拔了一批新门生。《诗经》以采伐积聚木柴以备燃烧来比喻赞美周文王培育人才,因此后世称以考试选拔人才叫作“薪槱之典”;《易经》泰卦说:“以其汇,征吉。”讲的就是连类同进的卦象,后把举荐人才称“汇征之途”。

原文赚了英雄①,慰人下第;傍人门户,怜士无衣。虽然,有志者事竟成,伫看荣华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炼之功。

注释①赚了英雄:是安慰士人落第的话。唐代曾有人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译文“赚了英雄”是对落第人的安慰,“傍人门户”是对读书人无依无靠的怜惜之词。虽然这样,但是有志者事竟成,终有荣华富贵的日子;火候到了仙丹自然就能炼成,千万不能吝惜修炼的功夫。

制作

原文上古结绳记事,仓颉①制字代绳。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②;洛龟呈瑞,大禹因列九畴③。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④乃大挠(náo)所作。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⑤。

注释①仓颉:传说中黄帝的史官,创制了文字。②传说龙马背着图在黄河中出现,背上有五十五个阴阳点,伏羲氏因此画出八卦。③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负文出现在洛河上。④甲子:指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计日的方法,传说是黄帝的大臣大挠创制。⑤隶首、伶伦:传说都是黄帝手下的大臣。

译文上古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在绳子上打各种绳结,以记载事件;到黄帝时史官仓颉才创造出文字,这时候才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伏羲时有龙马背负太极图自黄河中浮出来,伏羲依据图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洛水中出现了神龟,是吉祥的征兆,大禹按照龟背上的文字,列出防范洪水的九类办法。历法节气是神农所创;大挠以十天干配上十二地支,造为甲子。算书由隶首所作,音乐律吕是伶伦所造。

原文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造;权①量衡②度,亦轩辕之立规。伏羲氏造网罟(gǔ)③,教佃渔以赡民用;唐太宗造册籍④,编里甲以税田粮。兴贸易,制耒(lěi )耜(sì)⑤,皆由炎帝;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

注释①权:秤锤。②衡:秤杆。③罟:网的总称。④册籍:指户籍和田亩册。⑤耒耜: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译文甲胄舟车创始于黄帝,权量衡度也是由黄帝首立规则。伏羲氏造了网罟,教导民众打猎捕鱼;唐太宗造户籍登记人口和田亩,设置里甲来征收田粮税。实行货物交易,制出耒耜来做农器,创始的都是炎帝;造出琴瑟来调五音,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创始的就是伏羲。

原文冠冕衣裳,至黄帝而始备;桑麻蚕织,自元妃而始兴。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yōu)赖①。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

注释①攸赖:所依赖。

译文冠冕衣裳创自虞舜,至黄帝时才趋完备;采桑养蚕是黄帝元妃嫘祖所发明。神农尝百草,察其药性辨其搭配,始有医药医方;后稷教民众种五谷,粮食依靠此而来。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的方法自此才开始;有了有巢氏的构木为巢,宫室的制度从此创立。

原文夏禹欲通神祗(zhī),因铸镛(yōng)钟①于郊庙;汉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观于中朝。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钱乐作浑天仪②,历家始有所宗。阿育王得疾,因造无量宝塔③;秦始皇防胡,特筑万里长城。

注释①镛钟:大钟。②浑天仪:浑天仪,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为东汉张衡所造,宋元嘉中召钱乐更铸。③无量宝塔:古印度阿育王,传说他得病后,搜罗佛舍利,分诸鬼神在一天一夜造成八万四千座宝塔。佛家称阿育王所建佛塔为无量塔。

译文夏禹想与天地神灵沟通,因而铸镛钟置放于郊庙中,共铸了九个鼎以象征九州的情形;汉明帝尊崇佛教,派人去印度求佛经,在中国大兴土木兴建佛寺。周公发明了指南车,风水先生使用的罗盘是其遗制;钱乐铸浑天仪,以此察看天象,历法才有了依据。阿育王因得病,搜罗佛舍利,在一天一夜造成了无量塔;秦始皇为了防止匈奴人入侵,特意修筑了万里长城。

原文叔孙通①制立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②。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立律条③。尧帝作围棋,以教丹朱④;武王作象棋,以象战斗。文章取士,兴于赵宋;应制以诗,起于李唐。

注释①叔孙通:汉高祖废去秦朝繁苛的仪法,结果群臣饮酒争功,拔剑喧哗,不成体统。叔孙通向高祖自荐,沿用古礼与秦仪制定朝仪,凡朝会不遵守礼仪的都叫他出去。从此再也没有喧哗失礼的人。②秩序官品:指九品中正制。官员从此有品级了。③律条:律例科条,即法令。④丹朱:尧的儿子,因为荒淫无度,尧便制作围棋以陶冶他的性情。

译文汉朝初建叔孙通制定朝仪,定出百官朝见的礼仪;魏曹丕定九品中正法,确定了选拔才士任官的等次。周公开始制定礼乐,萧何制立了法令。尧制作围棋以陶冶他的儿子丹朱的性情,周武王发明了象棋,象征两军对垒进退攻守以演习作战。用文章策论取士始于宋神宗,是宋朝的成规;用诗赋选人才是唐朝的盛典。

原文梨园子弟①,乃唐明皇作始;《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编。笔乃蒙恬(tián)所造,纸乃蔡伦所为。凡今人之利用,皆古圣之前民。

注释①梨园子弟:唐明皇选乐工、宫女数百人,在梨园亲自教他们乐曲,故称梨园子弟。

译文唐明皇精通音律,选宫女乐士在梨园教授,梨园遂成为艺人的别称;《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所编纂。毛笔由蒙恬所造,纸系蔡伦所制,这些都是文房中的贵品。大凡当今人们所用之物,都是古圣先贤所开创,留传下来给百姓使用的。

技艺

原文医士业岐(qí)轩①之术,称曰国手;地师②习青乌之书③,号曰堪舆(yú)④。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⑤崔白⑥,古之名画。晋郭璞⑦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⑧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注释①岐轩之术:中医学。岐轩:岐伯与轩辕的合称。岐伯为传说中的古代名医,相传曾与轩辕讨论医术并作成《内经》,所以后世称医药学和医术为“岐轩之术”。②地师:风水先生。③青乌之书:相传汉代有青乌子精堪舆之术,著《相冢书》,后人奉以为鼻祖。④堪舆:堪为高处,舆为低地。堪舆即“风水”。⑤郑虔:唐代画家。⑥崔白:北宋画家。⑦郭璞: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好古文奇字,喜阴阳卜筮之术。⑧孙思邈:唐代医学家。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孙思邈曾经为虎拔去口中金钗,为龙点鳞医病。

译文中医师善用岐黄之术,医师以行医为职业,又称为国手;风水先生研习青乌子所写宅相、墓相的书,专门为人看风水,风水又称为堪舆。卢医、扁鹊是古代的名医;郑虔、崔白都是古时的名画家。晋代郭璞得到《青囊经》,所以精于天文卜筮;唐代孙思邈得到龙宫药方,能够医好有病的龙和被骨头梗住咽喉的老虎。

原文善卜者,是君平①、詹尹②之流;善相者,即唐举③、子卿④之亚。推命之人曰星士,绘画之士曰丹青⑤。大风鉴,相士之称;大工师,木匠之誉。

注释①君平:严君平,西汉隐士。以占卜为业,一生不愿做官。②詹尹:郑詹尹,战国时为楚国的卜筮官之长(太卜)。③唐举:也作唐莒,战国时梁人,擅长相术。④子卿:春秋时赵国相士,姓姑布,字子卿。相传为孔子看过相。⑤丹青:中国古代的绘画经常用朱红、青色,所以称“丹青”。有时候也泛指绘画艺术。民间则称画工是“丹青师傅”。

译文善于卜卦都可以比作君平、詹尹之流;善于相术的便是唐举、子卿之辈。按照星相推算命运吉凶的人叫作星士,绘画称为丹青。大风鉴是相士的别名,大工师是木匠的美称。

原文若王良①、若造父②,皆善御之人;东方朔③、淳于髡(kūn)④,系滑稽之辈。称善卜卦者,曰今之鬼谷⑤;称善记怪者,曰古之董狐⑥。称诹(zōu)日⑦之人曰太史,称书算之人曰掌文⑧。

注释①王良:战国时人,为赵简子驾车。②造父:周穆王时人。因善御而被宠幸。③东方朔:汉武帝时文学家。④淳于髡:战国时齐国人。⑤鬼谷:鬼谷子。传为战国时楚人,隐于鬼谷,所以号鬼谷子或鬼谷先生,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著《鬼谷子》一卷。⑥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⑦诹日:选择黄道吉日。诹:咨询,询问。⑧掌文:古代官名,掌管文书记载。

译文王良、造父都是古代善于驾车的人;东方朔、淳于髡皆是能言善辩的滑稽之辈。称赞善于卜卦的人,说他是世间的鬼谷;赞美善记怪异之事者,说他是鬼中的董狐。称选吉日的人为太史,书写计算的人叫作掌文。

原文掷骰(tóu)者,喝雉呼卢①;善射者,穿杨②贯虱③。樗(chū)蒲④之戏,乃云双陆⑤;橘中之乐⑥,是说象棋。陈平作傀儡⑦,解汉高白登之围;孔明造木牛⑧,辅刘备运粮之计。

同类推荐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热门推荐
  • 机遇改变命运全集

    机遇改变命运全集

    本书首先从对机遇的认识、发现、创造、把握四个关键词切入,阐述如何化危机为转机,让机遇瞄准成功的方向,以及如何整合机遇,让机遇成为人生腾飞的翅膀。然后再结合时间、人际、爱情、工作、财富和管理等人生实际层面,具体讲述捕捉、操纵和利用机遇升华人生的种种条件和有利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 战神记

    战神记

    乾坤无极,通天指,天禅玉清诀,御龙神功,天机书,如来神掌,万剑归宗......无数神奇玄幻的仙法神诀横贯七届;宿敌的追杀,妖魔的残暴,红颜的痴恋,兄弟的情义,天道的正义......弥漫天地!看秦驭天如何集众神功于一身,荡平七届,匡扶大义,一统天地!
  • 追心游戏:天价豪门婚约

    追心游戏:天价豪门婚约

    “周暮生,我说过你不用为那晚的事情负责。”她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就当那晚是被狗咬了一口,可是这个男人在那晚之后的N天后突然就来跟她说谈谈关于那晚事情的责任问题,这是反应迟钝的节奏么?!可是打死她,她都不会相信堂堂雨辰集团的周大总裁居然会反应迟钝!谁知,他并没有理会她的话,起身,扛起她,开门,下楼,把她扔进车里,一连串的动作让她措手不及,车子扬长而去,空气中传来周暮生轻飘飘的话语:“不是我为你负责,是你为我负责!”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这是一部既有A面又有B面的青春故事,既有好孩子的故事,也有坏孩子的故事,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写成一部催人泪下的青春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和唯美的笔触,用洋洋洒洒的百万字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一群复习生的青春故事,故事具备当前一切青春故事的所有元素和年代标签,感人肺腑、撕心裂肺,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史。在遇到朗逸彤之前,李练达是孤独的、沉入深渊的囚鸟,他的心里藏着一个像张蔷一样的麦穗儿,可是麦穗儿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是朗逸彤让李练达从孤独中走出来,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和充满诗意,李练达这个文学青年在惶恐不安中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在与朗逸彤的交往中,他发现将与朗逸彤结婚的李倩并不是他的所爱,他爱着另一个有着法国血统的女孩儿金美玉,他究竟是爱李倩,还是爱金美玉,还是爱他呢?他爱的究竟是谁呢?林嘉辉与林雪晴因为父辈的关系折断了青梅竹马的爱情,萧正扬与李龙骧因为李龙骧爱上了助教而中断了朦胧的爱情,慕月明与汤娜因为磨难而走到了一起,秦根生与叶翠翠因为棍棒的敲打而捆绑了一起,宇文强与张天娇因为张建光的凶狠成为冰冷的尸体。李练达在朗逸彤沉入冰冷的海洋之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李练达抚育的泥蝶也化成蝴蝶翩翩起舞,可是这爱情却让他……这是一个大陆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子》。
  •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最令人意外的设定,书写最令人叹服的前世今生:两千年的执念,不过换一场素来无缘。若终归无缘,却为何要让你我今生相见,一眼万年?迷雾重重的梦境中,穿行了谁的影子,湮灭了谁的相思,又掩埋了,谁的今生前世?“沉浮于梦境中的帝姬,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毕生所求,不过是在他的眼中,能看到我的影子。”有一句话是情深缘浅,情深是她,缘浅是她和东华。有一个词是福薄,她福薄,所以遇到他,他福薄,所以错过她。“他很好,我和他,没有缘分罢了。”“天命说有缘如何,无缘又如何,本君不曾惧怕过天命,也无须天命施舍。”天命如何定下你我的因缘?一个人的疑惑,一众人的旋涡。
  • 残颜妾不二嫁

    残颜妾不二嫁

    一个貌丑刁钻,你奈我何?”继续嚣张。只是——俗话说这货有过期日,一个俊美轻佻,人有看腻时。您在我心里,她,能牛逼到几时。”不知是不顾世俗思想前卫还是有怪异癖好喜欢窥觊自家嫂子。版本二:他轻笑出声,是皇帝钟爱的九子,坐等这妞投怀送抱:“全天下人都知道你与我私通,两人会撞出怎样的火花?!他,多才多金,以醉心音律、嗜好寻花问柳为掩饰,她甚满意。版本一:人们饭后茶余的笑谈。“一个毫无贞操,一个色胆包天,是魂穿而来的现代特工,绝配!”此良人俊美非凡,费尽心思只为除掉当年戕害她之人。“能牛逼到几时?”他扬起招牌式坏笑,实则惊才艳艳,玉指抚过她如墨青丝:“你有两个选择,做本王女人,杀妾室,要不充军妓。”“听说,怕是由不得你。因缘巧合,斗主母,她以为遇上的是上一世的良人。”她眉毛翘上天,休夫君,一脸得意。“王爷,小女子是生意人。”“我两个都不选,雄才大略之人。七王爷丑妾和九王爷私通了。“……”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