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0

第40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2)

宋璟《梅花赋》并序:“垂拱三年,余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随从父之东川,授馆官舍,时病连月,顾瞻圮墙,有梅一本,敷于榛莽中,喟然叹曰: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若其贞心不改,是则可取也已,感而成兴,遂作赋曰:高斋寥阒,岁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风悄悄而龙吟。坐穷檐以无朋,命一觞而孤斟。步前除以踯躅,倚藜杖于墙阴。蔚有寒梅,谁其封植?未绿叶而先葩,发青枝于宿枿。抉秀敷荣,冰玉一色。胡杂遝于众草,又芜没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羌洁白其何极?若夫琼英缀雪,绛萼著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清香潜袭,疏蕊暗臭,又如窃香,是谓韩寿。冻雨晚湿,夙露朝滋,又如英皇,泣于九疑。爱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来自姑射。烟晦晨昏,阴霾昼,又如通德,掩袖拥髻。狂飙卷沙,飘素摧柔,又如绿珠,轻身坠楼。半含半开,非默非言,温伯雪子,目击道存。或俯或仰,匪笑匪怒,东郭顺(原作慎,误)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灵均,或欹傲若曼倩。或妩媚如文君,或轻盈若飞燕。口吻雌黄,拟议难遍。彼其艺兰兮九畹,采蕙兮五柞。缉之以芙蓉,赠之以芍药。玩小山之丛桂,掇芳洲之杜若。是皆物出于地产之奇,名著于风人之托。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或朝华而速谢,或夕秀而遄衰。曷若兹卉,岁寒特妍,冰凝霜冱,擅美专权,相彼百花,谁敢争先!莺语方涩,蜂房未喧,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至若栖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遁岩穴。江仆射之孤灯向壁(原作寂,据《渊鉴类函》改),不怨凄迷;陶彭泽之三径投(原作长,据《渊鉴类函》改)闲,曾无愔结。谅不移于本性,方可俪乎君子之节。聊染翰以寄怀,用垂示于来哲。从父见而勖之曰:万木僵仆,梅英再吐,玉立冰姿,不易厥素。子善体物,永保贞固。”《全唐文》卷二○七。宋璟(663-737),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调露元年(679)进士,武则天时为御史中丞,睿宗时任宰相,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玄宗时复任宰相,开元八年(720)罢相。封广平郡公,卒谥文贞。与姚崇先后执政,并称开元贤相,然姚崇善于应变,宋璟刚正不阿,危言谠论,人品为世推重。其文集宋以来失传,《梅花赋》便无从得睹,宋人编《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均不载。有关其真实面貌,只唐人著述中零星涉及。颜真卿《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七时,或读《易》旷时不精,公迟而览之,自亥至寅,精义必究。明年进士高第,补上党尉,转王屋主簿。相国苏味道为侍御史出使,精择判官,奏公为介。公作《长松篇》以自兴,《梅花赋》以激时,苏深赏叹之,曰真王佐才也。”铭辞中又称:“《赋》嗤梅艳,《篇》美松长。苏公嗟称,才必佐王。”《全唐文》卷三四三。这条材料很重要,由此可见宋璟未及冠而中第,而今本《梅花赋》序“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云云,显然有假。当时宋璟有两篇作品,一诗一赋。诗美长松,托物自喻;赋讥梅艳,借以讽时。是非美刺,正反陈志,表现出初仕求进、期有作为的奋发姿态。而今本赋中梅花是颂美的对象,作者托梅自喻身世怀抱,这全然违反了宋赋本旨。而赋中“栖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遁岩穴”云云,更是一派避世独善之意,纯然孤山咏梅以来的声吻,与宋璟此时初仕进取之身份、心志大相径庭。另晚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云:“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皮日休《桃花赋》,《全唐文》卷七九六。今本《梅花赋》虽然也多引佳丽比拟,但立意高超,风格清雅,实非“南朝徐庾体”之粉泽“富艳”可比。因此无论内容还是艺术上,今本广平《梅花赋》与唐人记载都有很大出入。而据唐人文献所透露的信息,如主题否定梅花,风格似南朝“徐庾”等,放在宋璟所处的初唐——当时人们视梅花仍在一般春花时艳,而文坛风气也以南朝绮艳之风影响为主,反较吻合。另外赋中一些段落明显点窜宋李纲《梅花赋》、唐陆龟蒙《采药赋》语句。

虽然两宋三百年间人们都认为宋璟《梅花赋》无传,今传本绝对赝作,但宋璟以一代开元直臣名相赋梅却构成了咏梅史上耀眼的事实,尤其是皮日休关于宋公“铁肠石心”不当赋辞“婉媚”的疑议,更是引发了一个不绝的话题。开始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一般的典故,用以代表因梅感春、对景能赋的诗人雅兴,作为“无情未必真豪杰”,刚肠也能作绮语的典型例证,如廖明略取广平赋梅事为贵溪尉舍梅花命名“能赋堂”韩元吉《绝尘轩》,《南涧甲乙稿》卷一六。,秦观《和黄法曹建溪梅花》“谁云广平心似铁,不惜珠玑与挥扫”《全宋诗》卷一○五五。,都是此意。到南北宋之交,随着人们对梅花的推重,尤其是对梅花傲然岁寒之精神气节美的感知赏识,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议论:宋公媚辞赋梅与其性格不是相左,恰恰相反,只有宋公那样的铁心石肠、刚姿劲质才配咏梅,才得梅花精理神髓。据《韵语阳秋》卷一六记载,南北宋之交的叶梦得曾“效楚人橘颂体作《梅颂》一篇,以谓梅于穷冬凝严之中,犯霜雪而不慑,毅然与松柏并配,非桃李所可比肩,不有铁肠石心,安能穷其至”《历代诗话》下册第616页。。当时持同样见解的还有王铚,其《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诗注写道:“皮日休曰宋广平铁心石肠,乃作梅赋,有徐庾风格。予谓梅花高绝,非广平一等人物,不足以赋咏。”王铚《雪溪集》卷二。文风与人格的矛盾被置之不理,从中发现了人品与梅花的统一。

经过这番旧事别解、故题新说,广平赋梅成了咏梅的重要事象,其意义就不只是一般的文士风雅,而是君子人格的比德象征,其作用在于揭示梅花坚贞刚毅的品格。“萧萧官舍自寒芳,清梦何从至玉堂。唱彻凉州太催逼,何如铁石广平肠。”李曾伯《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其二,《可斋杂稿》卷二七。“广平铁石心犹在,宁有诗情似玉台。”虞俦《次韵古梅》,《尊白堂集》卷三。与六朝及初盛唐诗人的睹梅惊时、感伤绮怨不同,宋璟的刚毅秉赋和名臣风范与梅花精神品格最为契合。落实在表现方式上,人们多以广平之“刚态毅状”来比拟梅花,用“铁心石肠”之语来描况和赞誉梅花:“广平心肠铁石,姑射肌肤冰雪。”许及之《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为韵六言七首》其二,《涉斋集》卷一八。“衣冠古岸绮季至,介胄嶙峋亚夫色。从来魏征真妩媚,要是广平终铁石。月香水影儿女语,千古诗肠描不得。”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默坐……》,《安晚堂集》卷八。“素心甘淡泊,秉节性贞固……孤根倚绝望,清光更回互。生平铁石肠,不受纤尘污。念结岁寒盟,相依共迟暮。”郑会《梅雪堂》,《全宋诗》卷二九五九。“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曹彦约《见梅有感》,《昌谷集》卷二。“梅之为物,天清月明,风度凝远,如宋广平在开元相太平。”陈著《跋弟梅轴》,《本堂集》卷四四。在这样的人格比拟中,尤其是“铁心石肠”的措语中,梅花的刚毅品格尤其是坚贞不屈的气节情操得到最为醒目的揭示。同样,也正是这些对宋璟人格深契梅格的审美理解,为宋元之际《梅花赋》的赝制提供了“贞心不改”、“君子之节”等立意的基础。

据方回、鲜于枢等人记载,今本《梅花赋》得之于宋东京旧国子监详见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80-388页。,具体时间大约在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陈栎《题春先亭》:“闻有此文莫能得,仅见皮子加褒称。近世李君使交州,得诸尘壁轻连城。”陈栎《定宇集》卷一六。这里说的使者李君,是李思衍,谢枋得的学生,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礼部侍郎出使安南(今越南),二十六年秋返国黎《安南志略》卷二、三。,途经开封,或因此得之。

《梅花赋》先正面描写所见深山高斋丛棘中孤梅一株凌寒独放的情形,寄托人生不遇的处境与感受。接着以娥皇女英、藐姑神人、通德、绿珠、卓文君、赵飞燕,何晏、韩寿、温伯雪子、东郭顺子、屈原、东方朔等历史和传说中的佳人与名士对梅花进行多方面的比拟形容,最后则抉发梅花早春独步、凌越百花的本性和甘处幽寂、自保贞固的品格以自勉自励。通篇打着失意之士孤芳自赏的烙印,无论立意还是描写,都显系林逋孤山咏梅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南宋中期梅花欣赏中流行的观念、立场和方式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作者应是宋元、金元之交的人士。

3张九龄《庭梅咏》

张九龄《庭梅咏》:“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朔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张九龄《曲江集》卷五。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身寒门庶族,少年聪敏,十年间连登三第。受玄宗信赖,任洪州都督、尚书工部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张九龄为相贤明正直,敢于谏诤,二十九年罢相,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张九龄之罢相是盛唐治乱转折的分水岭。张九龄的作品中多次写到梅花,把梅花称为“南国树”张九龄《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全唐诗》卷四八。。这首诗是专题咏梅,但在梅花“形似”方面着笔不多,而是对其孤芳自危、风欺雪妒、飘荡无依之处境深怀怜悯。张九龄晚年的《感遇》、《杂诗》等组诗多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贤能遭嫉、忠正见谤的感怀忧思,其中如《感遇》其一、其七以兰桂、丹橘隐喻自己洁身自好、怀才不遇的现实遭际。同样,这首咏梅诗也应属此类托物言志之作,诗中梅花的芳馨孤危也正是张九龄人格、遭遇的写照。

4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诗曰:“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全唐诗》卷二二六。诗题中所说的裴迪,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时杜甫居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时间在肃宗上元元年(760)或二年初,裴迪寄了一首《东亭送客逢早梅》诗与杜甫,杜作此诗为答。诗首联以何逊东阁(扬州刺史萧伟幕府)咏梅的故事来赞美裴迪的寄诗,颔联承友人来诗意,表达对友人挂念自己的感激。裴迪来诗中也许有叹息不能折梅相赠之意,诗人在颈联对此反为安慰,梅花正如何逊所说是“惊时”之物,“你不要对此介意,不然我也会与你一样惹起无限乡愁”。诗人最后说,“我家门前浣花溪上也有一株,那争春竞放的形象使人倍感岁月无情,催人青丝转白头”。

该诗通篇以早梅伤情立意,前半就着一个“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半围绕一个“愁”字抒写自己的情怀。正如清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此纯乎写情”《清诗话》下册第551页。,此诗表达重点在抒情,不在咏物。诗歌感情诚挚,语言浅白,始终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一般,感人肺腑。明人王世贞推此诗为“古今咏梅第一”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意在推重唐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南朝以来的咏梅诗赋以刻缕“形似”为主,其中言情之作不多,主题多承乐府《梅花落》边塞苦辛相思之意,而且也多出于思妇闺怨、宫怨情态,齐梁宫体咏梅尤其如此。何逊咏梅也染闺怨色彩。鲍照、张九龄等诗作亦具托物寓怀之色彩,但只就花色比兴而已。唐代以来,诗人多着意梅花的时序特色,借以抒写宦游流落之情,如张说《幽州新城作》、卢僎《十月梅花书赠》,杜甫站在盛唐诗歌艺术发展的制高点,远承陆凯折梅寄远之意,超越传统宫体闺怨情调,直抒自我睹梅感春怀友思乡之情,实现了咏梅抒情的新境界,在咏梅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5戎昱《早梅》

诗曰:“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文苑英华》卷三二二。关于此诗作者,明清文献一作张谓,但宋人多作戎昱。戎昱(744-801),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早年为节度幕僚,后官江南辰州(今湖南沅陵)、虔州(治今江西于都)刺史。戎昱长于七绝,风格清新明畅,此诗亦然,写早溪畔梅树花光洁白如玉,又疑为冬雪未销,渲染出早春溪畔梅花特有的明丽风景。

6柳宗元《赵师雄醉憩梅花下》

柳宗元《龙城录》卷上有《赵师雄醉憩梅花下》一则:“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傍舍,见一女子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对(对:一本作未销)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久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柳宗元《龙城录》卷上,《五百家注柳先生集》本。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人。出身世宦之家,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科,任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积极投身“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州(今属广西)刺史,47岁卒于柳州。《龙城录》是一部志怪杂事集,今分两卷。龙城,隋朝县名,唐初升龙州,后改名柳州。顾名思义,《龙城录》当成于柳宗元晚年贬官柳州时。但此书不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等书目著录,南宋中尤袤《遂初堂书目》小说类始有其目,也未明撰者和卷数。宋人多认为此书既不见《唐书》记载,且内容虚诞,文笔衰弱,不似柳宗元所为,而是南北宋之交王铚等人的假托之作。后世学者也多持此说,当今学者歧见纷纭,一派认为不能轻易否定柳宗元的作者身份,另一派则根据《龙城录》所载之事多与唐史不合,且不乏柳宗元身后发生者,断言其决非唐人所作程毅中《唐代小说琐记》,中华书局《文史》(第二十六辑)第281-291页;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第493-507页;《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第15页;陶敏《柳宗元〈龙城录〉真伪新考》,《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薛洪《〈龙城录〉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尽管作者是否柳宗元一时未可遽断,但该书之始为世所知却是南北宋之交的事。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这段赵师雄罗浮遇仙的故事。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如此著录此书:“称柳宗元撰,龙城谓柳州也。罗浮梅花梦事出其中。唐志无此书,盖依托也,或云王铚性之作。”直以此事为代表,可见这一故事在当时的知名度。赵师雄,正史无传,其他各类文献也未见提及。这段记叙中也有明显漏洞,一是罗浮山地处炎瘴海隅,是否有“残雪”,很值得怀疑;二是岭南天寒只在岁末,而这一时节绝不会出现“东方已白”,“月落参横”的情形。宋人怀疑此事是王铚“迁就东坡诗‘月黑林间逢缟袂’及‘月落参横’之句”的杜撰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也不全为无根之谈。

同类推荐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热门推荐
  • 锦年安好

    锦年安好

    【一念生,万劫覆】“我一直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我。”这是朴安好的心魔。尤其是当她生命里唯一挚爱的好友张婧雅离开莲花渡以后,这种想法愈演愈烈。“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需要朋友。”然,十四岁那年遇见的爱穿花布衣裳的小春却说“安好,我从六岁那年开始就一直注视着你。”……还有接下来在朴安好身边渐次出现的时雨、朱槿、夏微凉、陆锦年、苏筱筱、刘宇涵……素色锦年,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 赌石-财阀娇妻

    赌石-财阀娇妻

    苏翡被车撞了,她该庆幸撞自己的是财阀公子么?赌徒父亲和继母卷走医疗费,让她差点变成植物人!若不是许桓之又一次付清欠债,只怕她就要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死亡。再次醒来时,她已不再是那个穷困孤苦的少女。天赋异能,让她能透过石头看到价值千金的翡翠。赌石暴富,豪门爱情,望族遗产,贵族身份……在她生命前二十年不曾妄想的所有东西,在那一刻通通向她砸来。伴随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奢侈品,明谋暗算也纷至沓来。只是,死过一次的她,不再软弱无能,委曲求全。异能在手,管他是财阀公子还是望族少爷。是她的,谁都抢不走;她不要的,双手奉上也弃之不要!许桓之:“没有家资千万,不娶望门闺秀。那我现在有家资数百亿,能否迎娶?”“对不起,我不玩绣花改玩自动步枪了,你确定我还是闺秀?”“……我可以陪你一起玩么?”“请先立个投名状。”邵良翡:“苏翡,请不要涉毒,你不是那样的女子。”“那东西一克最多三四百,我一块小小翡翠就价值几十万,你当我傻么?”“……我愿意陪你一起赌石。”“对不起,本矿原石概不外销。”秦琮:“徒弟,师父最近得了一块好毛料,快来看看。”“师父,我真不想打击你,百分之八十全是石头。”“……你怎么知道?!”“那石头是我的矿上出的,我亲手卖的,我能不知道么?”罗德:“honey,我愿将你赌出的每一块翡翠亲手设计雕刻。”“哦,好的,我让他们开车拉过来。”“……拉过来?!”“对啊,我这一个月赌出一千多斤的翡翠。”慕坤沙:“我死了,你就带着金砖远走高飞。”“好的,我会再飞回来埋葬你的。”“……我把翡翠矿留给你吧。”“嗯,我就是冲着它飞回来的。”唔,某落接受编编建议大修简介,原题目《翡翠佳人》……花海那一章章在某落的圈子相册中有照片哦~美美的花海图片。圈子地址哦:http://m.pgsk.com/2827546文文的推荐:《倾城锋芒》作者:龙浔《嗜血狂后》作者:三昧水忏《我的老婆是市长》作者:三昧水忏
  • 蜗婚

    蜗婚

    《蜗婚》讲述了苏遥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和自己的前夫顾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苏遥为了早日独立,便换了新工作,却没想到新上司竟是曾经的恋人徐东阳。徐东阳想要将她争取回自己身边,无意中发现了苏遥和顾原的婚生子女居然是自己的骨肉。同时顾原也想要留住苏遥,两人虽已离婚,居住在一起却弥漫着暧昧危险的气息。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弥补,当真相披露时,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家庭,婚姻大战由此打响……
  • 王牌

    王牌

    骗术,不是邪术,而是一种武器。用之于善则正,用之于恶则邪。私家侦探,不是警察,但同样追求真相。当小骗子成为私家侦探,那一切都变了,因为真相不再只有一个。关键不在于真相是什么,而在于你需要什么真相。这是一个小骗子在都市中成长和奋斗的故事。PS:新书期间,推荐、收藏、点击,一个都不能少。
  • 家有冰山夫

    家有冰山夫

    因为被舅妈,表哥,表姐和表弟恶整,她被丢进了沙漠。在沙漠里她遇到了“一座冰山”!值得补充的是这座冰山很俊美。但是她给他的注解却是:这枚帅哥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货!对策是:避而远之!但是,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莫名其妙地,被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货强拉进了礼堂。他不喜欢说话,也从不多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却只要她开口,他就会毫无理由地将性命给她。他为了不让她流泪,宁愿自己流血他不喜欢她哭,他只喜欢她的笑!他从来不笑,但是他却喜欢看着她笑…ps:某雪简介无能,亲亲们凑合一下吧!汗滴滴……某雪顶锅爬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湖蓝色的诅咒

    湖蓝色的诅咒

    十年前海蓝集团董事长梁天鸿凭借“湖蓝色”系列服装的推广让集团名声大振,但却被惨遭杀害。十年后一具深埋地下的白骨重见天日,随即每一个与当年事件有关的人都被死神召唤。利益,金钱,情感,阴谋,复仇交织在一起,真相却始终扑朔迷离。浪漫的湖蓝色变成了可怕的诅咒!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人生三道茶全书

    人生三道茶全书

    本书由清涟、雅瑟编著。饮茶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品茶的三种境界:一苦。人生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甜。当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砺,奋斗时埋下的种子便会发芽、成长,直到最后硕果累累。当我们在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由苦到甜的这份快意?三淡。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想“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就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润之后,方得平静恬淡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