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39

第39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1)

一、晋唐

经典作家、作品是历史迷宫中闪亮的明珠,正是它们不断闪烁的光彩照亮了幽邃的时空隧道,使我们可以抚迹追寻。文学对梅花的表现也是如此,许多突出的作家与优秀的作品代表了这方面的基本成就,提供了历史认识的方向标和里程碑。下面择其代表简要分析,并就几部重要的作品集略作介绍。

(一)六朝1鲍照《梅花落》

《梅花落》,乐府旧题,其曲约产生于魏晋时。诗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8页。鲍照(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原籍山西上党,后迁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出身寒微,曾任太学博士、秣陵令等职,最后担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也为乱军所杀。有《鲍参军集》。鲍照诗歌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贤士在当时门阀社会备遭压抑的痛苦与怨愤。诗中以杂树霜中作花、露中作实、春日呈媚之种种得时之态作反衬,对梅花的“霜华无霜质”、“零落逐寒风”深表怜悯惋惜。诗中梅花形象正是鲍照自身“才秀人微”之身世遭遇的写照。此诗虽属乐府,却为咏物,而又托物抒情,很有特色。从时间上说,古人多视此诗为专题咏梅之始。

2陆凯《赠范晔诗》

《太平御览》卷九七〇[果部·梅]引《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花奉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六朝人所著《荆州记》有晋范汪、庾仲雍、宋盛弘之、刘澄之多种,《太平御览》三处引这段记载,均未言著者。此间史载陆凯有二,一为三国吴人陆凯(198-269),字敬风,孙皓时曾为镇西大将军,领荆州牧,宝鼎元年(266)迁左丞相。另一为北魏代人陆凯(?-504),字智君,魏征西大将军陆俟(392-458)之孙,任正平太守。范晔(398-445),字蔚宗,博涉经史,善为文章,晋末为彭城王参军,刘宋时迁宣城太守,著《后汉书》。范晔是当时著名文人,与两陆凯均不同时,且三人所处均为南北分裂之时,不可能有如此跨国交往之条件,因此陆凯此事很难令人置信。或者《荆州记》所记是西晋时事,而陆凯、范晔也另有其人。明周婴《卮林》卷七“陆凯”条注意到“《御览》十九卷引《荆州记》作凯与路晔为友,寄梅赠诗,其诗作‘折花逢秦使’,所谓路晔者,史未有见”。或者《荆州记》原文本为路晔,《御览》辑抄时改为范晔。揣度《荆州记》所载,也当为荆州属地故事,而其“江南”云云,未必是今天所说长江以南,而有可能指今湖北襄宜平原南部请参阅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这里是先秦楚国的核心地区,折赠芳草的遗风颇盛,同时南朝民歌《西洲曲》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玉台新咏》卷五),其背景也应在这一地区。从这里去长安,北上翻过秦岭即是,路途并不十分遥远。

尽管此诗的作者与年代不明,但此诗出于六朝是大致可以肯定的,至迟盛唐人诗中已开始用此典故。此诗语言简明,篇幅虽短,却意蕴丰厚,韵味隽永。首先,此诗包含了折花相赠、寄托友情的古老遗风。其次,授受之间又相距遥远,如果以通常理解的“江南”(长江以南)与“陇头”(今陕西、甘肃一线)两地计算,真有俗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意味。更精采的是,由这日常生活的情景,生发出“赠春”的妙想,大大拓展了这一生活习俗的情韵风致。正是这些深情厚意和奇思妙想,赋予这一故事以强大的魅力,使其成了后世咏梅中表怀远之情,申音书之盼最常用的典故之一。

3何逊《咏早梅诗》

何逊(472?-519),字仲言,原籍东海郯县(今山东剡城)。南朝梁著名文人。8岁能诗,少年时代寓居郢州,举秀才,20岁左右入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天监初,入仕为奉朝请。天监六年(507)前后,任建安王萧伟水曹行参军,兼记室。一度颇得梁武帝宠信,后失宠外任《梁书》卷四九《何逊传》;《南史》卷三三;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擅长诗艺,名重当时。其《咏早梅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1700页。诗当作于天监七年(508)正月,时任建安王、扬州刺史萧伟参军。诗中所称“兔园”,当指萧梁武帝所赐萧伟的芳林苑,却月观、凌风台应是苑中景观。何逊诗尚白描,很少用典。这首诗的第四联以汉武帝时陈皇后幽闭长门宫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事,意在说明多情士女对梅花的怜爱,从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动人。但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六引此诗没有这两句,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引《何逊集》此诗也无此联。窃以为删去此联,此诗通篇紧紧抓住梅花开放的时节特征,逐步展开,写节令、开放、花枝和意趣,主题集中,语意明白自然,更符合何逊诗的清新风格。诗中最为人们欣赏的是第三联:“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花绕枝横之明艳招展,加以却月、凌风台观名称之风雅、感觉之高爽,两相渲染烘托,给人一种鲜花烂漫、芳气袭人的气息。

何逊此诗的影响还得力于杜甫的推荐。杜甫一生服膺何逊,其《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杜甫诗歌扩大了何逊咏梅诗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误解。诗中“何逊在扬州”云云,宋人注释便“谓(何)逊作扬州法曹,廨舍有梅一株,逊吟咏其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引《老杜事实》)。维扬地志中也有了“(逊)后居洛,思梅,因请曹职。至,适梅花方盛,逊对之彷徨终日”(《方舆胜览》卷四四淮东路扬州名宦条下)一类的附会。诗题因此也有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的。然何逊时的扬州,治所驻建业(今江苏南京),在江南,隋以来始以广陵为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市,在江北。对此南宋张邦基、明杨慎、明清杜诗注本、清代扬州地志相继都有所辨诘(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杨慎《升庵诗话》卷六,《历代诗话续编》中册第757-758页;仇兆鳌《杜诗详注》补注卷下;五格、黄湘《(乾隆)江都县志》卷一六)。今程章灿《何逊〈咏早梅〉诗考论》(载《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一文对此考辨尤详,可以参考。由朋友的官亭咏梅,联想到何逊此诗,引为赏梅知己,为此诗平添了几分亲切,并赋予其感遇咏怀的色彩,因而对后世诗人咏梅影响颇大。“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赵蕃《梅花六首》其四,《章泉稿》卷三。何逊幕府咏梅成了广大中下层官僚文人睹梅兴情、感遇咏怀的代表,后世身份、境况相同者多引为异代同调,因而成了咏梅诗的一个常用典故。

4萧纲《梅花赋》

萧纲《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揺(一作摧)风。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吐艳四照之灵,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摽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乍开华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七言表柏梁之咏,三军传魏武之奇。于是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或插鬓而问人,或残枝而相授。恨鬟前之太空,嫌金钿之转旧。顾影丹墀,弄此娇姿。洞开春牖,四卷罗帏。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萧纲《梅花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天监五年(506)封晋安王,曾任荆州、江州、雍州、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为太子,太清三年(549)被乱臣侯景立为傀儡皇帝,次年改元大宝,二年为侯景所害。萧纲政治上无所作为,但为人宽厚,聪明博学,擅长文学,现存较多绮靡言情的宫体诗,但也有不少语意清新的写景状物之作。萧纲《梅花赋》为现存最早的《梅花赋》,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似非完篇。赋依次铺写梅花的节令特征、开放过程和人们的喜爱情形,尤其是宫闺佳丽们的怜爱与感伤,层次分明,铺写也不复杂,与同期宫体咏梅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梅花特早,偏能识春”,“发金”“披银”,“叶嫩出”,“枝抽心”,“香随风而远度”,写梅之形似具体而切实,代表了当时人们观赏梅花较为全面的视角。而“开华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云云,反映了当时帝王囿苑依山临水、阶前窗下种植梅花的景象,重闺佳丽折花插鬓、花枝相赠、比花自怜的情形则透露了宫庭的某些赏花风习。至于“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虽然不无文人的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当时梅花时节气温较今天暖和的信息。

5苏子卿《梅花落》

苏子卿《梅花落》:“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601页。苏子卿,陈朝诗人,生平不详。诗属乐府旧题,前半咏梅,后半用窦滔妻苏蕙回文诗的故事表达惜春相思之意。诗的三、四两句,写梅花洁白如雪,而其幽香时袭又给人意外的惊喜,可以说抓准了梅花形象的两个特征。而梅与雪的比较角度,对后世咏梅诗的构思多有启发,如宋人王安石“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六。、韩驹“那知是花处,但觉暗香来”,均是“袭子卿之诗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6江总《咏幽涧梅》

江总《咏幽涧梅》:“石上盘根冷,雪里作花难。自开还自落,何处有人看。”江总(519-594),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梁时官太子舍人,陈时任太子詹事,与陈叔宝亲近,叔宝即位后,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要职,隋时依然贵显。江总有乐府《梅花落》三首,其中七言一首写道:“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共唱梅花落。满酌金卮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叶牵花来并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574页。铺写京城建康花期纵游的情形生动具体,值得注意。此诗出于宋晁说之《圆机再以梅绝句为谢复作二绝》“江令伤心幽涧梅”句自注《全宋诗》卷一二一一。,不见于明人张溥所辑《江令君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也失收。此诗描写幽涧孤梅,取材、立意与同时宫体咏梅多宫苑景物、闺阁情态不同,意境幽凄清峭,风格也朴素清爽,放在整个六朝咏梅诗中别具一格。江总为陈后主“狎客”,诗风绮艳,但晚年诗风转为清切,此诗或为暮年作品。(二)唐五代

1王适《江滨梅》

诗曰:“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全唐诗》卷九四。王适,幽州(今北京市)人,武则天时应选出仕,官至雍州(治今陕西西安)刺史。此诗写汉水之滨开放的梅树,疑为汉江女神。《韩诗外传》:“郑交甫过汉皋,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遇,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与交甫。”《太平御览》卷六二。后世称为江妃。以此形容汉滨梅花,极其生动贴切。

2宋璟《梅花赋》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热门推荐
  • 前尘恩怨劫:莫忘红尘

    前尘恩怨劫:莫忘红尘

    她是正面临高考的十七岁普通学生是受利益诱惑参加本届女子剑道比赛的主将却在阴谋牵扯之下,意外地穿越,来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代此时命运的齿轮开时转动了…………母亲十多年来不肯多说父亲的事情,而她也一直认父亲已经不在人世,来到这里,她却巧遇到了画中之人,母亲临死前所喊的这个名字,这是命运的安排吗?十多年前的恩怨因她的出现越发激烈,一场潜在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一场爱的战争因她而起,一场两国之间的战争,是开始,是结束,全由她的决定,那她是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而不顾一切,还是为了无数无辜的百姓而背弃自己心中所爱,在现实面前妥协呢?一个是高高在上,温柔体贴的萧毅,她不想伤害一个是冷酷无情,内心孤独的苍凌皓,她不想放弃一个沉默寡言但永远在她身边守护她的夜,她依赖着他一个皇,为了得到她,用上千万百姓的性命作为威胁她又能用什么方法来化确这一切呢,她究竟是红颜祸水还是和平天使在这不属于她的世界里,她真的能得到永远的爱情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撰写的一部人生随笔。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此次,《围炉夜话》被收入《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中。编者孙迅精选了六十五则名句,分为家教、修身、交友、处世、立志、治学等六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适合大众阅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摇曳的梦

    摇曳的梦

    十八岁是青春期混乱不堪的一道门槛,每个人都曾困惑过、迷茫过,女作家用细腻的感情刻画了一群徘徊在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通过主人公以及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和非常别致的语言,透视了新世纪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的主人公琳,遇到了可人的老师后,自以为是走进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并出演了一系列对人体艺术的追逐、探讨,而不能自拔……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损伤,好在有一大帮子正直、善良的同学、朋友的关爱,使她走出痛苦的渊薮。
  • 嫁给野蛮契丹王

    嫁给野蛮契丹王

    公主?公主?杜宛宛有点头蒙!她穿成公主了,但是是一个穿到荒山野岭的公主!而且还是要嫁到契丹的倒霉公主。契丹啊,杜宛宛一想到电视里那生吃肉食,像恶狼扑羊的凶残男人,身体立马抖了起来。他果然如她想象中一样高大粗犷,新婚夜吓的她尖叫连连!明明很讨厌他的霸道,专制,野蛮,不讲理,为什么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呢?嗯,一定是他像爸爸一样的温柔,一样的对她好,让她被一种“爱”网,网的密密实实,再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注:纯属虚构,无历史踪迹,谢绝转载,喜欢的请多支持!
  • 假侦探

    假侦探

    小说以一个华裔教授在美国患病之后的悲惨经历为线索,融合了悬疑、推理、感情等调动读者兴趣的要素,深入描写了一个人处在极度绝望的环境下的所作所想,揭示了在美国许多人依然对华人抱有偏见的现实。小说是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的结合,语言文字富有文学性,饱含哲理,又处处设下悬念,紧抓住读者的心。
  • 最受欢迎下饭菜

    最受欢迎下饭菜

    《美食天下第1辑:最受欢迎下饭菜》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
  • 中国式创业:中国著名CEO的生存哲学与经营智慧

    中国式创业:中国著名CEO的生存哲学与经营智慧

    中国有中国特色,中国人要讲中国式商道,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所有创业人手头必备的“中国式创业圣经”。本书以经典的中国式管理理论为依据,对各种创业成功案例进行详尽分析,帮你排除创业中的各种困难,手把手教给你中国式创业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