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03

第3章 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2)

“岷山”以下三条,所述多认为即今四川中部岷山山脉,“崌山”、“岐山”是其南部和东南部支脉。所说的“梅”不是今日所说的果梅之树,一般说来,“梅、梓”等并称时所谓“梅”当为与梓同类的樟科乔木。

(六)《周礼》。又名《周官》,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献,称先秦旧籍。《周礼·天官·笾人》:“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干、榛实。”这里主要讲祭祀用品,笾是一种盛果实的圆底高脚竹编浅盘。“干”据汉代人的注解,是指干梅,一种梅实制品。汉代《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豆是木制的浅盘,形状、功用与笾相同。干梅的制法是将青梅先行蒸煮,然后晒干即成。

(七)《礼记》。西汉人戴圣编定,采自先秦旧籍。其中涉及梅实利用的材料颇多,主要集中在《内则》篇中。

1《礼记·内则》:“鱼脍,芥酱。麋腥,醢酱。桃诸、梅诸,卵盐。”这是一组食品及其吃法。诸同菹,本指干菜,桃诸、梅诸,即桃干、梅干。梅诸,大概也即前条所说的干。卵盐,大如鸟蛋的盐块,这里是说食用桃干、梅干时,以盐调和之。

2《礼记·内则》:“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桂。”这是一组果实,桃、李、梅、杏放在一块儿,可见古人早就视为同类。

3《礼记·内则》:“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葱。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这是一组烹调原料单,因时节、原料不同,调料也各有所宜,其中梅主要用来烹调兽肉,殷墟铜鼎中梅与兽骨同在,是这一烹调法的有力佐证。

总结上述文献材料,参以考古发现,对我国早期梅的生长和应用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先秦商周时期,梅的分布远较现在为广,黄河流域至少相当于今天的陕西、河南、山东一线,有梅的生长。

(二)至迟西周以来,梅已成为重要的栽培果树,“桃李梅杏”、“梅棘榛”等植物连类并举,说明人们对梅的自然类属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商周之际梅的果实成了一个重要食品,具体应用有三种:

1野生或栽培梅果的直接食用。

2制作干梅。所谓“干”、“梅诸”,是梅果的一种粗加工,主要是为了梅实的保存,也许还有改善品质、口味的作用。这些制品既用于祭祀,也见于日常食用。

3用作烹制鱼肉等的调味品。先秦已有醯一类人工酸味食物,也有以醯调味的例子,但在人工酿制醋没有流行之前,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酸味原料,其地位与盐相当。后世丰富的烹调经验证实,梅实之酸有除腥和催熟的双重作用,考古和文献材料证明梅当时主要用来烹烧鱼兽等肉食。这可以说是梅在日常生活中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方面。

三、“梅”字的定型

虽然我们的先民对梅的利用历史悠久,但作为音、形、义高度统一的梅实专称到汉代才逐步完成。

现存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没有“梅”字。“梅”字最早见于金文之《史梅兄簋》,作“”,容庚《金文编》收录容庚《金文编》第389页。。如果从这里算起,“梅”字的出现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其中有这样几个字与梅有关:“枏,梅也,从木冄声。”“梅,枏也,可食,从木每声。”“楳,或从某。”“柍,梅也,从木央声,一曰江南橦材,其实谓之柍。”“某,酸果也,从木从甘。”“槑,古文某从口。”分别见许慎《说文解字》第114、115、118页。

“枏”、“梅”二字互为解释,可见即是一物。虽然两字排列橘、柿、杏、柰、李、桃等字中间,但不像橘、柿等字那样解作果实,显然所指不是酸果之梅。这两条字义原来可能不排在果树之列,“梅”字条下的“可食”二字也可能是后世衍文。这里的“枏”、“梅”实际指的是一种樟科高大乔木,多生长于南方,秦汉方言扬州称“枏”,荆州呼为“梅”,汉以后逐步固定写作“楠”。后世诗文中常见的“梅梁”,实非蔷薇科梅树,而是樟科楠木。

《说文解字》中的“柍”字,明言有两种意义,一指“枏梅”类乔木,张衡《南都赋》说“柍、柘、檍、檀”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四。,显然四种树木同属非果之类。

另一种意见认为“柍”即《尔雅·释木》中所说的时英梅,又名雀梅,是梅之小者。《说文解字》研究者解释道:“柍之言幺也。幺,小也,谓其实微小也,湖湘间称梅之小者为柍梅。”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一二。三国吴人陆玑注解《诗经》草木时说:“唐棣,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实,大如李子,可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可见所谓“柍”或即今日所说的唐棣。

另一个常被视为梅之别名的是“朹”字,主要依据是秦汉间字书《尔雅·释木》。但正如明朝毛晋所说:“《尔雅》凡三释梅,俱非吴下佳品:一云梅柟(按:同枏),盖交让木也。一云时英梅,盖雀梅,似梅而小者也。一云朹檕梅,盖朹树状如梅子似小柰者也。……《摽有梅》之梅,《尔雅》独未有释文,真一欠事。”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卷上之下。《尔雅·释木》三处提到梅:一处指楠;一处指柍(或唐棣);第三处即所谓“朹”,据古人解释实为山楂一类的果树。

“楳”、“某”、“槑”三字,学者一致肯定所指为酸果之梅,一般多认为“某”、“槑”两字出现较早,为梅之本字,而“楳”与“梅”是后造字。但值得一提的是,“某”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据考甲骨文中的“某”字是一地名,其地“即商之沫邑,周之牧野,武王伐纣之朝歌”李实《甲骨文字考释》第17页。。它与“梅”字有没有或有怎样的关系,已很难详究,但就字形字音揣度,“某”字即或不是梅的本字,也是一个较早的借用字。另,《说文解字》草部收“”字,释为“干梅之属”,是梅果制品的专名,见前《周礼·天官·笾人》。

总之,综合各类上古典籍的文字材料及其后世有关的研究注解,“梅”字的字形字义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梅”显然是一个后起字,早先用作酸果树名的当是“某”、“槑”两字或类似更早的象形与会意写法,进而才有“楳”、“梅”之类形声字。“梅”字最早不专指今日所说的果树之梅,在一些地区曾用作楠树(枏)的名称,又经常与一些形似梅的果树(朹、柍)名称相混淆。从汉代开始,“梅”字才逐步固定为今日所说果树之专名,其他意义则别字另行,魏晋以下除少数好古之士偶见使用“楳”、“槑”外,一般都写作“梅”。

四、梅实用价值的两个喻义

现存先秦文献没有关于梅花方面的内容,显然此时梅花的审美价值尚未引起注意,这与桃花、荷花、芍药、松、竹等植物不同。一般说来,人类对于自然生物的认识和利用,最先注意的多是其实用价值,梅花典型地属于这种情况。在有考古发现的几千年漫长岁月中,人们对它的注意只在其果实。大量的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在早期人类的生活中,梅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果树。既属日常食用之物,也作为祭祀之品。无论上层贵族,还是一般民众,应用极其普遍。悠久的利用,其物质价值较早得到认识和把握。从人类认识史的一般规律来说,物质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总是人类表达其他价值理念最为方便、常见的比喻方式。梅之果实也是如此,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其成了一道易为人知的比兴和譬喻材料,下述两个词语正是这方面的代表。

(一)“盐梅和羹”。这可以说是梅之果实最重要的典故。相同的说法见于《尚书》和《左传》两书,一是殷商后期的事,一是春秋后期的事,两者时间跨度大。一是帝王训谕大臣,一是士人讽谕诸侯,出于不同阶层和身份。说明这一比喻在当时上流社会的流行。《尚书》以盐、梅这两个当时主要的调味品来比喻国之宰相的重要性。《尚书》的儒家经典地位使这一说法在后世影响很大,几乎成了宰相器识才干的代名词。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势,可以说是封建士大夫功名利禄追求的极致,后世“和羹”一语也成了士人之间仕宦前程的最高理想和无上祝福。《左传》同样是以“和羹”之事来说明君臣之间“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但用作比喻的是整个烹调之事,不只是盐、梅,还有烹调的其他因素如水、火等,其取义既与《尚书》相同而又非专属梅实,因此后世提到的不多。

(二)“召南摽梅”。这是民歌层面的一个比喻。以梅子成熟和收获之事的紧迫性来表达婚嫁及时的礼义要求和美好心愿。与《尚书》等不同,用作比喻的不是梅树果实的滋味,而是收获果实的农事活动。不同的着眼点透露了贵族士人与平民阶层思想和情感上的深刻差异。这一农事劳动形成的比兴影响极其有限,因为女子思偶伤春一类意思后世大都倾向于改用花色来比兴寄托。但这一主题是普遍的、永恒的,《诗经》又有着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摽梅”作为女子伤春之情、求偶之义的典故,经常为人们所采用。

这两个比喻采用的都只是果实,说明这一时期梅的鲜花形象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人们深入了解的是梅的实用价值,而对其审美价值尚属茫昧不觉。这种实用经验应该说也包含着审美的因素,先民们面对梅诸桃诸、盐梅和羹一类美味佳肴,应该说不只是一种物欲的满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关梅的审美感知针对的是梅的果实而不是鲜花。与桃花、荷花、菊花、芍药、兰草相比,梅花审美观赏价值的发现是较滞后的,这也由当时人类物质和审美认识的总体水平所决定。与桃花、荷花相比,梅花花色淡小无奇,极不显眼;与菊花、兰草相比,梅花又不具兰、菊那样的佩香与饮食功能,因而不可能像梅果那样引起注意。就其果实而言,也不像橘树那样,与特定民族的生活联系而被视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只是梅果的应用价值,人们深入了解的也只是其滋味功用,有关的美好感觉都是由果实滋味引发的,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梅文化发展的“实用时期”。如果认为其中也包含审美因素的话,那也主要出于果实滋味的美感,可以说是审美的“果实阶段”,无论审美的内容和方式,与后世的花树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值得一提的,果实喻义与花色审美之间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联系。“和羹”与“摽梅”两个果实比喻,前者阐说的是功用,后者忧虑的是时间,在后世的梅树花色审美中,才色之喻与时序之忧正是最普遍的情感内容,几乎构成了梅花审美感受的两极,从中我们也不难体味到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情结。

同类推荐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爱妃是只九尾猫

    爱妃是只九尾猫

    “喂,喂,我是猫,是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秘王爷病王妃

    神秘王爷病王妃

    墨晓诗,一位21世纪的大学在校生,却一朝离奇穿越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朝代。在慈陌,她是墨家的大小姐墨晓诗,却也是个家喻户晓的病秧子。因为很小就没了娘,爹又事业繁忙,就将她托付二叔照顾。谁料二叔一家根本就有着狼子野心,表面善意,内心恶毒。没关系!既然命运让她来到这里代替墨晓诗活下去,那她就会代替墨晓诗活出不一样的风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无需十年,三年即可。病秧子?长的丑?那些都是浮云。等终有一日她展颜在世人的面前,不知会怎样震撼众人的眼睛。下毒吗?她也会,就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比才艺?没问题,随便弹奏一曲就能够红遍全城。想跟她斗?好啊,她绝对奉陪到底。欠了她的,她都会一一地讨回。她所求不多,只是希望她在乎的人能够平安幸福!本文绝对的一对一哈。因为晓璃推崇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 女人成大事的5种资本

    女人成大事的5种资本

    成功女性在她平和谦逊的外表下,总闪烁着一种很奇异的东西。很难说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自信、自尊或“自傲”。我们姑且称之为一种独立性。她们都是一些有独立性的思想、不盲从的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的这种独立性是自觉的;她们都珍视、保持、发挥和利用自己的独立性。她们都认识到自己并不属于一种简单的生活,她们都把自己看成是独一无二的。
  • 贺卡题辞(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贺卡题辞(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帝国:这里的人民相貌普遍十分俊美,他们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过上惬意富足的生活,甚至那个时期还出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鱼”“机器人”……然而,就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的某一天,这个近乎完美的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仙界传奇

    仙界传奇

    一个一心只想做一个小神仙逍遥自在的穿越者小泰,与蓬莱仙境中年轻一辈里堪称天下第一的女子林晓寒相识相爱。为了林晓寒,他技压群仙、他官居显赫,他想站在巅峰与林晓寒终其一生,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看仙界人间,千百年后,处处留下关于他的无尽传说。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