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35

第35章 清(2)

这里着重谈谈清代杜甫集的注释。杜甫集历来就很难注,虽经宋元明学者的多方努力,完成了基本的注释,但仍存在三大问题:(一)有一些生僻难注的事典和语典没能注释。(二)注释较粗糙,有一些该注释的典制、时事背景等没有注释。(三)单一的专著的注释较少精品,未注的地方较多,错误也不少。清代杜甫学者在继承宋元明注释成果的同时,克服了他们存在的问题,把杜甫集的注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术如登塔,总是自下而上,所见更远。首先,有所突破,将宋元明未注释的事典和语典等基本都进行了注释。宋元明未注释的地方,虽然数量并不大,但由于较生僻,非常难注,需要非常高的学识和很大的精力投入。难注之处的基本解决,是整个清代杜甫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其注释的发明散见于很多杜甫学的著作中,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仇兆鳌《杜诗详注》、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张溍《读杜堂杜诗注解》等则比较多。其次,有较明确而完备的体例,完善了宋元明杜甫学者注释不够完善的诗的时事背景、典章制度、人名地名等注释。第三,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注释精品,如前面提到的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张溍等的著作。这些著作注释比较完善、精炼,较少错误。

清代杜甫学者对杜甫文进行全部注释。杜甫作品的研究,历来特别重视诗,文则受到冷落。就注释而言,注家只注释诗,几乎不注释文。在清之前,宋代的吕本中、杨长孺注过《三大礼赋》,也有人零星注过单篇的杜甫文,至于全部的杜甫文,则一直没有人注过。到清代,朱鹤龄注完了全部的杜甫诗和全部的杜甫文。这是杜甫文的第一次全部注释,也是杜甫集的第一次全部注释。朱鹤龄的杜甫文的注释,与诗的注释一样,质量很高,在杜甫的注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后,张溍又在《读杜堂杜诗注解》中对杜甫文进行注释和评论。张溍的注释有自己的特点,和朱鹤龄注释比,相对要简略明白一些。而他的评论则是开创性的工作,是对杜甫文的第一次全面研究,在杜甫的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仇兆鳌《杜诗详注》和杨伦《杜诗镜铨》都将张溍关于杜甫文的注释和评论全文收录,可见清人对其高度重视。总之,清人对杜甫文的注释和评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杜甫之学识博大精深,古人一直叹杜甫集难注。难注的原因,除注者不具备杜甫所具备的一些知识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如杜甫时代的典籍大量散佚,一些俗语已无人知晓,一些史实也难知详情,杜甫作品本身在流传中造成的错误也无法校勘。这些都使杜甫集留下了一些无法注释的东西。社会在发展,学术在变化,随着一些文物和新发现的文献问世,有些不可注的东西,也许会变得可以注释。而清代杜甫作品注释的诸多缺陷,还有清人未注到之处,为后人更好地注释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们相信,超越清人的、新的、集成式的、有创造的精湛注释之作,一定会在不太久的将来问世。

清代是封建社会末期,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思想,而新的民主色彩的思想已经滋生,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也渐渐传入中国。这种情况自然对杜甫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清代研究杜甫的学者,政治思想差异很大,学术思想与方法的差异也很大。其研究杜甫,视角与观点也大相径庭。顾炎武、申光涵为明代遗民。钱谦益为贰臣,由明降清,而暗有复明之意,思想复杂。金圣叹为狂狷之士,本质不离儒家思想,而又有某些叛逆行为。仇兆鳌为正统的官僚。潘德舆虽为布衣,却是儒家思想的卫道士。各自不同的政治思想背景,对杜甫的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清代杜甫研究,虽带有时代的共同特征,却是百花齐放。

在杜诗内容研究方面,清人对很多诗篇的主旨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钱谦益、金圣叹、浦起龙新见尤多。钱谦益解杜甫《收京三首》其二,认为肃宗汲汲御丹凤楼下制,是篡位,认为诗“‘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盖讥之也”,认为“玄宗内禅,故目之曰‘帝尧’。史称灵武使至,上用灵武册,称太上皇,亦可谓殆哉岌岌乎矣。公心伤之”(《杜工部集笺注》卷一〇)。其解便与众不同。浦起龙解杜甫《剑门》云:“夏客云《剑门》诗,因《剑阁铭》而成,用古而能胜于古者。愚按,孟阳之铭,是一篇喻蜀文,有德不在险意。故其词曰‘凭险作昏,鲜不败绩’,为反侧子告也。子美之诗,是一篇筹边议,有怀远之德意,故其词曰‘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为当宁者告也。翻古而非用古,夏客误矣。”(《读杜心解》卷一)其解与古人异。清代学者敢于冲破传统的观点,在杜诗的内容研究方面大胆探索。

儒家思想仍然是清代杜甫研究的指导思想。在研究的时候,清人以儒家思想为准绳,深入阐发杜诗的深刻内涵,阐发杜甫的思想境界和崇高人格。像前代学者一样,清代学者认为杜诗的核心价值在于表现杜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认为杜甫的言行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很好体现。但是清代学者的阐述要深刻得多,准确得多,细致得多,可以说清代的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潘德舆谈杜甫的忠君爱国,说:“黄氏生曰:‘杜公屡不第,卒以献赋受明皇特达之知,故感慕终身不替。虽前后铺陈时事,无所不备,而于当时荒淫失国,唯痛伤而不忍讥,此臣子之礼也。说者不得公心,影响附会,辄云有所讥切。此注杜大头脑失差处,妄笔流传,杜公之目,将不瞑于地下矣。’按,宋氏濂曰:‘注杜者称其一饭不忘君,发为言辞,无非忠君爱国之意,至于率尔咏怀之作,亦必牵就为说,子美之诗,益不白于世。’此论最通。夫杜即爱君,岂有篇篇寄意者?果如是,徒形其琐琐好名而已矣。此注者之凿也。黄氏之说,剧得杜意,然黄氏亦有所本。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已讥唐人咏杨妃者,为无礼于君矣。此等处有关名教,学诗者之开宗明义章也。顾黄氏谓杜公‘献赋受明皇特达之知,故感慕终身不替’,此论亦陋。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何关穷达事!使明皇不赏《三大礼赋》,子美将肆其诋耶?抑肃、代二帝于子美无知己之感,便可不需感慕耶?意在主持名教,而发论不本于性天,即不可以教忠而明礼。然则,‘大头脑差失处’,黄氏亦未能免。子美诗云:‘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斯言也,乃纯臣之言也。”(《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认为杜甫的忠君爱国是出于天性,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因而是最纯洁、最高尚的。潘德舆对于杜甫忠君爱国的认识不仅超过前代学者,也超过清代的前辈学者。潘德舆对杜甫的交游,也用儒家思想进行了评论。他说:“王氏应麟曰:‘鲜于京兆,仲通也;张太常、博士,均、垍也。所美非美。然昌黎之于于、李实类此。杜、韩晚节所守,如孤松劲柏,学者不必师法其少作也。’按少陵酬应投献之诗,不尽符其平素鲠直之谊,盖唐人风气使然,亦不独于鲜于京兆、张博士也。《投哥舒仆射》诗云:‘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而《潼关吏》则云:‘哀哉潼关卒,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无学哥舒。’何其前后违戾如此?此皆古人躁率失检处。而置之集中,不肯删其少作,又见古人朴实,不讳过也。然于翰等,犹可解曰:前时败阙未见,自不应逆探其恶而斥之。若王维、郑虔,大节已玷,犹从而美之曰‘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反复归圣朝,点染无涤荡。’何其深加惋惜乃尔!至称维曰天下‘高人’,称虔曰‘天然生知’,此真不能为少陵解矣。予尝反复推求其故,以少陵植志立身,忠爱贞洁,岂于此大节而反忘之?只缘于朋友一伦,长厚太过,有悱恻缠绵之仁,而无刚健断决之义。见维之取痢称瘖、作诗志痛也,则以为心尚可原。见虔之潜以密章达于灵武也,则以为未忘反正。而不知寺中之伪署,市令之求摄,皆法之所不得宥,而义之所必当绝也。故太白之可谅,在于辞官而逃。维与虔之难逭,在于已污伪命。少陵混视为一,虽无损于己之节目,然已增后学之疑矣。”“且朋友,以义合者也。友如未污,则当辨其冤于‘伤心’‘严谴’之时,友如已污,则当绝其交于功罪核实之日,此非硁硁自好也,义也。今也知其污而不得鸣冤,又痛其穷而为之饮泣,此温良而不断之失也。乃曰‘不以成败论人’,交谊始可歌泣,是少陵之偏好,亦皆为天地之常经,岂非疑误后人之极者哉?总之,爱古人者当为其诤臣,不当为其佞友。少陵只以中允、司户文学绝人,遂成偏好。然文章本非性命,朋友究次君亲,此义偶疏,难为典训。故‘食肉不知马肝,未为不知味’,学者不读昌黎上于襄阳、京兆李实等书,少陵赠张学士、鲜于京兆、哥舒仆射等诗,未为不知韩杜,而况《赠王中允》《送郑十八》等作,大有累于义理者哉!剔其繁枝,乃识孤松劲柏之成就非常处。此予之爱杜,而非予之谤杜,深于诗教者必知之耳。”(《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论述既实事求是,又合情合理,非常有深度,表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平。

清代研究杜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考据的方法与以意逆志的方法结合,来阐扬杜诗的主旨。以意逆志是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也是古代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它在运用时往往没有客观的依据,实际上是凭研究者的感觉来操作,故非常容易堕入穿凿附会的深渊。杜甫的很多诗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与政治内容,而清代有朴学的传统,学者们便搜寻与杜甫作品相关的唐代史料,来与杜甫作品内容比勘研究,以史证诗,或以诗证史,即所谓诗史互证。从更高的层次,以意逆志地来解读杜诗,深入挖掘杜诗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挖掘杜诗丰富的内涵。这样,可以使人们更多了解杜诗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更深刻地认识杜诗的伟大社会价值。当然,在诗史互证中,特别是在以意逆志中,难免有把无关的史实硬与杜诗扯到一起的地方,难免有郢书燕说、曲解杜诗的地方。

清人对整部杜甫集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杜甫一生完全践行了儒家思想,而表现杜甫一生言行的杜甫集堪称经书。潘德舆将杜甫比作孟子,将杜甫集隐然比为六经。龚鼎孳说:“诗之有少陵,犹文之有六经也。”“文无奇正,必始乎经,诗无平险,必宗乎杜。此少陵之诗与六经之文,并不朽于天地间也。”(《杜诗论文序》,《杜诗论文》)将杜诗与经书相提并论。金圣叹更将杜诗称作最高经典,说:“读先生诗,真如闻无上甚深之经典,使小儒意见都尽。”(《秋兴八首·别批》,《杜诗解》卷三)经书是儒家思想的最好表现,是封建社会人们思想与言行的指南。清人把杜甫集评为经书一样的著作,是高度肯定书中所表现的纯粹的儒家思想,是高度肯定杜诗所能起的伟大的教育作用。

清人研究杜甫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即借研究杜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借杜言志。杜甫怀王佐之才,忠君爱国,却流离颠沛,坎坷不用,引起很多士人的同情与共鸣。怀才不用,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因此,清代一些学者借研究杜甫,抒发自己像杜甫一样的忠君爱国的热忱,表达自己像杜甫一样怀才不遇的苦闷,宣泄自己像杜甫一样困顿的牢骚。有时更是推开来,就研究者所关心的一切问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说来,有两种:一种是无我的境界,只谈杜甫,不谈自己,而将“言志”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对杜甫的论述中;另一种是有我,在研究杜甫中,找合适的机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金圣叹解杜甫《蜀相》诗:“丞相不可见于今日矣。然当时若非三顾草庐,丞相并不可见于昔日也。天下妙计,在混一不在偏安。丞相受眷于先,并效忠于后,虽不能混一天下,成开济之功,然老臣之计,老臣之心,是如是也。‘死而后已’者,老臣所自矢于我,捷而后死者,老臣必仰望于天。天不可必,老臣之志则可必。第七句‘未’字‘先’字妙,竟似后曾恢复而老臣未及身见者,体其心而为言也。当日有未了之事在,今日长留未了之计,未了之心。”(《杜诗解》卷四)其解新颖而细致。接下来议论与感慨云:“嗟乎!后世英雄,有其计与心而不获见诸事者,可胜道哉!在昔为英雄之计,英雄之心,在今日皆成英雄之泪矣。”该议论站在历史的高度,通观几千年社会的发展史,指出社会中很多士人都有安邦治国的大志和韬略,但绝大多数都无法实现,最终抱恨终生。这其中也包含着金圣叹自己。这种借研究杜诗来言志,不仅抒发了研究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从更广阔、更深刻的层面阐释了杜诗。

清代的杜甫研究,穿凿附会比较多。流传到现在的一些重要的杜甫研究著作,都有不少明显的穿凿附会之说。一方面清人对前人的穿凿附会深恶痛绝,一方面他们自己又在制造新的穿凿附会。钱谦益说:“宋人解杜诗,一字一句,皆有比托,若伪苏注之解屋上三重茅,师古之解笋根稚子,尤为可笑者也。”(《杜工部诗集笺注·略例》)取笑黄庭坚解《春日忆李白》“何以异于此乎”。而他自己对有的杜诗的解说,其穿凿可笑,丝毫不亚于宋人。浦起龙说:“杜之祸一烈于宋人之注,再烈于近世之解。”(《读杜心解·发凡》)称之为祸,可见穿凿附会的普遍与严重。就是浦起龙自己,也在所难免。造成穿凿附会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所致。首先,在研究杜诗时,人们总认为杜诗有政治含义,有微言大义。其次,用以意逆志作为基本研究方法,而这个方法实际上难以捉摸,以意逆志成为了想当然。而传统的比兴说诗的方法与以意逆志相表里,最终把研究者引向穿凿附会的道路。第三,一些研究刻意求新求深,最终也走向怪,走向穿凿附会的邪路。实际上,造成穿凿附会的原因,在古代各个时代都存在,就是学术风尚最盛的清代也无法克服。因而造成这种情况:一个时代在摈弃前代穿凿附会的同时,自己又在制造新的穿凿附会,最终无法走出这个怪圈。

清代对杜诗艺术的研究也有巨大的发展。

清代学者研究杜诗的艺术,着力探讨杜诗艺术的主要特点、艺术的“窽要”,试图解开杜诗艺术的秘诀,寻求杜诗艺术的规律。翁方纲的《杜诗附记》就是主要探讨杜诗艺术的。翁方纲说:“吾所欲读杜者,何为哉?非欲考史也,非欲缀辑词藻也,唯欲知诗之所以为诗而已。”(《杜诗附记》)意思非常明白,就是想通过探讨杜诗艺术的特点,进而掌握诗歌艺术的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尽量熟悉全部杜诗,综合思考,融会贯通,努力寻求艺术的诀窍,寻求艺术的规律,摆脱了前人印象式的研究,即兴式的论说、灵感式的论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艺术研究。

研究杜诗的艺术需要很高的诗歌理论。清代很多学者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他们用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杜诗,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发明。沈德潜用格调说,王士禛用神韵说,翁方纲用肌理说来解杜诗,多有创见,使人耳目一新。尽管有时失之奇异,失之褊狭,但总能给人启迪。其余如仇兆鳌、杨伦、浦起龙、金圣叹、査慎行、何焯、朱彝尊、潘德舆也有很多精辟的见解,给人很多教益。

同类推荐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极恶皇后要御夫

    极恶皇后要御夫

    他的眼里看不到这些,通红的双眼散发出兽性的精光。玉钩高高挽着的帘帷,砰然落下。天,终于亮了。一位模样酷似晓月的女人冲进了屋,冲着晕晕沉沉的他俩低喊道:“我的苍天哪,你……你们竟然做下这样的事情,你……你们,真是猪狗不如啊……”“姐……姐!我……我……”她从昏迷中醒来,带着一头一身的血污艰难地坐了起来,边抓被子掩住春光流泄的身子,边低喊道。……
  • 异界修龙

    异界修龙

    ,墨西被雷劈穿越到异界,修炼途中广结美人缘。奇遇无数,不断往实力的巅峰冲击,修炼独一无二的五色龙魂,在家族的灭亡之际,奋力杀戮一举成名,最终争霸宇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以销售流程为背景,以对销售流程的管理为主线,通过对销售渠道、销售方法、价格政策、销售计划、有效开展销售活动、完善销售管理体制,加强对销售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展开论述,应用了大量的事例,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处方,这种方案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肯定适用于绝大部分企业,能让使用者对付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因此,本书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逆天废材妃

    重生逆天废材妃

    她是死亡谷的杀手女王,整个死亡谷都掌控在她的手中!一次叛变让她穿越沦为人人耻笑的废材七小姐!斗气?没有。习武?不能。身子?无能。模样?丑得惊人!当废材拥有天姿绝色,锋芒渐露,伙同小宠物,闯遍这个世界,踏遍万水千山,势不可当,所向披靡,上穷碧落下黄泉皆无人能挡时!这个异世谁主沉浮,谁成王者?这个世界谁来操控,谁又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