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14

第14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4)

按“延昌时,凡郡州佛寺一万三千余所,僧至二百万”《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5页上。计算,每寺平均住僧尼约20人。按正光之后,北魏约有“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2026页。计算,每寺平均70人。按兴和二年(540)“总计天下僧尼,大数二百万矣,寺三万有余”《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46页上。计算,每寺平均70人。按陈大建九年,有“僧二百万余人,建寺院四万余所”《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805页下。计算,每寺平均50人。按南陈为隋所灭时,有“寺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国家新寺一十七所,百官造者六十八所,廓内大寺三百所,僧尼三万二千人”同上,第808页中。计算,每寺平均约20人。至隋文帝时规定寺院“僧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隋文帝立舍利塔诏》,《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3页中。从上文所录寺院规模看,大寺可容纳僧尼上千人,小寺约20人,寺院平均50-70人。

萧梁时期建康的佛寺,按郭祖琛所言“五百余所”应较为确切,至多不超过《舆地图云》所录“七百余寺”。按600所计算,3∶7的比例时,尼寺180所,僧寺420所;5∶5的比例时,尼寺300所,僧寺300所。如按每寺平均50人计算,建康尼寺180所容纳9000人,300所容纳15000人。此与郭祖琛言“僧尼十余万”相去甚远,考虑到僧尼游学因素,笔者推测,萧梁尼寺平均人数或超过100人。

从极端方面考虑,如郭祖琛所言“僧尼十余万”属实,那么,以当时建康总人数约为一百万《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武帝太清三年”条胡三省引《金陵记》称:“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为基数,僧尼所占人口比例为10%。也就是说,9个人供养一个僧人。再考虑到数量庞大的居士群体,萧梁佛教发展的确盛极一时。

§§§第二节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统计

比丘尼年代分类标准与《比丘尼传》同。

1.《比丘尼传》收录

(1)简静寺智通

案《法华传记》:“尼智通少出家,住京师简静寺,信道不笃,元嘉九年,师死罢道,嫁为魏郡梁犀甫妾。生男六七岁,家甚贫穷,无以为衣。”[唐]僧详述《法华传记》第九卷,《大正藏》第51册,第92页中。《释门自镜录》:“尼智通少出家,住京师简静寺,信道不笃,元嘉九年,师死罢道,嫁为魏郡梁犀甫妾生男。”[唐]怀信述《释门自镜录》,《大正藏》第51册,第804页下。综之,智通曾为建康简静寺尼。

(2)江陵三层寺尼惠(慧)绪

案《高僧传》:“释慧通,不知何许人,宋元嘉中,谓僧归曰:‘我有姐,在江陵作尼,名惠(慧)绪,住三层寺,君可为我相闻,道寻欲往。’言必忽然不见。”《高僧传校注》,第393页。此尼为慧通之姐。

(3)法琼

案《广弘明集》:“宋初有法琼尼,南方人,不知因缘所出,辟谷食枣栗,不着绵帛,戒德甚尊严,禅定多所感通。会稽恭子张使君莅广州,便供养之。随使君还吴,又随出西。自克亡日,舍命后勿关殓,但以乞乌鸟至破冈,如期而终。使君依旨送林野间,停舟七日七夕,鸟兽不敢侵,乃收殡焉。亡祖亲使君之第四女也,就琼尼受戒,敕余记录之。”陈桢明年间(江总,字令公)庚寅年二月十二日作《游虎丘山精舍》,《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7页中。此录与《比丘尼传·南安寺慧琼》之事近似,笔者认为是同一比丘尼,“法琼”与“慧琼”的差别为转写之误。

(4)江陵某尼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宋元嘉中,“江陵枝江张僧定妹,幼而奉法,志欲出家,常供养小形金像,以为前路之资也。而父母逼嫁,誓志不行而密许邴氏,女初不知也,及羔雁既至,女悲呼不就,烧香伏地取死。此像遂放金光,弥竟一村,父兄惊其通感,止不嫁之。张邴二门因大敬信,僧定为之出家”《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

(5)昙辉

案《法苑珠林》:“宋尼释昙辉,蜀郡成都人也,本姓青阳,名曰玉。年七岁便乐坐禅,每坐辄得境界意未自了,亦谓是梦耳。曾与姊共寝,夜中入定,姊于屏风角得之,身如木石亦无气息,姊大惊怪唤告家人,互共抱扶,至晓不觉。奔问巫觋,皆言鬼神所凭。至年十一,有外国禅师畺良耶舍者,来入蜀,辉请谘所见。耶舍以辉禅既有分,欲劝化令出家。时辉将嫁已有定日,法育未展闻说其家,潜迎还寺,家既知将逼嫁之,辉遂不肯行,深立言誓。若我道心不果遂被限逼者,便当投火饲虎弃除秽形,愿十方诸佛证见至心。刺史甄法崇信尚正法,闻辉志业迎与相见,并召纲佐及有怀沙门互加难问,辉敷演无屈,坐者叹之。崇乃许离夫家听其入道。”《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上-中。此录与《比丘尼传·长乐寺昙晖尼》事迹同。

(6)东官二尼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宋元嘉元年,东官仑二女,姊十岁,妹九岁,里越愚蒙,未知经法。忽其年二月八日,并失所在,三月而归,粗说见佛。至九月十五日又失,一旬还。作外国语诵经梵书,见西域僧,便相问解。明年正月十五日又失,田作人见从风上天,父母哀哭,求神鬼,经月乃返,剃头为尼,被服法衣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曰:汝宿缘为我弟子,手摩其头,头发便落。与其法名,大曰法缘,小曰法彩。遣还曰,可作精舍,当兴经法。既达家即除鬼座,立精舍。”《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433页下。

案《法苑珠林》:“宋元嘉元年,东宫仑二女,姊十岁妹九岁,里越愚蒙,未知经法。忽其年二月八日,并失所在,三日而归,粗说见佛。至九月十五日又失一旬,还作外国语,诵经梵书,见西域僧,便相开解。明年正月十五日又失,在田作人见从风上天,父母哀哭求神鬼,经月乃返。剃头为尼,被服法衣,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曰汝宿缘为我弟子,手摩头发便落,与其法名,大曰法缘,小曰法彩。遣还曰:‘可作精舍当与经法。’既达家即除鬼坐立精舍,旦夕礼诵,每现五色光流泛峯岭,自此容止音调诠正有法,上京风规不能过也。刺史韦朗孔默等,皆迎敬异云(右此三验出《冥祥记》)。”《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中。

据以上两则事例,内容基本一致,《比丘尼传》并有记录。《法苑珠林》录其出自《冥祥记》,笔者认为,东官二尼的事迹,极可能选自《冥祥记》,释宝唱收入《比丘尼传》,释道世编入《法苑珠林》。

(7)影福寺、小建安寺、永安寺、瞿昙寺、王国寺尼

案《四分律行事抄批》:元嘉十一年,南林寺戒坛上,僧伽跋摩“与诸尼受戒。最初为影福寺尼慧果、净音、僧要、智果等二十三人受戒。次为小建安寺尼孔明及僧敬、法茂、法盛姉妹等受。次为瞿昙寺法明、法遵等受。次为永安寺普敬、普要等受。次为王国寺法静、智等姉妹受。总得十一日法事,相仍有三百余人”《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

3.正史收录

(1)臧质蓄养诸尼

案《宋书》:臧质“纵欲已甚,姬妾百房,尼僧千计,败道伤俗,悖乱人神,民怨盈涂,国谤弥岁”《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臧质》,第1267页。依此文所录,史臣眼中,尼之身份与姬妾等同。

(2)宋南郡王刘义宣蓄养诸尼

案《南史》:“义宣至镇,勤自课厉,政事修理。白皙,美须眉,长七尺五寸,腰带十围。多畜嫔媵,后房千余,尼媪数百,男女三十人。崇饰绮丽,费用殷广。”《南史》卷十三《列传第三·南郡王刘义宣》,第245页。文中尼与媪、后房、嫔媵同等提及。

(3)张率父妓为尼

案《梁书》:天监四年(504),“(张率)父忧去职。其父侍妓数十人,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玩之求娉焉,讴者不愿,遂出家为尼”《梁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张率》,第331页。

(4)何后寺尼智妃

案《南史》:“(蔡)兴宗纳何后寺尼智妃为妾,姿貌甚美。迎车已去,而师伯密遣人诱之,潜往载取,兴宗迎人不得。”《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蔡兴宗》,第508页。《南朝佛寺志》:“有女尼居之戒行不严齐,蔡光(兴)宗尝纳寺尼智妃为妾也。”《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46页。

(5)王国寺尼法静

案《南史》:文帝末年“有王国寺法静尼出入义康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并与熙先往来”;“熙先善疗病兼能诊脉,法静尼妹夫许耀领队在台,宿卫殿省,尝有疾,因法静尼就熙先乞疗得损,因成周旋。熙先以耀胆干,因告逆谋,耀许为内应。豫章胡藩子遵世与法静甚款,亦密相酬和。法静尼南上,熙先遣婢采藻随之,付以笺书,陈说图谶。法静还,义康饷熙先铜匕铜镊袍段棋奁等物。熙先虑事泄,酖采藻杀之”《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范熙》,第565页。此则为尼参与政治事件,失败后连坐其寺的案例。三南齐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1. 《比丘尼传》收录

笔者认为,文中所录“妙相”,指建康一所尼寺名,非比丘尼名。

(1)建康乐林寺比丘尼释宝愿

案《广弘明集》:齐永明四年(486),“第三皇孙所生陈夫人,含微宅理炳慧临空,结言宝住腾心净觉,敬因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绣像题赞》,《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2页中。

(2)建康青园寺比丘尼僧法

案《出三藏记集》:有经二十一种,五十三卷,系“齐末太学博士江泌处女尼子所出”,尼子“笃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许。后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园寺。祐既收集正典,检括异闻,事接耳目,就求省视,其家秘隐,不以见示,唯得《妙音师子吼经》三卷,以备疑经之录。此尼以天监(四)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后所出定二十余卷,厥舅孙质以为真经,行疏劝化收合传写,既染毫牍必存于世”《出三藏记集》卷,《大正藏》第55册,第40页中。虽然僧祐对僧法出经的真实性存而不论,但这些经典流行于南齐萧梁时期是肯定的。

3. 正史收录

(1)崇圣寺尼慧首

案《南史》:刘肜齐建元年间被“削爵为羽林监,又坐与亡弟母杨别居,杨死不殡葬。崇圣寺尼慧首剃头为尼,以五百钱为买棺,以泥洹舆送葬,为有司奏,事寝不出”《南史》卷十五《列传第五·刘肜》,第280页。文中提到尼慧首出钱买棺安葬杨氏。

(2)南齐后宫姬人出家为尼

案《南史》所录齐武帝临终诏:“显阳殿玉象诸佛及供养,具如别牒,可尽心礼拜供养之。应有功德事,可专在中。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惟年六十,必有道心,听朝贤选序,已有别诏。”《南史》卷四《本纪第四·齐武帝》,第84页。由此诏观之,齐武帝死后,其部分后宫宫人出家为尼,未详寺名。

另案《南史》:“徐龙驹为后宫舍人,日夜在六宫房内。帝与文帝幸姬霍氏淫通,改姓徐氏,龙驹劝长留宫内,声云度霍氏为尼,以余人代之。皇后亦淫乱,斋阁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无复分别。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并为之羽翼。西昌侯(萧)鸾屡谏不纳。既而尼媪外入,颇传异语,乃疑鸾有异志。”《南史》卷四《本纪第四·齐郁林王》,第92页。南齐时期,前任皇帝崩后,其后宫有出家为尼的事例。

(3)荀伯玉姐出家为尼

案《南史》: “(荀)伯玉微时,有善相墓者谓其父曰:‘君墓当出暴贵者,但不得久耳,又出失行女子。’伯玉闻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顷之,伯玉姊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家寻求不能得,后遂出家为尼。”《南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荀伯玉》,第779页。可见出家为尼也是女性避世难的一种方式。

(4)齐湘东王萧子建母谢氏出家为尼

案《南史》:“湘东王子建,字云立,武帝第二十一子也。母谢无宠,武帝度为尼。明帝即位,使还母子建。”《南史》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湘东王子建》,第744页。此则说明南齐时期,后宫嫔妃出家为尼现象时有发生。四萧梁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1.《比丘尼传》收录

(1)道迹

《法华经持验记》录:“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遁居湖州弁岭峰。昼夜诵法华经,诵满万部,不出山者,凡二十年,后归寂,塔全身于结庐之所。”《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

(2)法宣

案《法华持验记》:“梁剡川有尼法宣,初诵《法华经》,坐卧见帐盖覆上。父母令就齐明寺出家,是日帐盖即不见。自后博览经论,深探奥理,衡王元简为郡守,请为越城母师。”《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此则与《比丘尼传》梁招明寺尼法宣事例基本一致。

(3)番禺毗耶离精舍比丘尼十余人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齐建元中,番禺毗耶离精舍旧有扶南国石像,莫知其始,形甚异常,七八十人乃能胜致。此寺草茨遇火延及,屋在下风烟焰已接,尼众十余相顾无计。”《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419上。据此,毗耶离精舍为尼寺,规模约二十人。

3. 方志收录

案《荆州府志》:“(梁)宜都老尼太清间讲经于紫竹庵,监溪侧一日溪水暴涨,老尼大笑,掷蒲团于水中趺坐其上,诵《普门品》顺流由长阳江出大江而去,莫知所之,因名其溪曰师姑溪。”苏晋仁,萧子选辑《历代释道人物志》之《湖北通志》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714页。此录释震华收入《续比丘尼传》。五南陈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1. 佛教史料收录

案《释氏稽古略》:“陈帝造金铜像百万躯,修故寺三十二所,度僧尼七千人。”《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802页下。 文中所录七千人应指新增僧尼,比丘尼与比丘数量比例不详。2. 正史收录

(1)王僧辩女出家为尼

案《南史》:“(王)僧辩败,(杜龛)乃据吴兴以拒之,频败陈文帝军。龛好饮酒,终日恒醉,勇而无略,部将杜泰私通于文帝,说龛降文帝,然之。其妻王氏(王僧辩女)曰:‘霸先仇隙如此,何可求和?’因出私财赏募,复大败文帝军。后杜泰降文帝,龛尚醉不觉,文帝遣人负出项王寺前斩之。王氏因截发出家,杜氏一门覆矣。”《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杜龛》,第1042页。王氏出家为士族女性为比丘尼之例。

(2)张彪妻出家为尼

案《南史》:“昭达进军,迎彪妻便拜,称陈文帝教迎为家主。杨便改啼为笑,欣然意悦,请昭达殡彪丧。坟冢既毕,黄苍又俯伏冢间,号叫不肯离。杨还经彪宅,谓昭达曰:‘妇人本在容貌,辛苦日久,请暂过宅庄饰。’昭达许之。杨入屋,便以刀割发毁面,哀哭恸绝,誓不更行。陈文帝闻之,叹息不已,遂许为尼。”《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张彪》,第1047页。因不愿再嫁,张彪妻出家为尼。

(3)宣明寺尼

案《南史》:“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第1234页。由此可知,此尼系大臣之母,因战乱而避入宣明寺为尼。

(4)南陈后主沈皇后为尼

案《南史》:陈后主沈皇后“及炀帝被杀,后自广陵过江,于毗陵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陈后主沈皇后》,第227页。以旧宅为寺,其妓悉令入道。5.案《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瑶光寺慈义尼有弟子一百人。七各时期比丘尼特点与南北差异

根据本节所录比丘尼信息统计总结如下:

1.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特点

同类推荐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拿什么与你厮守

    我拿什么与你厮守

    惨事!心上人订婚了,新娘不是她!倒霉!遇上劫匪,还来个慢半拍的巡逻员!受伤!怎么惹上了个妖孽医生?难道,她今年是流年不利?!----变天了!心上人竟想吃回头草?怎么办?妖孽医生帮她做了决定:“你是我的!”可是,这都什么跟什么?!----是要心心念念青梅竹马不经意许下的地老天荒?还是惊才风逸黑马王子处心积虑给的无边幸福?爱,愿她安然无恙!————推荐好友作品:半只蜗牛《纠缠:妖皇的烙印》http://m.pgsk.com/a/222889/
  • 格斗传说

    格斗传说

    格斗,世界上练习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强者却很少,只有悟性极高的人才能到达巅峰,才能领悟新的更强的力量。而且没有哪个人有能力不被战胜,除非他是神。而他有可能就是神,虽然他并不是全胜。
  • 第一女皇商

    第一女皇商

    再次醒来,一双美目宛如深可见底的冰潭,美貌与身价并存,哪还有半分天真?显然,她已被来自异世的幽魂取代……一心夺她家产的继母,害她如花年华成了克命寡妇,痴傻了的阿爹,官商的联姻,荣光无限,难测的天威,一场一场的阴谋不断的砸向她……再一纸休书她含恨自尽……拂了拂衣袖,她是京城第一富户陆府的掌上明珠,微微一笑,她发誓,然随继母进门,但凡欺她、辱她、设计她之人,她必将其挫骨扬灰,才悟已无力回天,不论权贵!从此,“陆黎诗”的命运由她改写!!
  • 心灵鸡汤精粹版1

    心灵鸡汤精粹版1

    一个人可能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善待自己的人懂得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诸神渴了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诸神渴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