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13

第13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3)

案《比丘尼传》:“(元嘉)十年正月十五日又复去失,田中作人见其随风飘荡上天。(法缘)父母忧之,祀神求福。既而经月乃返,返已出家,披著法服,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缘等还家,即毁神座,缮立精庐,昼夜讲诵。”《比丘尼传校注》,第118页。据此,东官精舍立于元嘉十年(433)。35.广陵广陵寺

案《法苑珠林》:“宋尼释昙辉……元嘉十九年(442),临川康王(刘义庆)延致广陵寺。”《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上-中。

36.建康小建安寺、瞿昙寺

案《四分律行事抄批》:元嘉十一年(434),南林寺戒坛上,僧伽跋摩“次为小建安寺尼孔明及僧敬、法茂、法盛姉妹等受。次为瞿昙寺法明、法遵等受”[唐]大觉《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小建安寺与瞿昙寺诸录未有提及,仅此记录。

37.建康南晋陵寺

案《比丘尼传》,原何后寺尼释令玉为宋邵陵王“大相钦敬,请为南晋陵寺主,固让不当。王不能屈,以启元徽。元徽再敕,事不获免。在任积年,不矜而庄,不厉而威”《比丘尼传校注》,第201页。邵陵王在萧梁时期有两位:一位是宋邵陵王刘友,另一位梁邵陵王萧纶。据王孺童考证,以上两位邵陵王都可能未建南晋林寺。笔者认为,或是后人托以邵陵王之名所建。据此,南晋陵寺立于刘宋时期。

这一时期尼寺发展及统计侧重均以建康为主,向全国辐射,兼顾广泛性与代表性。

从新建尼寺修建方式来看,7所新建,3所为旧宅,29所不详,说明按照当时社会环境,新建与舍宅仍为建立尼寺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无须言明。

从建寺出资者来看,仍以皇室、世家布施为主,也有比丘尼主动募资修建,但没有社会普通民众建寺之例。

从寺院塔、像情况来看,有4所尼寺明确记录有塔,虽然比例不高,但考虑延续东晋时期寺院风格,塔仍是寺院的主要部分。三南齐新建尼寺统计

1.建康某寺

案《比丘尼传》:僧敬尼于宋明帝泰始年间住建康崇圣寺,其后,“丹阳乐遵为敬舍宅立寺,后迁居之。”未详寺名,以某寺代之。

2.盐官盐官在浙江海宁,离钱塘较近。齐明寺

案《比丘尼传》:“齐建元四年(僧猛)母病,乃舍东宅为寺,名曰齐明。”故齐明寺立于齐建元四年(482)。

3.建康华严寺

《比丘尼传》录有“华严寺妙智尼”条,但未详年代及立者。因妙智尼亡于南齐建武二年,故将华严寺归入南齐立寺《比丘尼传》录:妙智尼“建武二年卒,葬于定林寺”。笔者认为,虽然妙智葬于定林寺,但定林寺多是僧居。《高僧传》卷二录“(沮渠安阳)于钟山定林寺出《佛父般尼洹经》一卷”。《高僧传》卷八录:“以(僧)柔耆素有闻,故征书岁及。文宣诸王再三招请,乃更出京师,止于定林寺,躬为元匠。四远钦服,人神赞美,文慧、文宣,并伏膺入室。”齐竟陵文宣王曾将有德高僧共葬于钟山,妙智尼应已入选其中,所以葬于定林寺。 《南朝寺考》:“ 华严寺,亦未详其所在。梁时有长爪禅师为谢贞说法焉。” 《金陵梵刹志》卷二三:“ 华严寺,在负郭小安德门外南城地,北去聚宝门五里所,距能仁寺三里。寺系古迹,久废。”《比丘尼传校注》,第131页。

4.建康禅基寺

案《比丘尼传》:僧盖“齐永明中(482-493),移止禅基寺,欲广弘观道,道俗谘访,更成纷动,乃别立禅房于寺之左”同上,第138页。

5.建康法音寺

案《比丘尼传》:“(昙简)以齐建元四年(482)立法音精舍” ,“时有慧明法师,深爱寂静,本住道林寺。永明时,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之所修饰。僧多义学,累讲经论,去来諠动明欲去之,简以寺为施因移白山”同上,第145页。文中提及的白山在建康附近。法音寺后改为僧寺。

6.建康福田寺

案《比丘尼传》:“王(豫章王萧嶷)要(慧绪)共还都,为起精舍,在第东田之东,名曰福田寺。”《比丘尼传校注》,第149页。

7.建康集善寺

案《比丘尼传》:“永明九年,(慧绪)自称忽忽苦病,亦无正恶,唯不复肯食,颜貌憔悴苦求还寺。还寺即平愈。旬日中辄复请入,入转如前,咸不知所以。俄而王(豫章王萧嶷)薨,祸故相续,武皇帝以东田郊迥更起集善寺。”《南史》:“嶷薨后,第库无见钱,武帝敕货杂物服饰数百万,起集善寺,月给第见钱百万,至上崩乃省。”《南史》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萧嶷》,第710页。综之,集善寺立于南齐时期,为齐武帝所供养。

8.陈留齐兴精舍(齐明寺)

案《比丘尼传》:“齐永明五年(487),陈留阮俭笃信士也,舍所居宅立齐兴精舍(德)乐(尼为)纲纪。”《释氏六贴》:“齐永明五年,陈留阮俭舍宅为寺,名齐明。”《比丘尼传校注》,第160-163页。齐兴精舍与齐明寺指同一尼寺。

9.剡竹园精舍

案《比丘尼传》:“剡又有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也。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用其遗,起竹园精舍焉。”同上,第160页。《释氏六贴》:“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用其遗起竹园寺也。”同上,第163页。立寺时间不详,因僧茂为南齐比丘尼,笔者将竹园寺归于南齐时建。10.蜀寺三所

案《比丘尼传》“成都长乐寺昙晖尼传”,昙晖于元嘉十九年出行,而后还乡,立三寺,卒于天监三年,此三寺应立于宋、齐、梁均有可能,立于南齐更为合理。

11.建康顶山寺

案《比丘尼传》:“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推敬(道贵),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比丘尼传校注》,第211页。顶山寺建立于南齐时期。

12.建康乐林寺

案《广弘明集》:“维齐永明四年,岁次丙寅,秋八月己未,朔二日庚申,第三皇孙所生陈夫人,含微宅理炳慧临空,结言宝住腾心净觉,敬因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绣像题赞》,《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2页中。除此之外,别无记录。笔者将乐林寺归于南齐新建。

13.番禺毗耶离精舍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齐建元中,番禺毗耶离精舍旧有扶南国石像,莫知其始,形甚异常,七八十人乃能胜致。此寺草茨遇火延及,屋在下风烟焰已接,尼众十余相顾无计。”《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419上。据此,毗耶离精舍为尼寺,规模约二十人。

从寺院建造者来看,仍以皇室、世家为主;比丘尼自筹资金修建的比例上升;这一时期,社会资本也参与到建寺中。

从寺院塔、像情况来看,新建尼寺中,仅提到佛像而无建塔记录,或是作者故意忽略。四萧梁新建尼寺统计

1.建康大智度寺

案《续高僧传》:梁武帝为献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起大智度寺。京师甲里,爽垲通博,朝市之中途,川陆之显要,殿堂宏壮,宝塔七层,房廊周接,华果间发。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诸尼,四时讲诵。寺成之日,帝顾谓群后曰:‘建斯两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极之情,以达追远之思。’”《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7页中。《释氏稽古略》:天监九年(510),“梁帝为太祖文皇帝钟山建大爱敬寺,供给千僧。献太后青溪西岸起大智度寺,诸尼师四时讲诵”《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5页中。综之,大智度寺建于天监九年。

2.建康果愿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果愿尼寺,在建康县东北五十里,尼所居也,梁普通二年(521)造。”《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324页。

3.建康猛信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猛信尼寺,在秣陵县东南五十里铺山西北,梁普通三年(522)后阁主书高僧猛所造也,绍泰二年(556)废。”同上,第325页。

4.建康园居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园居尼寺在秣陵县南四十五里,比丘尼所居也,梁大通元年(527)舍人袁造。”《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343页。

5.建康万福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万福尼寺梁大通元年(527)吴僧畅造。”同上,第349页。

6.建康本愿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本愿尼寺梁大同元年(535)湘州刺史萧环造。”同上。

7.建康善业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善业尼寺在秣陵县西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536)造”同上,第352页。

8.建康仪香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仪香尼寺在秣陵县东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536)兰恪造。”同上。

9.金坛报恩尼寺

案《至顺镇江志》卷九:“金坛县报恩尼寺”,“梁大同(535-545)建”,“在县治东三百步,庐陵王府兵曹周祥建”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22页。

10.吴郡新安寺

案《淳祐玉峰下志》卷十二:新安寺“梁天监二年(503)置”,“会昌废,大中七年(853)重置”同上,第637页。11.吴郡天宁寺

案《琴川志》卷十:天宁寺“梁天监二年(503)建”,“在县治西北二百二十步,今为尼寺,邑人祈求男女多验”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第637页。

12.吴郡齐乐寺

案《琴川志》卷十:齐乐寺“梁大同二年(536)建”,“在县治西二百步,今为尼寺”同上。

13.北广福尼寺

案《志元嘉禾志》卷十一,北广福尼寺“天监(502-519)建”,“在县西北二百步,(后)晋天福八年(943)修置,名妙善。治平四年(1067)赐名寿圣,淳熙四年(1177)改十方禅刹”同上,第638页。

14.黄岩县明因寺(妙喜寺)

案《嘉定赤城志》卷二十八,黄岩县明因寺“梁天监(502-519)中建”,“在县东三里,周豹二女舍宅建,旧名妙喜”同上,第641页。

15.建康梁安、宣业、福成等尼寺

案《金楼子》,梁武帝丁贵嫔亡时,“信至京都,梁安、宣业、福成、定果、灵光、正觉等寺同皆号哭,如丧亲戚焉。及渚宫、祇洹、禅林等寺,又如此也”《金楼子·后妃》。其中禅林寺、宣业寺为尼寺,祇洹寺较有可能指江陵祇洹寺。但梁安寺、福成寺、定果寺、灵光寺、正觉寺、渚宫寺为初次提及,且各文献中没有为僧寺记录,据此推测,均为尼寺,笔者将之归于萧梁朝立。祇洹寺与渚宫寺最有可能在江陵,其余在建康。

16.江陵宣明寺

案《南史》: “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34页。故宣明寺立于陈武帝受禅前。

17.建康幽严寺

案《中国佛教塔寺志》:“梁永康公主造幽严寺”孙宗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张曼涛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48页。,虽未详永康公主生卒年,但按常理推论,此寺建于萧梁时期。

18.吴兴法华寺

案《法华经持验记》:“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大同元年(535),塔内忽有青莲华一朵,道俗异之,启视见华从舌根生,州郡录奏,敕建法华寺。”[清]周克复《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

19. 江陵宣明寺

案《南史》:“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第1234页。由此推论,宣明寺位于江陵,梁时已存。

就尼寺塔像情况来看,洛阳尼寺11所尼寺中提到寺中塔像者有6所,比例较高。其中瑶光寺与胡统寺宝塔有五层,高于余者。说明修塔建寺为洛阳寺院的特点,塔的高度与寺院级别和规模一致。

北魏的尼寺中,瑶光寺盛极一时。“瑶光”的来历,原指北斗中的一颗星,与皇室后妃的命运相连。北魏的瑶光寺,其所立造即是为换代后妃提供安居之所,寺内华美俨如皇宫内院。另外,河清王怿所立景乐尼寺,亦为美轮美奂之典范,入者如置身世外仙宫。考其寺之建造目的,应为贵族妇女失权后提供集体安身之所,这也是有记录北朝尼寺的普遍特点。

从北朝寺院数量来看,案《释氏稽古略》,北魏有“国家大寺四十七所,三公等寺八百四十所,百姓所造寺院三万一千所”《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9页下。另一说:“后魏都洛,盛信佛教,崇构相继,臣下豪民竞置寺宇,凡一千余所。”[宋] 赞宁编《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册,第237页上。此两录相去甚远。《魏书》云:“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2022页。 《历代三宝记》引“《魏史》云:此年撮天下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去承明来始三十余年”[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45页上。此文中的“天下”,指北魏统治地区,数据看来最为可信。到周武帝时期,“僧尼未几,寺舍烈然,有盈万数”《释昙积谏周祖沙汰僧表》,《广弘明集》卷二十四,《大正藏》第52册,279下。如总以万数来计,尼寺按3∶7的比例有三千余所,按5∶5比例来计算,则有五千余所,数字非常庞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兴盛,与寺院建设规模成正比。据统计,“洛阳自汉永平至晋永嘉,止有四十二寺”;“后赵都邺,造寺八百余区”; “东晋一百四载,合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万四千人”;“宋世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齐世合寺二千一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唐]法琳《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503页上-中。萧梁仅建康一处“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郭祖琛》,第1150页。南陈“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国家新寺一十七所,百官造者六十八所,郭内大寺三百余所。《舆地图云》:‘都下旧有七百余寺,属侯景作乱,焚烧荡尽。’”《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503页下。根据上文对尼寺的统计数据来看,萧梁佛教兴盛时期建康有尼寺46所,实际尼寺数量大于记录甚多。

从寺院规模来看,最大寺有千人以上:刘宋时期,“长沙一寺千有余僧,应还俗者将数百人”。齐武帝“造禅灵寺供千僧”《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89页中。也有五百人左右的寺院:如大智度寺、瑶光寺、景明寺、报德寺。天监十二年时,“景明、报德寺僧鸣钟欲饭,忽闻勰薨,二寺一千余人皆嗟痛,为之不食,但饮水而斋”《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彭城王》,第463页。。也有住上百人的寺院,如上文提到的尼寺延兴寺、何后寺、简静寺、青园寺等等。有住数十人的寺院,数量较多。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热门推荐
  •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这些故纸堆里的爱恨情事跨越千年,亦狐亦人,依旧鲜活。历经岁月沉淀的首饰,件件都盛满千古风情。在这些首饰缝隙的尘埃里,红香遍染,仿佛还留着女子风华绝代的背影。山中狐仙恋上人间烟火,牵扯出四段令无数尘世男女沉醉痴迷的,翠浓欲滴,人狐情感纠葛。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亦缘亦劫,可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钗环珠佩枕悲欢,尘世花开忆红颜,得失看似一念之间,其实还是因为人心底的那一点点贪念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残狼灰满

    残狼灰满

    人们大概只知道动物的天性无非是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和异类相残等等,却不大知道动物世界里也有智慧和情感,也有“伦理关系 ”和“道德情操”。这并不是小说家的杜撰。请看这本《残狼灰满》,那只已经断了两条右腿的残狼,如何仍然主宰着一群健狼;那只被猎人发现了老窝的公狐,如何保护自己的家族;那只由红奶羊奶大的狼崽,如何与同类反目;那只为保护后代安全的老狼,如何与金雕在蓝天拼搏…… 《残狼灰满》所收作品中有多篇获得全国奖。
  •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通过大量的实例来了解复杂的人性,学会如何读懂你周围的人,洞悉他人的长短优劣,掌握处世的方略,把握表现与收敛的度,识别和防范身边的小人,本书全面介绍了识别人心的方法,识破别人的谎言,避开周围人设下的陷阱,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力,学会如何与各种人和谐相处,进而掌控周围的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本书编写方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与方法结合,传统管理与新的经验结合,目的是帮助商业经理掌握较深厚的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功底。因此,本书不仅辅导应试,还是商业经理和其他商业干部的日常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包括各种业余大学)商业专业学生的辅助读物。
  • 冰处女

    冰处女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 清穿崩坏年代

    清穿崩坏年代

    一朝穿越,既生为博而济吉特氏之女,父亲是科尔沁汗王,祖母是大清公主,外曾祖母是鼎鼎大名的孝庄太皇太后,清穿而已,还好!可是,史上早夭的祖母竟然也是穿越的!死于顺治朝的睿亲王多尔衮竟然还在!这位康熙的亲亲表妹,竟是手持空间的穿越女!还冒出了重生的妹子要她的命,竟然说康熙会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妹的,本来是万千宠爱享福的日子,就被这么一句话给毁了,最大靠山太皇太后防她惧她,那位千古一帝更是为此盯上了她……新书《穿越弃女生存录》已开新坑,坑品有保证,终于解禁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