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44

第44章 明代前中期诸帝崇道浅析(2)

明陆容《菽园杂记》载成化年间朝廷给张真人的待遇超过衍圣公(孔子后嗣)事,该书卷八云:“袭封衍圣公,每岁赴京朝贺,沿途水陆驿传,起中马站船廪给,回日,无马快船装送。而张真人往回,水陆起上马站船廪给,且有马快船之从。”张真人正是张玄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张玄庆地位之显赫,也具体说明宪宗崇道之甚。

宪宗崇道之滥,还从他首开的传升制度中反映出来。宪宗即位后,凡百官升迁,皆不经执掌大臣议论,全凭皇帝旨意。要升迁某人,命宦官传旨即定,时人称如此得官者为“传奉官”。初时受传升者非限一途,文武僧道皆有,后来则多属僧道。有人据《明宪宗实录》做过统计,成化二十余年间,仅传升僧道官即达三百数十次之多(杨启樵《明代诸帝之崇尚方术及其影响》,载《明清史抉奥》,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印行)据笔者粗略统计,其中道官传升在四十五次以上,人数过百。以成化十年以后最为突出,大都一年数次或十数次,甚至有一月传升三次、四次者,每次传升数人或数十人不等。仅举两例如下:

成化十一年十一月丙午(二十八日),“太监黄赐传奉圣旨:升道录司左正一胡守信为高士,右正一聂彦良、左演法昌道亨俱为左正一,右演法戚道珩为右正一……”(《明宪宗实录》卷一四七。正一、演法、至灵、玄义为道录司官职名。)次即传升道官十五人。成化二十二年三月庚戌(五日),“太监韦泰传奉圣旨:大德显灵宫真人王应!兼本宫住持,高士陈应、刘绍先俱升真人,左演法陈崇仁、左至灵邓思诚俱升高士……”(《明宪宗实录》卷二七六)次即传升道官三十二人。可见成化间传升的道官是很多很滥的。

大量传升道官的结果,明初所定的道官任命制度即遭破坏。原定道录司设官八员,至成化十二年(1476)二月,礼科给事中张谦等言:“僧官今几四倍,道官今几三倍。”(《明宪宗实录》卷一五)成化二十三年(1487)十月,礼部上疏谓:“僧录司禅师兼左善世等官一百二十员,道录司真人、高士并左演法等官一百三十三员。”(《明孝宗实录》卷四)增至原额之十五六倍。成化间不仅道官多,所授真人、高士等道士尊号亦多,《明通鉴》卷三一谓成化四年“羽流加号真人、高士者亦盈都下”。其尊崇之滥,可想而知。

宪宗开创的传奉之风,一直延续至孝宗、武宗两朝,旋革旋兴。这两朝亦传升了不少道官,崇道过滥情况没有多大变化。孝宗朝又任用了一名道士崔志端做礼部尚书。此人在成化间为神乐观乐舞生,后升太常寺赞礼郎、寺丞、少卿,弘治十七年(1504)进至礼部尚书掌太常寺事。升迁中,屡遭朝臣弹劾,进礼部尚书时,反对尤烈,孝宗皆不理。至武宗即位,再经群臣劾奏,方命致仕,正德九年卒于神乐观(《明武宗实录》卷一一三)

以上几朝在崇道过滥的同时,对明初制定的抑道政策,大都搁置不行,甚至亲手破坏之。突出的例子是对控制僧道发展最重要的制度——度牒制的破坏。原定必经考试合格方给度牒,且三年、五年或十年发放一次,所发度牒数量又须受府、州、县额定总数(全国36000余名)的限制。但英宗、代宗以后,历代皇帝或凭好恶随意给牒,或未到给度之年提前发放,最严重的是政府因财政困难,出卖度牒以赈灾或支军饷。此事始于代宗景泰二年(1451),盛于成化间,孝宗朝稍杀,武宗朝又兴。在这几朝灾荒频仍、不时又有战事的年代里,出卖过多少度牒已难于计数,仅举数例如下:

成化二年(1466),河南、淮扬等地连年水旱,命礼部给巡抚淮扬都御史林聪一万纸度牒,每纸纳米十石,给南京礼部五千,每纸纳米十五石(《明宪宗实录》卷二七。)成化二十年(1484)十月,给空名度牒一万纸,分送山西、陕西巡抚都御史,每纸输粟十石(《明宪宗实录》卷二五七)同年十一月,准浙江、直隶府州度僧道六万人,每纸纳银十二两(《明宪宗实录》卷二五八)十二月,再给陕西度牒六万纸,每纸纳银十二两(《明宪宗实录》卷二五八)大量出售度牒之风的冲击下,朱元璋用发放度牒限制僧道发展的预想已成泡影,佛道所接受的大批僧道也多非真正信徒,于社会于佛道皆非福音。

除度牒制外,其他管束僧道的制度也无不废弛或遭破坏。禁止私建寺观的制度即是如此。英宗以来几代皇帝都敕建了大批寺观,宦官们也争相创建。在他们的影响下,私建之风一直盛行不衰。成化二十一年(1485)正月,礼部尚书周洪谟上疏言:“成化十七年以前,京城内外敕赐寺观至六百三十九所,后复增建,以至西山等处相望不绝,自古佛寺之多,未有过于此时者。”(《明宪宗实录》卷二五九。)京城如此,其他行省所建寺观势必成千上万。

三、狂热崇道的世宗

在明前中期诸帝中,以世宗崇道最为突出。其先辈往往释道并崇,或崇释甚于崇道,世宗早年亦承此传统而并崇之,但在嘉靖六年(1527)以后,则逐渐黜释而专崇道,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狂热崇道的皇帝之一。

世宗崇道的主要表现,一是崇尚道教斋醮,二是宠信方士和道士,三是迷信方术、方药。推其故,盖源于世宗多病(世宗因病不能视朝,不能亲御国家庆典、祀典,屡见于《世宗实录》)以斋醮消灾祈福,以方药祛疾延年,而欲达此目的,皆须依靠专业的方士或道士。因此以上诸端,遂成为世宗崇道的主要内容。世宗崇尚斋醮,从初政到崩殂,未尝中辍。早年虽有斋醮无益之谕及暂停斋醮之命(《明世宗实录》卷二四、七八)但皆徒具空言,未尝实行。见于实践者,则是斋醮不绝,祷祀不断。《明史》谓:“世宗嗣位,惑内侍崔文等言,好鬼神事,日事斋醮。谏官屡以为言,不纳。”(《明史·邵元节传》)嘉靖三年(1524)征道士邵元节入京,令“专司祷祀”,寻祷雨雪“有验”,赐真人。又为建醮祈皇嗣,皇子生,授礼部尚书(《明史·邵元节传》)其后“庄敬太子患痘”,陶仲文“祷之而瘥”,由是深得世宗“宠异”( 《明史·陶仲文传》)嘉靖十九年(1540),“帝有疾,既而瘳,喜仲文祈祷功,特授少保、礼部尚书”( 《明史·陶仲文传》)如此之例甚多。

道士建醮,需奏青词(青词又称绿章,是道士斋醮时向天神祷告的祝文,一般为骈俪体,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人主所奏青词,率由词臣代笔。世宗朝出现了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现象,即许多词臣皆争相习写青词,因为所写青词一旦中帝意,即可立获超擢,以至入阁。据《明史·宰辅年表》统计,嘉靖十七年(1538)后,内阁十四首辅中有九人以善写青词起家,最后入阁。此九人是:顾鼎臣、夏言、严嵩、徐阶、袁炜、严纳、李春芳、郭朴、高拱,其中袁炜、严纳、李春芳被时人讥为“青词宰相”(《明史·严纳袁炜传》。其余几人《明史》皆有传)另外五人如翟銮等因未以青词迎主,皆旋起旋罢。观此十四辅臣之进退,足见世宗对斋醮之热衷,亦见其影响政治之深且巨。

世宗崇道的另一表现是宠信方士和道士。被宠者甚多,有邵元节、陶仲文、段朝用、龚中佩、蓝道行、胡大顺、蓝图玉等,还有一批儒生兼方士的人物,如顾可学、盛端明、朱隆禧、王金等。其中最受宠信的是道士邵元节和陶仲文。邵元节,江西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嘉靖三年(1524)征召入京师,以善祈祷被封为真人。嘉靖十五年(1536),因祷祀功,授礼部尚书,赐一品服。十八年(1539)卒,赠少师,谥“文康荣靖”( 《明史·邵元节传》)陶仲文,湖北黄冈人,嘉靖十八年邵元节荐之于帝,因善祈祷和房中术,深受宠信,被封为真人,先后授礼部尚书、少师、少保、少傅,位极人臣。《明史》本传曰:“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世,唯仲文而已。”嘉靖二十一年(1542),帝遭宫婢变,移居西内,日求长生,君臣不相接,独仲文得时见,其受宠信远超百官之上。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谥“荣康惠肃”( 《明史·陶仲文传》)。

世宗宠信方士道士的目的是利用他们手中的方术和方药,迷信方术、方药是世宗崇道的又一表现。他先是欲借方术方药祛病延年,进而要求长生,也要求淫欲的满足。于是大批挟方术方药的人物都先后聚集到世宗身边争献秘方,并因此获宠。据《明史》卷三七记,陶仲文因献房中秘方,段朝用以善烧炼(指外丹),顾可学因能炼童男女溲为“秋石”(性激素),盛端明因通晓药石,朱隆禧以所制香衲献帝,皆各得显位。《万历野获编》云:“嘉靖间,诸佞幸进方最多,其秘者不可知。相传至今(万历时)者,若邵(元节)、陶(仲文)则用红铅,取童女初行月事炼之辰砂以进,若顾(可学)、盛(端明)则用秋石,取童男小遗去头尾炼之如解盐以进。此二法盛行,士人亦多用之。然在世宗中年始饵此及他热剂,以发阳气,名曰长生,不过供秘戏耳!”(《万历野获编》卷二一《进药》)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四又载嘉靖末期诸方士所进方药:“陶癮进九白兜肚香袍,又陶世恩进小涵丹,刘文彬进经验仙丹,王兆先进五色龟芝,又进百花酒,以暖丹田,申世文进天水生元丹,高守中进三元丹,皆麝附房术。诸人皆以方士致通显。世宗晚年,须眉脱落,及至大渐,丹毒并作。”由此可见,世宗之狂热崇道,并非完全出自宗教信仰,大半出自对道教方术方药的迷信。以为利用它们,既可满足淫欲,又可长生,其结果事与愿违。喜好道士方术方药,可说是明前中期诸帝的通病。史载成祖常服灵济宫道士所进方药,“服之辄痰壅气逆,多暴怒,至失音,中外不敢谏”( 《明史·方伎传》)仁宗“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明史·孙汝敬传》。)宪宗亦接受大臣万安所进媚药及李实、张善所进房中秘方,以供秘戏(《明史·方伎传》,《万历野获编》卷二一《士人无赖》、《秘方见幸》)不过世宗比他们喜好更甚,收罗更富罢了。

世宗一生崇道,有前后期之不同,大体可以嘉靖十八年(1539)起用陶仲文为分界。前十八年虽已专一崇道(不崇佛),但尚不忘政务,故对政治的影响尚不显著,后二十七年,则渐以崇道奉玄为首务,许多政治举措皆必视之为转移,遂使朝政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嘉靖二十一年宫婢之变后,“移居西内,日求长生,郊庙不亲,朝讲尽废,君臣不相接”( 《明史·陶仲文传》)朝政几乎完全服从于崇道奉玄了。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朝臣任用上,不是视其才德之当否,而是取其对修玄所持的态度。前举嘉靖十七年后十四辅臣的进退就是明显的例子。而且同是一个夏言,先以撰青词“最当帝意”得入阁,后因拒戴世宗所赐香叶冠(道冠)遂被斥闲住,最后更因议河套事失旨而被杀(《明史·夏言传)有名的奸臣严嵩,因善写青词和乐意戴香叶冠,入阁受宠多年。在百姓眼里,他是十恶不赦的奸相,但在世宗眼里却是难得的忠臣。嘉靖三十年(1551)十一月庚寅(初六),世宗手谕严嵩等曰:“今之为臣者,一律谓之好固不可,皆谓之忠尤不可。……至于卿等直赞事玄,尚目之为奸佞,或有口同心异,对人自解者,今已死二三矣。”(《明世宗实录》卷三七九)傅维麟《明书》卷一四九《严嵩传》载:“上谕:(嵩)以尽诚赞玄,实为忠首。”世宗的忠奸观就是把崇道奉玄看作头等重要的大事,以此区分忠奸和确定大臣的进退,其对政治的影响不为不大。

与此相联系,世宗对群臣的赏罚亦以是否支持其崇道奉玄为标准。突出的例子是对陶仲文的升赏。嘉靖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世宗病愈,谓礼部曰:“病固以医药奏效”,但陶仲文“为朕祷叩,未为无劳,其加少保、礼部尚书”(《明世宗实录》卷三七九)十三年十月,大同边卒获叛人王三,世宗说:此“固义勇之徒奋力,实鬼神默戳其魄。……玄恩酬谢,礼不可无”,故加陶仲文少师(《明世宗实录》卷二四三)二十九年春,又录陶仲文“平狱功”,封之为恭诚伯(《明史·陶仲文传)三十一年十月,勾结外族入侵的大将军仇鸾就戮,又录仲文“伐虏之功”,“命岁加禄米百石”( 《明世宗实录》卷三九)原因无他,就因陶仲文是助其崇道奉玄的主将。另一方面,凡是谏阻其崇道奉玄者,则置之重典,为此送命、坐牢、戍边或削职为民者,不知凡几。据《明世宗实录》和《明史》统计,有高金、杨名、杨最、杨爵、周天佐、浦、刘魁、周怡、马从谦等。总之,嘉靖十八年以后,世宗一心奉玄,对道教方术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使朝政受到极大影响。

四、小结

从上述可以看出,明前中期诸帝对道教正一派一直比较支持,从明初的张正常到嘉靖时的张永绪,代代正一首领被崇封,有几代还受命婚配皇亲国戚之女,地位十分显赫。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领导的正一派就得到相当的发展,有资料载,江西龙虎山及其周围地区在明代有宫观64座(庄宏谊《明代道教正一派》,台湾学生书局印行。)香火还是较盛的,其道士数量也当不少。另外,在成祖支持下,武当山道教亦曾兴盛一时,其首领孙碧云、任自垣等曾负盛名。

与此相反,全真道则十分沉寂。据《金盖心灯》记,全真道最大的派别龙门派的各代律师,大都四处游方,没有定址,“是时元(玄)门零落,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第四代律师周元朴(生当明初至景泰间)“隐青城,不履尘世五十余年,面壁内观,不以教相有为之事累心。弟子数人,皆不以阐教为事,律门几致湮没”( 《金盖心灯》卷一《周大拙律师传)终明之世,此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略有影响的是它的一些旁支,如兼承正一、净明、全真的刘渊然、邵以正一系,曾活跃于宣、英、代几朝;具有全真风范的张三丰一系,曾著名于明初。

总之,明前中期道教虽得皇室支持,但其发展是很有限的。在明宪宗传奉浪潮声中,传升的真人、高士及道录司官不计其数,似乎表明道教很兴隆;在那大批出卖度牒的年代里,涌进道教的人数更是成千上万,又似乎表明道教组织获得了大发展。然而这一切都是假象,内里的滥杂实孕育着衰败。实际上,道教至此时已经没有多少生气,随着封建社会进入末世和万历以后皇室态度的冷淡,其迅速转入衰落阶段就是必然的了。

(原载《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热门推荐
  •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穿到莫名其妙的国度。她,一朝皇后,因为一场病穿越到了名叫踹哪的国度。飞机、汽车。电灯、电话,这个神秘的国度一下子让她从才女变成幼稚园的小朋友。不,即使再难,她一定要混的风生水起。
  • 妻为夫纲:寡人有喜了

    妻为夫纲:寡人有喜了

    传说中的‘草包废物’女皇VS俊美摄政邪王,谁更技高一筹?她苏倾皇本是一个很低调的,上可飞天捉贼,下可入地可徒手放倒罪犯的年轻有为的人民警察一枚。一生都在走扮猪吃老虎的路线,但是论无耻起来她若是称第二,谁也不敢称第一!若是触及她的底线,她很有必要让人看见她可憎的一面的。奈何,最大的一次可憎的一脸刚刚乍现,没有被强劲的对手放倒,却被一件金缕玉衣给‘放倒’了!再次睁眼竟成了那个女扮男装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怂到一塌糊涂的大陈草包太子苏倾媓的身上…内有一心想夺寡人权的美貌小皇叔和揽尽皇权、腹黑妖艳的奸相,外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摄政王,还有…眼前这个喊寡人父皇的水晶娃娃是怎么回事?不是要斗吗?和一大群的女人斗来斗去有什么意思?宫斗的最高境界就是和男人斗!女皇大逆天!废物草包大逆转!!夺权,挟寡人以令诸侯的,看寡人以女子之身是如何把你们这群自诩不凡的男人一个个收拾的俯首称臣!当低调扮猪的女警花变身为古代杀人不眨言的暴君,美男来袭,遭遇到一群群心怀叵测的美男诸侯、大臣之时,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扛上那目中无人、外表俊美的摄政邪王,龙争凤斗,谁先拜倒在谁的‘衣袍’下?片段一:“来人,开门放狗!”苏倾皇望着从东宫房檐上偷窥她多时的某摄政王大吼道。内侍闻声而来,“陛下,哪里有狗?”苏倾皇指着某男吼道,“听不懂人话、不说人话,还不从人应该走的路上走。这不是一只狗那是什么?开门,放慕昭信!”“是…”某摄政王摇了摇头,脸色阴沉,“不劳烦太子陛下,本王自己走…”邪王VS太子,太子胜!片段二:“寡人要选秀!”某个装男人的皇帝一本正经的说道。“选秀?怎么个选法…男的还是女的?如果陛下硬要选的话,那本王如何?”某位腹黑无耻的摄政王倒贴的靠了进来…某女浑身颤抖,故作镇静:“摄政王请您自重,寡人…寡人不是断袖!”“就因为陛下不是断袖,本王才要和皇上永结于好哇!择日不如撞日,既然陛下春心萌动了,不如成亲加洞房今就一起办了吧?”某王奸笑着望向某皇。“你你你…你挟君!”某女弱弱的大喊道。“什么?陛下等不及要直接洞房?好嘞!”某王奸计得逞直接扑向某皇。邪王VS太子,邪王胜!片段二:“苏倾皇,你臭不要脸,敢抢老娘的男人?”兰陵翁主苏甄挑衅道。“嗯?哪个是您的男人?来!所有的内侍们都站成一溜!知道自个是翁主的男人的赶紧的出来,翁主喊你回家吃饭啦!”某皇翘起二郎腿,放肆喊道。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什么是流年不利?所谓的流年不利就是被自己喜欢的人给一枪嘣死了,然后发现阎王居然不收她,让她玄幻的穿越到了一位受气包小姐的身上。她是谁?怎么可能当受气包呢,一直以来都只有别人当她受气包的份儿。所以……【情节一】:“听好了,本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永远都不会喜欢我?你放心,我对你也没什么兴趣。以后你做你的王爷,我做我的间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的斑马线。井水不犯河水。”用力扯掉头上的红盖头,龙凤呈祥?呈晦还差不多。无视某男的怒气,“收回你那一副我欠你贷款到期还不起的表情。别说我没欠你,就算欠了我也还得起,这黄道吉日摆脸子给谁看啊。”【情节二】:“娘,这位帅叔叔说是我父皇,我老子。”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俊美无敌的男人走到她的面前。“父皇能当钱花吗,老子能当饭吃吗?”“能啊,这是帅叔叔给我的银票,一千万两哦。”“我看你是好几天没被抽了。”“就是,娘,你打死她个没出息没见识的东西算了,才一千万两银票就把她给买了,少说也要是一千万两金子嘛。怪不得人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呢,我看眼光和要求也短。”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杜先生求婚记

    杜先生求婚记

    杜先生第一次求婚的时候,满心期待她能在看到戒指的时候出现小女生的表情,结果没有。杜先生第二次求婚的时候,用了最传统的方式,温馨的烛光晚餐,单膝跪地,正打算说话的时候,他未来老婆沉沉开口:“又是蜡烛又是下跪,你当我死了么?”等到第三次求婚的时候,杜先生咽着口水蹲在他未来老婆的床前,等到她一睁开眼睛便不假思索地说:“替我做早餐吧,帮我洗内裤吧,一起进坟墓吧,我是说……嫁给我吧。”
  • 天音少女:丫头,再爱我一次

    天音少女:丫头,再爱我一次

    天音少女解散以后,左月紫以掩耳不及惊雷霆之势迅速入学了M市的一流平民高中,可是胜华高中绝对不能惹的三个人,欧若明和安亚明,左月紫在进校的第一天就华丽丽地得罪了两个,虽然身边有个看似很温和的帅哥李继云护航,但是为什么感觉他这人迷雾重重呢。<br/>“死女人,你嫁不出去的。”<br/>为了这一句话,左月紫咬牙切齿,欧若明,姑奶奶我一定要你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再狠狠一脚踹开你!!!<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潘多拉:偷偷和你去约会

    潘多拉:偷偷和你去约会

    把十六岁的秘密锁进那个宝盒,寻找开启它的钥匙,谁也不知道打开后是幸福还是疼痛,因为被锁住的青春永远是潘多拉之盒。爱情是一幅只能容纳两块碎片的拼图。我们拿着手中的碎片,寻找另一块碎片,努力拼凑最美丽的爱情拼图。唐笑语的爱情拼图,到底是一幅谜语拼图,还是一幅迷藏拼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