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13

第13章 清代满洲贵族的嫁妆(3)

第三,要确定妆奁抬送的先后次序。前文同治帝皇后的妆奁清单主要是按照类别拟定的,这些妆奁在从皇后家中抬往皇宫时,还要经过精心的排列。光绪帝大婚时,皇后妆奁共二百抬,分两日恭进,每日一百抬。那么,每日抬送哪些物品、各类物品用什么规格抬送、各抬如何排列,都要经过反复的商议酌定。光绪十四年(1888)七月十三日由内传出旨令:“著将前赏皇后之金玉如意二柄以龙亭舁请作为头抬”⑥(《清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单册))。就是说,两日恭进的妆奁都要以皇上赏赐的如意作为头抬(第一天以金如意做头抬,第二天以玉如意做头抬),其余物品依次安排如下: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二十四日卯刻进皇后妆奁:

上赏金如意成柄 龙亭头抬

上金如意成柄 龙亭二抬

上金如意成柄 龙亭三抬

帽围一九一匣 围领一九一匣 龙亭四抬

帽围一九一匣 龙亭五抬

帽围一九一匣 黄采亭六抬

各色尺头九匹一匣 黄采亭七抬

各色尺头九匹一匣 黄采亭八抬

各色尺头九匹一匣 黄采亭九抬

脂玉谷穗平安一件 栏杆采盘十抬

铜珐琅太平有象桌灯成对 栏杆采盘十一抬

紫檀龙凤五屏峰铜镜台一件(随大红缎绣金双喜字套一件) 栏杆采盘十二抬

……

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成对(分二抬)六十三、六十四抬

紫檀足踏成对 六十五抬

紫檀雕龙盆架一件(随大红缎绣金双喜花披一件金面盆一件) 六十六抬

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 栏杆采盘分十抬

紫檀雕花箱子二十只 栏杆采盘分二十抬

紫檀雕花大柜成对 分四抬

以上共一百抬①(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卷五)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二十五日卯刻进皇后妆奁:

上赏玉如意成柄 龙亭头抬

围领一九一匣 龙亭二抬

围领一九一匣 龙亭三抬

各色福履一九一匣 龙亭四抬

各色福履一九一匣 龙亭五抬

各色福履一九一匣 黄采亭六抬

针黹一九一匣 各色花手巾一九一匣 黄采亭七抬

针黹一九一匣 各色花手巾一九一匣 黄采亭八抬

针黹一九一匣 各色花手巾一九一匣 黄采亭九抬

红雕漆喜字桌灯成对 栏杆采盘十抬

紫檀雕福寿连三镜支一件(随大红缎绣金双喜字镜帘一件) 栏杆采盘十一抬

金小元宝喜字灯成对 栏杆采盘十二抬

……

紫檀连三成对(分二抬) 六十二、六十三抬

紫檀雕花大案成对(分二抬) 六十四、六十五抬

紫檀雕花架几床一张(随大红缎绣金双喜帐子一架) 六十六抬

朱漆雕龙凤匣子二十件 栏杆采盘分十抬

朱漆雕龙凤箱子二十只 栏杆采盘分二十抬

紫檀雕花大柜成对 分四抬

以上共一百抬①(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卷五)

由上可见,两天恭进的妆奁类型相当,即将各类物品大致分做两份,每天恭进一份。其抬送的顺序和规格也基本相同,两天都以“上赏如意”作为头抬,用龙亭抬送,其次为如意、领围、帽围、福履、针黹尺头、桌灯等,按照珍贵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用“龙亭”、“黄采亭”、“栏杆采盘”以及普通抬四种规格抬送。小的物品可数件合为一抬,大的物品一类可分数抬,乃至数十抬(如紫檀雕花箱子二十只,用栏杆采盘分二十抬)。皇后妆奁各抬的安置、摆放,既要体现出皇帝大婚的隆重、热烈,又要谨遵各项礼仪,不可稍有疏忽,这些都需要经过周密的考虑和安排。

4光绪帝皇后妆奁的特点

将同治、光绪两帝大婚中皇后妆奁做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位皇后的妆奁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分为“内办”和“外办”两种筹办方式,其中粤海关是备办两份嫁妆的主力机构;妆奁的具体内容都包括家具陈设等物品;都体现出帝王婚礼的尊贵、隆重等。但是,光绪帝皇后的妆奁有一些需要指出的特别之处。

第一,标榜“节俭”。光绪帝大婚时,清朝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库经费紧张,因此光绪大婚相对于同治帝时筹备时间较短,大婚定于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举行,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慈禧太后才下发懿旨,开始筹备大婚,并要求在筹备中注意“爱惜物力”、“崇实黜华”。如下:

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皇帝大婚,典礼崇隆,允宜先期豫备。一切应办事宜,著派总管内务府大臣遵照会典敬谨办理。国家经费有常,目下整顿武备需款孔多,各省时有偏灾,尤宜体念民艰,爱惜物力,朝廷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该大臣等务当仰体崇实黜华之意,严饬承办各员认真经理,不准稍涉浮冒。所有支发款项,著醇亲王奕随时稽查,以期核实。至各衙门应行备办事宜,并著敬稽典礼,先期具奏,候旨遵行。①(《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四二,2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懿旨内有“遵照会典敬谨办理”字样,但是为体现节俭的精神,本年六月,工部“钦遵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大婚典礼中所需用的彩绸数量,“照成案核减三分之一”,“应由臣部拨给内务府彩绸二万二千余匹”①(《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四四,281页)。即二万二千余匹的彩绸相当于同治帝大婚时所用的三分之二。在这种节俭办理的基调之下,朝廷首先拨出白银二百万两,令各省筹集二百万两,共凑成四百万两以筹备大婚,这一点也在太后的懿旨中说得非常明白:

醇亲王奕面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皇帝大婚典礼应需款项,著户部先行筹画银二百万两,奏明候旨办理。其各省各织造监督恭办传用各件、并由部奏准传办之件,均著于奉旨后先将价值开送礼仪处,由王大臣核定奏明,再行开办。所需款项,并著户部于各该省豫为指派二百万两。②(《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四三,274~275页)

所谓的“节俭”在皇帝大婚中很难行得通。仅仅半年时间,上述四百万两即已告罄,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七日,大婚的主要筹备人之一、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锟面奉懿旨:“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著户部再行筹拨一百万两”③(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卷一),同年九月二十六日,福锟再次奉旨“续行筹拨银五十万两”④(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卷四二)。如此,光绪大婚经费先后共拨出白银五百五十万两。翁同龢在日记中也记录了这个数字:“大婚提拨京饷银五百五十万两,部库三百五十万,外省二百万。内交进五百十万,划拨外省置办活计银二十七万,余银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七两零,又平余银二万二千三百五十七两,现应交进银共四万九千七百二十五两零。”⑤(《翁同龢日记》第四册,22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 但是,有学者考证,五百五十万两只是光绪大婚中所花费的白银数目,除白银外,还有黄金和制钱的支出。以下为光绪大婚中所用黄金数目清单:

谨将用过金两数目敬缮清单,恭呈御览:恭办大婚礼仪处恭备大征礼礼物内用金二百两,赐后父、后母用金一百两,恭制妆奁内金器用金三千八百三十三两二钱,置办妆奁内朱漆龙凤匣十件用金五十二两八钱,修理中和乐乐器用金七百两八钱,续修中和乐乐器用金四百九十一两五钱二分,恭制皇后茶膳房应用金器用金十七两八钱八分,礼部恭铸皇后金宝用金五百十一两三钱五分,工部恭办皇太后徽号,制造金宝箱、印池等项用金三百九十五两二钱一分七厘二毫,皇后金册铜镀金八件等项用金六百二十一两三分七厘。①(《内务府杂档》“光绪大婚用过金两数目清单”,转引自丁进军:《光绪大婚耗费正误》,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 (3)。)

可见,光绪大婚的费用包括五百五十万两白银和六千九百余两黄金,其他零碎的花费已不可计数。黄金的花费中,皇后妆奁为三千八百余两,将近黄金总数的三分之二,大婚花费中皇后妆奁所占比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五百五十万两白银和六千九百余两黄金的花费,是否贯彻了“节俭”的原则?由于同治帝大婚没有留下具体的金银花费数字,我们无从比较,可以从两位皇后的妆奁入手进行一个大致的对比。这恰好引出光绪帝皇后妆奁的第二个特色。

第二,皇后用大婚物品、铺宫器皿等与妆奁分开。从妆奁的抬数来看,同治帝皇后“所有妆奁内木器陈设金银器皿等件分六日恭进,每日一百余抬”②(《清同治大婚典礼红档》卷一五),共六七百抬,光绪帝皇后妆奁分两日恭进,共二百抬,应当是比同治帝大婚俭省了许多。但是,如果将同治、光绪两位皇后的妆奁清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份妆奁的构成并不相同。如前文所述,同治帝皇后的妆奁包括冠帽衣物、珠宝首饰、被褥毡帐枕垫、家具摆设等几个大类,但是光绪帝皇后的妆奁中除有领围、帽围、福履外,几乎没有包含冠帽衣物、珠宝首饰、被褥毡帐等物品,二百抬妆奁中绝大多数是一些珍奇的家具摆设类物品,如此使得光绪帝皇后的妆奁清单较同治帝皇后简略了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光绪大婚时将其他类物品都“节俭”掉了,根据档案记载,光绪帝大婚时,为皇后筹备的物品除二百抬妆奁外,另外还筹备有“皇后大婚物品”和“后妃铺宫器皿”。其中,“皇后大婚物品”包括:金如意二柄(各重六十两);各种朝冠十顶(其中海龙、熏貂冬朝冠各一顶,各缀金凤十一只,内八只上镶大东珠七十二颗、小东珠一百六十八颗,顶凤三只,上镶大东珠十二颗、小东珠六十颗,贯顶大东珠三颗,珠顶一颗,猫睛石八件,上缀帽尾穗一挂,金镶青金石结一件,上镶东珠六颗、正珠六颗,上穿正珠四百七十九颗,熏貂、天鹅绒珠顶葫芦冠各一顶,熏貂飘带冠四顶,熏貂云子飘带冠二顶);金点翠凤钿二顶(上分别镶缀大小正珠、茄珠、珍珠、东珠共七百一十一颗,各种宝石、绿玉、珊瑚饰缀共四百一十四件);金点翠尾穗二十挂(上分别穿珍珠、正珠共二千零八十颗,各种宝石饰物共三百件);金点翠大挑四对、中挑四对、三挑四对(大挑每对上穿正珠二百四十四颗,中挑每对上穿正珠二百零八颗,三挑每对上穿正珠一百六十六颗);金点翠穿珊瑚米珠双喜满簪钿一顶(上镶绿玉梅花七十七朵,花蕊上镶正珠七十七颗,旒苏上穿正珠五十四颗,各色宝石、珊瑚饰坠等一百三十九件);金点翠穿珊瑚米珠珍珠桂花满簪钿、金点翠碧瑶葫芦花银边钿、金点翠长寿花寻常钿共三顶(上镶大小正珠共一百四十三颗,茄珠八十六颗,各种宝石、珊瑚等饰物三百一十六件);金点翠三挂旒苏、双挂旒苏、单挂旒苏各一对,珊瑚、绿玉挑杆双挂和单挂旒苏共八对(上穿正珠、珍珠三百三十六颗,各种宝石饰物一百一十六件);东珠、珊瑚、红碧瑶、绿玉、琥珀、金珀、伽南香等各种朝珠十一盘;金镶领约二件;明黄缎和绿缂丝绣五谷丰登采帨两分(每分上穿珍珠八十七颗,各种宝石、珊瑚等饰物、玩器二十七件);各种环坠六对;各式宝石耳饰十七对;各式扁圆镯子五对;各式宝石花钉四对; 金点翠宝石、珍珠、绿玉、红碧瑶抱头莲四枝;各种金镏子十四件; 珍珠、绿玉、脂玉金戒箍五对;脂玉、绿玉、伽南香等各式长扁簪二十八枝;各种念珠、手串八盘;各式佩十八件;各种金点翠扁针、

戳针翠花十二匣;各种金点翠穿红米珠喜寿字褂钮六分;金托灯草大蝴蝶二对;各种朝袍、朝褂、朝裙、龙袍、龙褂五十一件(其中明黄江绸绣五彩金龙珠宝棉朝袍上缀正珠二万一千零十三颗、珊瑚豆三千三百五十四件、米珠二百零八颗、金结一百二十五件、各色真石四百一十件,石青江绸绣五彩金龙珠宝夹朝褂上缀正珠二万三千零三十三颗、珊瑚豆四千一百八十二件、金结一百五十件、各色真石四百七十八件,石青江绸绣五彩金龙珠宝夹朝裙,上缀正珠一千五百四十六颗、珊瑚豆三百五十四件,金结二十九件,各色真石八十九件);各种质料的衬衣、氅衣、紧身、褂襕、马褂共二百三十六件;各种随领衣四十四件;各种里衣八十分;各色鞋袜八十双; 堆花针黹四十分;针黹二百五十四分;包头手巾二十四匣;翠华一百匣;等等。①(参见李鹏年:《光绪帝大婚备办耗用概述》,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 (2)) 这些物品与同治帝皇后妆奁中的衣物首饰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在光绪帝大婚时,这些物品并没有被列入皇后的妆奁单中而已。

根据光绪《大婚典礼红档》记载,除上述“皇后大婚物品”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些东西是作为妆奁筹备的,却没有列入妆奁单之中,如光绪十五年(1889)二月二十三日,“由内交出黄单”:皇后随妆奁四十匣内盛:“横绳六匣、胭脂靶四匣、大手巾四匣、手巾四匣、纺丝手巾四匣、包头四匣、槟榔八匣、宿砂八匣、豆蔻四匣、红棉胭脂四匣、罐粉二匣、红碗胭脂芙蓉粉二匣、干红胭脂二匣、红头绳四匣、桂花油二匣、鹅油胰二匣、香皂二匣、金花沤二匣、把香香饼四匣、肥皂子八匣、钿头花二匣、蜂蜜二匣、怀档二匣、净面档二匣、红油绸袷档二匣、手巾二匣、绫绢花八匣、金银线花线六匣、布小手巾二匣、花手巾四匣、抿子二匣、银刮舌刷牙二匣、小纸四匣,外零用物件俱全”①(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卷七)。这份“交单”的内容是皇后“零用物件”,属于“随妆奁”物品,与“皇后大婚物品”又不相同,也同样未列入正式的妆奁单内。可见二百抬的妆奁之外,还有以皇后应用物品和“随妆奁”等名义筹备的物品,都没有列入妆奁单内,如果将以上两项物品列入,光绪帝皇后的妆奁恐怕远远不只二百抬了。

通过号称“节俭”与皇后妆奁和大婚物品等项分开这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清朝皇后妆奁并无定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调整;另一方面光绪帝大婚虽然筹备时间较短,且逢国家内忧外患、灾害频仍时期,但是从皇后妆奁和大婚物品来看,其豪奢程度绝不逊色于前代帝王,清廷的所谓“体念民艰”、“躬行节俭”不过是遮人耳目的敷衍之词罢了。

二、妃嫔的妆奁

除皇后妆奁外,妃嫔的妆奁也由朝廷统一置办。妃嫔妆奁的种类与皇后大体相似,只是其规格要远远低于皇后,在妆奁物品的数量、织造工艺、颜色、抬送规格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差异。同治帝大婚红档中有皇后、贵妃、嫔的妆奁清单,我们可以通过对三者的比较来直观地展现出其间的差别。

冠帽类。前文提到同治帝皇后嫁妆中共有冠帽28顶,其中包括朝冠8顶、其他冠12顶、帽8顶;贵妃妆奁中只有朝冠1顶,帽4顶;嫔为朝冠1顶,帽2顶。可见,妃嫔妆奁中除朝冠外无其他冠,帽的数量也依次减半。在式样和做工上,皇后朝冠分熏貂、元狐、海龙、天鹅绒等材质,又有夏天使用的“凉朝冠”,一些冠上嵌有珍珠石、仿珍珠石,而妃嫔的一顶朝冠上只嵌仿珍珠石;皇后的飘带帽有团凤、团鹤、万福、万寿、双喜字、双如意、牡丹花、海棠花图案,贵妃飘带帽则为丹凤、团鹤、万福万寿、双喜如意图案,嫔为丹凤、双喜如意图案,较皇后依次低等。

家具类。同治帝皇后、贵妃、嫔妆奁中家具亦有分别。

皇后:

硬木宝座一分(随黄缎绣龙凤呈祥捧金双喜字瑞云满地子孙万代边靠垫迎手一分 明黄纺丝苫单 香几一对 脚踏一个)

架床一张(随大红缎绣龙凤呈祥捧金双喜字瑞云满地子孙万代边帐架 大红缎绣龙凤呈祥捧金双喜字瑞云满地子孙万代边褥一件)

硬木顶竖柜四分(随鉴花铜锁钥全分上挂堆绫百子绫人钥匙全分)

硬木条案二对

硬木大琴桌二对

硬木小琴桌二对

同类推荐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长路漫漫,爱恨两茫茫,是否能如他所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风雨过后又是否真的能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牵手走向那个总是四季如春,花瓣满天飞的地方了。如花似玉的姐姐爱慕上妹妹的亲梅竹马时,爱的天枰又将偏向何方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文能应试,武能杀人”,缔造出一支强悍无比的湘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成为大清之柱石。并因其精于治国、治兵、治学、治家,而备受后人推崇。毛泽东曾叹服道:“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冷月如霜

    冷月如霜

    十六岁前,她,是首辅的掌上明珠,满门权贵。十六岁后,她,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凭借帝王最后一丝悯爱,慕如霜终于站在了六宫之上。阴谋、猜忌、离间,她除去后宫朝野之中一个一个的敌人。机关算尽,却没有最后的赢家。
  •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她,21世纪即将出道的雇佣兵少女,却一朝穿越成为女帝王朝的痴傻小公主。他,天启国太子,天下首屈一指的驱魔师,却被当作贺礼送给了女帝。机缘定,最终她与他成婚,可谁知新婚夜,他摇身一变成了七岁男娃娃!又萌又帅!她宠他护他纵容他,更不惜为他寻药冒险去天启,还他本尊,助他夺位,他却执意封她为妃,将她禁锢在深宫。她本是凤命可逆天,岂会与三宫六院共有一夫?!霸道的他欲用强权来囚禁她,她便倾覆了这天下,唯她独尊,任她凤舞九天!
  •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