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19

第19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2)

深层生态学认为,不仅人具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同样具有价值,原则上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1982年10月2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自然宪章》,指出:“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当受到尊重;为使其他生物得到这种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转引自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人类要和自然建立伙伴关系模式,以取代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关系模式。大自然是所有生命成长的母体,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夫天以要真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性,草木得之然后生长”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0页。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自然运作、无为自化的产物。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它们都在按照道的运行法则去实现它。人类不应该随意对它们进行干涉,阻碍其实现自身的价值。

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终极实在是一切价值的创生之源。在生物“各得其养以成”方面,庄子认为人与万物“亲和”是“至德”。他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6页。因而他认为人的行为准则是“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道教进一步阐述了庄子的观点,成玄英说:“夫因自然而加人事,则羁络之可也。”“夫率性乃动,动不过分,则千里可致,而天命全矣。”同上,第342页。可见,道教一方面主张万物自道生;另一方面又主张万物生而有道。

虽然在《旧约》中,人类因有上帝的“形像”而其地位高于其他受造物,但这并不表示其他受造物没有价值。基督教认为宇宙和其中一切都是上帝的创造。而且这受造界的一切都是好的,万物是上帝智慧的化工以及他美善的临在,因而是神圣而有价值的。《圣经》说:“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圣经·创世记》1:31。《德训篇》也说:“上主的一切化工都是美好的,到了时候,必然供应它们的需要。你不应该说:‘这一件事,不如那一件事。’因为一切事物,在适当的时候,必有它的特长。”《圣经·德训篇》39:39-40。“好”就是价值。价值是连同整个世界被创造出来的。《圣经》把受造界视为具有意志、尊严的存在。上帝能够跟所有的受造物交谈;而受造物也能回应上帝。自然万物都是上主关爱的对象,也表明所有受造物在创造主的眼中是有价值的。后来的神学家都肯定世界是一个完善的整体,恶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奥古斯丁就认为,“一切自然物(natures)必定都是善的,因为只要他们有了存在,便有了他们自己的一个品级和种别,更有了一种内在的谐和”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50页。按创世说,人的价值也是上帝赋予的,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人才有价值;相反人的价值因世界的价值而高扬;人还会因为自己的罪恶失去在世界中应有的价值。该隐杀亚伯后,耶和华说:“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圣经·创世记》4:11。宇宙万物本身具有内在的美和价值,大自然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因为,而且是为了上帝这一创造者的荣光而存在的,因此,不只是人的生命,而且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界都应该获得欣赏、尊敬和保护。在基督教看来,世界的中心不是人而是上帝,是上帝的国与他的荣耀。神圣智慧所规定的计划是万物的尺度,是人与整个受造界的标准。人受上帝之命管理自然万物。这清楚地表明,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人是受一个更高的权威制约。创造主的旨意规定了人对自然的权利以及这些权利的限度。遵从上帝的计划就等于爱上帝、爱人以及爱自然。

上帝的善和美通过很多方式彰显出来。所有受造物和自然界的美都表达了上帝的卓越和荣耀。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在火弟兄和水姐妹中看到和爱慕天主。山川的雄伟、海洋的浩瀚、星空的美丽、寂寞山谷的静谧、清泉的低吟、小鸟的歌唱,这一切都是那肉眼所看不见的美的光辉,是天主的映像;它们召唤人们热爱、崇拜和赞美天主。

自然万物具有人格,能回应上帝的命令,这是整部《圣经》对自然的看法。这种看法表明,所有受造物在上帝面前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不只能跟人类一同崇拜上帝,并且也能接受上帝的呼召,成为实现上帝旨意的工具。

但是,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基督教对生命和自然价值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一方面,可以看到如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对自然价值的贬低。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和伦理目的论解释为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重要证据,认为所有客体的特征和行为都来自天主,是天主的构想。因为天主被假定为绝对的状况,自然界发现的目的是天主的目的,自然秩序就等同于道德秩序。自然本身有其目的,自然的和谐功能体现了上主计划的善。阿奎那受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并将其引入自己的神学之中,“我们要批驳那种认为人杀死野兽的行为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观点。由于动物天生要被人所用,这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相应地,据神的旨意,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之,可杀死也可以其他方式役使。因此,上帝对挪亚说:‘如这些绿色的牧草,我已把所有的肉给了你’”ThomasAquinas,SummacontraGentiles,edEnglishDominionFriars(London:BurnsandOates,1924),book3,pt2,转引自[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这里引用了《创世记》第9章上帝与挪亚立约的内容,上帝说:“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惟独肉带着血,那就是它的生命,你们不可吃。”《圣经·创世记》9:3-4。不难看出,这种赐予也不是无条件的。由于在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看来,只有人(或许还有天使和神)有道德身份。因此,任何关于自然的责任都以人类的需要或利益来解释;但是另一方面,在欧洲中世纪,同样可以看到与此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像方济各那样把《福音书》中的爱与对自然的爱相联系、尊重自然价值的例子。

三、物无贵贱,万物平等

道教依据万物皆含道性而倡导人与自然万物平等。所谓道性,是指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是其能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和可能性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当代道教学者王宗昱先生认为《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中对道性的讨论可能是最早的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该道经认为“一切众生,悉有道性”《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道藏》第5册,第853页。梁陈时的宋文明在《道教义》中说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道教义》,《藏外道书》第21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345页,认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同上,第346页。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进一步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道藏》第24册,第786页。认为天地间一切有形物皆含有道性。唐代道士成玄英在《南华真经疏》中也指出:“夫大道自然,造物均等。”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1页。唐代道士孟安排编的《道教义枢》卷八《道性》也提出:“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道教义枢》卷八,《道藏》第24册,第832页。认为道性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论是有识还是无识,不仅人这种有识有情者有道性,连无情无识的花果木石等也含有道性,这正显示出了道性的普遍存在。而且道教进一步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是由自然物合成的,人死之后又变成了自然物。而且,按照道教的生命观,动植物都可以修炼变成人、变成仙。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肯定了所有物类都包含着“道”的种子,都有向上发展的可能,可以一层层地提升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达到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道教的人与自然万物皆有道性包含了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平等的思想,否定了人类有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权力,其生态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基督教从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出发,强调人与其他受造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圣经》中《传道书》说:“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圣经·传道书》3:19-21。这段经文蕴含了人与万物平等的思想。再说,在《圣经》中,上帝不仅与人类立约,而且与所有生物立约。如上帝与挪亚在洪水之后所立的约,不只是与挪亚及他的后裔而立的,还包括“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圣经·创世记》9:10。这个“永远的约”是上帝跟人类和动物共立的约。这表示上帝之约具有宇宙性的特征。所有的受造物虽然一起堕落,一起接受惩罚,却也一起获得希望。这更表示,所有的受造物在上帝面前,均是有价值的,也都是上帝救赎的对象参见RobertMurray,TheBibleonGod‘sWorldandOurPlaceinIt,TheMonth(Aug/Sept,1988):p798-803。圣经伦理把所有的生命和土地本身都带入了盟约的关系中,在这个关系中,每个受造物都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自然与人同享自由、公义和完整。不仅如此,自然万物参与了上帝审判和救赎的计划。在《启示录》中,上帝在天上的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分别是狮子、牛犊、人和飞鹰,“他们昼夜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圣经·启示录》4:8。表明人与动物在上帝面前是同等的,他们与上帝同在,并一起崇拜上帝。《启示录》的作者以羔羊来象征耶稣基督。所有的受造物也都具有灵性,他们一同颂赞上帝。“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圣经·启示录》5:13。中世纪的圣方济各认为来源于上帝并显现上帝荣耀的所有受造物都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对它们充满爱心。他把非人类存在物称为兄弟姐妹,认为蚯蚓、蚂蚁这类生物,石头、水这类无生物都与上帝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不过,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天主存在的“五项论证”中的“事物不同等级的证明”中,认为万物有高级与低级不同层次,即使同一类事物也有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万物都不可能完满,但越接近善的事物就越接近完满,而绝对的善,就是一切不完满事物的原因,而这绝对的善就是天主。在他的神学体系中,人是高于动物的,生命是有高低之分的PaschalTing,MarianGao,BernardLi,DialoguebetweenChristianPhilosophyandChineseCulture,Taipei:FuJenUniversity,2002,p223。这一点成为了现代西方环境主义者把生态危机归咎于基督教传统神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20世纪初,法国思想家、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施韦泽(曾是牧师,也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根据生物生存的愿望,从伦理学的高度提倡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他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有价值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施韦泽将“敬畏生命”视为伦理学的根本原则,认为“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同上,第19页。他希望人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周围的生命和谐共处。

§§§第二节道教、基督教的生命观与环境

生命观是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生命充满奥秘,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在探索着生命的奥秘;只要面对生命,就要回答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宗教也不例外,无论是本书论及的道教,还是基督教,对此问题的回答尽管不尽相同,但是追求生命的永恒、超越却是一致的。道教对“成仙不死”的追求,基督教对“永生”的努力,既是对生命永恒矢志不移的追求,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一、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

(一)道教、基督教对“生命”的认识

道教如何认识生命?道教的“生命”不仅仅指人的生命,还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乐爱国先生认为道教所讲的现世的生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人的生命;第二,动物、植物的生命;第三,天地的生命乐爱国:《道教生态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于是尊重生命,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而且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天地生命的尊重。因此,道教的生命伦理以普遍的生命为中心,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要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道教生态伦理。

就人的生命而言,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入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405-406页。即气为生机之源,气入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太平经》的《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道教强调以气为本,精、气、神三者和谐于一体的“生命说”(或谓生命三义论),是同道教的养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道教生命观的特征之一。

同类推荐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热门推荐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老天,她是有多倒霉,竟然被来自古代的前世女鬼缠身,要她穿越回去改命重生?只是,为嘛让她一穿越就惹来了大麻烦,居然压坏了太子的命根子!皇上大发雷霆的要斩了她,皇后好心求情,结果却是要她带着那个病怏怏的太子四处求医问药,直到太子身体复原,能够肩负起传宗接代的责任,否则她就等着上刀山下油锅!好吧好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反正她一个弱女子插翅难飞皇后的掌心,只是皇后你也不用背后放冷箭吧…等等,太子,你干嘛呢?就算你要试试看你那方面的能力恢复了没有,也不用半夜三更爬上我的床,拿我开刀吧!停停停,再动手,别怪姐不客气,直接让你当太监!什么,什么,你说你不怕!汗,亲亲大叔,救命!太子要吃人了……
  • 罪后系列2

    罪后系列2

    命运的作弄永远在幸福背后我追寻着你的脚步却永远只能追寻因为我……牵不住你的手如果磨难是我们相爱的前提条件我想超越了千年的羁绊已经够了吧……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奇山秀水张家界

    奇山秀水张家界

    本书内容丰富,照片精美,归来不用再看山”。实用性强,张家界号称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人称“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热拔五岳,是自助旅游的好向导。,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幽等五大特色,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被推介为国际黄金旅游线。本书重点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新秀杨家界、百里画廊茅岩河等风景名胜区,26条游览线,总计240多个自然风光景区和人文景点,并为旅游者提供旅程设计、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娱乐和旅游购物等实用资讯
  • 绝代鲛妻

    绝代鲛妻

    前世,她是风华万千的茅山派嫡系传人,却被人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中。歃血归来,她涅槃重生,宁做非人类,踏上强者之路。◇◇◇◇◇◇◇◇◇左手金针一支,右手法器无数,救魔杀鬼两不误。在界内,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阎罗女。在界外,她是令人屁滚尿流的女魔头。入得了她法眼的人,她便是在世的活菩萨;入不得她眼的,她就是地狱的修罗。闯墓局,斗僵尸,吞异宝,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今生她要一并扫过。◇◇◇◇◇◇◇◇◇他,今生的师父,清冷无比却独宠她一人。有人曾问他为何护那魔女。答曰:因为是她。下一刻,那人却暴毙而亡。曰:辱她者,死。◇◇◇◇◇◇◇◇◇且看一只鲛人如何踏上这世界的顶端。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妙手良膳

    妙手良膳

    前有后妈典范的王妃添阻,后有虎视眈眈的皇子添堵。好在楚良娆有随身空间傍身,厨艺在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滴水之仇当滚水相报。顺便在这名门宅院中谋个锦绣良缘。
  • 九元狂尊

    九元狂尊

    神秘的身世,超强的天赋,滔天的仇恨,不屈的命运,如何一层层去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谜团?如何一点点从一个废柴修炼到巅峰?如何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复仇道路?又是如何从一颗棋子变成掌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