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16

第16章 皇家女性(2)

只要后妃怀了身孕,清廷即采取特殊措施确保母子平安。准妈妈会得到额外的食品供应;在她怀孕期间,太医和产婆至少每月探视她一次,最后阶段去的次数更多;婴儿的衣服会准备整齐;奶妈和婢女都会事先安排好。1821年的档案材料有关于咸丰皇帝生母全贵妃的怀孕和生育记录,这些记录表明,医疗方面的关照以最后 5周最为精心 ,一名太医和一名产婆随时守候 ,等着接生。迄今为止 ,研究最多的是懿嫔 (未来的慈禧太后 )怀孕时的情况。据档案记载 ,当懿嫔 (慈禧 1856年时的称谓 )怀孕后 ,皇帝降旨让她的母亲在储秀宫陪她 ,一直到婴儿诞生。春节过后 ,内务府开始为慈禧的寝宫增加仆人 :怀孕第二个月的第三天 ,增加了两名婢女 (参阅第五章 )和四名杂役。当慈禧怀胎九月时 ,两名产婆奉命前去照料她 ,两名太医则随时等待召唤。后来又派出四名太医 ,全天候轮流值班。

母亲身份通常会带来晋升 ,虽然很少有人会升为高高在上的皇太后。皇太后称号一般都是由新登基的皇帝敬奉给生母的。如果他的生母死得早 ,新皇帝也许会把皇太后称号敬奉给养母。在清代的 24个皇太后中 ,只有 11位进宫时就是皇后 ,其余都是皇帝的生母或养母。

寡妇身份和摄政

征服时期 ,当统治者没有指定继承人时 ,女性就会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的权力斗争中 ,几位资深贝勒可能有过强迫努尔哈赤的正妻阿巴亥 (乌拉那喇氏 )“为主子殉葬 ”的举动,因为他们担心她可能利用她的影响力支持亲生儿子多尔衮和多铎———他们也是可汗的候选人。殉葬习俗是在顺治朝被废除的。

皇太极成为满洲可汗时 ,他的生母已逝世 ,他在位期间 ,来自母亲一方的影响不大。有关他听从后妃 “建议 ”的说法很可能是后来的人补加到历史档案中去的。皇太极驾崩 (1643年)后,登上龙位的年幼的顺治皇帝的生母成了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蒙古贝勒宰桑 (据说是成吉思汗后裔 )之女 , 她是 1625年约 12岁时嫁给皇太极的。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了 3个女儿 ,还有他的第九子。她从未被皇太极封为皇后。1636年皇太极创建新体制时 ,布木布泰被立为妃 ,她的姑姑哲哲被封为皇后。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皇位继承斗争 (参阅第三章 )导致各方达成妥协 ,选择布木布泰所生皇子福临为帝 ,她则被尊为孝庄皇太后。哲哲逝世 (1649年)后,布木布泰成为宫中的女主角。她在福临年幼时期发挥的政治作用和在康熙初年的摄政生涯 ,使她堪与清朝最后 50年主宰朝政的慈禧太后相提并论。

在顺治朝 ,摄政制度一直持续到多尔衮去世 (1651年)。在此期间 ,孝庄太后与摄政王 (她的小叔子多尔衮 )密切合作。她是否真的嫁给了多尔衮 (下嫁意味着违背了禁止寡妇嫁给亡夫兄弟的禁令 ),以现有证据不可能做出明确的判断。1651年后布木布泰对儿子福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是有疑问的。有些学者把福临废掉第一位皇后并疏远第二位皇后 (她们都是布木布泰的科尔沁蒙古亲戚 )作为他们母子关系紧张的证据。当皇帝迷恋来自董鄂部的一位妃子后 ,局面就更加恶化了。1660年这位妃子去世时的详情仍在引起学者的思考。第二年皇帝驾崩使布木布泰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摄政者 ,这次是为她的孙子玄烨摄政。多尔衮 (他是 1643年竞争皇位的候选人之一 )的摄政凸现了王公摄政的危险性。1661年布木布泰与著名的满洲贵族结盟 ,他们都是征服时期的风云人物 ,而且没有一位是皇族成员。玄烨的生母于 1663年去世以后 ,由布木布泰抚育他。与 1669年被废黜的四位摄政大臣不同 ,布木布泰对康熙皇帝的影响一直持续到 1688年她逝世为止。

1861年,当咸丰皇帝驾崩导致另外一位幼帝继位时 ,宫廷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18世纪初皇权对八旗旗主的胜利使皇帝与其亲戚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合作阶段 (参阅第三章)。在同治朝和光绪朝的摄政时期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与亡夫的同父异母兄弟恭亲王、醇亲王密切合作。1908年,当又一位幼帝溥仪登上龙位后 ,他的父亲 (第二代醇亲王 )为摄政王 ,与慈禧去世后升格的隆裕皇太后分享权力。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 ,隆裕迫使醇亲王退休。颁发上谕宣布清朝末代皇帝逊位的正是隆裕太后。

有清一代 ,太后和幼帝生母在每个摄政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在康熙年幼登基、皇亲未被委任为摄政大臣时期 ,皇权也是由八旗官员而非皇后家族成员行使的。慈禧的例子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慈禧出生于满洲镶蓝旗 ,祖上数代在八旗和政府中担任中级官员。她的父亲惠征担任的最高职位是道员。1853年 ,他因在太平军进攻期间擅离职守而被免职 ,此后不久便去世了。幸而慈禧赢得咸丰皇帝的宠爱 ,她的家人在西直门内得到了一处住宅 (1856—1857),他们的旗籍也被转到更有名的满洲镶黄旗。然而即使在她成为太后以后 ,她的娘家人也没有被擢升为高级官员。

这不是说清朝皇帝不在重要职位上安排母系亲戚或姻亲。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国纲就是与俄国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官员之一。他和弟弟佟国维都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皇帝把佟国维的两个女儿纳入了后宫 ,其中一个在死前不久被晋升为皇后。然而 ,在他们漫长的官宦生涯中 ,没有证据显示佟氏兄弟不是皇帝忠实的奴仆。

佟国维的第三子隆科多也许是最接近于冒犯皇帝特权的人。在顺治和康熙两朝 ,隆科多有一位姑姑和两位姐妹被纳入后宫 ,他通过多重婚姻关系与康熙皇帝联系在一起。他从侍卫开始了官宦生涯 ,曾担任步军统领多年 (参阅第二章)。隆科多显然参与了康熙末年围绕皇位继承权展开的派系斗争。当康熙皇帝驾崩 (1722年)时,隆科多对步军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学者怀疑隆科多策划了胤禛的继位。无论这些指控是否属实 ,隆科多没有活到雍正朝结束。他于 1725年遭到清洗 ,被剥夺了荣誉和爵位 ,被软禁在家中 ,于1728年去世。隆科多的失宠留下的教训是明确的 :皇帝不打算分享权力。

与平民社会中的女性一样 ,深居内宫的女性也只有在儿子成年后才会登上高位。负责监管宫廷女性事务的女家长一般都是先帝的遗孀 ,是皇太后。皇帝驾崩后 ,后妃将调换住处。根据传统习惯 ,皇太后将与其他嫔妃一起迁居某个宫中。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原来住在慈宁宫 ,1689年宁寿宫建成后就搬过去住了 (译者注 :此句有误。孝庄皇太后于 1688年逝于慈宁宫)。 19世纪嘉庆皇帝的遗孀迁居到了特为她们重新装修过的寿康宫。宫廷也为搬出紫禁城之前就去世的王公的遗孀提供住处。据 1774— 1775年的一份宫廷账单记载 ,皇帝长子永璜 (死于 1750年)、三子永璋 (死于 1760年)和五子永琪 (死于 1766年)的遗孀继续从宫廷银库领取月俸银。

孝道

“我朝以孝治天下 ”。康熙皇帝的声明在清朝历代帝王中激发出了康无为所说的 “真正的孝心 ”。不只场面宏大的南巡和庆贺生日的盛宴表明清朝帝王是孝子 :通过每天早晨到母亲寝宫请安 ,帝王还把孝道体现在了日常生活层面。

皇帝不但尊敬自己的生母 ,而且尊敬儿时善待他们的太妃。弘历离开父亲家搬到康熙皇帝的宫中时只有 10岁半。在后来的岁月里 ,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曾经照料过他的两位太妃的感激之情。孝全皇后逝世时 ,其子奕年仅 9(岁,改由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旗人花郎阿 最高职位是刑部员外郎 )的女儿 ,是以贵人身份进宫的 ,1826年她生下一位皇子后得到晋升。她一共生有 3个皇子和 1个公主。

奕登基成为咸丰皇帝后 ,给予了养母丰厚的回报。他像对待亲生母亲那样 ,天天前去给养母请安。她病危期间 ,他常陪伴在她身边 ,并于 1855年8月她临终前尊封她为皇太后。她逝世后 ,奕委派两位亲王 (其中一位是她的亲生儿子恭亲王奕 )主持操办葬礼 ,并宣布自己在养心殿服丧悼念。他对她的追思超越了死亡的界限 ;她获得了宫中的祭祀牌位 ,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受到祭拜 (参阅第八章)。

尽管每代后妃中只有一人能够幸运地成为下一代皇帝的生母 ,但通常会有数人有幸成为亲王的生母。太妃不能轻易离开皇宫与儿子住在一起。雍正皇帝特别批准玄烨第十二子的生母定妃住在儿子家 ,但她每年春节必须回皇宫请安。在她 90岁生日时 ,乾隆皇帝曾到她儿子家为她祝寿。她活了九十七岁。弘历本人不愿意开这个先例。1736年,他的叔父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请求允许他们的母亲离开宁寿宫与他们同住。乾隆皇帝谕曰 :

朕闻奏 ,心甚不安。及奏闻太后 ,亦以为尤不可行 ,是以未允。今再四思维 ,人子事亲 ,晨昏定省 ,诚欲各遂其愿。若不允其迎养之请 ,则无以展二王之孝思。若允二王之请 ,迎养太妃于府第 ,则朕阙于奉养 ,此心实为歉然。自今以后 ,每年之中 ,岁时伏、腊令节、寿辰 ,二王及各王、贝勒 ,可各迎太妃、太嫔于府第。计一年之内 ,晨夕承欢者 ,可得数月 ,其余仍在宫中。

孝道也是晋升先帝嫔妃的一个理由。这种做法似开始于康熙朝,他晋升了父亲的 5位嫔妃。胤禛登基之初 ,就晋升了康熙皇帝的 12位嫔妃 ,其中只有 2位没有生过孩子。13年后 ,当弘历坐上龙位后 ,她们当中的 6位再次获得了晋升。此外 ,弘历还宣布 ,他将遵从母亲的愿望 ,晋升 服侍先皇有年且生育现已成为亲王之五阿哥 ”的裕妃。裕妃和六皇子的生母谦嫔都晋升了一级。太妃的晋升成为一种与母亲身份无关的惯例。咸丰、同治和光绪朝伊始 ,都晋升了许多无子嗣的太妃 ,包括级别最低的太妃。

晋升父亲的遗孀 (有时包括祖父的遗孀 )既满足了长辈的要求,又表达了帝王对父亲的孝心。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嫔妃都得到了纪念。档案和其他资料都表明 ,与平民社会一样 ,多数级别低且无子嗣的嫔妃都成了湮没无闻的深宫怨女。

无儿无女与湮没无闻

《大清玉牒》尽管质量颇高 ,但与汉族百姓的家谱一样存在缺点:它没有记录无儿无女的妃嫔。这一结论的证据来源于唐邦治对《大清玉牒》和最后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比较和对皇族后裔的重构。档案材料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功封名单 ,这份名单收录了宫中的每一个人及其奴仆 ,记录了葬于每个皇陵中的所有妃嫔。

对玉牒中收录的每个帝王的妃嫔人数与皇陵旁边的妃嫔陵中埋葬的人数 (参阅第八章 )相比即可发现 ,在许多情况下 ,陵墓中实际埋葬的人数远远超过玉牒中记录的人数。葬于陵墓中的高级别妃嫔在玉牒中都有记载 ,无论她们有没有为皇家生过孩子。葬于陵墓却未见于玉牒的一般都是最后三个级别的妃嫔 (贵人、常在和答应)。由于玉牒记载出生时早夭的皇子皇女及所有皇子皇女的生母的名字 ,所以遗漏的妃嫔很有可能是没有生育孩子的。

如果把事情看得更复杂一些 ,并非收录于玉牒中的所有妃嫔都能够在葬于陵墓中的妃嫔名单中找到。例如 ,玉牒收录的康熙皇帝的妃嫔中有 2名嫔、6名贵人和 4名低级别的妃嫔在归葬名单中是没有的 ,所以 ,玄烨妃嫔的实际人数可能超过54人。嘉庆和道光皇帝的妃嫔人数同样有出入。

另外的一些资料还表明 ,并非所有的妃嫔都能归葬于皇陵。每年冬季农历十二月准备的功封名单中列出的许多第五、六、七级妃嫔的名字 ,在归葬名单和玉牒中都找不到。其中一个例子是出现于功封名单上的郭贵人。郭贵人初次出现于功封名单上是在 1734年,后来又出现在 1751年、1756年和 1767年的名单上。报告她于 1761年9月24日去世的一份奏折也保存在档案中。她是谁的妃嫔 ?她为何没有出现在康熙和雍正皇帝的妃嫔名单中 ?如果她不是上述中某个皇帝的妃嫔的话 ,那么她就不可能在 1734年得到贵人头衔。至少有 23名记载于档案材料中的妃嫔与玉牒和归葬名单中收录的妃嫔对不上号。

如果玉牒中遗漏了一些妃嫔的话 ,清宫中生育了孩子的妃嫔人数就被高估了 ,因为这种估计是以不完整的数字为基础的。当我们把遗漏的妃嫔增补到后妃名单中,再把后妃人数与生养了孩子的后妃人数加以比较 ,就会清楚地看到宫廷生活的一个真实面相。许多后妃 (在不少皇帝治下是大多数后妃 )都背负着不孕的恶名。各个级别的后妃中都有不孕者 ,从皇后到答应概不例外。毫无疑问 ,不孕的影响 (包括对不孕者在宫廷社会中的地位的影响 )是显而易见的。然而 ,高级别的妃嫔没有变得湮没无闻 ,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后 ,她们都有 “记载 ”。低级别的妃嫔死后无人纪念 ,她们的坟墓前也许没有墓碑 ,她们的名字也许从来没有被写进玉牒。

皇帝的第二个儿子生于1858年,也在同一天夭折。不幸没有生儿育女或当上养母的低级别妃嫔 ,不但生前默默无闻 ,死后也无人怀念。正如 E.范萨格瑞斯在关于清西陵的一项研究中指出的 ,只有皇后和前三个级别的妃嫔有资格在附属于道光皇帝陵的慕东陵的祭祀大殿里立牌位。在附属于嘉庆皇帝陵的昌妃陵 ,只有前两个级别的妃嫔的牌位可以立在宝座上 ,其他级别的妃嫔的牌位都排列在桌子上。在附属于雍正皇帝陵的泰妃陵 ,只有最高级别的妃嫔可享此殊荣。

死亡和财产权

皇帝对妃嫔的财产拥有明确且完全的处置权。皇后和妃嫔的妆奁是由内务府准备的 ,不是娘家陪送的。妃嫔没有 “私房钱 ”随意支配 ,这与百姓家的新娘不同。因而 ,她们的财产权尚不及她们的臣民 ,她们死后财产的处置情况就是例证。按照习惯 ,死者的心爱之物、衣物和日常用品将成为随葬品 ,由死者带往另一个世界。皇室要人的随葬品具有皇家的规模。据估计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陪葬在她棺椁中的珠宝总值达 500万两银子。另外一些财产则被烧掉 ,作为葬礼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阅第八章)。皇后的陪葬品与她进宫时的妆奁是相等的。孝圣太后是著名的满族英雄额亦都的曾孙女 ,在胤禛还是王爷时带着父亲给的妆奁进了他的门。按照禁止奢靡的法令 ,她的妆奁远远少于内务府在皇帝 “大婚 ”时提供给皇后的妆奁。1889年2月15日孝定皇后 “大婚 ”时的妆奁清单如下 :先是 3个金如意 ,随后是衣服、家具、碗碟、炊具、被褥等。这些妆奁由 200名男子搬运。内务府还用另外的金银器皿装饰妃嫔的居所。

同类推荐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玩明

    玩明

    神秘油田的发现,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步入官场的黑暗,改变了古代历史,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措手杀死燕王朱棣。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本书分为“怀念”“新解读”“写朋友”“读书乐”“爱生活”“人世间”“少年游”七个部分。选入的散文比较宽泛,不局限于游记、抒情、记叙,亦将哲学、历史、文化、科学各类文论和随笔选入,并包括书评、影评、议论、杂感、演讲等,这些应用类文章不仅对中学生、大学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有利于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编者在每篇文章中依旧有选择地写出精练的点评,文后还特别写有分析短文,并设有“延伸阅读”板块,供读者深入解读。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掌握生动活泼的遣词造句,体会独特的思想和思考角度,从而领悟到另类的“形散神也散”的散文真谛……
  • 剑道真解

    剑道真解

    一个因为妹妹异能者身份,而导致牵连被杀的普通青年,重生到平行空间的自己身上开始的新的人生。一个真正的反派boss成长之路。前世平凡而无力反抗,今世却是等待重现那一刻的扭转。另剑道真解231786531为vip群,大家可进入讨论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在其中提出,大家一起讨论。新书永恒剑主,已经发布,有兴趣得可以来看看。另外(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作者滚开或者laogun123456789即可关注,我会不定时在上边发放各种我所感兴趣的东西)
  • 大产品

    大产品

    小米凭什么开创“小米模式”,火箭般一飞冲天?特斯拉凭什么接班苹果出任最新版“创新大神”,尽享万人追捧?余额宝凭什么一夜间震动整个中国金融业?“大产品”,一个时代的新物种,未来商业社会的统治者,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在重构整个商业社会。在这个百年难遇的快速迭代式革新的时代,如何适应大产品创新的节奏?如何掌控“大产品”的魔力?如何把握“大产品”的创造、运营秘诀?如何用“大产品”思维改善旧有的营销和管理理念?本书通过一个个翔实的案例,在阐释“大产品”增长空间、“大产品”运作思维、“大产品”破坏力的同时,对中国未来商业的大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全景式解读。
  • 萌叔出没,请注意!

    萌叔出没,请注意!

    谷雪表示,小白花的女儿不易做啊!你说她到底是彪悍呢还是彪悍呢还是彪悍呢……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岸边的蜻蜓

    岸边的蜻蜓

    《岸边的蜻蜓》收录短篇小说《给我漱口盂儿》、《歌哭》、《五月八日的一条红腰带》、《周末》共5篇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