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15

第15章 皇家女性(1)

慈禧太后 (1835—1908)无疑是清代宫廷中获得这一最高头衔的 24位女性中最著名的一位。得益于保存下来的大量照片和历史资料 ,我们对她知之甚多。虽然她的生活不具有典型性 ,但她的生平是征服者精英的女儿奋发向上的缩影。她于 1835年出生于叶赫家族 ,1852年 6月 26日进宫 ,为级别较低的第六等嫔妃。两年之后 ,她升为第五等 ;1856年4月27日,她生下了未来的同治皇帝。大家热切期盼的皇子的诞生使她升为第四等嫔妃。不过 ,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时 ,她只是第三等嫔妃。

母后的身份、与慈安太后和大行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的结盟,起初使慈禧拥有了摄政之位 ,继而又使她成了宫廷的主宰。作为新皇帝载淳的生母 ,她变成了皇太后。她的地位虽在慈安太后之下 ,但她以刚强的个性左右着慈安。她在处理国事方面跟恭亲王学习了几年后 ,于1865年公开抑制他的权力 ,并表明他得听她的。据各种材料记载 ,1875年她决定打破传统的继承规则 ,选择他儿子的同辈人承袭皇位时 ,参加朝会的奕和其他王公大臣都没有表示异议。邝兆江关于光绪改革的研究把她描绘成一个恫吓年轻的光绪皇帝的可怕的人。从1860年到 1908年她病逝为止 ,她一直参与宫廷最重大的决策。

慈禧是清朝皇家女性中最著名的但非唯一一个把权力触角伸展到家事以外的大家长。虽然许多历史学家把她视为武则天的翻版,或视为对太后传统角色的颠覆 ,但她无疑更适合非汉族的统治语境。根据詹妮弗 ·霍姆格伦的比较研究 ,汉族帝王禁止皇家父系亲属参与政务 ,转而利用皇后一方男性亲戚的支持来与官僚集团的精英相抗衡。但是 ,由于母系亲戚在摄政体制下有可能会威胁皇帝的自主权 ,所以又不得不对后妃家族加以压制。汉人的宫廷大权 “在皇帝、太后和群臣之间 ……摇摆 ”。许多汉族帝王也利用姐夫或妹夫与母系姻亲分庭抗礼。与兄弟不同 ,姐妹不可能登基称帝 ,所以姐妹不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她们的丈夫和亲戚可以成为帝王的重要盟友。

非汉族王朝的宫廷政治大不相同。由于草原王朝需要成年统治者 ,摄政体制不常见 ,摄政期间婚姻不再是关键的控制因素。相反 ,非汉族统治者倾向于把婚姻作为一种手段 ,以加强征服集团内部或征服集团与外族统治者之间的结盟关系。与臣服的汉人之间的通婚即使不被禁止的话 ,一般是不受鼓励的。可汗的妻子与其兄弟姐妹一起成为统治者家庭的永久性成员。每到摄政时期 , 蒙古元朝的皇太后与皇帝的兄弟姐妹一样 ,也被视为可以托付权力和权威的人 ”。

清朝的权力结构与以前的征服者政权颇为相似 ,但绝不是其翻版。与以前的朝代一样 ,清朝的婚姻政策也禁止征服者集团与臣服的明朝民众通婚 (参阅下文 ),但鼓励与居住在内亚地区的精英集团联姻。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清朝不存在一夫多妻制 (后妃的地位是明显不平等的 ,一次只能立一个皇后 ),但其奉行的所有皇子都有资格继任皇位的策略 ,在降低皇后家族地位的重要性方面,与一夫多妻制有同样的效果。1643年采用子承父位的规则以后,清廷像汉人政权一样 ,让年幼的皇子继位 ,以摄政大臣辅佐之。摄政制度存在于 17世纪 40年代、17世纪 60年代、19世纪 60年代、1875—1889年和 1908—1912年。在这些摄政时期 ,皇太后都扮演了政治角色 ,但与汉人政权依靠自己的亲戚不同 ,这些皇太后都是与丈夫的兄弟结盟的。如同元朝一样 ,清朝统治者消除了后妃家族造成的政治威胁 ,但它是通过不太相同的一系列婚姻政策做到这一点的。

与汉族社会一样 ,满族社会也以父系为主 (子孙后代传承男性香火 ),婚后居住在男方家 (与新郎的父母住在一起 ),也是家长制 (资望最高的男性是家长)。尽管如此 ,满族传统给予女性很大的自由和权力。满族女性被禁止缠足 ,所以她们走路不跛脚。她们没有被局限于深闺 ,而是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骑马射箭 ,参与狩猎。据1644年前的史料记载 :“女人之执鞭驰马 ,不异于男。十余岁儿童,亦能佩弓箭驰逐。少有暇日 ,则至率妻妾 ,畋猎为事 ,盖习俗然也。”女性有时也活跃于战场 ,征服时期甚至有几位女性获得了八旗佐领职衔。在宫廷举行的萨满教仪式上 ,女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朝鲜族女性一样 ,她们在仪式上行使着 “支配权 ”。在坤宁宫举行萨满教仪式的是女性 (参阅第七章)。

和孝公主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她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儿 (有些资料说是最宠爱的女儿)。这位公主女扮男妆 ,擅长射箭 ,常随父皇狩猎 ,至少有一次射杀了一头鹿。有报告称 (也许是假的 ),自豪的乾隆皇帝曾说 :“汝若为皇子 ,朕必立汝储也。”

满族女性起初有自己的名字。史书记载了努尔哈赤前两位妻子和至少一个女儿的名字。顺治皇帝的姐妹名叫雅图 (1629— 1678)和阿图 (1632—1700)。他的其中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妹叫马喀塔 (1625—1663)。 皇宫迁到北京后 ,女性的名字在玉牒和档案材料中消失了。后妃以获封的头衔和爵位为名 ,级别高的后妃或生育了孩子的后妃死后有谥号 ,级别低且无儿无女的后妃有时不记载于档案 (参阅下文)。公主 (甚至是早夭的公主 )出现在爱新觉罗氏的宗谱中 (但不见于汉文宗谱)。女儿按出生顺序被称为大公主、二公主等 ,以此类推。她们订婚后就会获得头衔和爵位 ,也就有了称号。

满族和蒙古族的男性和女性贵族都有提出离婚的权利。寡妇往往嫁给亡夫的弟弟 ,女真人奉行这种婚姻形式的目的在于确保女性带来的财产不因寡妇再嫁而流失。①至少从唐代开始 ,法律就禁止寡妇嫁给亡夫的兄弟 ,这种婚姻被汉人视为野蛮人的风俗。明朝的创始人对此言道 :

自宋祚倾移 ,元以北狄入主中国 ,四海内外罔不臣服 ,此岂人力 ,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 ,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 ,元之臣子 ,不遵祖训 ,废坏纲常 ……至于弟收兄妻子 ,承父妾 ,上下相习 ……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1631年和 1636年,皇太极两次颁令禁止寡妇嫁给亡夫兄弟。但是 ,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妹妹穆库什先嫁额亦都 ,后嫁其子图尔格,皇太极的女儿马喀塔则先后嫁给林丹汗的两个儿子 (1636年、 1648年)。虽然她们都无视这项禁令 ,但在清朝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这项禁令一直有效。满族容许隔代婚姻 ,汉族则不容许。满族像蒙古族一样赞成舅表亲之间的婚姻 (娶母亲兄弟的女儿为妻 )和娶同胞姐妹为妻 ,其结果是 ,宫廷女性结成了非常密切的亲戚网络。描述慈禧太后宫廷生活的何德兰注意到 ,侍奉她的女性中有一位是她的养女 (本是她的小叔子恭亲王奕的女儿 ),有一位是外甥女 ,还有一位是姻亲外甥女。而在那以前两个多世纪的顺治朝 ,这类关联关系还没有这么复杂 ,当时福临的第一位皇后是孝庄太后的外侄女 ,第二位皇后则是他父亲的皇后的侄孙女。

婚姻政策

征服中原后的十多年间 ,满洲统治者曾允许满汉通婚 ,但随后又改变了这项政策。1655年,有位汉族大臣呈递奏折 ,指责皇帝的奴仆在扬州购买汉族姑娘送往皇宫 ,从而激起了反满情绪。顺治皇帝对此大为震怒 ,降旨曰 :“太祖太宗制度 ,宫中从无汉女。”正如定宜庄指出的 ,没有任何人在官方档案中发现禁止满汉通婚的实际规定 ,虽然光绪朝发布的一道上谕援引了这项规定。这项规定确实存在 ,康熙朝以降的许多上谕都重申过此项禁令 ,或者特别批准某人的通婚。定宜庄在档案中发现了清代的 57件满汉通婚的案例 ,多数 (45件)是八旗男子娶汉族女子。这些八旗男子有 74%籍隶内务府包衣牛录。12件是汉军八旗女子嫁给汉族男子。针对某一案例 ,乾隆皇帝曾说 ,汉军与汉人通婚由来已久 ,应予包容。不过 ,他又强调说 ,其他八旗旗人必须遵守满族的规定。满族旗女不能嫁给汉族丈夫。定宜庄最后指出 ,清朝的禁止通婚令主要针对的是旗人女子 ,因为满洲旗人男子是可以买汉族女子为妾的。

与其他许多非汉族朝代一样 ,满族也实行同族间的政治性婚姻。注意到乾隆皇帝曾多次声称要把最宠爱的女儿嫁给孔府的族长,杜家骥遂利用孔府档案材料以证明真正的妻子是大学士于敏中的女儿。皇帝和王公的后妃主要来自为数不多的蒙古贵族家庭和著名的八旗家族。1653年以后 ,爱新觉罗氏的新娘选自八旗官员的年龄在 13岁至 15岁的女儿 ,她们在许配给其他人之前必须先到北京的皇宫。在三年一次的选秀活动中 ,有些女孩当即就会被选为王公的妻妾或皇帝本人的后妃。其他女孩则入宫当侍女 ,为期5年,在此期间如果被皇帝看中 ,她们就有可能晋升为嫔妃。与社会地位较高的秀女不同 ,参加每年一次挑选宫女的是在内务府供职的上三旗包衣官员的女儿。她们也有可能被提拔为嫔妃。皇帝后宫中有 16%的嫔妃原来是宫女。

后妃

层级分明的皇帝后宫结构似乎是 17世纪满洲统治者仿照汉族的模式建立的。征服中原之前精英集团的婚姻与真正的一夫多妻制非常接近。1636年之前 ,皇太极的所有后妃都称为福晋 ,这是满语对贝勒妻子的称谓。虽然皇太极在生母死后 “改写 ”历史记录,把她尊为 “皇后 ”,但他和他父亲的大多数后妃都没有按照 7个等级重新排位。为努尔哈赤生下长子褚英的哈哈纳扎青只不过是 “元妃 ”;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的生母被称为 “继妃 ”。努尔哈赤的16个后妃中 ,7个是 “侧妃 ”,6个是 “庶妃 ”。

皇太极时代 ,后宫的等级同样简单。皇太极多数后妃 (15个中的 10个)的称谓与父辈的旧称谓相同。葬于顺治皇帝后妃陵墓中的一半后妃仅仅被称为 “格格 ”———满语意指 “女子 ”,后来成为公主的专用名词。甚至到了 17世纪末叶 ,康熙皇帝的后妃中还有 “淑妃 ”。

1636年之后 ,皇帝的后妃 (在本章中 ,这个词指皇后和嫔妃 )被分为 8个等级 ,以皇后为长。作为皇帝正妻 ,她位居其他 7级嫔妃之上 ,最高者为皇贵妃 ,其他依次为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衣、食、珠宝、津贴和宫女都根据后妃的等级予以分配,不同的数量体现着等级的不同。

虽然1636年以后的后妃等级与明朝的制度相似 ,但清朝后妃制度的运作机制大不相同 ,更具有伸缩性。明代皇帝的正宫只有一个 ,但清代与此不同 ,继承皇位者不仅仅限于皇后所生皇子。在这种开放性选择继承人的方式之外 ,还有一些措施使嫔妃的社会等级变得相对模糊。前四级嫔妃是通过 “选秀 ”选来的 ,社会地位与皇后相同。与皇后一样 ,她们也被授予爵位 ,并参加宫内礼仪以表明她们的嫔妃身份。贵人、常在和答应没有爵位 ,她们一般是宫女出身 ,而不是秀女出身。她们没有事先到祖庙祭拜就进了宫。低级别的嫔妃也可能被晋升为贵妃。一旦获得晋升 ,她们即可得到各种特权 ,与那些成婚时就有爵位的后妃一样。慈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清廷奉行的把新娘纳入皇家谱系的策略 ,“旨在否定 (至少是抑制 )嫔妃本人要求得到头衔和地位的权利 ……清廷把皇帝的性伴侣首先定位为女人 ,其次才是阶级、有头衔的阶层和家族的成员,嫔妃及其家人的权力由此被大幅削弱 ”。这个过程始于妆奁的取消 (改由皇室本身提供妆奁 ),这样就消除了皇帝姻亲在女儿进入内廷后发挥影响的任何可能性。

新妃子的身份在其漫长的宫廷生涯中会被多次 “改写 ”。低级别嫔妃的父亲的宗族、名字和官衔常常被省略。进入后宫并成为第五至第七等嫔妃的包衣的女儿常常只提及族名和等级。高级别的嫔妃会被赐予名字 ,但名字并不总是独一无二的 ,例如 , 1734年的一份宫中人口名单上 ,有两个妃子的名字都是 “秀 ”,一个是贵人 ,一个是答应。而且 ,这些名字有时会被更改。关于道光朝 10位低品级妃子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半人在宫中改过名字。

慈禧太后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点。1853年她进宫时名叫 “兰” (兰花 ),与康熙皇帝的一位妃子和乾隆皇帝的一位妃子同名。 1854年被晋升为 “嫔”以后 ,慈禧改名为 “懿”(美德)。生下皇子 (1856年)后,她再获晋升 ,先是懿妃 ,后为懿贵妃。她为世人所知的名字慈禧是她成为皇太后之后得到的。

宫廷的规定使后妃实际上不可能与自家亲戚继续保持密切关系。后妃极少回娘家省亲 ,即使回家 ,也受礼节的约束 ,她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必须行下跪之礼而不是鞠躬之礼。只有在嫔妃怀孕或父母年迈的情况下 ,才允许父母到宫中探望 ,而且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才行。旨在限制姻亲干涉宫中事务的宫廷规则严禁内宫与外界发生社会联系。未获特别批准 ,后妃不得派遣仆人到娘家去,也不得接收娘家人的任何礼物,或赐予娘家人任何礼物。关于此点,1742年乾隆皇帝的一道上谕说得很清楚:

诸太妃所有一切,俱系圣祖皇帝所赐。诸母妃所有,亦是世宗皇帝所赐。即今皇后所有,是朕所赐。各守分例,撙节用度,不可将宫中所有移给本家,其家中之物亦不许向内传递。

嫔妃的娘家人也不能送礼物给宫中的其他女性以邀宠。1856年,当咸丰皇帝的长子过 “满月”时,他气愤地下令把贵人的母亲送来的礼物退回去,并说:“嗣后妃、嫔、贵人、常在家属,不准与各宫互相往来。”

母亲身份

后妃的宫廷生涯取决于她们能否生下孩子。经分析可知,正是母亲身份给后妃带来了荣誉,有时甚至是政权。对嫔妃来说,“母亲身份”的最高奖赏便是所生皇子登基称帝。来自整个八旗社会的后妃都被纳入这一机制,使得清朝帝王促成了母系亲族政治权力的中立化。皇位继承的事实表明,继承人不是根据其生母的品级或家庭背景挑选的。在16444—19111年间的111位皇帝中,只有一位皇帝 (道光皇帝)是皇后之子。雍正、乾隆和嘉庆皇帝的生母都是包衣出身的低级别嫔妃,都是通过 “走后门”(即通过选 “宫女”)入宫的。

同类推荐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丰臣遗梦

    丰臣遗梦

    文禄年间,丰臣秀长久病不治,大和丰臣氏危若累卵:丰臣秀胜病逝朝鲜,美浓丰臣氏就此断绝;丰臣秀次自害高野,近江丰臣氏彻底肃清。四年间,丰臣氏旁支尽数凋零,浮华盛世之下暗潮汹涌。少年王翎机缘巧合下来到这个乱世,成为了丰臣秀长的独子,是随波逐流,任由关原之战后德川独大,大坂之阵后全族夷灭?还是扛起大和丰臣氏的大旗,为丰臣一门留住这如梦似幻的锦绣江山?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热门推荐
  • 落实责任无小事

    落实责任无小事

    世界500强企业成就卓越组织的重要理念。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与你的梦想一起奔跑

    与你的梦想一起奔跑

    本书是一位投身酒店业的创业者的艰辛历程,他从大山中走出,卖过服装、承包过餐厅、开过酒店,而梦想又带领着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永恒高塔

    永恒高塔

    穿越成一名普通的骑士扈从,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一步步变强。这是一本穿梭无限世界的奇妙旅程。(节奏略慢,坑品保证,放心收藏。)qq群:176638923。欢迎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前来提建议。
  • 赌气婚姻

    赌气婚姻

    新文《难耐狂兽总裁》请大家多多支持。。。他们之间本来不会有任何交集。各取所需,他们结为夫妻。肖梓熠——松瑞集团的总裁,外人眼中的绅士,多金美男,据说是单身女人最想嫁的对象。自小就是众人追捧的对象,但是,他唯一看得上眼的女人,却不肯安静的呆在他身边。只因赌气,他娶了另一个女人!叶落樱——家族小企业面临破产,在养父的要求下,她别无选择。在他眼中——她,是大脑单纯的花瓶,什么都不会的千金小姐,有的只是可笑的自尊心。在她眼中——他,是披着人皮的野兽,不会在乎别人感受的霸道少爷,有的只是恼人的坏脾气。因为天生的自我主义,在占有她之后,他甚至可以像对其他女人一样,甩给她金卡作为补偿。恨死他蔑视的表情,她选择开始独立,变得坚强,只想在他面前扬眉吐气。本来只是互相看不顺眼,可是:为什么?其他男人对她多看一秒钟、对她露一丝微笑,都会看不惯,心里堵得慌?知道他和前女友仍有联系,一改以往的嘲讽,会有受伤的感觉?什么时候开始:他以逗她为乐,看着她羞窘的样子,心里竟会欢喜;她好像不讨厌他的碰触,和他打打闹闹之后,心里会甜甜的,很满足。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但总是不时杀出程咬金。夏清庭——他是我的男人,谁都抢不走。叶浩宸——本来只是兄妹,为什么自己的心却不断沉沦?即使身边有了人陪伴,可,心。。。还是残缺的。尹藤——她是他这一生都在寻找的天使,只要她可以在他身边,他愿意放弃拥有的一切,那个肖梓熠,他做得到吗?方野——我付出了那么多,总有一天,我会夺回属于我的一切!莫真——我不贪心,永远只爱梓熠哥哥一个人,他也只能属于我。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两人的关系似乎不是那么简单。。。他们还可以继续走下去吗?他们可以打开心结吗?过程还是很温馨,带着一点点搞笑。作者是亲妈,舍不得虐这么可爱的孩子!但是,还是会有一点点伤痛,要不也没看头啦。谢谢亲们支持哦。O(∩_∩)O~1“你只是我花钱买回来的女人,不要干涉我的生活!”“在你眼里,我是不是就像一个夜总会的小姐?”“不”他回的很正经:“你比他们贵多了!”2“我们离开这,我会给你幸福。”“对不起!”“为什么?”“我——现在不能把他丢下。。。”大家多多支持,不要吝惜自己手中的票票哈。。。。。。。不会简介啊,真不会。。。。作者很变态,舍不得虐主角,喜欢虐配角。。。亲们,多多投票啊。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七号档案

    七号档案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贺兰山,为何又被人称为“鬼山”?其脚下那条神秘隧道,果真通往另一个世界?二战期间,日军并未染指大西北,为何会在贺兰山底发现一座庞大的日军基地?那些夸张到不可思议的武器装备,到底用来对付谁?成吉思汗究竟死于何因?陵寝又在何处?灭亡西夏后为要何屠戮全城并绝地三尺?他在寻找什么?是什么让已经死亡的人“复活”并重复着生前的行为?神秘的黑匣子中,果真隐藏着西夏人的基因密码?灭国前,末代西夏王转移的那批宝藏在哪?郑和下西洋为何突然从红海折回?地中海底真有座未来之城?一张貌似普通的芯片,为何隐藏着令全世界科学家抓狂的秘密?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医妃冠天下

    医妃冠天下

    他,一字并肩王,绝色倾城,他们又将上演怎么样的激情?当他们一起褪去伪装,病弱之躯,废人一个,无人愿嫁。当她成为她,绝配!”他但笑不语一旨赐婚,站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时,她嫁与他为妻。盖头揭开,(文文已完结)她,看着传闻中的男人,医冠天下,毒霸九州。她,名门嫡女,语笑嫣然:“白痴配残王,外加白痴二货一个,没才没貌,没爹没娘,寄人篱下。大婚夜,王牌杀手,草包废物,草包废物?笑话!没才没貌?扯淡!白痴二货?乱讲!乱世风云起,又将是怎样的惊艳天下?,狠绝毒辣,一场羞辱,风华绝代。当杀手遇上魔王,金戈铁马来,乱世浮沉中,她华丽转身,当狡诈遇上腹黑,医术无双,毒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