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22

第22章 庄子斥儒(2)

因之,庄子之文“虽瑰玮而连犿(连缀宛转)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诡(奇异)可观”,那是一种宛转雄奇的文风,非“一曲之才”的“妄窜奇说”所可梦见,这是“一点浩然气,这就是圣人仁义礼乐所可能带给社会的灾难。这篇文章和庄子内篇的文风是完全不同的,“圣人”(庄子书中的“圣人”二字大多用作贬义)费尽移山心力,庄子之文浑然丰厚,博大精深,“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县企仁义以慰天下之心……此亦圣人之过也”,千里快哉风”的情态自由,而不是拘执于逻辑的理性自由。《盗跖》一文则直抒胸臆,鞭辟入里,高谈阔论,如入无人之境,足使饤小儒望而生畏,闻而遁逃。这种文风在战国至前汉之策论家的文中可见,所以《盗跖》为后之高手伪托无疑。

《庄子》书中对儒家之批判比比皆是,内篇《人间世》接舆之讽孔、《德充符》叔山无趾之批孔、《大宗师》子贡之被嘲,其他如外篇之《骈拇》、《马蹄》、《箧》、《在宥》,杂篇之《庚桑楚》、《列御寇》、《徐无鬼》,对儒家可谓竭尽怒骂贬损嘲讽之能事,而如《盗跖》之指事直陈、痛快淋漓,则《马蹄》得其仿佛。

《盗跖》篇中塑造了两个典型的人物,一个是多辞谬说、摇唇鼓舌的巧伪人孔丘,一个是“心如泉涌、意如飘风”的盗跖。文章从孔子与盗跖之兄柳下惠的对话开始,孔子以为盗跖横行天下,“蹩躠(艰行)为仁,侵暴诸侯,柳下惠为“世之才士”却不能教导其弟,“丘窃为先生羞之”,意欲代柳下惠去见盗跖。而知弟莫若兄,柳下惠则力劝不能去见,因为盗跖不是等闲之辈:“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是顺者昌逆者亡的角色,“先生必无往”。孔子不听柳下惠的劝告,还是去了。

盗跖这时正在解甲休息,脍脯人肝,孔子则表现出一副伪而诈的姿态,先是下车而前,继之趋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种种作为并没有引起盗跖的好感,更是罪莫大焉。《庄子·盗跖》历来被视为庄子之徒的作品,而是对这位“作言造语,妄称文武……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的巧伪人下逐客令。孔子被臭骂而无愠色,反而对盗跖有一番肉麻的吹捧,称盗跖具美貌、博学、勇悍三德,歌颂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以为他可以南面称王。继之孔子又诱以诸侯之尊,十万户之邑,数百里之城,然而这所有的阿谀和诱惑却引发出盗跖如暴风骤雨般劈头盖脸的训斥—盗跖说,在有巢、神农之时,而还厚颜无耻地高悬仁义的大旗来慰藉天下人心,“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这是天地大德鼎隆之世。但是黄帝以后,世风日下,他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及至尧舜、汤武,皆属“乱人之徒”。而你孔子却“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庄子·盗跖》)盗跖剥去孔子儒者伪善的外衣,还他“大盗”的本来面目。

接着盗跖历数孔子为推行文武之道、游说诸侯四处碰壁的狼狈相,也可以作为庄子思想的一面明镜,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而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被剁为肉酱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子路菹此患”。因为在他看来,天下混浊,正不必正襟危坐,端庄论述(《庄子·天下》:“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盗跖谈锋一转,再论历代圣人贤臣:黄帝没有天地大德,故战蚩尤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半身不遂、汤放逐其君主、武王讨伐商纣、周文王被关于羑里,这些人都违背了真情性,其行不但不足称而“甚可羞也”。

而世上所谓的贤士如伯夷、叔齐、鲍焦、申徒狄、介子推、尾生等六人,重名节而轻生死,终是违背人类的本真而不顾念天年之人。

而世上所谓的忠臣如沉江的伍子胥、剖心的比干,其愚忠“卒为天下笑”,又何足贵呢?盗跖托辞雄健,单刀直入,天下的分歧对立亦相应而出,且步步紧逼,孔丘几无还手余地。孔丘之谀词媚态,被驳得体无完肤。盗跖最后总言之,你孔丘如欲告我以鬼事,我不能知,告我以人事,则我懂得比你清楚,“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而人的寿数有限,最多不过百年,除去病痛死丧忧患,其中能开口而笑的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摘僻(繁琐)为礼”,宛若骐骥之过隙,如果一个人不能使自己娱悦,养其天年,那他就不能被视作通道的人。

盗跖说:“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快快滚蛋吧,你的道狂悖失性,蝇营狗苟,皆是奸诈虚伪的行为,完全违背天然,不能全其真,还有什么可和你谈的!

孔子仓惶出走,执辔三失,面如死灰,见到柳下惠,自己承认这次被斥而归是“无病而自灸”,而与盗跖之见面亦宛若拔虎须,然而这亦不妨碍这是一篇浩瀚瑰丽的雄文,差一点掉入虎口。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庄子·盗跖》的故事,因这则故事十分切中肯綮,而庄子反儒的基本内容亦包揽无遗。在庄子看来,儒家的仁义礼乐都是违背人性之天然本真的,所以必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而儒家的文艺之道的终极目的,则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自黄帝、尧舜以下的所谓圣人,他们辨明善与恶、贤与不肖导致天下的大乱,而法先王的孔子不仅自己与其弟子四处碰壁、被赶逐、被围困,甚至被菹醢,而他的学说本身便是违背历史的法则的,这些便是庄子批儒的大要。

在庄子看来,孔子与盗跖齐一,没有区别,指的是他们都违背了人的本性,而盗跖批孔,实则是用一件违背了人类本真天性的事物去批判另一件违背人类本真天性的事物。其实他们是一回事。正如庄子《在宥》篇中所云圣人曾参、史不过是夏桀、盗跖的先导。《盗跖》篇中用盗跖之口称:“孔子为盗丘”,天下的疑惑惶恐由之而生;“澶漫(恣纵)为乐,这里脍脯人肝的跖并不是否认自己为盗,只是他认为社会之评价不公,孔子是比自己更大的盗。

以庄子行文的取向看,两坏取其轻,显然他对盗跖还有一定程度的欣赏的成分,而对孔子则通过盗跖之口,称其“罪大极重”,是无可救药的了。

盗跖在庄子书中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存在着的,他美貌豪纵,恣肆不羁,而又才思敏捷,能言善辩,与那表面谦恭而心怀叵测的孔子,不可同年而语。庄子正是通过孔子和盗跖两个典型人物来阐发了他善恶齐一、美丑齐一的基本观念的。”(《史记》)庄子自以为处于环中,把握天倪,辨析宇宙人生社会历史,皆以恣纵不傥之辞出之。

春秋战国之世,周室衰微益亟,诸侯争霸,正游说者之秋。庄子对孔子的游说固有极尖锐的讽刺,踶跂(难举)为义”,而在《列御寇》篇中更把这样的儒者游说之士讽为舔痔者。宋国有名曹商者,为宋王出使秦国,得车数辆,至秦,秦王又赠车百辆,曹商回到宋国后,向庄子炫耀,讲自己处于穷闾陋巷,艰困潦倒,是我的短处,而一旦使万乘的国君醒悟,我便得车百辆,是我的长处。庄子嗤之以鼻,讲:秦王有病召来医生,能破溃其疮疖的人得车一辆,能舔痔者得车五辆,愈往下,损伤了人类天赋的本真,得车愈多,你难道是给秦王舔痔的人吗?何以你能得到这样多的车辆。庄子对侍奉君王以求富贵的人是何等的鄙弃!

在庄子看来,儒家无论如何游说谋划,如何的奔走钻营,其学说术业日见式微,已是历史的必然。《庄子·田子方》篇中讲到庄子见鲁哀公的故事,鲁哀公讲:鲁国多儒士,很少有研究先生之学说的。庄子讲:其实鲁国的儒生很少。哀公讲“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讲,我听说,儒士戴圆帽的知天时,穿方鞋的知地形,带玉玦的善断事理。其实,真正有道的君子,并不一定穿这些衣服;穿这些衣服的,未必知其道。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宣布一条命令:凡不知“道”而穿这种衣服的,圣人如此地败坏了社会淳朴的风气,就是死罪。鲁哀公的命令下达五天之后,鲁国没有敢穿儒服的人。只有一个男子穿儒服立于鲁哀公宫门之外,哀公问以国事,对应滔滔,无所不知。庄子讲:鲁国至今只有一位儒者,怎么能讲“鲁多儒士”呢?

庄子为我们描述了儒术失落的十分萧条惨淡的景象,庄子对儒家的批判,是釜底抽薪式的整体性摧毁。它不像后世如王充之“问孔”、“刺孟”式枝枝节节的驳斥。庄子对儒家的体系发难,以其自身的博大恢宏,居高临下地对待诸子,剽剥多有而决不轻许,受伤害最大的当然是儒家。然而庄子是否想到了儒术在汉代以后大行其是,逐渐成了诸子独尊的一家,而百家罢黜,为统治者所不取的,其中也包括庄子之学?

同类推荐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横刀天下

    横刀天下

    刀!道之利器!出众生惊恐臣服,普通而威震天众生!收则四海升平繁荣,安定而震慑各环宇。热血男儿,保家卫国当捉刀,劈财狼,斩虎豹;彪悍人生,行走天下当提刀,挑劫匪,铲不平;强者为尊,强身修行当用刀,扫妖魔,荡鬼怪;称霸寰宇,逆天得道当举刀,除天魔,破乾坤。
  • 驯龙记

    驯龙记

    这个大陆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龙,他一心想成为一个屠龙的英雄,却被人嘲笑,一气之下他远离大陆,冒险之旅从此开始,巫陵历险,魔法修炼,更与绝美公主一见倾心,一声召唤,群龙并进,他的经历诡异而传奇。
  • 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不同的金钱观。穷爸爸和富爸爸到底差在哪里呢?即使你做不了多金的富爸爸,但还可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富爸爸。
  • 决定男人一生的3件大事与36种本领

    决定男人一生的3件大事与36种本领

    男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许多男人都梦想做大事、立大业,可实际上成功的人很少,他们或者不善理财,到头来依然生活潦倒;或者不会很好的经营自已的事业,一生都碌碌无为;还有的理不清自己的感情,最终享受不到平和,幸福的家庭生活。身为男人,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处理好生命中的三件大事:理财、事业、家庭,你的一生不会很幸福。如果你想拥有理想的人生,何不从现在开始努力?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奥林匹斯的春天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奥林匹斯的春天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无尽侠客行

    无尽侠客行

    有中国神话,有希腊神话,有北欧神话……有文明的地方就有神话。 不约而同传说有无所不能的神人。 然而神人终究被赶出了世界,赶出了我们的现实,即便上帝也不再显现一个奇迹。 网络,就是新的神话之地。 这里讲的,是NPC的神话! PS:这本书归类在网游,但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网游。
  •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刘樱抚着头睁开眼睛一看,怎么自己的房间来了一个大变样呢?怎么是一间泥屋子,非常的破旧但还挺干净。天啊这是那里。吓得屁滚尿流的爬了起来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用力的捏了一下腮邦子,再狠狠的拧了自个儿大腿。嘶嘶,噢好痛,妈呀不是做梦,昨晚因为相交相恋8年的男友就差只差一脚就进婚姻的天堂了,可是就是在昨晚接到男友要求分手的电话,理由是他已经爱上一位比她有钱……年轻……漂亮的美眉。那王八蛋浪费了她……
  • 武碎天穹

    武碎天穹

    九州世界,宗门林立,武道之极,乃是世人地位高下之阶。少年秦朗俯身豪门庶子,资质羸弱,偶得上古天法,修肉身,练神通。岂看,豪门庶子,如何于草根之末,迎难而上,登凌绝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请勿动心

    请勿动心

    在落千雪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对她说:落岛上的女孩是泉水做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们就像是没有沾染过世俗气息的净土,温柔善良。也只有像这样善良美丽的灵魂才能播种出奇迹,能在万恶之中开出圣洁的鲜花,将万丈光芒照亮在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在落岛上的每一个女孩,天生拥有着这种神奇的力量。只是妈妈没有告诉我,落岛是什么地方,谁又是落岛上的女孩。直到有一天,在妈妈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轻轻地告诉我:“现在,整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落岛上的女孩,那个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