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52

第52章 意象—意境—典型 (5)

“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特点,“黄鹤楼”、“孤帆”、“碧空”、“长江”等都不是纯粹的景物,可以说是情感物。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不仅仅在此,而在有一个引人想象的辽阔的空间。作者站在黄鹤楼边,望着他将离开的朋友,视线移往千里之外的朦胧的扬州,然后又收回到眼前的长江,可又随孤帆远去,人与船消失了,而眼前的长江水仍向天际流去。这里的想象空间可以越扩越大,从有限的情景一直到无限的情景。在远近虚实的往复回旋中,充溢和弥散着诗人对朋友的无限的感情和惜别气氛。这就形成“诗意空间”的张力,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成为送别的绝唱。

3.意境必须是人的生命力的充分表现

我们认为这是意境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大家都承认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最后总结者是王国维。王国维本人也很自信,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又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王国维认为他是“境界”说的提出者,是否有根据呢?因为无论“意境”还是“境界”前人早就提出,但王国维意义上的“境界”说,的确应视为以前的“意境”说的继承和发展。

因为王国维的确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东西。根据我们的考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下几条最为重要: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然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王国维著,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141、142、143、145、155~156、157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以上七条,我们认为是王国维正面对“意境—境界”说最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表达的意义有:(1)诗词以“意境—境界”为上,可以理解为意境是抒情诗的理想;(2)无论是写景的还是写情的,只要是“真”的,都是有境界的;(3)所谓“真”,不仅仅是真实的“真”,而是指生命力的高扬,因为他相信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这可以看做是德国生命哲学在文学上的体现;(4)对诗人来说,只有有生命力的人,才能在写诗之时既能人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才能与花鸟共忧乐,才能有生气;(5)就是淫、鄙之词,只要不“游”,仍觉其真挚动人、精力弥满,因为这淫与鄙,正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

如果我们没理解错的话,那么王国维作为“意境”说的最后总结者,是把生命力的弥满,看做是“意境—境界”说的核心。他所讲的生命力观念不但来自古代的“气”的理想,更吸收了德国生命哲学的精神,把中外关于“生命力”的思想汇于一炉,并熔铸而成。

王国维的意思是,只有鲜活的、充溢着生命活力的情景世界,才可能具有意境,否则就没有意境。

也正是基于对“生命力”的赞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李煜的词是有意境的。李煜的后期词是“血书”者也,就是以自己的生命来书写的,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玩儿,而是生命的节律的颤动。李煜是南唐后主,他在亡国后,过了三年“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的俘虏生活,尝尽人间苦难。生活的转变,激发了他的生命力,写出了一些颤动着生活律动的词,如他的一首《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片倒述,说只有梦里忘记是“客”(俘虏),还能贪恋片刻的欢愉。

当梦醒后听到雨声,知道春光即将消尽,五更的寒冷,心头的凄凉,分外使人无法忍受。下片说千万不要去凭栏眺望,隔着无限的江山已不能再看到自己的故园,回想亡国以前的生活,与现在的俘虏生活相比,真有天上人间的区别啊!这首词之所以有意境,最重要的是李煜对自己的前后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是他用生命的代价换取来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举过这样的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著,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143页。)

为什么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呢?这不仅因为这个“闹”字使“红杏枝头”与“春意”连为一个整体,而且传达出诗人心灵的情绪、意趣在春天蓬勃生机之中特有的惬意与舒展,就像那春光中的红杏一样活泼热烈和无拘无束,这是生命活跃的结果。如果说王国维对“意境”说有贡献的话,我们认为他主要是给“意境—境界”说注入了“生命力”这个重要的观念。这一点正是前人达不到的地方。

4.意境必须揭示人生意味

意境不但要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诗人的鲜活的感情,而且要表现“意”。王昌龄说: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与“思”这两个字。就是说,意境与“真”、“思”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所说的“真”,不是平时所说的真实的真,实际上是庄子所说的“法天贵真”的真,这个真是“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指真理、人生真味、哲学意味等。

所“思”也不是指思想的思,而是一种直感、直觉,是诗人面对着事物的一瞬间得到的思想。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的话,那么,意境就是人的生命力的直觉所开辟的、情景交融的、包含着人生哲理的辽阔的诗意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看一首诗有没有意境,除了要看它是不是情景交融之外,更重要的要看它在情景交融中是不是传达出“意”———即人生的真味、生活的哲理、灵境的启示。如前述著名教授宗白华认为:“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宗白华先生的论点,特别是他强调的最高灵境的启示与王昌龄的“真”的要求是一致的。如王维的许多诗就有意境。请读他的《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诗人登临高台,送友人远行,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川原,感到人生的道路漫长。诗人突然感到,日暮之时,飞鸟尚且知道倦飞,而人为了生存和事业却永远跋涉不息。诗写得很淡远,却寓含了人生的启示,使人获得一种心灵的震撼。诗意的空间是很宽阔的,我们还可以想到许多许多。

5.意境是在读者介入下创造出来的

抒情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只是一个艺术符号,一个框架,一个蓝图,一个未定点,一种潜在的艺术现实。因此抒情文本中是否有意境,在未经读者阅读、接受之前,是不能确定的。所谓“艺术符号”、“框架”、“蓝图”、“未定点”、“潜在的艺术现实”只能是向读者发出邀请的“召唤结构”,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和接受之后,文本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之后,才能确定这个艺术符号、框架、蓝图、未定点、潜在的艺术现实是否有耐人寻味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形成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文本的结构向读者发出邀请,读者接受邀请之后对文本进行解读,在彼此交换了信息之后,意境才能在读者与文本之间搭起一座彩桥。意境不是文本本身的属性,它只是一种艺术效应。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前面的“象”、“景”与“言”、“弦”,就其未实现的意义来说,还只是符号、框架、蓝图、未定点、潜质,它只是暗示、邀请、召唤;而后面的“象”、“景”与“意”、“音”才是实现了的意境,这里读者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前面我们曾提到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只是几个高度简化的语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没有连接词,也看不出言情。这里有意境吗?如果就这些简化语象看,肯定没有,它至多只是一种暗示、邀请和召唤。

只有当这些语象呈现于读者的心理屏幕上的时候,这些语象才连成一片,并与诗中其他语象构成一个整体,那种羁旅野况的无限愁思的意境才产生出来。在这里读者的解读所起的作用是把潜在的意义化为现实的意境。

对于读者在意境产生中的作用,我们古人早就意识到,并有所论述。例如宋代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接着又说:“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转引自(宋)欧阳修著,郑文校点:《六一诗话》,9~10页。)他的意思是这些“如在目前”、“见于言外”的意境是呈现于读者心里的东西,并且认为这意境不能“指陈”,对读者来说只能“会以意”而已。又如宋代司马光读杜甫的《春望》,曾说: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277~2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这里的“使人思而得之”,“人”是读者,“思”就是读者解读过程。

司马光阅读杜甫的《春望》时,对“山河在”、“草木深”、“花鸟”,都一一作了解读,这样全诗的意境才显露出来。明代谢榛说: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明)谢榛:《四溟诗话》,74页。)

谢榛从写诗谈起,却重点论述读者读诗时的距离问题。远处看来十分绚丽的景色,如距离太近了,不过片石数树而已。一定要与所观的景色保持一定距离,才能领略到那灿然美丽的意境。读者读诗的距离,是意境产生的一个关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从“隔”与“不隔”谈意境。他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这里的“不隔”不是指作者说的,明显是指读者来说的。所谓“都在目前”,意思是都在读者目前。值得注意的是朱光潜在解释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时候,也是着眼于读者,他说:

依我们看,“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出现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朱光潜:《论诗》,见《朱光潜美学文集》卷二,5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朱光潜的意思是,情趣与意象是熨帖还是分离,能不能形成深刻的意境,不是看文本,而是看“读者心中”的反应。这样,意境也就成为一种审美效应,必须在有读者参与的情况下产生。这个意见是深刻的。

总之,中国古代的意境说,作为抒情型文学的审美理想,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多维度的组织。人的生命力的高扬是意境形成的发动力,情景交融是它的基础,寓含人生哲学意味和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是它的本质特征。但意境是在有读者参与下创造出来的。

四、“典型”———写实型文学的理想

同类推荐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所谓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热门推荐
  • 风筝少女

    风筝少女

    林阳慢步走到窗前,正准备将窗户合上时,眼前的画面却令他惊叹了,窗户对面的民德广场上,一名白裙飘飘的少女正手握长线,在广场上欢快地奔跑着,她头顶上方,一只白色的风筝在漆黑的夜空中轻盈的飞舞着,宛若一只蹁跹的蝴蝶。窗外的月色格外明亮,明亮到林阳甚至怀疑眼前的这一幕是否真实……
  •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他紧紧捏住她的下巴:“你若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心爱的男人和别人好,而不怒,我就放了你!”她媚笑着道:“这有何难?“她笑嘻嘻的看完全程……他却抓狂了:“你到底是不是女人?”
  •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作为女主,帝央拥有强大的金手指,NB的炼丹、炼器、制符、摆阵各种天赋,还有强悍的兽兽,少不了忠心的属下,更少不了各色美男前仆后继拜倒在帝央的石榴裙下。帝央:美男们如此多娇,是挑一个好呢还是全收了?反派、炮灰们怨念地罢工抗议:女主那么厉害,还要我们做什么!!!某莲对手指:所以你们要多努力了……炮灰们呐喊宣言:我们的目标是!帝央:没有蛀牙~炮灰们:错,是打倒女主
  •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社会就是一张大的谈判桌,在这张桌子上,你要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你想取得怎样的成果,全在于你对人性的认识,对心理的把握。本书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告诉你,如何在这个社会获得成功,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谈判高手,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绝世毒医:天才狂女

    绝世毒医:天才狂女

    无意碰毒,成毒尊。无意练药,成药祖。呆着没事练个毒针,居然弄出了暴雨梨花,为世人敬仰。某女哀嚎,苍天无眼啊!老娘只是想平平常常的活下去,怎么就这么难!公瑾依雪,公瑾家的二小姐,自小痴傻,由于一缕异世灵魂的注入,从此人若犯我,我必诛人;天若犯我,我必灭天!“我不管你是谁,来到我的地盘。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也得给我卧着。”樱口轻启,霸气尽显。是谁让人梦境留恋,是谁让人生死相依,是谁让人不可自拔,又是谁让人无悔今生。“是你!”肯定的语气,来自那个不会笑的面容,此刻看上去,又是那么柔和的线条。“你若消失,我会用全天下的生灵,来为你陪葬。”血与泪的融合,生与死的挑战,是搏击?是放弃?是希望?还是轮回?
  •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本书是《做大单》系列第三本,通过对大客户销售案例的分析,构建了一套有效提升专业销售力的流程体系——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通过项目立项、初步接触、方案设计、业绩展示、方案确认、项目评估、合同谈判、签约成交八步骤有效挖掘、引导大客户需求,从而助您精准锁定大客户,拿下大客户,持续耕耘大客户。八个步骤、八大配套案例,为您提供最为实用的操作蓝本,助您快速实现企业利润几何级增长!
  •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一入江湖岁月催,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皇图霸业谈笑中,天下风云出我辈,不胜人生一场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