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51

第51章 意象—意境—典型 (4)

如清人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310页。)这意思是在空间上虚实相生,就会使画的“有限”延伸出“无限”来,这就是有意境。现当代取这一视角去解释意境的人也不少。例如宗白华教授就是非常重视意境的空间意识的学者。他说: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韦庄诗云:“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储光羲的诗句云:“落日登高屿,悠然望远山。

溪流碧水去,云带清阴还。”以及杜甫的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都是写出这“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精神意趣。(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美学散步》,9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宗白华所说的“意趣”实际上就是他理解中的意境。因为下文分析杜甫那句诗时,他就用了“境界”一词。他从中国画出发所理解的意境就是在有限空间中看到无限,又从无限空间中看到有限。

蒲震元教授《萧萧数叶满堂风雨———试论虚实相生与意境的构成》一文,也是从绘画空间转换的角度来解说意境的。他说:“意境的形成是基于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辩证法则之上。所谓意境,应该是指特定的艺术形象(实)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可能触发的丰富联想形象(虚)的总和。”(蒲震元:《萧萧数叶满堂风雨———试论虚实相生与意境的构成》,载《文艺研究》,1983(1)。)虚实相生在绘画中明显是一个空间意识问题,在诗的意境里,的确写的是“萧萧数叶”,但其效果却是“满堂风雨”,有限中达到无限。谭德晶在《意境新论》中把意境中的空间问题提得更明确,他从宋元以来的画论出发,认为:“意境当然是由个别的意象形成的,但是又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能形成意境。在意象中,只有那些能形成完整连续空间的意象才形成意境。”(谭德晶:《意境新论》,载《文艺研究》,1993(6)。)在艺术空间中,他强调只有整体的连续的空间,才会有意境。应该说,从艺术空间的角度,以虚实相生的理论来解释意境,是有效的。这个角度的解释还可进一步发挥。但是这一理论如果过于单一,也是有问题的。就是说,虚实相生的问题,也是各门艺术普遍的问题,是各门艺术共同的特性,如果我们不能更紧紧地抓住抒情文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抒情这一特点,仅从虚实相生的角度来解说意境,也还是勉强的。诚如谭德晶所说:“完整连续的空间只是意境的基础,不能说有了完整连续的空间就有了意境。除了这个空间性之外,还必须在空间中有情绪的弥漫充溢。”(谭德晶:《意境新论》,载《文艺研究》,1993(6)。)他的话是说得不错的。

3.境生“象外”说

唐代的诗歌特别是律诗发展到一个高峰,诗人之多、诗歌成就之高都是空前绝后的。唐代诗论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提出“意境”说,发展了“象外”说,并把“意境”说与“象外”说联系起来思考,即认为意境的主要规定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响”、“言外之意”,反过来又用有没有意境来规定“象外”,两者互释。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见吴汝煜选注:《刘禹锡选集》,353页,济南,齐鲁书社,1989。)这可以说是以“象外”说解说意境最早最简洁的尝试。在刘禹锡看来,意境有两个层面:一层是作者要表现的诗情画意,他认为这就是“境”;另一层就是语象,即文字描写的形象,他认为这是“象”。这两个层次的关系是“境生于象外”,“境”在深层,人们不能见到,要通过语象的描写,在语象的浅层之外才能追寻到。司空图也是从实境与虚境的联系中来把握意境,“实境”是他的《诗品》中的一品:“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真是“语语如在目前”;那么虚境是什么呢?就是他认为“岂容易可谭哉”的“诗家之景”,即“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唐)司空图:《与极浦书》,见王大鹏等编选:《中国历代诗话选》,100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他认为意境就在实境与虚境的联系中,特别要于“象外”去寻找。

现当代学人利用唐代的“象外”说来解释意境,成为一种学术时尚,到处可见。较有代表性的是叶朗教授的解说:“到了唐代,在禅宗思想的推动下,‘意境’的理论就诞生了。什么是‘意境’呢?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这可以看做是对于‘意境’这个范畴最简明的规定。‘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境’当然也是‘象’,但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象’,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常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境’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只有这种‘象外之象’———‘境’,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气’)。”(叶朗:《说意境》,见《胸中之竹》,54~55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意境诞生于唐代,运用唐代的主要诗学观点“象外”说来解说意境,可能是诸说中理由最充分的。但是用“象外”说来解释“意境”也不是没有问题。关键之点是,“象外之象”并非抒情诗本身的某个成分,是一种艺术效应。既然是一种艺术效应,那么离开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所谓的“象外之象”就无从谈起。我们只能说“象外之象”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产物,所以如果要以“象外”说解说意境,就还需要读者接受角度的配合。

4.“生气远出”说

如我们在第二章范畴论所说,“气”的概念是先秦以来一个原始范畴。后人看到意境必须是生气灌注的,于是移“气”论来解释“意境”。司空图在《诗品·精神》中说:“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今人郭绍虞教授在《诗品集解》中说:“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迸露纸上……有生气而无死气,则自然精神。”意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气韵生动”,只有这样才能感染人。所以宗白华在引了蔡小石《拜石山房词》序所引别人的话“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胜,格胜也”之后说:

“‘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意思是说意境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生命力的活跃”(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美学散步》,63~6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从“气”和“生命力”的角度来解释意境,也还有一些论文,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但总的看这是解释意境的一个薄弱的环节,有待加深。当然,仅从这一角度解释意境又可能以偏赅全,所以又必须与别的角度的解释互相配合。

5.哲学意蕴说

中国先秦的“道”论,有深刻的学术影响。道家的“道”与后来佛教、禅宗结合影响尤其大。文学领域提出的“原道”主张,也根深蒂固。这样后人就又引“道”论来解释“意境”,力图说明意境中所谓“象外”、“意外”,其实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意味。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禅论诗,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意思也含有用他的“兴趣”说解释“意境”说的意思。现当代从这一角度着眼的论文还不是很多。其中叶朗教授的说法值得注意:

“‘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道’的体现。所谓‘意境’,就是在感性的(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这是‘意境’不同于一般艺术的特点。”他认为:“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规定性。”(叶朗:《说意境》,见《胸中之竹》,55~57页。)从这一角度解释意境,是基于意境必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那么这无穷的“意”是什么呢?在许多有意境的诗中,那“意”往往是形而上的哲学意蕴,所以从这一角度解释意境是合理的。但这种解释不能孤立进行,它必须与别的角度的解释相结合,才能揭示开意境的奥秘。

6.对话交流说

先秦的孟子开始提出“以意逆志”说,汉代的董仲舒提出“诗无达诂”说,到明代的钟惺提出“诗为活物”说,再到清初王夫之提出“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的理论,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思想趋于成熟。这些思想与西方现代的接受美学相结合,形成了解说意境的又一重要视角。如前所述,在一般学者眼中,意境的最本质的规定在于“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弦外之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那么这“象外”、“景外”、“弦外”、“味外”、“韵外”的东西,是独立于接受主体之外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还是在与接受者的对话交流中产生的?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这样,有的学者就转而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探讨意境的特征。如陶东风教授提出:“意境作为文艺作品的美感效应(而非作品的存在形态)是作品与接受者共同创建的,在接受过程也只能在接受过程中才能产生的,意境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定量,同一部作品见之于不同的接受主体其意境的形态或产生的方式、实现的程度都千差万别。”(陶东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118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文艺作品就其本身的存在方式而言无非是一些符号———‘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它自身无法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这就需要有主体的介入。没有接受主体的介入,‘言’不可能自动地产生‘言外之意’,‘象’也不可能固有‘象外之象’。”(同上书,20页。)应该说,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考察意境的特征,的确开辟了一个新局面,见解也很独到。

但是,第一,接受问题,不仅仅是涉及意境的生成,整个作品的审美效应都有待于文学的接受;第二,接受角度如不与别的角度相配合,也难于揭示意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梳理了六种主要的关于意境的解说,应该说这六说都言之有据、论之有理,但又都不能完整地把握住意境的审美本质,这就说明了意境作为抒情型作品的审美理想,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

我们必须以全面的流动的视点,才可能接近“意境”的丰富内涵。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意境问题研究者也不是完全从一个角度去把握的,例如宗白华教授说:“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见《美学散步》,63页。)这里是三个角度。在目前的意境研究中,这一观点仍然是最全面的。叶朗的研究主要涉及“象外之象”和“哲学意蕴”两个角度;蒲震元的研究主要涉及“情景交融”、“象外之象”和“气韵生动”三个角度;陶东风的研究涉及“象外之象”和“接受创建”两个角度。他们的探讨已经把研究推到了一定的深度。

(二)意境的美学内涵

那么,我们究竟应怎样来把握意境的美学内涵呢?这里我们根据古人的论述和今人的研究,加以吸收融合,认为意境是人的生命力开辟的、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这种诗意空间是在有读者参与下创造出来的;它是抒情型文学作品的审美理想。在这些观点中,我们想从“生命力”这一角度,提出我们的一点新看法。下面是对这个理论假设的分述:

1.意境必须是情景交融的产物

在抒情型文学中,其中必须有两个要素,这就是情与景以及这二者的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生成的基础。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清)王夫之著,夷之校点:《姜斋诗话》卷二,150页。)这话极为精当,意思是若要把诗的抒情推到极致,那么就要情景妙合无垠。这里有一个问题要加以说明。在意境的研究中,常有一些论者认为,情景交融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他们看来,情是主观的,景就是客观的。

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在“情景交融”这个命题中,情与景都是主观的,或者说都是“心理现实”。因为这里的“景”已经不是自然外在的“景”,是经过诗人“物以情观”后的“景”,已经是“胸中之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王国维把握到的真理性的认识。

“情景交融”构成艺术形象,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到意境之有无。如果离开情景交融来谈意境,就失去了艺术形象这个基础。在情景交融中,不论是以情为主,还是以景为主,一切都围绕着情的表现来展开描写,有时所写的景物,也只是情感化了的景物,不是外在的景物。情感的凝聚和流动是诗人内视点的作用。所谓内视点也就是精神视点,灵魂视点,即景物通过诗人内心的加工可以变形、变态,当然也可以不变态、变形,但都充溢着诗人的感情。据《漫叟诗话》说:杜甫的《曲江对酒》一诗中,原来有这样两句:“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后觉得不妥,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改了三个字,意境有很大改变。此诗是杜甫任左拾遗时所作,杜甫对当时的皇帝未能整顿好国家深感失望,所以他坐在江畔,一种寂寞无奈之感袭上心头,所以把诗中“桃花欲共杨花语”这种比较有喜气的句子,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这种带有颓丧感的诗句。景物都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调。

2.意境的诗意空间必须具有张力

仅有情景交融并不一定就有意境,还要看是否有一个辽阔的、不可穷尽的诗意空间,是否耐人寻味。所以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司空图强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王国维也说,词人如果要在意境上用力,就要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响”。也就是说,作者要运用自己的艺术手段,不是在艺术形象之内的狭隘的空间里,而是在形象之外的辽阔的诗意空间里去表现诗的意义,使诗的形象获得多义性,给人留下意义空白,等待读者去填充。例如,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不能说这首诗情与景不交融。诗中的“慈母”、“线”、“游子”、“衣”、“缝”等,都是被诗人的情感浸泡过的。诗的主旨也很动人。但我们很难说它有意境。这主要是诗意都在“象内”,并没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等,缺少诗外的可以令人展开想象的空间,没有那种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回旋往复的诗意的张力,所以是好诗,但未达到最高理想———意境的呈现。我们再来读一首李白的也是描写送别的诗,大家十分熟悉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同类推荐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热门推荐
  • 不分上下

    不分上下

    她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个抬不起头的人,别人可以骄傲的喊爸爸,她却只能卑微的企求那个男人出钱给妈妈治病!八岁那年,她眼睁睁的看着病重的母亲跪在豪宅外面渐渐失去生命,而里面的人无动于衷!十岁那年,她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告上法庭,一跃成为富家女!十五岁那年她终于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可是却被人抹杀了她最后的爱!生命终于只余下仇恨!她微笑着把她身边所谓的每一个亲人赶尽杀绝!这样冷血无情的她,二十岁终于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她习惯了做强者,可是突来的一场意外竟然让她回到一个未知的朝代!一个不受宠的公主,一场摆明的充满报复的联姻,弱小的公主被推上风尖的顶头、、、、、、、且看一个没有后台的女子如何在古代的强权制度的生存,如何重新开创属于她的天下!_________他从一出生见到的就是死人,他是在死人堆里长大的的,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浴血将军”!这个世上,没有谁是天生冷酷,如果他一睁眼看到的就是杀与被杀,那么就注定了他冷血的性格!他的心之所以还暖着,是因为他还活着!——司图凛他以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得到整个天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她!——赤月如果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东方静你给我听好了,有我在,你就别想统一四国,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东方蕾————————推荐妹妹的恶搞美男多多文,喜欢文的亲儿可以去看哦《一代奸妃》
  • 弃妇翻身记

    弃妇翻身记

    自老天开眼,落崖捡回一命之后,洛笙便失了争夺的心思,整日梦想着过安稳的日子。可偏偏老天在开了一次眼之后,又再次闭上了,大事小事纷至沓来。搞得她不胜其烦,“争什么?抢什么?护什么?若是没了命,即便是争上了,抢到了,护住了,那又如何?”女子满不在乎的扁扁嘴,哼哼的说道。对面的男子微微一笑,看着女子的眸中带着几分宠溺,“洛洛,你只需负责安稳,这些我来便好”。
  • 豪门冤家:傲娇千金斗纨绔

    豪门冤家:傲娇千金斗纨绔

    “相亲?”天鹅拍桌:“不去!”“不是相亲是订亲?!”天鹅掀桌,逃离。惹不起,躲得起,一双长腿跑得起!可是……她不是跑路吗?怎么还撞上了?跑路竟然演变成“投怀送抱”,尼玛她人品是有多差!“你被贴上我的标签,跑遍天下有何用?”他是名扬全球的浪荡纨绔子弟,美女趋之若鹜,何曾被人嫌弃过!“妖男你有本事放我走,分分钟帅男到手!”她是美艳不可方物的富家叛逆千金,撞上他真是走了霉运!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满苑百花只为君

    满苑百花只为君

    好不容易拐个金主,给姐长眠不起了!巴巴交个姐妹,偏偏到姐就是一只狐狸!人家穿越不是神宠就法器,给姐背后捅刀子了!偏偏到姐就是法力全无!你说这是命?姐姐我就偏偏不信命!涅磐重生,惩贱女,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小姐,诛邪魔,看姐如何玩转三界六道!
  • 极品小农场

    极品小农场

    喧嚣的城市,抛弃浮躁的立足之地,踏上异国他乡,做个悠哉小农民。喝啤酒,做小菜,吃牛羊烧烤,在小池塘养鱼,三五鱼虾,来一锅鲜美汤。春有百花姹紫嫣红,秋有明月皓皓长空,夏有绿荫凉风拂面,冬有白雪皑皑玉洁。于林间盖一小屋,陋室无名,无仙也灵,让灵魂自在飞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荒村煞灵

    荒村煞灵

    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编著的《荒村煞灵》讲述了:炎炎夏日,瑞秋带着自己的侄儿、侄女来到乡间别墅避暑,没想到美好的假期却在踏入别墅那一刻就阴云笼罩,令人心惊胆战。午夜命案恐怖发生,与此同时,侄子离奇失踪,而侄女又言辞闪烁——面对这一切,瑞秋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之中。但死神却没有远去,这仅仅才是开始。出现在螺旋楼梯上的电魅黑影,只在午夜三点敲响的钟声,接连发生的瓦件命案。案情扑朔迷离、复杂难辨,隐藏在黑暗迷雾之后的真凶到底是谁?是披着死神外衣的阴谋者,还是用人皮做伪装的魔鬼?《荒村煞灵》中午夜钟声,拉开死亡序幕。
  •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强,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图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什么事都做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应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