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500000039

第39章 楚策一(4)

有人对昭过说:“楚王太不懂得怎样争得好的声誉了。过去,韩国要求东周让工师藉做相国,东周没有答应;魏国也要求西周任命綦母恢为相国,西周也没有答应,这是什么原因呢?周君说:‘这是他们将我当作一个县吏来看待的表现呀。’现在楚国是拥有万乘之车的强国,楚王又是天下稍有的贤明的君主。假若张仪执意请求大王将您和陈轸赶走,而大王又答应了张仪的要求,其结果是,楚国就等于是让自己变得还不如东周了,而张仪则变得比韩、魏两国的国君还要尊贵呀。更何况张仪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替泰国立下汗马功劳,却又想从魏国那里获取好处。假如他们想要帮助魏国攻打其他诸侯的话,必将会向南去攻打楚国。而想要攻打,就需要制定一些列可行的策略,对外要让对方和其盟国断交,对内则要用计将对方的谋臣铲除。陈轸是夏地人,他对韩、赵、魏三国的政事非常精通,假如将他赶走的话,那楚国就没有谋臣了。现在您操控着楚国的民众,一旦把您也赶走的话,那就没有人可以治理好楚国的民众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内攻的战术呀,然而楚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您为什么不推荐我去拜见楚王呢,我可以让楚、齐两国不至于绝交;只要楚、齐两国不绝交,张仪得知这个消息,就会故意拖延时间,不将鄢郢和汉中交出。这样一来,昭雎答应秦国的会将郢、汉中归还于楚国的话,楚王便不会相信了,而大王也就不会再重用昭雎了。”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原文]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①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②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如华不足知之矣。”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③决腹,壹暝④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⑤,鹿裘⑥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⑦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揜方城之外⑧,四封⑨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⑩,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注释]

①莫敖子华:楚国的大臣。莫敖,官职名。②不谷:古时君王对自己的谦称。⑧脰:脖子,颈。④暝:闭眼。⑤缁:黑色。帛:丝织物的总称。⑥鹿裘:鹿皮衣。⑦财:通“才”。⑧恢:扩大。揜(yǎn):通“掩”,覆取。⑨封:境。⑩乡:通“向”,即往、进。食田:赐田,封田。畛(zhěn):古代计算田地的单位,千亩为一畛。

[译文]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王文王到我这一代为止,是否有不追求爵位,不计较俸禄,而只是忧虑国家社稷的大臣吗?” 莫敖子华说:“像我这样的人还不能知道此事。”威王说:“我要不从你这得知的话,我就无从得知了。”子华回答说:“大王您问的究竟是哪类人呢?他们之中有十分清廉的官员,不求富贵,而担忧国家社稷的;有为了为了爵位显赫,增加俸禄,而担心国家社稷的;有愿意砍头剖腹,视死如归,不考虑个人的利益,而只为国家社稷的;有身体疲惫,苦其心志,而为国家社稷忧心的;还有不追求爵位,不计较俸禄,而为国家社稷忧虑的。”

楚威王说:“您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谁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令尹子文,上朝时,穿着黑色的绸衣,在家时,就穿鹿皮缝制的粗衣;天不亮就站在宫门口等候朝见,天黑才回家吃饭;家里穷得朝不保夕,连一个月的余粮也没有存下。所以,为官清廉,不求富贵,而忧虑国家的,令尹子文正是这样的人。

“从前,楚国的叶公子高,出身微贱,其貌不扬,后来其才干被柱国发现;他平定了白公胜挑起的内乱,稳定了楚国的局势;扩大了先君的领土,收复了方城以北的土地,四境诸侯都不敢前来侵犯,使楚王的名声在诸侯中没有受到损伤。在这个时候,天下诸侯没有谁敢率兵南下攻打楚国,楚王封给叶公子高的封地,田地高达六十万亩。所以,我说的有为了为了爵位显赫,增加俸禄,而担心国家社稷的,叶公子高正是这样的人。

[原文]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①。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②:‘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③!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④!’故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⑤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谿,蹠⑥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瘨而殚闷,旄⑦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棼冒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盩棼冒勃苏。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

[注释]

①吴与楚战于柏举: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问与楚国在柏举交战,楚军被打得大败,吴军攻占郢都,楚昭王逃走。②莫敖大心:即沈尹戍,又称左司马戌。大息:即太息,长叹。③嗟乎子乎:犹言“嗟乎嵫(zī孜)乎”,忧叹声,相当于“唉”。子,通“嗞”。④扑:倒,犹言打倒。捽(zuó昨):揪,犹言捉住。与:敌,相当。庶几:犹言差不多。⑤棼冒勃苏:即申包胥。棼冒,姓氏;勃苏,人名。⑥蹠:脚掌。⑦旄:丧失知觉。

[译文]

“过去,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双方对垒,士卒已经短兵相接。莫敖大心抚摸着给他驾车士兵的手,回头长叹一声说:‘唉,楚国灭亡的日子不远了!我准备深入吴国军队,如果能打倒一个,或者捉住一个,就和大心我的命相抵了,如果楚国人都能这样,国家或许还有希望!’所以说那些愿意砍头剖腹,视死如归,不考虑个人的利益,而只为国家社稷的,莫敖大心正是这样。

“过去,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军连续攻打了三次,就攻入了楚国的都城,楚王逃走了,大夫们也都跟随而去,百姓流离失所,棼冒勃苏说:‘假如我身披战甲,手执锐利的武器,与强敌交战而死去,那这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兵卒,不如向其他诸侯奔走求救。’于是棼冒勃苏就背着干粮秘密出发了,翻越险峻的高山,跋涉急湍的溪谷,脚掌都磨烂了,膝盖也磨破了,走了七天终于到达秦王的宫殿,惦着脚跟翘首以盼,希望得到秦王的援助,而且日夜哭泣,希望得到秦王的同情,七天了也没有人替他禀告秦王,他滴水未进,头昏眼花,最终晕倒了,人事不知。秦王听说后才赶紧跑过来,连帽子和衣带都没有系,左手扶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这样勃苏才苏醒了过来,秦王亲自问他:‘你是什么人?’勃苏答道:‘我不是别人,正是楚王差遣而来请求救援,而刚刚犯了罪的使者苏冒勃苏。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国攻打了我们三次,就攻入了楚都郢,国君逃亡在外,大夫们也都跟随左右,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楚王特差遣我来向秦王您报告楚国的危险境遇,并且请求您能够救援楚国。’秦王回头看了看他,让他起来,棼冒勃苏还是不起。秦王说:‘我曾听说,拥有万乘战车的大王,如果得罪了志士,社稷就会有危机,现在棼冒勃苏就是这样的志士啊。’

[原文]

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属之子蒲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

[译文]

于是秦王就派出战车千辆,士兵万名,交给子蒲和子虎指挥,出了关塞向东进兵,在浊水与吴国人交战,并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也听说他们也在遂浦交上了手,所以说身体疲惫,苦其心志,而为国家社稷忧心的人,棼冒勃苏正是这样。

[原文]

“吴与楚战于柏举,五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结斗于宫唐之上①,舍斗奔郢曰:‘若有孤②,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③,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比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圭,田六百畛。蒙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患无君乎④?’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胄⑤。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谷是也。”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耶?”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⑥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华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⑦。’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注释]

①蒙谷:楚国将领。结斗:犹言交战。②蒙谷认为楚昭王逃亡在外,生死不知,所以说“若有孤”。③大宫:指楚王宫:一说,指太庙。离次之典:指记载楚国法律的典籍。④余岂患无君乎:我难道忧虑没有君主吗。⑤磨山:山名。无胄:犹言子孙没有显要地位的人。⑥冯:通“凭”,指凭借。⑦抉拾:古时射箭的工具。

[译文]

“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经过五次战斗,就攻入了楚国的都城,楚王逃走了,大夫们也都跟随而去,百姓流离失所。蒙谷在宫唐这个地方与吴军交战,他临阵脱逃奔回郢都说:‘如果还有嗣君,楚国的社稷就还能有生存下来的希望!’于是就来到楚王的宫殿,背上楚国的法律典籍顺江飘浮而下,逃往云梦泽中。楚昭王返回郢都,百官无法可依,百姓也困惑混乱;蒙谷献出法律典籍,百官有法可循,百姓得到了很好地治理。相较一下蒙谷的功劳,可以于保全国家政权想比,楚王封他执珪的爵位,赏赐土地六十万亩。蒙谷很生气地说:‘我不只是大王的臣子,也是国家的臣子,只要国家平安无事,我难道忧虑国家没有君主吗?’于是他就隐居到磨山之中,至今他的后代子孙没有做大官的人。所以说不追求爵位,不计较俸禄,而为国家社稷忧虑的人,蒙谷正是这样。”

楚王于是就叹息说:“这些都是古人,现在的人哪里还会有这样的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以前先君楚灵王喜欢腰细的人,于是楚国人就开始节食,以致身体弱得要扶着东西才能站稳行走。吃东西是人原始的欲望,但是他们却忍着饥饿不吃东西,死亡是人所厌恶的,可是人们却不想办法逃避。我还听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君喜欢射箭的话,这个国家的大臣们也会努力学习射箭。’大王您现在只是不喜欢贤士罢了,假如大王您真的喜欢贤士的话,上述这五种贤士,都可以招来为您所用。”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云之莲

    天云之莲

    从出生就被无视的存在,因为机缘穿越到了未知的国度,额生妖异红莲胎记隐藏的是怎样的身世?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她又应当如何抉择?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从此君王不翻牌

    从此君王不翻牌

    这世上的很多人与生俱来就有着某种特殊的才华跟天赋,这小叫化子也有,她似乎是天生的乞丐,换上华服也成不了娘娘。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乞丐,也要做乞丐中的大BOSS。从乞丐混成皇妃,又从皇妃沦为乞丐,兜转一圈,才发现,什么都比不得“自在”二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狐狸相公买一送一

    狐狸相公买一送一

    幼时无意救下收做跟班的小狐狸消失这么多年居然变成了华丽丽的美男一只,还一见面就吵着要负责?有没有搞错,吃亏的那个是她好不好,不但渡了龙息,还丢了初吻,要知道那初吻可是留给心爱夫君的。不过看在此狐容颜倾城,美艳不可方物的份上,姑且收在身边备用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人人都能拥有自控力! 也许你有以下问题: 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但效率很低;网游控或微博控;一网购就Hold不住;月光一族;购物狂、信用卡“负翁”;怯尝怕生;异性恐惧症;戒不了烟、减不了肥…… 那表示,你正在失控! 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 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自己。
  • 全能王妃超凶哒

    全能王妃超凶哒

    那夜,她以女汉子的姿态虐他:“废话那么多,不会是有问题吧?”有木有问题验过才知道!隔日,某女只能扶墙而出。再横观某人,分明一副精神抖擞嗨死了的表情!继母狠毒,姐妹无良,未婚夫恨不得她早死早超生。为了不让他们太无聊,她决定好好活着!结果一不小心惹了一个闷骚腹黑的男人,宠她上天,粘她入地…
  • 人一生要注意的365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365个健康细节

    养生有方法,保健讲原则;长寿不神秘,九成靠自己,善待自己,生命不打折;关注健康,为寿命加分;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岁以前没有病,八十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