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000000018

第18章 刘宗周哲学的概括:《人谱》(3)

在这里,刘宗周引入了一个表达“过”的新概念———恶。对于过与恶的本质性的差别,从刘宗周对诸恶的定名,如上表所反映出的诸如“微过成过曰微恶”上看,表达现实化过程的“成”字被强调。这表明,在刘宗周思想中,过只是用于人们落实工夫的虚设的靶的,而非现实性的存在,一旦当它由潜在的转成现实的,则过便不复是过,而是恶了。过与恶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存在方式上的差别。然而问题的重要处在于刘宗周并非因为过不是现实的,便轻视它的存在,而是正相反,他将工夫恰恰落实于这种潜在性的过的改正上。由此可见,刘宗周提出改过思想,根本性的目的不是针对着现实性的过失,而在于精神中培养起克念改过的意识,这一点复与前文所述的罪感意识的培养的趋向相印证与相吻合。而单就这一意识的着力培养看,我们不能不认为,《人谱》已超出了道德实践的伦理学论域,表现出了准宗教的色彩。

相对于过而言,刘宗周对恶表示出明显的痛恨,这可以见之于他对诸恶的隐喻性表达,即祟、妖、戾、兽、贼这样的称呼。有意思的是,从这些隐喻性的表达上,似乎反映出,在刘宗周思想中,现实性的恶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别的,像丛恶,他以贼喻之,而大恶,他便以兽喻之,贼与兽当然是有区别的,祟、妖、戾亦复如此。然而这种差别,刘宗周在讨论过的时候,却没有明显体现出来。

必须指出的是,刘宗周固然对恶表示出明显的痛恨,但这种痛恨的强烈性终究没有使刘宗周失去对人的本质是善的确认。因而他在讲明诸恶后,随即强调:“人虽犯极恶大罪,其良心仍是不泯,依然与圣人一样,只为习染所引坏了事。若才提起此心,耿耿小明,火然泉达,满盘已是圣人。”

这便非常明确也非常重要地表明,刘宗周固然强调改过,但依旧确信人的良心的存在,人的拯救仰赖于自我的觉醒,他的立场仍是儒家的立场。

除上述以外,刘宗周关于过错分类的另一个特点是全方位地为个体行为制定了伦理规范。由于“丛过”是“坐前微、隐、显、大四过来”,是全部失范的个体行为的集中反映,故在此我们便着重以“丛过”为对象来加以讨论。丛过所列共百项,按照刘宗周的说法,这仍只是“各以其类相从,略以百为则”而已,远非个体具体行为中的全部过错。刘宗周列举整个丛过的方式,是“先之以慎独一关,而纲纪之以色、食、财、气,终之以学”。

如果以今天习惯的用语来大而分之,丛过可以划为无意识行为与有意识行为两类。像列于丛过前面的“游梦、戏动、谩语、嫌疑”

可以看作是无意识行为的典型例子,而有些行为则可看作是无意识行为的变种,像“无故拔一草折一木、呵风怨雨”等。在有意识行为中,刘宗周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来归类的,一个是个体性的行为,另一个是发生于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在个体性的行为中,刘宗周主要按照人的生理需要与精神需要来举例,前者如“好闲、蚤眠宴起、暑月袒”等,后者如“轻刻诗文、假道学”等。比较起来,对于发生于交往过程中的过失,刘宗周举得比较多,几乎涵盖了整个日常生活。

在行为研究的许多问题中,分析行为是属于自发的还是习得的,是非常重要的。据前文所引述的“人虽犯极恶大罪,其良心仍是不泯,依然与圣人一样,只为习染所引坏了事”的说法,刘宗周是主张习得的,但他并没有就此作任何论证,这显然是因为在他的观念体系中,心性本善是一条公理。

刘宗周通过对身心行为过失的归类来确定伦理规范,从形式上看,是近似于感性化或者是教义化的。换言之,刘宗周提供的似乎只是一种常识性的道德准则,不足以构成一种独立的道德哲学。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刘宗周的工作是在接受儒家传统的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按照这个传统,人的身心行为的正当性决不诉诸任何外在的目的,而是基于心性本体的德性,以及由这种德性所决定了的义务,这是儒家义务论的道德哲学的标志,而且这种正当性或德性被认为是可以直觉地认识的。如果西季威克关于伦理学上的哲学义务论直觉主义的分析我们能够认同,那么便应当承认儒家传统的道德哲学对于道德实践中的行为正当性确定是欠明确的,明代阳明心学后来的分化,其根本的原因也就在此。

(第四节 改过的方法

刘宗周在细述人的过错的层层显现的过程中,改过的方法已相应地表现了出来。像微过,因“妄”无可名状,所以改过的方法只能是培养与确立起一种罪感意识,时时警惕,慎独而保其天真。至隐过,虽显现于七情之动,或溢,或纵,但它仍是“坐前微过来”,“微过之真面目于此斯见”,故改过的方法就“须将微过先行消煞一下,然后可议及此耳”。对这一基本方法,刘宗周附在《人谱》后的《改过说一》中有很明确的阐述,他论微过:

其造端甚微,去无过之地所争不能毫厘,而其究甚大。譬之木,自本而根、而干、而标;水,自源而后及于流,盈科放海。

故曰:“涓涓不息,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寻斧柯。”是以君子慎防其微也。防微,则时时知过,时时改过。俄而授之隐过矣,当念过,便从当念改。又授之显过矣,当身过,便从当身改。又授之大过矣,当境过,当境改。又授之丛过矣,随事过,随事改。

改之则复以无过,可喜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然而我们不难注意到,刘宗周的这一基本方法的核心并不是提出改过的具体方法,而是弄清楚过错产生和扩大的过程。换言之,在刘宗周思想中,过错的层层梳理与指认,实际上便是过错的改正,知过即是改过。

显然,刘宗周在此一方面无疑是继承和肯定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他和庞迪我在改过具体方法上的相似性。对于知过即是改过,刘宗周在附于《人谱》后面的《改过说三》中,所着力论述的便是这一思想。针对“知过非难,改过为难”的观点,刘宗周强调:“知行只是一事。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终。知者行之审,行者知之实。故言知则不必言行,言行亦不必言知。”不过,知与行虽只是改过这一践履工夫的始终之分,但刘宗周以为,“知为要”。刘宗周改过思想的核心不在正面陈述改过的理论,而是在对过错作细分缕析,认识上的根源恐也就在于此。

刘宗周申述了他对知的看法。他指出:“知有真知,有尝知”。

所谓真知,乃本心之知,刘宗周举了颜回的例子:“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有未尝复行之行,而后成未尝不知之知”。因此,本心之知,就是贯彻于行之中的知,知与行不相分离,“即知即行”。所谓尝知,乃是“习心之知,先知后行”,知与行是分离的,常人的知便属于此类。在功能上,真知与尝知也是不同的,“真知如明镜当悬,一彻永彻;尝知如电光石火,转眼即除”。但是刘宗周并不否定尝知的价值,他认为:“学者由尝知而进于真知,所以有致知之法”。在此,改过之法实际上被转换成了致知之法。而对于致知之法,刘宗周认为:“《大学》言致知在格物,正言非徒知之,实允蹈之也”。也就是说,致知之法就在于践履,就在于行。本来真知(改过)就是贯彻了行的知,而结果致知之法(改过之法)也就是要落实行,刘宗周似乎于理论上陷入了同语反复。

但实际上我们不可作如是理解。对于践履的工夫,虽然刘宗周贯彻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这诸多的方面,但这诸多的方面都是由诚意正心而生发。这样,致知之法固然不徒在知,而实在行,但此行主要不是指在实际的行为层面上展开,而首先是在心性的层面上进行。因此在真知的内涵中所包含着的行,实质上仅是心性的自明过程,刘宗周在《人谱》所附《改过说二》中所论述的便是这一点。他说:

人心自真而之妄,非有妄也,但自明而之暗耳。暗则成妄,如魑魅不能昼见。然人无有过而不自知者,其为本体之明固未常息也……故就明中用个提醒法,立地与之扩充去,得力仍在明中也。乃夫子则曰:“内自讼”,一似十分用力,然正谓两造当庭,抵死仇对,止求个十分明白。才明白,便无事也。

由此可见,刘宗周改过的着力处仍是在心性上下工夫。在上一章中,我们曾指出,儒家的理性运思,是致力于弄清楚人的意识的生发,与天主教伦理学的理性运思着重于作为人的意识的对象化而存在着的事物的分析很不相同,在这里便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正因为刘宗周将知过的过程归向内省的过程,因此他才会重新启用他的“讼过法”,即“静坐法”。

对于静坐法,刘宗周曾加以废弃,原因是有人批评“此说近禅者”。然而他认为改过的关键是自明心性,那么静坐法便不失是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当然将静坐区别于禅坐是理论上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区别上,刘宗周认同于高攀龙的见解。刘宗周称: “近高忠宪有《静坐说》二通。其一是撒手悬崖伎俩,其一是小心著地伎俩,而公终以后说为正。”

显然,前者是禅坐,后者是儒者之省察。刘宗周强调,静坐决非一无事事,而是藉改过而祛妄还真的小心著地工夫。以冥想的方法来省察己过、涵养心性,这是宋儒以来即被强化了的修身方式。

明代加以沿袭,但静坐法始终没能很好地与禅坐相区别,故而王阳明后来也提出以致良知、事上磨练来取代原来提倡的静坐。刘宗周弃而复用,并且将静坐限定为一种改过自省方式,无疑是将阳明学在工夫上推进得更为笃实。

但是刘宗周关于静坐过程的描述,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意义尚不仅于此。此不妨先全文引述他的《人谱·讼过法》:

一炷香,一盂水,置之净几,布一蒲团座子于下。方会平旦以后,一躬就坐,交趺齐手,屏息正容,正俨威间,鉴临有赫,呈我宿疚,炳如也。乃进而敕之曰:“尔固俨然人耳,一朝趺足,乃兽乃禽,种种堕落,嗟何及矣!”应曰:“唯唯。”复出十目十手,共指共视,皆作如是言。应曰:“唯唯。”于是,方寸兀兀,痛汗微星,赤光发颊,若身亲三木者已。乃跃然而奋曰:“是予之罪也夫!”则又敕之曰:“莫得姑且供认。”又应曰:

“否否。”顷之,一线清明之气徐徐来,若向太虚然,此心便与太虚同体。乃知从前都是妄缘,妄则非真。一真,自若湛湛澄澄,迎之无来,随之无去,却是本来真面目也。此时正好与之葆任。忽有一尘起,辄吹落。又葆任一回。忽有一尖起,辄吹落。如此数番,勿忘、勿助、勿问效验如何。一霍间,整身而起,闭合终日。

显然,刘宗周不只是抽象地介绍静坐法,而是融入了他自己的体会。在这个形象的体会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是自省过程中,似乎存在着一个超越于自省者之上的启示者,即那个“鉴临有赫,呈我宿疚”,与自省者进行对话的存在者。

对此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表明刘宗周的改过思想在最后的方式上趋近晚明传入中国的天主教,冥想自省虽然是入手处,但最终的觉醒有赖于外在的启示。二是根据刘宗周所讲的“乃知从前都是妄缘,妄则非真”,以及宋儒以来着力强调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的理论,认为妄与真不是两相存在的实体,而只是同一实体不同的存在状态。那个在人自省时呈现出来并相规劝的存在者并不是超越于我之外的存在,而只是与陷入“妄缘”中的我相区别的真正的我。

果是,刘宗周显然当是坚持着儒家的立场,以为人始终是拯救自己的主人。笔者取后一种理解。

其二是自省过程具有完整的神秘主义发展阶段。所谓神秘主义不是诸如预感、直觉、洞察、先知以及超感官感觉等模糊的、不可思议的或“异常”的感受,也不是以显著情绪或入迷为主要特征的宗教感受,诸如皈依的兴奋、灵语的激情以及虔诚的热忱,而只是一种统一的感受,这种统一的感受,用儒家的语言,便是“天地与我同心,万物与我同体”,也就是刘宗周所讲的“此心便与太虚同体”。在儒家思想史上,这种统一感的获得是笼统地以尽心知性来表达的。或许在一个具体的哲学家那里,如孟子,这个过程是非常真实的,但由于它的不可言说性,阻碍了这一过程为一般人所接受。

而刘宗周改过思想的贡献恰在于在他的静坐法中,将这一过程明确地划分出了三个阶段:净化(“一躬就坐,交趺齐手,屏息正容”,“一尘起,辄吹落”即是其写照,其特征是痛苦的,故有“方寸兀兀,痛汗微星,赤光发颊”之感,但同时又是具有成就感的,所谓“跃然而奋”即是)、启发(如“鉴临有赫,呈我宿疚,炳如也”的感受,以及妄我与真我的对话)和最后的统一(“一线清明之气徐徐来,若向太虚然,此心便与太虚同体”),使得儒家传统的明心修性过程似一条非常真实、非常清晰的途径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循此而行。对此,刘宗周是非常自觉的。他在《讼过法》后补充讲:“陆子曰:‘涵养是主人翁,省察是奴婢。’今为钝根设法,请先为其奴者得讼过法。”而且,刘宗周更进而强调,“此外亦别无所谓涵养一门矣”,彻底堵死了心学逃禅的可能。

至此,刘宗周的改过思想得以全面呈现。由这种呈现,我们看到,刘宗周虽然在根本的立场上始终坚持着儒家的传统,但思想的关注点是与前贤大相异趣的。作为宋明儒学的殿军,人的过错的分析、通过改过来重建道德生活成为刘宗周哲学的精神所在。现实中的人的过错的普遍存在,这是儒家从不回避的事实。儒家道德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理论“克己复礼”,完整地从外在的规范(复礼)到内在的要求(克己)建立起了明确的价值系统与操作方式。但是,由于儒家哲学偏重于心性之体本善的立场,强调人于现实中完善心性本体,同时由于“礼”因时代的变迁而容易失去其作为行为规范的有效性,儒家自身的发展便不免容易导引出实践中的相对主义。

因此,刘宗周依据人的心性行为的自然展开,来全面反省人在这一展开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产生过错的可能性,实是为现实的道德生活预设了一整套警戒线。

毫无疑问,如果只是着眼于这套警戒线本身而论,刘宗周关于人的过错的层层展示在性质上与普通族谱中的训条无异,尽管《人谱》中的呈现更具系统化。《人谱》的改过思想,真正的精神之处尚不在于人的过错的单纯排列,而是在于过错排列的形式后面隐含着一个行为归因理论。我们在《人谱》中所看到的人的过错排列,是从一点不可言状的“微过”发展到众多清晰明白的“丛过”,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首先是细碎的“丛过”。而刘宗周的陈述,恰在于指出这如此多而碎的过错是可以层层上推,直至最初的源头。

因此,行为归因理论致使刘宗周的改过思想并不等同于普通训条而停留在只是指导人的行为操作,而是力主于精神上培养起罪感意识。

与此相应,刘宗周提出的改过方法,实质上也是分别针对着两个层次的。

当然,刘宗周将自己思想的着力点选在人的过错的分析与改正上,并不是一个随意性的选择,而是面对晚明时期作为中国社会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所出现的内在裂变,以及与这种裂变交相辉映着的化外思潮———佛、道、耶———的冲击而作出的回应。只是对于儒家思想史的演进来说,凡足以构成为思想史上真正有意义的创造,必非简单重弹老调———这个老调不仅是指儒学传统所既有的思想,也包括对儒学提出挑战的异质思想———之所能,而务须在继承既有思想传统与相反思想的全部资源的基础上续谱新曲。从上文的讨论看,刘宗周做到了这一点。儒学的正本清源,以及邪学的拒斥,固然是刘宗周提出改过思想的直接目的,但改过思想则因其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对异质思想的消化,以道德实践方式的有效落实为处于裂变中的晚明道德哲学作了结,并从而成为儒学的新内容。

同类推荐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热门推荐
  • 便衣警察

    便衣警察

    这是一个年轻警察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曲美好爱情的颂歌。故事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前的一九七六年。经群众举报,南州市公安局逮捕了一个名叫徐邦呈的台湾特务。当时没有弄清楚特务潜入南州市来的目的,在军代表甘副局长的诱供下,徐邦呈谎称他要在边境接应一支敌人的小分队入境,目的是破坏大陆的批林批孔运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金陵爵

    金陵爵

    蔷薇花已开,可待美人折?琼楼玉宇,我看见烟雨迷离中的南国楼台几万重。子夜吴歌,我听见谁在吟唱为这随风而逝的爱情。青春与美貌在深宫禁苑里被默默祭奠,权力与欲望在爱恨纠葛中正熊熊燃烧。王谢士族,胡马铁骑。生逢乱世,南北分庭。英雄辈出的华丽时代,谁可定鼎天下?
  •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是各来去无踪、潇洒浪荡的“大盗”,为人侠义、忠诚。风四娘告诉他,武林中人人窥伺的神秘宝物割鹿刀进入中原,一时江湖上烽烟四起,萧十一郎屡屡被人嫁祸,深深卷入这场风波,但也由此结识了武林第一美女、世家公子连城璧的妻子沈璧君,从此萧,沈,连三人开始了恩怨纠缠的一生……
  •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未婚先孕,火台高架。一朝睁眼,江卿月懵了,五花大绑是几个意思?好歹老天爷怜悯,没有让她一穿越就死翘翘,独自撑着小蛮腰走进了山沟里。家里不容,村人不喜。穿越前万人追捧香饽饽,穿越后世人唾弃避瘟神。艾玛,这落差难以想象!啃草根,偷红薯,暗敛锋芒养身子。采百草,集雨露,一朝出世潋芳华。世人道:百花楼里莺燕语,千金坊里千金方,万亿金子都不换,只问一声老板娘。一双活色生香的手,一颗睿智勇敢的心,在这乱世里卷起阵阵风尘,仅为护自己与娃儿周全。小日子倒是舒坦了,这攀上来认亲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还有那自称是娃儿爹的男人。--一身白衣倜傥的男子坐在紫檀木雕的椅子里手上拿着一根如意腰带含笑看着她:“凤娘若是对我没有意思,这等贴身之物又如何会日日夜夜的揣在怀中?”江卿月默,她根本就不知道这腰带是这个祸害的,要知道,早八百年一把火烧没了才好。“现如今,本人就在眼前,凤娘却能如此按捺得住,唉,不知道是不是借物思人久了连真人都辨不出来了……”江卿月太阳穴跳了跳。“娘亲!”一对粉雕玉琢的娃娃走了出来,小女娃眨巴着眼睛,看了看男人,又回过头去看了看自家哥哥,“咦,为什么大美人跟哥哥长得这么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魏野仙踪

    魏野仙踪

    白天在衙门里坐冷板凳,向人陪笑脸混日子,夜里却带着全部家当逛荒坟进老宅,收妖赚外快。穿越而来的魏野就这样冷眼旁观着天下风云,亲身目睹一个庞大帝国的渐次动荡。没有扶保汉室之志,只打算捞一笔横财就飘然而去的他,仗着一部道书残卷通吃黑白,却一不留神撞上了历史长河的分水闸……在星海般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低头翻看着道书,剑尖刻写着符篆,靠着一身并不高深莫测的道术,莽莽撞撞地造访那些未知的地方。魏野,失业的冷门科目砖家,未受天箓的汉末野仙,就这样毫无芥蒂、心情愉快地开始探索这个充满无尽趣味的世界。仙家云踪遍大千,只要不摆出什么高冷装逼范,那绝对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