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09

第9章 数词篇

(第一节)数词篇

1.一(One)“一”在《百词表》中居11位。

一:《尔雅·释诂上》:“一,数之始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引《风俗通》:“夫数一为特、侯、隻。”“一”数词,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数量。在《后汉书》中“一”大多作定语,也作状语、谓语和宾语。“一”作定语时,可以表示数目,如例(1);也可不表具体数目,而是“全体、整个”的意思,如例(2)。

(1) 初,武母产武而并产一蛇,送之林中。(《窦何列传》)

(2) 时上邽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李陈庞陈桥列传》)

“一”可以跟其它数词组合在一起使用。

(3) 固所著章、表、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凡十一篇。(《李杜列传》)

(4) 安帝即位,以定策封龙乡侯,食邑千一百户。(《邓张徐张胡列传》)

例(3)“一”跟数词“十”连用,“一”表示个位数,例(4)“一”表示百位数。“一”还可以和量词一起组成数量结构,作定语。

(5)辛未,白气如一匹练,冲北斗第四星。(《天文志》)

《后汉书》中“一”作定语时有3例用于谓词性成分前,这时该谓词性成分表示指称意义,即谓词性成分表示体词性成分的意义,“一”仍作定语。

(6) 报书云:“如此,仆亦无一可邪?”(《朱乐何列传》)

(7)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列女传》)

(8) 愿泛问百僚,核其名行,有一不合,则臣为欺国。(《郎襄楷列传》)

例(6)“可”表示可肯定的地方,例(7)“可”表示可行的方法,例(8)“不合”表示不合的名行。

“一”可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

(9) 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冯岑贾列传》)

“一”可用作谓语。下例(10)作谓语表判断,例(11)表示“同一”的意思,例(12)为使动用法,使成为同一。

(10)其众虽多,不能为害。一也。(《郑孔荀列传》)

(11) 管视好偏,群言难一。(《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12) 进赴之宜,权时之策,将军一之,出郊之事,不复内御。(《张法滕冯度杨列传》)

“一”还可以用于动词或介词后作宾语,《后汉书》中“一”作宾语用例极少。

(13) 昔在圣帝,舞四夷之乐;今之所上,庶备其一。(《南蛮西南夷列传》)

(14) 以一奉百,孰能供之!(《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上述均为“一”是基数词的例子,在《后汉书》中“一”也可作序数词,多用于表示顺序的“十一月”、“十一年”,或是用来罗列事物,例如:

(15)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帝纪》)

-16

建武六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其一曰显文德,二曰褒武烈,三曰修旧功,四曰招俊杰,五曰明好恶,六曰简法令,七曰差秩禄,八曰抚边境。(《桓谭冯衍列传》)

壹:《说文·壹部》:“壹,专一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壹,假借为一。”《周礼·春官·典命》“其士壹命”孙诒让正义:“大戴礼记朝事篇壹作一。案:壹、一古今字。”“壹”在《后汉书》中共25例,其中14例为人名用字,余11例与“一”相关,除1例“壹”为状语外,皆用作谓语。

(17) 壹天下之众异,齐品类之万殊。(《崔骃列传》)

(18) 陛下深宜割塞近习豫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事,公卿大官,五日壹朝,简练清高,斥黜佞邪。(《陈王列传》)

从语义上看,“壹”与“一”同。比较而言,《后汉书》中“一”的使用频率远远占优势,具体“一”主要用作定语,表示数目,而“壹”则更多用作动词。

专:《广韵·仙韵》:“专,单也。”《管子·兵法》“一气专定则傍通而不疑”集校引丁士涵云:“专、一同义。”在《后汉书》中“专”有“专一”的意思,如下例(19),也可表示“单独”,如例(20)。

(19)清净无欲,专心经书,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儒林列传》)

(20) 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耿弇列传》)

只(隻):《广韵·昔韵》:“只,一也。”《后汉书》中仅有1例,表示“单一”的意思,下例(21)“只偶”犹“奇偶”。

(21)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桓谭冯衍列传》)

独:《广韵·屋韵》:“独,单独。”《孙子兵法·兵势》“凡治众如治寡”张预注:“一人曰独。”“独”在《后汉书》中大部分表示“单独、独自”的意思。

(22)宏不能独立,遂俱就征,下廷尉。(《陈王列传》)

孤:《说文·子部》:“孤,无父也。”段注:“凡单独皆曰孤。”《广雅·释诂三》:“孤,独也。”《后汉书》多“孤特”、“孤微”连用,表示“孤单、孤立”的意思。

(23) 是以单于孤特,鼠窜远藏。(《西域传》)

特:《仪礼·士昏礼》“其实特豚”郑玄注:“特,犹一也。”《广雅·释诂三》:“特,独也。”在《后汉书》中“特”可指“独”,有12例。

(24) 感鸾鹥之特栖兮,悲淑人之稀合。(《张衡列传》)

介:《集韵·黠韵》:“介,特也。”《方言》第六:“介,特也。物无耦曰特,兽无耦曰介。”在《后汉书》中“介”可指“单独、一个”的意思,有15例,多“一介”、“介特”连用,下例中“孤”、“介”呼应。

(25)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张衡列传》)

正:《广韵·清韵》:“正,朔。”《集韵·清韵》:“正,岁之首月。”“正”有“一”、“始”的意思,《后汉书》中多用作“正月”,表示“第一个月”。

(26)五年春正月癸巳,车驾还宫。(《光武帝纪》)

元:《说文·一部》:“元,始也。”表头的“元”虚化后就表示“开头、第一”了,在《后汉书》中“元”用来表时间,用于“年”和“日”上。

(27)章和元年春三月,护羌校尉傅育追击叛羌,战殁。(《肃宗孝章帝纪》)

长:《说文·长部》:“长,久远也。”段注:“长,引申为滋长、长幼之长。”“长”有“第一”的意思,《后汉书》中有15例,多用为“长子”、“长女”、“长幼”。

(28)汤长子成,左中郎将。(《袁张韩周列传》)匹:《说文·匸部》段注:“凡言匹夫、匹妇者,于一两成匹取意。”《玉篇·匸部》:“匹,一马也。”《后汉书》中有14例“匹”表示“一”的意思,多“匹马”、“匹庶”、“匹夫”、“匹妇”搭配。

(29)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况乃群辈咨怨,能无感乎!(《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单:《集韵·寒韵》:“单,只(隻)也。”“单”在《后汉书》中表示“单一、单独”有15例。

(30)乃遂单车到官,称疾不视事,三年不行县。(《崔骃列传》)

伯:《说文·人部》:“伯,长也。”《后汉书》中“伯”多为人名用字,表示“长”仅有1例。

(31)商卒,子演嗣,永元十四年,坐以兄伯为外孙阴皇后巫蛊事,免为庶人。(《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以上“专、只(隻)、独、特、孤、介、正、元、长、匹、单、伯”,这些词均与“一”相关。其中“专、只(隻)、独、单”在《后汉书》中较为多见,而“特、孤、介、正、元、长、匹、伯”在《后汉书》中搭配用法较为单一。

小结:“一”作数词古今稳定。在《后汉书》中,其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状语、谓语和宾语,以作定语为主要多数。《后汉书》中与“一”有关的词共13个,包括数词“一、壹”和表示“专一、单一”的“专、只(隻)、独、特、孤、介、正、元、长、匹、单、伯”,它们在语义、用法上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基本词”是“一”。

2.二(Two)

“二”在《百词表》中居12位。

二:数词“二”与“一”相承相续,和“一”一样,它既可以用作基数词,如:“二子、二人”,也可以用作序数词,如“二月、二年”。在《后汉书》中“二”多作定语,常单独位于名词前修饰人或事物,也可作宾语、谓语和状语。

(1) 是岁,省长水、射声二校尉官。(《光武帝纪》)

(2) 光武曰:“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3) 将军伐之,令术复明目于遐迩,功二也。(《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4) 而明年严鲔谋立清河王蒜,又黄龙二见沛国。(《朱乐何列传》)

上例(1)“二”是“两个”的意思,例(2)与“一”相对,表示“其它”,例(3)“二”作谓语表示序数意义,例(4)“二”位于动词前表动作行为的数量,可译为“两次”。

“二”在《后汉书》中还有很多引申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也不同。如例(5)是“相比、并列”的意思,例(6)表示“不专一、不忠诚”,例(7)表示“两样,有区别”,例(8)表示“怀疑”。

(5) 继高祖之休烈,修文武之绝业,社稷复存,炎精更辉,德冠往初,功无与二。(《桓谭冯衍列传》)

(6) 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耿弇列传》)

(7) 市无二价,道不拾遗。(《儒林列传》)

(8) 将军张卬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贰:《说文·贝部》朱骏声《通训定声》:“贰,假借为二。”《尔雅·释诂下》“贰,疑也”郝懿行义疏:“贰,通作二。”“贰”在《后汉书》中凡13例,多用作动词。

(9) 古者诸侯贰车九乘。(《舆服志》)

(10) 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百官志》)

(11) 初,光武贰于更始,会关中扰乱,遣前将军邓禹西征,送之于道。(《逸民列传》)

上例(9)“贰”同“二”,表示数量,例(10)“贰”是“副”的意思,例(11)表示“不专一”,这是《后汉书》中“贰”用的最多的义项。

再:《说文·冓部》:“再,一举而二也。”段注:“凡言再者,重复之词。”《广雅·释诂四》:“再,二也。”“再”这个数词很特殊,只表示序数不表示基数,只表示动作次数不表示事物个数;即“再”相当于“第二次”或“两次”。王力先生(1980:293-297)认为:“在杜甫时代,‘再’字由‘两次’的意义转到‘第二次’的意义。……到了后来,‘再’字就和‘复’字混用了。”王凤阳先生(1993:975)也认为:“隋唐以前,‘再’不作重复解。”而在现代汉语中,“再”主要表示“重复”,如“再接再厉”,也可专指“第二次”,如“再版”,但没有表示“两次”的情况。我们穷尽考察了“再”在《后汉书》中的175例,《后汉书》中“再”除了表示“第二次”如例(12)和“两次”如例(13)外,有“再三”的用法,共7例,表示“多次”如例(14)。所以我们认为可能在唐以前,“再”由“两次”慢慢有了“多次”的意思,后来就发展成相当于“复”了。

(12)于《易》,一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13) 毁庙及未毁庙之主皆登,合食乎太祖,五年而再殷。(《张曹郑列传》)

(14) 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循吏列传》)

两:《玄应音义》卷十一“两目”注引《说文》:“两,再也。”“两”专用于天然成双的事物,进而二个也可以称“两”,王力先生(1980:291-292)认为:“从汉代开始,‘两’和‘二’的范围渐渐交错起来了。……在先秦应当用‘二’的,到了汉代就可以用‘两’了。……从此以后,“两”和“二”在某种程度上竟成为同义词。”在《后汉书》中,“两”多作定语,也可作状语,“两”、“二”同义的例子也较多。

(15)其耆者言,尝于海中得一布衣,其形如中人衣,而两袖长三丈。(《东夷列传》)

(16) 呼嗟紫宫之门,泣血两观之下,伤和致灾,为害滋甚。(《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17) 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合两为一,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杨震列传》)

上例(15)“两袖”为成双的事物,例(16)“两”位于动词前,表示“两次”,例(17)“合两为一”即“合二为一”,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仍说“合二为一”。除了在表示“两个”、“两次”的意义上,“两”、“二”同义外,《后汉书》中“两”、“二”还有一些不同。首先,“两”的“成双成对”的意义是“二”不能表达的,如“两楹、两袖、两手、两膝、两道”等都不用“二”;其次,“两”不作序数词,“二年”不同于“两年”;再者,“两”不能位于零数的位置上,类似“十二将军”不能说成“十两将军”,这点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样的。

双:《说文·雔部》:“雙,隹二枚也。”“隹”本为短尾鸟的总称,《说文》“隻”下云:“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从语源和字形来看,显然“双”侧重于表示合二为一、配成一对的特点,而不是“两”的天然成双。《后汉书》中“双”共22例,可作定语、状语;其中“双”作量词1次下例(20)。

(18) 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方术列传》)

(19) 比目应节而双跃兮,孤雌感声而鸣雄。(《文苑列传》)

(20) 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南蛮西南夷列传》)

“双”在应用过程中逐步泛化,凡是两个一模一样的相互对称的都可以用“双”,如上例(18)的“双凫”。“双”作状语则表示“成对”,如例(19)“双跃”。“双”、“两”均可表“两个”,王力先生(1980:292)认为:“‘双’字强调相配成对,‘两’字指天然成双的事物。”

耦(偶):《说文·耒部》:“耦,耒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耦”由“二人并耕”引申为“成对、配合”,《后汉书》中“耦”共6例。

(21) 而、梵犹以为元首十一月当先大,欲以合耦弦望,命有常日,而十九岁不得七闰,晦朔失实。(《律历志》)

(22) 皆参天两地,圆盖方覆,六耦承奇之道也。(《律历志》)

上例(21)是“配合”的意思,例(22)表示“双数”。在表示“双数”时,“耦”、

“偶”相通,《文选·陆机〈文赋〉》“徒悦目而偶俗”李善注:“耦,与偶古字通。”《后汉书》中“偶”多表示“配偶”,也可指双数,如下例(23)。

(23)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桓谭冯衍列传》)

“耦”所指的双方是相对而存在的,它们不必相同或对等,但又缺一不可,“偶”“耦”通,强调成对;而“双”尤其是作定语的“双”,侧重数量关系,指两个相同的东西。

复(複):《说文·衣部》:“複,重衣貌。”《释名·释衣服》:“有里曰复,无里曰单。”因为“复”来自“重衣”义,因而在两两相对的意义上它侧重于“双重的”、“两层的”,它所修饰的事物多有表里两重、内外或上下两层,如下例“复壁”。

(24)寿寻知之,使子胤诛灭友氏,冀虑寿害伯玉,常置复壁中。(《梁统列传》)

对:王凤阳先生(1993∶976)认为“对”在中古后逐渐引申为“成双成对”的意思,彼此力量相当、势均力敌称作“对”。《慧琳音义》卷七“敌对”注引《考声》云:“对,匹也。”《后汉书》中“对”可表示“两两相对”、“配偶”。

(25)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蔡邕列传》)

(26) 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逸民列传》)

俪:《广雅·释诂》:“俪,耦也。”《经典释文·仪礼》:“音丽,两也。”《后汉书》中“俪”共3例。

(27)婉娈龙姿,俪景同翻。(《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李贤注:“俪,齐也,偶也。”

小结:《后汉书》中与“二”有关的词共9个,包括数词“二、贰、再、两”和表示两两相对的“双、耦(偶)、复(複)、对、俪”,这些词均有与“二”有关的义项,它们的语源、语义、语用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基本词”是“二”。

吴宝安(2007:205)指出,对比数词“一”,与数词“二”相关的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试从认知的角度去解释这种现象。《说文·二部》:“二,地之数也,从偶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古人对数字的思考体现了朴素的哲学思想。今人对数词来源的研究以李葆嘉和郭沫若先生为代表,李葆嘉先生认为数词来源于名词,“一”源于“自”(割鼻之刑“劓”与“一”音同),“二”源于“耳”(双耳为二)。郭沫若先生认为:“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字体作一二三亖,此手指之象形也。”这些观点给予我们以启发,我们认为作为“二”体现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辩证认识,加之汉民族文化心理中特有的对偶情结,在逐渐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于是与数词“二”相关的词变得不是十分稳定,尤其是“两、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热门推荐
  • 擒兽

    擒兽

    薛航捶打着自己有些酸痛的腰——昨晚他的确太纵欲了一点,几乎天亮才睡,夏闻樱柔软的身体让他着迷,她那不是很合作的态度激起了他强烈的征服欲,甚至丧失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冷静,总而言之一句话,他昨晚失控了。失控的后果就是,今天他真的很不想谈公事。“这个项目由你全权负责,为什么又扯上我?”安东尼干脆坐了下来,一拳打在薛航的胸前:“还不是因为人家徐总听说你薛少泡女人很有一套,一心想要跟你会会面,取取……
  • 夜妆

    夜妆

    郁春带着对现实的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的几近绝望的心情在夜晚乘坐火车做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看到同一个车厢的一个男人,回想过往的种种;这个男人的一切都让郁春感到似曾相识,往事的回忆里有着大学时代与尹剑初的甜蜜恋情;而清醒的现实里,有着与丈夫周一洲的生活的种种;而在眼前的浓浓夜幕里,火车没有尽头的向前驶进。这是付秀莹的《夜妆》:细腻而不显繁琐,句句敲击着人的心灵世界。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极品妖后:下堂妻大翻身

    极品妖后:下堂妻大翻身

    她因为流掉了第三个孩子,默默伤心时,婆婆拿着离婚书出现在了医院,她强忍着失子的悲痛,回家质问丈夫为何提出离婚,没想到就因为生不出孩子,丈夫无情的称她为‘无用之物’,而怀有身孕的小三早已占据了她的家、、、、刚刚流产的身体经不住这强烈的打击,引发了大出血、、、再次醒来的她,发现自己穿越变成了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本以为可以仗着太子的头衔,作威作福,没想到这太子的身体竟然如此的不堪、、、浴池旁,云雾缭绕,她错愕的看着自己刚获重生的身子,这身子究竟是男?还是女?原来太子殿下是个人妖!好!!很好!!前世被男人骗!后世被男人欺!她要做妖,无情无欲的妖!!什么!?要娶她为后?好啊!看她一代妖后,如何在他的后宫兴风作浪!什么!?要斩杀妖后?好啊!看谁先人头落地!他封她为后,他为她找遍天下,为了去除她身上的毒物,他将他的身心都奉献给了她、、、一日,她华丽蜕变成为了真正的女人,但是为何那个甘心为她下地狱的男人却会如此冰冷的看着她,形同路人、、、、搞笑片:她看着自己上身男,下身女的独特结构,决定进行自我改造,她看了看自己的下面,貌似变成男的,有点困难!不如改造上面来的简单、、、于是某妖女发话了:“来人,给本太子准备两筐木瓜!”某宫女疑惑:“太子殿下,木瓜是什么!”某妖女汗颜:“那、给本太子准备猪蹄!”某宫女严肃了:“太子殿下贵为天子,怎可食用如此污秽之物!”某妖女脸黑了:“那、本太子要和鲜奶!”语毕,一道阴寒的目光射向宫女,意思很明确,她要是敢否决,下场会很惨!某宫女惊恐的应道:“是,奴婢这就去找乳娘,给天子准备鲜奶!”啥啊!?乳娘,人奶啊!某妖女泪奔了、、、悲情篇:万念俱灰的她,彷佛跌进了无底深渊,娇小的身子不再反抗,脸色惨白,像是个破娃娃般,在这阴森的地牢中任凭摆布。泪水,滑落。而後,渐渐的、渐渐的乾涸了,只留下深深的泪痕。在地牢里的每一天,她都暗暗的发誓,如果她有逃出去的机会,她一定不会放过那些伤害她的人,她要将身上的痛,千万倍的加注在他们身上、、、阳光,一如既往的明媚温暖,她有多久都不曾见过这骄阳了!!为何,她再次见到这光芒会感到害怕,是因为她的黑暗,已经不允许她站在阳光下了吗??是的!她不在需要这耀眼的光柱,那会让自己变得软弱,变得胆怯,变得任人欺凌!!!她现在渴望的是黑暗,吞噬人心的黑暗——能给她无穷的力量!!
  • 谈判高手36计:高效经理人谈判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谈判高手36计:高效经理人谈判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丛书的前瞻性: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即使采用案例教学,也是以概念理解和原理分析为主,本身并没有解决管理的基本技能问题。而本套高级经理人技能训练与自修教程弥补了这一空白。丛书的权威性:本书主编孙健敏博士留学海外多年,又长时间为中国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他和他的团队从1994年开始进行管理技能的开发和评价工作,先后为国内外100余家企业提供管理技能的开发与测评诊断工作,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术研究,他们编写了这套丛书。基本涵盖了管理者自我提升所需要研习的各个方面,其权威性、实用性、针对性,已经在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 做“财”女有“钱”途: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做“财”女有“钱”途: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本书共分六篇,前五篇分别从管钱、赚钱、省钱、生钱、花钱几个方面为你做"财女"指明了"钱"途;第六篇辑录了世界各地财富女性找到"钱"途的成功事例,为你走向财富之路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与传统妇女把钱放在银行里的理财方法相比。当今的“财女”已经不满足于只“吃”利息。关注投资领域,关注时尚潮流,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已成为“财女”们营造美丽人生的三大法宝。不管是炒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还是投资书画、古董,她们都没问题。“财女”们相信,只要认准投资目标并聪明理财,就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 满苑百花只为君

    满苑百花只为君

    好不容易拐个金主,给姐长眠不起了!巴巴交个姐妹,偏偏到姐就是一只狐狸!人家穿越不是神宠就法器,给姐背后捅刀子了!偏偏到姐就是法力全无!你说这是命?姐姐我就偏偏不信命!涅磐重生,惩贱女,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小姐,诛邪魔,看姐如何玩转三界六道!
  • 无双狂妃:杠上狐狸太子

    无双狂妃:杠上狐狸太子

    追逐心爱之人,人没追到,最后却落得个落水而亡的结果,花痴无双,再次成为了整个京城的笑料。再次张开眼睛,性情大变,眼眸里波光潋滟,她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她。废材怎么了,花痴怎么了,弃儿又怎么了,活该被人笑,被人作践么?面对昔日爱慕男子眼里的厌恶,她满脸嫌弃,大放厥词:“娶我?你配么?”
  • 乞丐被穿越:公主别装傻

    乞丐被穿越:公主别装傻

    她装梦游吓皇上,醒来说道:“哎呀皇上,我刚刚做梦,梦见好大的羊腿,它竟然会跑!”皇上暗自愤恨:“那是朕!”<br/>她毫不客气地拒绝三皇子:“我跟你说过八百遍,我是不会成亲的!”<br/>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小乞丐,一次与同行对峙中,她被卷入另一个时空。在那里,她装傻充愣混吃喝,本想一辈子就这样过去,却未能如愿,冥冥之中,竟有许多人和事把她纠缠……<br/>太后对她“一见钟情”,没见几天就封她为公主,皇上却背着太后把她扔了。三皇子对她痴恋,她每次都会泼人家冷水。逃出皇宫仍会遇到麻烦事,可是她只想吃喝不想被纠缠啊!请看小乞丐的穿越之人生路。(本情节纯属虚构,并非真实历史)
  • 十方天帝

    十方天帝

    最后纪元混沌海中,三千宇宙跟无极深渊激战不休。混沌海内,群星璀璨,永恒不灭。一切都只为最终超脱!黑洞吞万物开天辟地,大夏天庭,万界独尊唯有证就混沌主宰,一座鼎镇压八荒六合。,一把剑横扫九天十地,筚路蓝缕,天骄如云。人族天帝萧章自微末崛起,方能长生不死,超越道主,震古烁今。混沌湮灭劫毁天灭地,让天地万物重归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