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10

第10章 名词篇(1)

(第一节)生物类名词(上)

1.女(Woman)“女”位于《百词表》第16位“女”是所有表示这一概念的词的上位词,其下既包括女性类词,又包括与“雄”相对的“雌”,《后汉书》中与“女”有关的词如下:

女:《说文·女部》:“女,妇人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可见“女”既可泛指女性,与“男”相对;也可表示未嫁者之称,与“妇”相对。《后汉书》中“女”单用多泛指女性,如“降男女八万人”,并有“妇女”对举8例,如“妻人妇女”。此外“女”还可表示“女儿”,如“皇女”、“长女”。

有关“妇”、“女”的区别,王力先生(1999:64)认为“妇”是已婚女子,“女”是未婚女子,但“女”可作妇女的通称,未婚女子却绝对不能叫“妇”;王凤阳先生(1993:331)认为“妇”和“女”一样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妇”包括已嫁的和未嫁的。在《后汉书》中“妇”绝大多数表示已嫁的妇女,如“贞妇帛,人一匹”,另“夫妇”可对用,表示“人妻”,如“夫妇离散”、“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但也有“妇”用为通称的例子,如下例:

(1)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皇后纪》)

此指和熹邓皇后小时候的事情,既“修妇业”,说明“妇”也可包括未嫁的。

儿女子、儿妾:“儿女子”《汉语大词典》释为“妇孺之辈”,“儿妾”《古代汉语词典》释为“对儿童和妇女的蔑称”,我们有不同意见。《史记·高祖本纪》:“吕公欲嫁女儿吕雉与刘邦,其妻吕媪怒。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这里“儿女子”指吕媪,没有孺子之义。郭松柏、刘有志(1997)曾专门撰文指出:“‘儿女子’并非‘妇人小子’”,而是常含贬意,是一种轻侮之称,……‘儿’有幼小义,‘儿女子’义为‘幼小的女子’,如同今语‘小女孩’。”但今语“小女孩”并不是轻侮之称,相反还带有怜惜、可爱的意味,上例中吕媪也并不是“小女孩”。我们认为“儿女子”、“儿妾”中的“儿”不是实义“小子”,“儿”本身是可以表示蔑称意味的,如《袁绍刘表列传》“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因此“儿女子”、“儿妾”只是对女性的蔑称,而不是“妇人小子”或“幼小的女子”。《后汉书》中“儿女子”3见,均泛指妻妾,含有贬义;有“儿妾”1例,亦尤言妇人,是轻蔑的称呼。

(2) 歙叱延白:“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来歙传》)

(3) 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耳,愿使君勿复出口。”(《崔骃列传》)

寡、嫠:《释名·释亲属》“无夫曰寡”,《说文新附·女部》:“嫠,无夫也。”“寡”和“嫠”均表示寡妇,《后汉书》中“寡”多用于“鳏、寡、孤、独”中,“嫠”仅2见。

母:《说文·女部》:“母,牧也。”段注:“引伸之,凡能生之以启后者皆曰母。”又《广雅·释亲》“媪,母也”王念孙疏证:“妇女长老之称,亦谓之母。”《后汉书》中“母”主要表示母亲,如“父母”、“慈母”、“嫡母”,也可指女性长辈,如“季母”、“周室三母”、“宗室諸母”,另有傅母的意思,如例(4),李贤注“母,傅母也。”

(4)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列女传》)

妣:《礼记·曲礼》“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释名·释丧制》“妣,比也,比之于父亦然也”。在父系社会中,关于母系辈分的推算是依附于父系的,不说祖母、曾祖母,而说父之妣、祖之妣,故而“妣”的辈分是因人而异的。《周礼·春官》“以享先妣”,这里先妣指姜嫄,“妣”就表示传说中周的始祖的配偶了;《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其中“妣”表示祖的配偶;《虞书》“百姓如丧考妣”,这里“妣”表示父亲的配偶。《后汉书》中的例子如《孝安帝纪》:“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祖妣宋贵人曰敬隐皇后。”

关于“母”、“妣”,《礼记》:“生曰母,死曰妣。”“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嫔。”又《方言》卷六“南楚瀑洭之间,谓妇妣曰母姼,称妇考曰父姼”,郭璞注:“古者通以考妣为生存之称。”《广雅·释亲》:“妣,母也。”在上古汉语中,“母”、“妣”其实都可泛指母亲,无论是否亡故。“妣”因为经常和“考”连用,于是后来随着“考”专指故去的父亲,“妣”也就专指故去的母亲了。《释名·释丧制》:“母死曰妣。妣,比也,比之于父亦然也。”《后汉书》中“妣”共10例,都表示故去的母亲。在感情色彩上,“母”较中性,而“妣”则含有赞美的色彩,表示对去世的母亲心生敬意和忌讳,“妣”前经常有“烈、皇”等词。

妪:《广韵·遇韵》:“妪,老妪也。”王筠《说文句读》:“直称母曰妪,始见于《汉书·严延年传》,前此未有。”《后汉书》中“妪”共3例,均为对老年妇女的称呼,如《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中兴初,有应妪者,生四子而寡。”

姑:《说文·女部》:“姑,夫母也。”又《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后汉书》中“姑”既可指婆婆,如“妇姑”、“舅姑”,见例(5),又可指父亲的姊妹,如例(6)。

(5)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列女传》)

(6)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李王邓来列传》)

姊:《说文·女部》:“姊,女兄也。”王凤阳先生(1993∶326)认为在秦汉之前“姊”、“妹”是哥哥、弟弟对姐姐、妹妹的专称,姐妹之间则称呼为“姒”、“娣”,后来“姒”、“娣”主要用于称呼妯娌,“姊”才泛指姐姐。《后汉书》中“姊”已用作泛称,如《皇后纪》:“年十六,亦以建初二年与中姊俱选入掖庭为贵人。”并无“姒”表示姐姐的例子。

妹:《说文·女部》:“妹,女弟也。”《后汉书》中“妹”40见,可单用,如《窦何列传》:“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也可“姊妹”连用,有7例,如《章帝八王列传》:“太后崩后,窦皇后宠盛,以贵人姊妹并幸,庆为太子,心内恶之,与母比阳主谋陷宋氏。”现代汉语的有些方言中,如江淮方言、湘语、吴语、粤语、四川话等,“姊妹”还可以用到男性身上,意思等同于“兄弟姐妹”。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来看,“姊妹”语义扩大了。

娣:《说文·女部》:“娣,女弟也。”“娣”本表示媵己之妹,后来姊妹同嫁的风俗消失后,“娣”就转而表示同夫诸妾之间或是妯娌之间年幼者。《后汉书》中“娣”仅1见,“娣侄”意指同嫁的妹妹和侄女。

(7)古者天子一娶九女,娣侄有序,《河图》授嗣,正在九房。(《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嫂:《说文·女部》:“嫂,兄妻也。”《后汉书》中“嫂”10例。“嫂”古今词义单一,几乎没有变化。

女、子:“女”表示“女儿”参考前述。“子”在上古汉语中就有“女儿”的义项,《仪礼·丧服》“故子生三月”郑玄注:“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池昌海先生曾对《史记》中的“子”、“女”作过研究,他认为两者的不同为语用特点不同,“子”仅5例,且多为引用秦汉前典籍,而“女”表示女儿则有37例。同时先秦典籍中有的“子”被《史记》替换为“女”,由是池昌海先生(2004:173)进一步指出:“西汉‘子’的活动能力减弱,出现被‘女’代替的趋势。”在《后汉书》中仅“女”可表示“女儿”,我们并未发现“子”单用表示“女儿”的用例,但可“女子”连用,多指“女性”,如《独行列传》:“夜中闻有女子称冤之声。”也可指“女儿”,用例较少,如《南蛮西南夷列传》:“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

侄:《字诂》:“姪者,乃兄女之名耳,近人又书作侄字。”又《释名·释亲属》:“姑谓兄弟之女为姪。”“姪”本为姑姑对兄弟女儿的专称,后来转指兄弟之子,写作“侄”。《颜氏家训·风操》“兄弟之子已孤,与他人言,对孤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不忍,北土呼为侄。”《陔馀丛考》据此断言“以从子为侄,起于北朝”。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后汉书》中“侄”共3例,其中2例指“侄女”,如例(8),1例指“侄子”,下例(9)“爱侄”指邓骘之子邓风,邓风是邓绥的侄子。

(8) 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袁绍刘表列传》)

(9) 是以班母一说,阖门辞事;爱侄微愆,髡剔谢罪。(《皇后纪》)

可见在《后汉书》的年代“侄”就可以表示“从子”了,可能在北朝之前,应该还是以“侄女”的义项为主。

后:《尔雅·释诂》:“后,君也。”《广韵·候韵》:“后,皇后。”在先秦文献中,“后”既指君王,如《诗·商颂·玄鸟》“商之先后”;又指君王之妻,如《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鉴予之”。“王后”既是同义并列,如《诗·大雅·文王有声》“王后维翰,王后烝哉”;又是偏正结构,如《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皇后”也可指君王,如《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孔传:“大君成王言凭玉几,所道称扬终命”。《后汉书》中“后”仅指皇后,如“阎皇后”、“薄太后”,没有表示君王的例子。

妃:《广韵·队韵》:“妃,妃偶也。”“妃”的本义是配偶,原不分上下贵贱,如《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孔颖达疏:“妃者,匹配之言,非有尊卑之异。”。后世“妃”则专指君主的妻室。《后汉书》中“元妃”2见,意为元配。当“后”成为女主的尊称以后,“妃”的地位就下移了,《正字通》:“妃,古嫔御之贵,次于后者曰妃。”如例(11);此外《后汉书》中“妃”还可表示对女神的尊称,如例(12)中“宓”是神话中的人物。

(10) 丁巳,尊孝德皇元妃耿氏为甘陵大贵人。(《孝安帝纪》)

(11) 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皇后纪》)

(12) 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张衡列传》)

姬:“姬”原是古代的显姓,渐渐“姬”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进一步泛化成为妇女的美称,再后来“姬”就成为美女的通称了。《古文苑·班婕妤》“姬姜含兰而未吐”章樵注:“‘姬姜’本齐鲁之姓,后人以为妇人美号,或互称之。”《后汉书》中“姬姜”1见,且“姬”可作为女子的名或字,如例(13),同时“姬”也可指帝王的妾,《集韵·之韵》:“姬,众妾总称。”“姬”的地位要比“妃”低,《后汉书》中多“后妃姬妾”连用。

(13)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列女传》)

(14) 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嫔:《后汉书·荀爽传》:“嫔者妇也。”《玉篇·女部》:“嫔,妃嫔也。”《释名·释亲属》:“天子妾有嫔。嫔,宾也,诸妾之中见宾敬也。”可见“嫔”与“宾”同源,“嫔”表示古帝王众多妻妾中地位较高、受敬重者。《后汉书》中“嫔”凡7例,除《后汉书·文苑列传》里“援毛嫔之素肘”外,均指帝王妾,李贤注:“毛嫔,毛嫱也。”“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一绝色美女的名字,可见“嫔”起初也可用来指美女,不过因为“嫔”缺少社会基础,后世它除了表示皇帝内宫侍妾外,不再用于民间。

嫱:王凤阳先生(1993:356)认为“嫱”同“姬”也是由显姓演变为贵妇通称的。

“嫱”在战国秦汉时期曾和“妃”、“姬”、“嫔”一样表示宫中女官,如《国语·晋语》“子圉之辱,备嫔嫱焉”,后来“嫱”渐成为富贵者家中侍儿的称呼了。《后汉书》中“嫱”仅有2例,下例(15)“嫱”指王昭君的字,例(16)“嫱”即指称富贵人家的婢妾。我们发现在《后汉书》中“嫱”没有用来表示帝王妃妾的例子,而“姬”多指帝王之妾,没有指称富家婢妾的例子,“嫱”、“姬”原本都是古代的姓,《后汉书》中上述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嫱”在周代就不如“姬”姓尊贵的缘故。

(15)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南匈奴列传》)

(16) 嫱媛、侍儿、歌单、舞女之玩,充备绮室。(《宦者列传》)

妻:《说文句读·女部》:“凡据妻言之皆曰妇,系夫言之皆曰妻。”“妻”与“夫”相对,我们注意到“妇”也与“夫”相对,二者不同在于,“妻”表示正式的配偶、嫡妻,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与“妾”相对,而凡是已经适人的妇女都可以称“妇”。同时,“妻”只和“夫”对称,而“妇”还可与“姑”对称,或自称。《后汉书》中“妻”除了表示妻子外,还有动词的用法,表示娶妻,如例(17),另《后汉书》中有“下妻”2例,如例(18),表示妾的意思。

(17) 岑、戎并与秦丰合,丰俱以女妻之。(《隗嚣公孙述列传》)

(18) 或依托为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光武帝纪》)

妾:《易·鼎》“得妾以其子”孔颖达疏:“妾者侧媵,非正室也。”《后汉书》中有“贱妾”、“小妾”的用法,“妾”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后汉书》中还可见妻自称为“妾”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自谦。

(19)妻曰:“妾是也。若掾,无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媵:《尔雅·释言》:“媵,送也。”“媵”本是动词,“送”的意思,由于“媵”主要用于送同姓女出嫁,所以陪嫁的妇女称“媵”。《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可见“媵女”是当时的诸侯之间的一种婚姻形式,被“媵”的贵族妇女,她们都有资格成为夫人。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逝,“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媵”和“妾”的身份原本相差悬殊,“妾”是不需要聘的。战国以后,“媵”、“妾”逐渐趋同。《后汉书》中“媵”共9例,多“媵妾”连用,如《皇后纪》:“孝崇郾皇后讳明,为蠡吾侯翼媵妾,生桓帝。”

雌、牝:《说文·隹部》:“雌,鸟母也。”《后汉书》中“雌”共11例,多见“雌鸡”、“雌雄”。《集韵·旨韵》:“兽雌者牝。”“牝”本用于区别兽的性别,《后汉书》“牝”凡3见,除下例(20)表示兽的性别外,另有“牝鸡”2例,可见“牝”、“雌”在表示性别上的分工是相对的。《诗·齐风·南山》“雄狐绥绥”毛传“雄狐相随”孔颖达疏:“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散则可以相通。”

(20)睹鸟兽之文,鸟则雄者鸣鸲,雌则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荀韩钟陈列传》)

小结:《后汉书》中“女”语义场共有词目27个,包括四个部分:与性别有关的词、亲属称谓词、表示配偶的词和用于表示禽兽性别的词。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以及男性配偶的词较为丰富,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在语言词汇中的反映。

2.男(Man)

“男”位于《百词表》第17位“男”是表示这一概念的词的上位词,其下既包括男性类词,又包括指称动物的“雄”。男:《广韵·覃韵》:“男,男子也。”《后汉书》中“男”凡131见,多“男”“女”连用或对举,也多见“男子”;吴宝安师姐在《西汉核心词研究》(2007:108)中曾指出西汉文献中“‘男子’常与‘妇人’相对,当指成年的男性”,在《后汉书》中我们可见“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的说法,我们认为“男子”只是表示男性的泛称。同时跟“女”可指“女儿”一样,“男”也可指“儿子”,如例(1)。另有“男”表示爵位的1例,夏渌先生(1991)认为因田功而获爵位是“男”的本义,但从文字本身来看,甲骨文“男”从田从力,“男”的本义似乎当与农事劳作有关,根据郑春兰师姐在《甲骨文核心词研究》中的资料考察,作为爵位讲的“男”相对早于与“女”相对的“男”,但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看,作为爵位的“男”,似乎应该是由“男人”这个义位引申出来的,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列女传》)

(2) 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东夷列传》)

夫:《说文·夫部》:“夫,丈夫也。”“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男子成年后,就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因此“夫”引申为从事不同劳作的人和各色成年人,《后汉书》中可见“农夫”、“膳夫”、“征夫”、“狂夫”、“愚夫”、“匹夫”、“俗夫”、“懦夫”等。《后汉书》中“夫”也可表示女子的配偶,多“夫妇”连用。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中“丈夫”5见,意即“大丈夫”,如例(3),而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示配偶的“丈夫”。

(3) 强闻帝召,怒曰:“吾死,乱起矣。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宦者列传》)

甫:《礼记·曲礼下》“有天王某甫”孔颖达疏:“甫是男子美称也。”《后汉书》中“甫”多附于表字之后,用法简单,如“仲山甫”、“吉甫”等。

叟、公、翁:“叟、公、翁”都可以表示对老者的尊称,这是方言之间的差异。《说文》“叟”作“叜”:“叜,老也。”段注:“今字作叟。”《玄应音义》卷十六“二叟”注引《方言》“叟、父,老也。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叟,南楚曰父。”《后汉书》中“叟”共9见,表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老叟”、“田叟”、“路叟”。《方言》卷六:“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公”表示对长者的尊称,《后汉书》中如“太史公”、“沛公”、“邵公”等,“公”也可以指父亲或者祖父,这是“叟”所没有的,如例(4)中“先公”表示逝去的父亲;另有“太公”表示祖父。《玉篇·羽部》:“翁,老称也。”段注:“俗言老翁者,假翁为公也。”《后汉书》中“翁”可指长者,如“老翁”、“百岁翁”,也可指父亲,如例(5)。

(4) 君执义先公,有古人之节。(《李杜列传》)

(5) 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方术列传》)

鳏:《玉篇·鱼部》:“老而无妻曰鳏。”《广韵·山韵》:“六十无妻曰鳏。”可见对于无妻的老年人才称为“鳏”,《后汉书》中“鳏”仅1例,“鳏寡”连用。

同类推荐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热门推荐
  • 权国

    权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远的南部到繁华的京都,以独特的视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一个帝国的崛起之路(骑马与砍杀题材小说)
  • 学会走商路

    学会走商路

    本书《学会走商路》,说到底也是念生意经的学问。书中再现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商家和各有千秋的奇招。以精湛的故事,列举并评析了商人在创业、经营、招揽人才、搜集情报、新产品开发、销售、广告、公关等不同战场上的决胜过程,俾使今天的经商者在对“前度刘郎”们的经验有所参照和参悟。从而运用商战的技巧,在攻与防、进与退、新与旧、苦与乐、胜与败、兴与亡等方面,得心应手地趋吉避凶。历史上的商人千千万万,限于“商家典要”之故,仅精选出些许学习之楷模。
  • 鬼医傻后

    鬼医傻后

    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女儿,闻名天下的傻后。一根绣花针把皇帝的宠妃送进锦鲤池.一杯云舌茶使得皇帝不举,访遍天下名医,无人能医.捉奸捉到太后头上,宫女被打,太监被踢。从此诺大的宫中,只要此女从面前过,周遭鸦雀无声.太后大病,鬼医进宫,一招暗度陈仓,傻后出宫。从此民间多了罂粟医馆,名动天下,罂粟,带着毒汁的迷香,一如它的主人,亦正亦邪的怪胎鬼医,一把薄如蝉翼的手术刀,可救人于水火之中,亦可眨眼夺命。慕容冲——黑暗王国,神龙宫的宫主,一袭白衣飘飘,神秘如仙,世人眼中嗜血成魔,冷漠无情的男子,一张蝴蝶面具,遮盖住的是旷世的容颜,还是嗜血的魔性?上官曜——东秦的皇帝,俊美无俦的少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霸气深沉,所有女子梦魅以求的男人。上官霖——霖王爷,腹黑阴险,皇上的左膀右臂,视女子如衣服,繁花落尽,是谁迷离了他的眼?夜无昀——烟京第一公子,美丽中带着一缕忧郁,让人想靠近,却又被他的疏离生生的阻隔在门外?燕昱——北燕的太子,邪魅狂放,神采逼人,这样出众的人偏偏喜欢那个傻子,这即不是传闻?云祯——温润懦雅,翩翩风采,疼宠妹妹的好哥哥,只要她想要,他必然费尽千幸万苦为她谋得。片段:耳边传来凉凉的声音:“要不要再靠近一点?”“那敢情好,”云笑赞同的点头,忽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谁?掉头对上一双深幽如潭,凉如薄冰的美眸,忍不住叫起来:“慕容冲,你又跟着我干什么?我没欠你啥吧。”片段:霸气俊美的上官曜,一脸温柔的执起她的手,深情款款的开口:“云笑,朕发誓,你永远是东秦的皇后,这个位置除了你,谁也不配坐。”云笑不紧不慢的抽回手,笑眯眯的从袖口里抽出香绢,把上官曜摸过的手擦了又擦,皮笑肉不笑的开口:“皇上,这宝贵的位置还是留给别人吧,我怕你手上有细菌,嘴里有细菌,”她的话停顿了一下,眼睛慢慢的下移,准确无比的落在男性的特征部位,鄙视的接着说:“全身上下全是细菌。”女人说完,笑意盈盈施施然的离去了,男人的一张俊脸瞬间黑青一片,咬牙切齿:“云笑?”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傻女儿,受人百般欺凌的傻后,被皇帝的宠妃骗进锦鲤池,再次醒过来,星瞳闪烁,灼灼生华.笑的新文《毒医王妃》推荐笑笑的完结文:《天价皇后》《黑道皇后》推荐好友的文:《绝色太监》一叶心香《大牌淑女》风间名香《十七妾》舒歌《嫡女不得宠》薄荷清凉糖《刁妾》简红装
  • 妃主流:殿下也暴走

    妃主流:殿下也暴走

    被牛郎砸死没人会比郎溪更惨的了,被外表柔弱实则如恶魔般邪恶的太子看上,当了有名无实的太子妃这就是老天的不对了。谁让她有双清澈乌黑的双眸,谁让她惊慌失措时如小老鼠般可爱。蹂躏她,凄凌她,对他来说她不仅仅只是上天带给他的礼物,他怎可轻易放掉?但是,这个丫头好像太过抢手?那么干脆生米煮成熟饭?……
  • 韶华江山赋

    韶华江山赋

    十年前她从现代穿越至异世,助心爱之人一统江山,却惨遭背叛,命断悬崖。十年后她命丧九泉,却在另一副驱壳里获得重生。为复仇,她竟扶持自己的面首夺取帝位。但命定为“帝皇星”的面首,又岂会真的仅仅只是个面首?十年一梦,从苏醒的这刻起,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 绝代妖娆

    绝代妖娆

    说第一遍时,妖娆耐心地劝解她,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下辈子做人时要认清这一点。第二遍时,妖娆佯装同情地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要坚强。但是那女孩儿似乎并没有准备就此打住:“我真——”皇甫妖娆真的是受不了这个祥林嫂了,毫不留情地打断了女子幽怨的诉苦,大声替她说道:“你真傻,你怎么能相信男人呢?你把他的甜言蜜语当成了永世不变的誓言,结果换来的却是这个下场!”那女子,嘴皮翻了翻,最终……
  • 未来宅居写文

    未来宅居写文

    --情节虚构。请勿模仿,穿越未来世界,宅居写文。白夜对找上门来的男人竖中指,你以为我一时喜欢你就是一世喜欢你?滚蛋吧你
  • 穿越之紫玉情缘

    穿越之紫玉情缘

    十二岁那年,司徒紫冰的父母在出国旅游时遇到空难,她成了孤儿。“我做了那么多,好最容易有了现在的规模,却要让我让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只要那丫头死了,就都是我们的了!“轰隆隆……咔嚓”一棵树被雷击断了,正要砸在躲闪不及的司徒紫冰身上时,她手上的紫玉手镯发出了耀眼的紫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庄主腹黑娘子

    绝色庄主腹黑娘子

    人人都说大户人家也没什么好的。莫名穿越,摆明了就是“打要还手,答应成为天下第一庄庄主的契约妻子。自以为是的姨婆天天登门狂骂。绝对会好好侍奉你的!”看来确实是如此。来人呐!漱口水伺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回去!打死都不回去!就算在古代,偶尔还传来几声啜泣声。“娘子,现在都超出那么多,当初立的字据可还在?”某人狼手不安分的缠上叶芸的腰,根本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家伙!最最麻烦的还是她那个三不五时不见踪影的“美人”相公。慕容翎上前,活的有声有色。只见叶芸咬牙切齿,怎么还?看她的眼神也越来越怪了。还有待嫁小姑子欲求不满。喂喂,顺便在她身上轻拍。来人呐!赶紧去外面贴招亲告示,三月内给小姑子找到如意郎君,手上的信纸几乎被她捏的粉碎。本以为他清冷无欲,相公放心。“当然在了。好个“打不还口,庄主大人!我们的交易里好像没有这一条吧?从此走上各种“斗”的道路。回来吧。她是不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姨婆估计这辈子都没有漱过口,骂要还口”嘛!片段欣赏一:说什么庄里一切事情由她做主。“疯婆子,骂不还手!”,惟妙惟肖。”叶芸皮笑肉不笑,天天算计着怎么挪钱给长孙挥霍。之前说好一年给多少,想安慰的话瞬间卡在了喉咙里。还时不时扑上来吃她豆腐?!高傲又偏心的奶奶,不忍地看了一眼她的神情,先算算账吧。谁知道他腹黑无赖,而是气的牙痒痒。这么重要的东西,她也能自食其力,我肯定收的妥妥帖帖的,嫁出去!给钱可以,一手拎开他的狼爪。从此以后,她是21世界的天才少女,为夫打不还口,画的一手好画,骂不还手。片段欣赏二:想将她留下帮他处理那一大家子?没有藏在身上?如意算盘也打的太美了!,智商高到无法测试。为了赚取银两,拍拍她的肩膀,拿个一坛子不嫌多。原来她不是感动的呼气,应该可以合作愉快叶芸双肩微微颤抖,差点命丧黄沙滩。
  •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无农不稳,无工不活,无商不富。”自从盘古开天地,历史纵横百万年。人类从蓄毛饮血到文明开化,从钻木取火到现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的发展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商业呢?说白了就是人和人之间做生意。由于做生意可以使一个不名一文的乞丐变成腰缠万贯的贵人,所以,对于那些执著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拜金者而言,成功的生意经就连他们在弥留之际也不忘记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