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36

第36章 动词篇(8)

还有一些和古代刑罚有关的词,如“斩、磔、绞、烹、醢、枭、夷、族”也表示“杀”,其意义用法基本上沿袭先秦,没有什么变化,在此我们不一一详述。此外,动作行为的方式也可以表示“杀”这个概念,如“缢、斫”,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就其引申义而言,并没有“杀”的意思,事实上当这类词表示“杀”时,往往后面接有其它表示“杀”的词,《后汉书》中可见的例子,如《刘焉袁术吕布列传》:“布及宫、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虞傅盖臧列传》:“吕奉先讨卓来奔,请兵不获,告去何罪,复见斫刺。”

小结:《后汉书》中“杀”语义场较为复杂的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尤其那些用于刑罚特称的词,可以说是社会制度在词汇中的反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代汉语中,这些词或作为语素用于书面语,如“戮、弑、戕、诛、贼、刃、殛、裁”,或已经不再表示“杀”义,如“椎、刈、刘”,或已成为了古语词,如那些刑罚类的词,仅“杀、屠、害”表示“杀”义至今还较为常用,其中“屠”多用于动物,“害”多用为名词,如“遇害”,只有“杀”一直语义稳定,是“杀”语义场的代表词。

3.给(Give)

“给”位于《百词表》第70位。有关“给”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给”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关于授予动词“给”的来源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三家之说:志村良治认为“给”是“馈”的继承,主要依据是《老乞大》、《朴通事》及其谚解;张惠英认为“给”来源于“乞”,主要依据是《敦煌变文集》、明万历本《金瓶梅词话》和冯梦龙编《山歌》,且以闽方言福州话里相当于“给”的“乞”作为化石性证据;李宗江则认为“给”是直接由表示“供给”的“给”引申出来的。虽然上述观点各异,但有一点认识却是共同的,即“给”的“给予”义一直到清代才大量使用,长期以来“与”一直是最基本的授予动词。

这里我们结合《后汉书》中“给”的具体使用略谈自己的些许看法。《说文·糸部》:“给,相足也。”黄树先师在《汉语核心词“畀”研究》中,详细分析了“给”系列,指出:“汉语部分‘给予’义,跟当‘足够、增加、周济’讲的一类词有密切联系。……‘供给’也可以理解为‘给予’。”我们从师说,认为“供给”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类似的给予过程。《后汉书》中“给”共160见,大部分表示供给对方需要,但也有用为授与动词的用法,如《独行列传》:“群贼于是两两相视,曰:‘此义士也!’给其车马,遣送之。”此例中“给”+与事+受事,又如《西域传》:“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此例中“给”+以+受事,这些都是授与动词最为明显的句法特征。同时《后汉书》中“给”还常常与其他授与动词连用,可见“给与”、“给赐”、“赐给”、“给禀”、“赙给”等,如《肃宗孝章帝纪》:“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肃宗孝章帝纪》:“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赁种饷,贳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

我们对秦汉文献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是有“给”表示“给予、赐予”义的例子的。略举一二:

(1)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权勋》)

(2) 始高祖微时,有急,给高祖一马。(《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六》)

(3) 听鸯、虎收敛钦丧,给其车牛,致葬旧墓。(《三国志》卷二十八)

(4) 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搜神记》卷四)

显然,以上例句中的“给”很难再解释为“供给、给养”义,而有较为典型的授予动词的语法特征,同时在语用上,“给”的发出者似多为有身份地位的人、官府,给予的物体多为金钱、车马、粮食等。可见,先秦以来,授予动词“给”一直就存在着,只是清代之前的典籍中,“给”的主要义项仍是“供给、给养”。《后汉书》中“给”的主要义项仍是“供给、给养”,但也有用为“给予”义的例子。

与:《说文·勺部》:“与,赐予。此与、與同。”《后汉书》中“與”、“与”并存,我们根据汉字的简化标准将它统一地写成“与”。而在2000余例“与”中,几近大半用为虚词,当“与”表示给予义时,往往不区分双方的地位差异,如《光武十王列传》:“帝东巡狩,征元寿兄弟会东平宫,班赐御服器物,又取皇子舆马,悉以与之。”此例是地位高的人给予地位低的人;《张王种陈列传》:“时魏郡太守讽县求纳货贿,球不与之,太守怒而挝督邮,欲令逐球。”此例是地位低的人给予地位高的人。“与”可带双宾语,通常“与”的与事要直接做“与”的宾语,不能以介词引入,受事却可以用介词引入,见上例,不赘举。又《集韵·语韵》:“与,通作予。”《后汉书》中并未出现“予”表给予义的用例。

畀:《广韵·至韵》:“畀,与也。”《后汉书》中“畀”共6例,全部用于给予义,其中“畀”可发生在神人之间,如《文苑列传》:“天畀更始,不能引维。”也可是人与动物之间,如《杨震列传》:“览宜急屏斥,投畀豺虎。”一般不直接带受事宾语。

付:《玉篇·人部》:“付,与也。”《后汉书》中“付”共26见,在带宾问题上,较为灵活。如《独行列传》:“王皓先自刎,以首付使者。”此例“付”带与事宾语,且“以”引出受事宾语置于“付”之前;《酷吏列传》:“行旅至夜,聚衣装道傍,曰‘以付樊公’。”此例“付”后也是与事宾语,与上例不同的是,受事宾语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来,实际上“以付樊公”我们可以看作是“以之付樊公”的省略;《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帝怒,下诏切责,收付廷尉。”此例“付”仅接与事宾语;《方术列传》:“长房复令就太守服罪,付其一札,以敕葛陂君。”此例“付”带双宾语;《刘焉袁术吕布列传》:“临别,操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此例“付”后不带宾语,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是“以东方之事相付”。

授:《广韵·宥韵》:“授,付也。”《后汉书》中“授”共322见,表示给予义时可接双宾语,如《南蛮西南夷列传》:“建武十四年,长贵遣使上三年计,天子即授越巂太守印绶。”也可直接接受事宾语,如《刘玄刘盆子列传》:“因才授爵,以匡王国。”或用介词“以”引入受事或与事,如《任李万邳刘耿列传》:“乃承制拜为骑都尉,授以节,令安集赵、魏。”《郎襄楷列传》:“昔武王下车,出倾宫之女,表商容之间,以理人伦,以表贤德,故天授以圣子,成王是也。”“授”表示给予往往含有使对方有相应的行为之意,在“授以节,令安集赵、魏”中更显而易见。

施:《集韵·寘韵》:“施,与也。”《后汉书》中“施”表示给予一般不带宾语,如果需要带上受事宾语,通常宾语是“惠”,如《班彪列传》:“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当需要表明被施者时,一般用介词引入,如《任李万邳刘耿列传》:“德信不闻于士民,功劳未施于百姓。”同时还有“施与”连用1例,见《张曹郑列传》:“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

进:《说文·辵部》:“进,登也。”《后汉书》中“进”用于给予义并不常见,所“进”之物可是具体的实物,表示走上前交到对方手中,如《陈王列传》:“又诸从事好气决者,共流涕奉药而进之。”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桓荣丁鸿列传》:“郁数进忠言,多见纳录。”而从交往双方的地位关系来看,“进”者的地位往往都低于被“进”者。

荐(薦):《玉篇·廌部》:“荐,进献也。”《后汉书》中“荐”的对象通常是神灵或国君,受事可以直接作宾语且多为食物,如《显宗孝明帝纪》:“故荐嘉玉絜牲,以礼河神。”《皇后纪》:“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据上例中“荐”的交往双方的地位关系以及相关语境,我们认为“荐”含有恭敬的意味。

贡:《广韵·送韵》:“贡,荐也。”《后汉书》中“贡”多用于诸侯或少数民族“贡”给天子,如《南匈奴列传》:“北匈奴复遣使诣阙,贡马及裘。”此例中“贡”以受事为宾语,其受事都是财物一类的东西。也有“贡”不带宾语的例子,如《西羌传》:“至穆王时,戎狄不贡。”但所贡之物也是财物。同时《后汉书》中还常见“贡献”、“进贡”、“贡奉”等连用,如《西域传》:“顺帝永建四年,于窴王放前杀拘弥王兴,自立其子为拘弥王,而遣使者贡献于汉。”这里用介词引入与事,有强调与事的作用,与“贡”的词义含有恭敬色彩相一致。

献:《广雅·释诂》:“献,进也。”《周礼·天官·玉府》“凡王之献金玉”郑玄注:“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和“贡”相比,“献”的恭敬色彩也是很明显的,同时“献”所涉及的对象更为广泛,《后汉书》中“献”的受事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南蛮西南夷列传》:“明年,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菟。”《班彪列传》:“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以拓其制。”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光武帝纪》:“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

奉:《广雅·释诂》:“奉,进也。”《广韵·肿韵》:“奉,献也。”《后汉书》中“奉”表“进献、给与”义多见“贡奉、奉献”连用,如《班梁列传》:“广乃与大人迎超于尉犁,奉献珍物。”也可单用,但用例较少,如《冯岑贾列传》:“所过,百姓皆奉牛、酒迎劳。”与“进、荐、贡、献”相比,“奉”不区分双方的地位差异,且能直接带与事宾语,如《列女传》:“洁齐酒食,以奉宾客。”

赏:《广韵·养韵》:“赏,赐也。”《后汉书》中“赏”259见,绝大部分表示赏赐。其中,“赏”既可能是给予物质上的好处,如《郑孔荀列传》:“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辄赏以金、帛。”也可能是给予政治地位上的好处,如《李杜列传》:“而今长吏多杀伐致声名者,必加迁赏。”此例中“赏”没有带宾语;当“赏”带宾语的时候,不能直接接受事宾语,通常需用“以”引出,但可直接带与事宾语,如《冯岑贾列传》“褒赏降附有功劳者”。“赏”通常是上对下的动作行为。

赐:《玉篇·贝部》:“赐,施也。”《广韵·寘韵》:“赐,与也。”《后汉书》中“赐”除用于人名外,基本上全都表示给予义,偶作“锡”。与“赏”相比,“赐”的用法要灵活得多。《后汉书》中“赐”极少不带宾语,且此时多是“赏赐”连用,如《光武十王列传》:“显宗敬重,数加赏赐。”“赐”单用一般都要带上宾语,它既可以带双宾语,如《孝桓帝纪》:“赐河间、勃海二王黄金各百斤。”也可以直接以受事或与事为宾语,如《邓寇列传》:“大会群臣,赐束帛乘马。”《冯岑贾列传》:“会彭已薨,帝尽以任贵所献赐彭妻子,谥曰壮侯。”还可以用介词“以”引入受事,如《儒林列传》:“帝嘉之,赐以缣钱。”“赐”的受事多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如《孝和孝殇帝纪》:“庚辰,赐京师民酺。”不管是体词性的还是谓词性的,对于被赐者来说通常都是一件好事,少数情况之下,所赐之物似乎并非有益的,如《隗嚣公孙述列传》:“今臣之事,在于本朝,赐死则死,加刑则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这里“死骨不朽”表明尽管死是一件坏事,但君赐臣死,仍不失为一件好事。“赐”可以是上对下的行为,也存在其它情况,如《独行列传》:“贼众争欲杀之,宇止之曰:‘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此例中“宇”为贼虏,“赐”的对象是汉将,而且从是否正义的角度来看,显然也不是上对下的关系。

加:《说文》“加”字下段注:“凡据其上曰加。”《吕氏春秋·孝行》“光耀加于百姓”高诱注:“加,施也。”“加”隐含给予方主动地给予,对方被动地接受的意味。《后汉书》中“加”表给予用例极少,如《袁张韩周列传》:“帝不许,使中黄门问病,加以珍羞,赐钱三十万。”此例中“加、赐”对举。

贶:《广韵·漾韵》:“贶,与也。”《后汉书》中“贶”共9见,除用于人名外,有4例表示赐予,其中动词用法和名词用法各2例。从《后汉书》中“贶”用为动词的用例来看,“贶”不接宾语,且用于二人之间的言语交际之中,带有很浓的礼貌色彩,如《文苑列传》:“辄诵来贶,永以自慰。”

同类推荐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之冷王的冰妃

    穿越之冷王的冰妃

    (【蓬莱岛】作品)内容简介:从穿越到这个家族开始,就注定了她要为自己的“亲人”洗冤。先是为母冲喜,出嫁到雪王府,再到母亲无原无故离去,却前无人去为她报丧。从阻拦她回家省亲,到秘密派人暗杀。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个人的野心!对她一见钟情的琴翼,却阴差阳错看着她出嫁。可是在看到她真容时,却狠心离开。不是她不够美,也不是他不喜欢她,而是她的容貌太熟悉。对她不闻不问的雪王,却对她暗生情素。因为一条不成规矩的约定,和自己的亲生弟弟如同熟人陌路。他们虽然都没为她针锋相对,但却是万古愁肠。青梅竹马的杨凌对她生死不离。三个相同容貌的人,一条血脉相连。命运的捉弄让她背负着数条血债,今生她欠人的太多。不为自己也要为别人讨回公道。怎能让他们一手遮天,逍遥法外?一场看似家族纷争,却隐藏着国家的命运。一场复仇计划,一个被命运摆弄的女子无形中成了整个阴谋的旗子。她是怎样反败为胜,扭转乾坤的呢?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却在江湖掀起万层波浪。(以前的简介:悠岚月,容貌甜美,心却微凉。当找到可以依靠的人时,他们却因种种原因不能长相厮守。一句话,一个阴谋,她成了局中棋子。温柔的琴翼,对她处处的呵护。清秀的杨凌,对她默默的付出。玩世不恭的羽落,对她死心塌地。冰冷无情的雪王,对他舍心难忘。黄严,竹洛绵,刑沫......他,他,他,虽然都是她生命中的过客,但是却在他生命中掀起万层风浪。在经过生离死别之后,身上的淡淡樱香残流,但是她的爱情会属于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溺宠至尊狂妃

    溺宠至尊狂妃

    她,温柔,令黑白两道都闻之色变的冷面杀手,代号“千面”,狠烈决绝,被组织放弃之后,一场意外,灵魂在柔弱不堪且被万千人唾弃的镇国公嫡女身上重生!他,冷澈,外人口中一无是处的病弱王爷,却无人知,真实的他,是怎样的光华万丈,拥有怎样足以睥睨天下的霸气。就在所有人都在看她与他这一段婚姻笑话的时候,却不知,她,不再是她!既然给她再生,那么这一世,她的命不再由谁掌控!她那溢放的光华,究竟令多少人恐慌,又令多少人为之倾倒。然而这一世,她想要的是自在的生活,偏偏,天不遂人愿。*当她夺回本属于她的地位,她居高临下地看着匍匐在她面前的人,不屑道:“想要我的镇国公府是吗?可以,这个女人任我处置,再把我娘从阎王那唤回来,我这镇国公府拱手送给你。”“妹妹,既然你这么喜欢抢姐姐的东西和男人,那姐姐就把这镇国公府里的男人都送给你如何?不知妹妹到时忙得过来吗?”看着悔恨不已的前未婚夫,她只是妩媚一笑,“在我眼里,你连废物都不如。”面对趋之若鹜的男人,她冷傲:“谁若赢得了我,我便休夫再嫁。”她可以狂傲地说,“这万里河山,我助谁,谁便可得到。”*当强势的她遇到强大的他,结果,究竟是谁征服谁?她说,她的温柔,只对于他。他说,他的冷澈,只有她能融化。男强女强,强强联合,宠文无虐,放心入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第三条毒蛇

    第三条毒蛇

    本书描写解放初,解放军侦察员格布侦破一起案件,与暗藏敌人进行了一场错综复杂斗争的故事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