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33

第33章 动词篇(5)

翻:《说文新附·羽部》:“翻,飞也。”《后汉书》中“翻”仅表示鸟飞动,1例,见《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婉娈龙姿,俪景同翻。”但后世多用于表示旗帜、衣袖等的飘动,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现代汉语中“翻”的语义转移,不再表示鸟飞。

小结:《后汉书》“飞”语义场中,“飞”既可以是主动发出这种动作,也可以是被动得到这种动作,既用于可主动做出这种动作的有生之物,也用于由于外力做出这种动作的无生之物;其适用范围广泛,且在使用频率上占据绝对优势,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从表示飞的各种状态的子语义场来看,仍呈现出语义分割较细的特点。而“扬、翻”多用于无生之物,虽偶见用于有生之物,但《后汉书》中或在搭配上有严格限制,或在数量上用例极少,这种用法并不典型。3.走(Walk)

“走”位于《百词表》第65位。有关“走”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孟晓妍《先秦“走”、“趋”同义辨析》、白云《“走”词义系统的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张诒三《从上古到中古动词“走”的语法功能演变》、陈金生《释古代汉语中的“走、奔、行、步、趋”》、杜翔《“走”对“行”的替换与“跑”的产生》、李士升《“趋”与“徐趋”》等,研究范围几乎涉及“走”语义场的各主要成员,详尽的辨析了相互之间的异同,并重点描绘了“行-走”的历时替换,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语法功能的演变。行:《广韵·庚韵》:“行,行步也。”《后汉书》中,“行”近2千例,但多表示“巡行、兼摄官职、实施、品行”,本语义场的用法并不多,较之魏晋时期已有了较大不同据龙丹《魏晋核心词研究》(2008:236),魏晋中土文献中“行”大部分表“行走”义。如果把“行”纳入表示人体普遍姿势的“坐、卧、立、行”这样一个小的词汇系统,“行”可看作是“行走”义的泛称,如《皇后纪》:“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偻身自卑。”此例中“坐、行”对举。从具体语义来看,《后汉书》中“行”一般还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走”,如《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于是斌将侠客晨夜追种,及之于太原,遮险格杀送吏,因下马与种,斌自步从。一日一夜行四百余里,遂得脱归。”这里从“步从”可知“行”为步行;可也有表示非步行的,如《铫期王霸祭遵列传》:“光武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这里从“驾出”可知“行”为骑马或乘车而行。从“行”的速度来看,可以指普通的走路速度,比“走”和“趋”都慢,如《桓荣丁鸿列传》:“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为了“避骢马御史”,停停让让,这里的“行”实际上可能比通常走路的速度还要慢。也可以表示快速行进,如《西羌传》:“今虏皆马骑,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

语法上,“行”单用占绝大多数,可在其前用表快慢的程度副词或表方位或方式的名词来修饰,可见“疾行、徐行、西行、北行、肘行”等,如《李陈庞陈桥列传》:“涂路倾阻,难劳百端,疾行则抄暴为害,迟进则谷食稍损。”《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会更始败,复与般转侧兵革中,西行上陇,遂流至武威。”《西域传》:“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其次,“行”多用为不及物动词,当其接宾语时,往往是用来描述行的时间或距离的名词,如《皇后纪》:“行四日,驱驰还宫。”《孝灵帝纪》:“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而对表示行走目的地的名词,却通常需用“到、至”引出,如《光武帝纪》:“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荀韩钟陈列传》:“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

趋:《集韵·遇韵》:“趋,行之速也。”可见“趋”的速度比“行”快。《后汉书》中“趋”表示疾行可单用,如《儒林列传》:“每进见,锡以几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也可见“趋拜、趋就、趋出、趋走、趋奔”等组合形式,如《方术列传》:“王莽篡后,文公推数,知当大乱,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值得注意的是,“趋”单用时一般不带宾语,但形成组合形式后,可带宾语,此时“趋”的目的性很明确,如《虞傅盖臧列传》:“防不得已,趋就东箱。”《袁绍刘表列传》:“谭被发驱驰,追者意非恒人,趋奔之。”

在古代,“趋”是一种很有讲究的礼俗,疾步上前往往隐含着对尊者或长者的敬意,《汉书·叔孙通传》“传曰趋”颜师古注:“趋,谓疾行为敬也。”《后汉书》中如上举《儒林列传》“趋”单用的例子中,“不趋”即是“显宗”对大儒“包咸”的一种礼遇。考察先秦文献,我们发现,虽然“趋”多用于“下对上”,但也有例外,如《战国策·齐四》:“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

走:《集韵·候韵》:“走,疾趋也。”可见“走”的速度比“趋”快。《后汉书》中“走”306见,未见用如现代汉语“走”的例子。较之“行、趋”,“走”的语法功能显得更为全面。在适用对象上,除了用于人外,还能用于动物,如《梁统列传》:“奇禽驯兽,飞走其间。”在是否带宾语上,可用为不及物动词,如《崔骃列传》:“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也可以带宾语,跟“行”相比,“走”多直接带地理名词,如《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岑走天水,公孙述遣将侯丹取南郑。”只有1例和“行”一样用“至”引出,见《隗嚣公孙述列传》:“始起据汉中,又拥兵关西,所在破散,走至南阳,略有数县。”同时“走”还能接指人的宾语或指代人的“之”,表示“使……走”,如《班梁列传》:“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大破走之,境内晏然。”张诒三考察了上古到中古文献中“走”与名词宾语的搭配变化(2005:284),认为“走”带目的宾语的功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明显的衰退。我们从《后汉书》中可以看出,尽管“走”在自身的发展中可能带宾功能有所衰退,但和“行、趋”相比,仍有很大的自由度。

随着语言的发展,“走”的语义发生了转移,不再表示“疾趋”,而表示“行走”,并逐步替代了“行”。白云在《“走”词义系统的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中对“走”的词义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描写,她认为“走”的行走义最早出现在南朝时期,举《读曲歌八十九首》“语我不游行,常常走巷路。败桥语方相,欺侬那得度”为证,并指出“走”于晚唐五代时期逐渐进入通语口语系统,直至元代行走义逐渐成为“走”的基本义。关于这个替换过程,有学者认为是由于新词“跑”的加入才引起的,如徐国庆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1999:6)中说:“古代汉语中,‘走’和‘行’本是对立的,由于‘跑’取代了‘走’的意义,便使‘走’有了‘行’的意义。”而“跑”的奔跑义,王力先生(1980:656)认为产生于唐代,并举马戴诗“红僵跑骏马,金镞掣秋鹰”为证,《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词典》均以此作为始见例。似乎“走”表行走义在表奔跑义的“跑”产生之前就产生了,那么“行、走、跑”在词汇系统中的线性替代现象又怎么会是“跑”的加入引起的呢?杜翔在《“走”对“行”的替换与“跑”的产生》一文中指出,“走”其实在“跑”的奔跑义产生之前曾兼表行走义和奔跑义,“走”后来代替“行”表行走义,实际上应是自身语义内部的调整。

奔:《尔雅·释言》:“奔,走也。”邢昺疏:“奔,大走也。”可见“奔”比“走”的速度还要快,“走”是跑,而“奔”是飞跑、狂跑。《后汉书》中“奔”224见,多数表示奔跑义,从语境上看,常用于战败逃跑,如《皇甫张段列传》:“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分兵守诸谷上下门。”从适用对象上看,“奔”和“走”一样也能用于动物,如《文苑列传》:“飞兔、褭,绝足奔放。”不同的是“奔”常用于本身跑得很快的“马、兔”等,而“走”常用于“狗”或是表泛指的“兽”,如《马融列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此外,“奔”还可用于非生命体,如《五行志》:“更始二年二月,发雒阳,欲入长安,司直李松奉引,车奔,触北宫铁柱门,三马皆死。”不过此例中“车奔”也可理解为马拉着车奔,实际上也是“马奔”。在接宾语的问题上,“奔”多带地理名词,且比“走”显得更为灵活,可以直接“奔+地理名词”,如《张王种陈列传》:“随会为政,晋盗奔秦。”还可见“奔”后用“入、出、还”等引出地理名词用以表明方向的,如《朱乐何列传》:“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另“奔”也可带指人的宾语,但不同于“走”接指人的宾语时表使动义,此时“奔”多表示投奔,且语音上为去声,如《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仅有1例“奔”带指人的宾语表示奔走,见《袁绍刘表列传》:“谭被发驱驰,追者意非恒人,趋奔之。”但此例中“趋奔”连用,“奔”独用时未见带指人的宾语表示奔走的例子。

步:《玉篇·步部》:“步,步行也。”《荀子·正论》“步中武象”杨倞注:“步,谓车缓行。”可见,“步”的速度缓慢,可表示人举足徐行,也可表示车慢速行驶。《后汉书》中“步”单独作谓语的例子较少,如《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后告归平陵,望寺门而步。”常见为组合形式“步走、步行、行步、步归、步从、步逐、徒步”等,如《李杜列传》:“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在适用对象上,《后汉书》中“步”基本上都用于表示人步行,但有一例也可看作是车缓行,如《方术列传》:“后乃驾驴车,与诸生俱诣许下。道过荥阳,止主人舍,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子训曰:‘乃尔乎?’方安坐饭,食毕,徐出以杖扣之,驴应声奋起,行步如初,即复进道。”这里“行步如初”,也可看作指的是“驴车”。

徒:《论语·先进》“吾不可徒行以为之椁”皇侃义疏:“徒,犹步也。”邢昺疏:“徒,犹空也,谓无车空行也,是步行谓之徒行。”《后汉书》中此用法不多,不见独用的例子,多“徒行、徒步、徒跣”连用,如《袁张韩周列传》:“闳往省谒,变名姓,徒行无旅。”

“走”语义场一直以来就是比较复杂的聚合系统,早在甲骨文中关于行走类的词汇就已相当丰富,我们的考察也仅涉及其中较为常见的成员,其它如:用于在水里走的“涉”,追逐逃跑类的“追、逐、逃、亡、遁”,隐含跨走意味的“越、逾”,侧重走的方向性的“登、陟、进、前”等,这里不一一展开论述。

小结:《后汉书》“走”语义场中,虽然从使用频率上看,“行”表行走义并不多,但从意义范围和具体所指来看,“行”是用于泛指的上位词。我们根据行走的不同方式,大致分为表示疾走的“趋、走、奔”和表示步行的“步、徒”,并对它们在《后汉书》中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描绘和对比分析,除了传统注家所谓语义上的区别以外,在语用对象、带宾功能、搭配能力、感情色彩上都存在着种种差异。

现代汉语中,“走”早已代替“行”表行走义,然而和“饮——喝”、“食——吃”在方言中的反映一样,在古汉语遗存较多的粤语、闽语中,“行、走”仍分别表示行走义和奔跑义。

4.来(Come)

“来”位于《百词表》第66位。如果我们把“来”看作表示身体位移运动的概念,则“来、去往、归返”只是方式不同的位移运动。在古文献和注中“来、去往、归返”相通的例子很多,如《读书杂志·史记第六·太史公自序》:“《晋语》‘自今以往’,《吕氏春秋》上德篇作‘自今以来’;《吕氏春秋》察微篇‘自今以往’,《淮南》道应篇作‘自今以来’。是来即往也。”《书·洪范》“归其有极”蔡沈集传:“归者,来而至也。”因此,表示“去往、归返”的词是都可以归入“来”概念义场的,王凤阳先生(1993:727)就把“归、还、回、溯、复、返、来”列为一组辨析。但如果从“来”这个词本身的语义特征着眼,侧重于强调以说话人的位置为参照系,是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的一种位移,从这个意义上说,“去往、归返”的运动方式和“来”是不同的,汪维辉先生(2000:268-275)就曾撇开“来”而单独分析“还、返、归/回”,若此,“来”语义场则只有“来”这个成员了。

我们对核心词的研究,并不是以词为单位,而是以这些词所反映的概念为出发点,以语义场为单位进行研究,因此我个人倾向于把“来”语义场看作是表示身体位移运动的语义场,而不仅仅局限于“来”这个词所表示的具体的语义特征。那么《后汉书》中“来”概念下的成员就比较复杂,包括“来、至、赴、适、之、去、造、往、返(反)、复、归、还、旋、回、就”等,其中“来”更是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相关成果叠出。这里我们对“来”语义场的考察也重点集中于“来”这个成员上,具体分析《后汉书》中“来”的使用情况。

《后汉书》中“来”共666见,除用作姓氏、民族名外,基本上都表示自彼至我的位移运动。从语法功能上看,“来”可以单用,如《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先帝征君不至,骠骑辟君而来,何也?”也有“来”构成的各种组合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来+动词

“来+动词”是《后汉书》中最常见的搭配。

此结构中大多数“来”的意义很实在,表示朝说话人方向的动作行为,这时“来+动词”是一个连动结构,《后汉书》中可见“来会、来贺、来集、来盟、来取、来迎、来吊、来救、来伐、来入、来献、来观、来见、来朝、来诣”等,如《光武十王列传》:“诸王来会辟雍,事毕归蕃。”《文苑列传》:“射徒跣来救,不及。”但有时“来”并不表示实在的动作行为,只是指示第二个动词动作行为的方向。如《班梁列传》:“若二国来降,则龟兹自破。”此例中“来降”的主语是“二国”,显然不可能真的来,这个“来”只是依附在“降”前,使“降”的动作意义具有更明确的针对性,“来降”就是“对我们降服”。这种用法《后汉书》中的其它用例如:

(1) 其后匈奴争立,日逐来奔,愿修呼韩之好,以御北狄之中,奉籓称臣,永为外扞。(《南匈奴列传》)

按:其中“日逐”为匈奴名,泛称,显然“来奔”表示“逃向我们”,“来”不表具体动作意义。

(2) 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卓鲁魏刘列传》)

按:这里为双方面对面的对话,显然“来”的具体动作已经完成,“来言”表示“对我们说”。

(二)动词+来

《后汉书》中“动词+来”的组合中,多见“往来”,如《东夷列传》:“乘船往来,货市韩中。”此例中“来”为实义,“往、来”相对;也有“来”用如趋向动词的用法,但用例很少,如《方术列传》:“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董卓列传》“并率其众数千骑来”(此例为“动词+宾语+来”),此时“来”表示动作的意义其实有些弱化,用法不同于“往来”中的“来”,而含有提示动作完成的意味,如上例“从东南飞来”如果说成“从东南飞”,“并率其众数千骑来”如果说成“并率其众数千骑”,显然后者有进行体的意味,前后表达的重点完全不同。

(三)来+名词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1980∶633)中指出:上古时期,“来”是排斥宾语的,凡用“来”字的地方,目的地是显然可知的。《后汉书》中“来”以不带宾语为常,但也有带宾语的例子,宾语可以是处所名词,如《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今来防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也可以直接带单音节方位词,如《袁绍刘表列传》:“公孙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而现代汉语中,诸如“来南”这种用法已基本不见。同时《后汉书》中如“往来、来入、来到、来至、来会”等组合形式带处所名词的情况也很普遍,如:

(3) 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入,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风县杀之”。(《张曹郑列传》)

(4) 豫州刺史郭贡率兵数万来到城下,求见彧。(《郑孔荀列传》)

(5) 时迷吾子迷唐,别与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邓寇列传》)

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中还有一些例子“来”接宾语,如《独行列传》:“到官,以爱惠为政,怀来异俗。”《崔骃列传》:“盖孔子对叶公以来远,哀公以临人,景公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这里“来”为使动用法,表示“使……来”义。

同类推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热门推荐
  •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慧剑一出满堂辉,作为穿越女,带着养父养母,还要被极品家人抛弃,奔小康,当地主,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寻良婿,我胸中自有丘壑,进财宝,姚六六表示很无语。玩阴谋?斗极品?磨嘴皮?算了吧,千里姻缘一线牵!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修罗·破天之城

    修罗·破天之城

    三万年轮回道中的黑暗之幕,遮不住滔天的烈焰。温暖的容颜消融过冰封的心,如果思念还在!如果生命还在,唱颂者的歌声一直不会止息。背负着仁爱的大旗在尘世间行走,悲剧的舞台,演绎了多少梦想者的壮烈情怀。他焚烧了天,星辰诞生!他撞开了地,春天萌发!旋转命运玄机的门扉,将在谁的心中打开?修罗族的男子跨上了雪狮王,夜叉族的男子抽出了夜魔刀!当冰风中盛开了火莲花,众神的天空一片荒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人交际全攻略:做一个会办事的智慧女人

    女人交际全攻略:做一个会办事的智慧女人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要想拥有幸福,取得成功,并非只靠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靠应情应景的语言表达。一个会说话的女人,必定能够将自己的智慧、优雅、博学、能力通过自己的口才展示在众人面前,从而使自己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别对我撒谎:读心王妃

    别对我撒谎:读心王妃

    白岩:爷!外面来了数十人,说是苏夫人害得他的儿子被钱府小姐给休了。萧逸辰:……白岩:爷!刘将军的千金说要状告苏夫人让她失去嫁入豪门的机会!!萧逸辰:……白岩:爷!林家、王家两位小姐要来讨个公道,说是因为苏夫人的挑拨离间,让她们姐妹撕破了脸。萧逸辰:……让她死在外面别回来!!!某女正在阴曹地府抱着判官的大腿,可怜兮兮的哭着,擦着眼角虚无的泪水,“大哥,我错了,那些缺德的事都是一不小心酿成的,是我嘴贱,求你不要减我寿命好吗,我好可怜啊……膝下无子,上面还有一个面瘫夫君,三等残疾啊!他一定茶饭不思的在等我!你怎么能够狠心阻止我呢……”判官:给本官一个不减你寿命的理由。某女:欸…正在想。黑白无常:……
  • 赌气婚姻

    赌气婚姻

    新文《难耐狂兽总裁》请大家多多支持。。。他们之间本来不会有任何交集。各取所需,他们结为夫妻。肖梓熠——松瑞集团的总裁,外人眼中的绅士,多金美男,据说是单身女人最想嫁的对象。自小就是众人追捧的对象,但是,他唯一看得上眼的女人,却不肯安静的呆在他身边。只因赌气,他娶了另一个女人!叶落樱——家族小企业面临破产,在养父的要求下,她别无选择。在他眼中——她,是大脑单纯的花瓶,什么都不会的千金小姐,有的只是可笑的自尊心。在她眼中——他,是披着人皮的野兽,不会在乎别人感受的霸道少爷,有的只是恼人的坏脾气。因为天生的自我主义,在占有她之后,他甚至可以像对其他女人一样,甩给她金卡作为补偿。恨死他蔑视的表情,她选择开始独立,变得坚强,只想在他面前扬眉吐气。本来只是互相看不顺眼,可是:为什么?其他男人对她多看一秒钟、对她露一丝微笑,都会看不惯,心里堵得慌?知道他和前女友仍有联系,一改以往的嘲讽,会有受伤的感觉?什么时候开始:他以逗她为乐,看着她羞窘的样子,心里竟会欢喜;她好像不讨厌他的碰触,和他打打闹闹之后,心里会甜甜的,很满足。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但总是不时杀出程咬金。夏清庭——他是我的男人,谁都抢不走。叶浩宸——本来只是兄妹,为什么自己的心却不断沉沦?即使身边有了人陪伴,可,心。。。还是残缺的。尹藤——她是他这一生都在寻找的天使,只要她可以在他身边,他愿意放弃拥有的一切,那个肖梓熠,他做得到吗?方野——我付出了那么多,总有一天,我会夺回属于我的一切!莫真——我不贪心,永远只爱梓熠哥哥一个人,他也只能属于我。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两人的关系似乎不是那么简单。。。他们还可以继续走下去吗?他们可以打开心结吗?过程还是很温馨,带着一点点搞笑。作者是亲妈,舍不得虐这么可爱的孩子!但是,还是会有一点点伤痛,要不也没看头啦。谢谢亲们支持哦。O(∩_∩)O~1“你只是我花钱买回来的女人,不要干涉我的生活!”“在你眼里,我是不是就像一个夜总会的小姐?”“不”他回的很正经:“你比他们贵多了!”2“我们离开这,我会给你幸福。”“对不起!”“为什么?”“我——现在不能把他丢下。。。”大家多多支持,不要吝惜自己手中的票票哈。。。。。。。不会简介啊,真不会。。。。作者很变态,舍不得虐主角,喜欢虐配角。。。亲们,多多投票啊。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要怎样耐住寂寞

    人生要怎样耐住寂寞

    “古来圣贤皆寂寞”,人生就是这样,寂寞如影随形。前进一步是光明,后退一步也许就是万丈深渊。寂寞就像是五线谱中的某个音调,在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时,是选择悲鸣还是慷慨激昂的交响乐呢?直面寂寞,品味寂寞,解读寂寞,在寂寞中突围,就会有所感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指引人们领悟成功、理解爱的故事书,更是一部爱情、亲情和哲理的心灵百科。也许书中并没有你想要找的答案,但是其中的小故事和大道理一定能让你聆听到心灵纯真的呼唤,感受到这次寂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