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31

第31章 动词篇(3)

(四)《后汉书》“看”语义场中,仍以“视、见”为主导,而现代汉语中“看”成为了该语义场的代表词;同时《后汉书》中很多表示看的方式的单音节动词,或消亡,如“眙、眄、睇”,或仅以语素的形式存在,如“睨、览、观、瞰”;现代汉语中以“看”为中心的各种复合词则更为通用。相比之下,现代汉语在与“看”意义相关的概念表达上更倾向于一般化和概括化。

2.听(Listen)

“听”位于《百词表》第58位。有关“听”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后汉书》中“听”语义场的成员有:听、闻、聆、得。

听:《说文解字注·耳部》:“凡目不能遍而耳所及者云听(聽)。”《后汉书》中“听”180见,大多表示“听从、断决、听任”,本语义场用法只有27例,当“听”带宾语时,对象多为“声、谣吟、乐音”,如《杜栾刘李刘谢列传》:“近听征夫饥劳之声,甚于斯歌。”《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听民庶之谣吟,问路叟之所忧。”或“听”与“视”对举,如《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为人耳不邪听,目不妄视。”

闻:《广韵·文韵》:“闻,知声也。”《后汉书》中“闻”用例较多,共1000多例,可表示“听见”,其中“闻”的对象可以是声,如《耿弇列传》:“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但更多的为事件,表示“听说”,如《党锢列传》:“中常侍曹节后闻其谋,收之。”也有使动用法,表示“使听到”,如《吴延史卢赵列传》:“不胜愤懑,谨冒死以闻。”此外,《后汉书》中“闻”也可用于感知气味,至于“闻”的听觉义和嗅觉义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曾激烈地讨论过这个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有关“听、闻”的区别,通常认为“听”是单纯表示一种动作,强调动作行为,而“闻”更强调听到的结果。同时我们还认为“听”为耳朵的功能,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形式,侧重由耳及脑的过程,且作为主体人来说,只要耳朵功能正常,“听”实为耳朵自发的功能结果;而“闻”更侧重于心理感应,《后汉书》中可见“愿闻、欲闻”之类搭配,如《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而“愿、欲”都是人的主观意愿,所以似乎“闻”侧重由心及脑的过程。所谓“听而不闻”、“闻一知十”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从语法功能上看,“闻”常有外位宾语。如《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臣闻之,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此句真正的宾语应该是“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之”起补位的作用;“听”没有这种用法,偶见“听之”,但也与此不同,如《蔡邕列传》:“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这里的“之”是不能省的,语义上指代“琴声”,但这个宾语并未真正出现在句中。另“闻”能与“所”组合,如《吴盖陈臧列传》:“今京师败乱,四方云扰,公所闻也。”同时“闻”也有使动用法,这些都是“听”不具备的。

聆:《玉篇·耳部》:“耳听曰聆。”和“听”泛指听的动作相比,“聆”一般用于庄重场合,且表示倾耳细听。《后汉书》中“聆”仅2例,如《左周黄列传》:“朝夕触尘埃于道路,昼暮聆庶政以恤人。”《张衡列传》:“聆广乐之九奏兮,展泄泄以肜肜。”

得:《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本义为得到、获得,也可引申表示耳朵获得某种信息,表示“听到”,《后汉书》中的例子如《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隆移檄告曰:‘乃者,猾臣王莽,……今虎牙大将军屯营十万,已拔睢阳,刘永奔迸,家已族矣。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青、徐群盗得此惶怖,获索贼右师郎等六校实时皆降。”在其它文献中,我们还可见“听得、闻得”连用,如《南齐书》卷三十:“康与太祖所养健儿卢荒、向黑于门间听得其语。”《南齐书》卷三十九:“曰:‘平生无荣进意,今闻得中书郎而拜,岂本心哉!’”据吴宝安《西汉核心词研究》和龙丹《魏晋核心词研究》,“听”语义场还都没有“得”这一成员,同时参考《南齐书》中的用例,可以说这“得”的这种用法是南北朝时期新产生的。

小结:《后汉书》“听”语义场中,从使用频率来看,以“闻”为常;而“听”自先秦时期一直沿用至今,相对稳定。现代汉语中,“听”更为通行,而“闻”在口语中多表示嗅觉,仅在一些成语或惯用语中还表示听的意思;“聆”不再单用,常作为语素用于书面语;而“得”在现代汉语中似乎不再表示“听到”义了。跟“看”相比,“听”的词目则比“看”要少得多,这可能和“耳”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而视觉在交流中的地位更高等因素有关。

3.知(Know)

“知”位于《百词表》第59位。“知”是对既有事实或道理有所认识。

知:《玉篇·矢部》:“知,识也。”《希麟音义》卷八“知谙”注引《考声》:“知,晓达也。”早在先秦时期,“知”就普遍表示“知道”义,如《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后汉书》中“知”近千例,多表示“知晓”,如《皇后纪》:“尚书贾诩知之,以状白献帝。”也可指“深切的了解”,如《郑范陈贾张列传》:“孔子可谓知教,颜渊可谓善学矣。”

识:《说文·言部》:“识,常也。一曰知也。”《后汉书》中“识”151见,可与“知”连文或对举,如《光武帝纪》:“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十年。”《李王邓来列传》:“李通岂知夫所欲而未识以道者乎!”和“知”相比,“识”侧重于通过分辨而进行的认知,《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召夏侯澄使识之”胡三省注:“识,辨识也。”《后汉书》中可见“识别、审识”的形式,如《冯岑贾列传》:“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莫不矫鉴前违,审识情伪,无忘在外之忧,故能中兴其业。”

明:《说文·明部》:“明,照也。”《吕氏春秋·恃君》“不可不明也”高诱注:“明,知也。”“明”由光亮显明,引申为“明白、知道”义,《后汉书》中的例子如《李杜列传》:“门生勃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锧诣阙通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另可见“明知”4例,如《肃宗孝章帝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明”虽有明白之义,但这里“明知”应为偏正结构,即“明白知之”,先秦文献中“明知”、“明白知之”都可见用例,如《商君书·定分》:“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墨子·旗帜》:“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

晓:《说文·日部》:“晓,明也。”许慎用“明”训“晓”,因此“晓”也可引申表示“知道”。《玉篇·日部》:“晓,知也。”《后汉书》中“晓”表示“知晓”可单用,如《南匈奴列传》:“且典边日久,深晓兵要。”也可见“晓识”连用,如《桓荣丁鸿列传》:“典训不明,无所晓识。”又《方言》卷一:“晓,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晓”曾是一个方言词,现今仍见于某些方言中,在湘语、吴语以及一些官话区,都有“晓得”的说法。

喻:《玉篇·口部》:“喻,晓也。”“喻”早在先秦即有“知道”义,如《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后汉书》中“喻”多表示“开导、说明”义,表示“知道”义仅有1例,见《隗嚣公孙述列传》:“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奈何。”又“喻”通作“谕”,《后汉书》中“谕”表示“知道”也见1例,《肃宗孝章帝纪》:“朕道化不德,吏政失和,元元未谕,抵罪于下。”

及:“及”本义为达到、赶上,当人的认识达到知道的程度也可称作“及”。《后汉书》中“及”表示“知道”有2例,见《董卓列传》:“彪、琬恐惧,诣卓谢曰:‘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罪。’”《班梁列传》:“或谓超可便杀之。超曰:‘非汝所及。此人权重于王,今未入其国而杀之,遂令自疑,设备守险,岂得到其城下哉!’”王云路《〈太平经〉语词诠释》(1995)中提到了“及”表示“知道”义不单用的特点,指出:“肯定或疑问用‘知’,否定用‘不及’,而一般不单用‘及’。”在我们对《后汉书》的考察中,“不知”有163例,如《班梁列传》:“妾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可见“知”也可用于否定,但《后汉书》中2例“及”都只用于否定。

谙:《说文·言部》:“谙,悉也。”《玉篇·言部》:“谙,知也。”表示“通晓、熟知”,《后汉书》中仅2例,如《李陈庞陈桥列传》:“桓帝以龟世谙边俗,拜为度辽将军。”《朱冯虞郑周列传》:“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谙”后常直接带宾语表示知晓的对象。

悉:《说文·采部》:“悉,详尽也。”《后汉书》中“悉”绝大多数用为本义,也可表示“知道”,侧重于表示详尽地知道、了解。如《酷吏列传》:“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李贤注:“悉,犹知也。”

详:《说文·言部》:“详,审议也。”也可表示“清楚详细地知道”义。《后汉书》中“详”多表示“详审、周遍”,本语义场用法有1例,如《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陈忠不详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遂广引八议求生之端。”

具:《广韵·遇韵》:“具,全也。”《后汉书》中“具”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可见“具知”5例,表示“完全知晓”,如《郑范陈贾张列传》:“南单于久居汉地,具知形势。”也可引申表示“知道”,《后汉书》中仅1例,见《儒林列传》:“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和“悉、详”侧重表示“知道之细”相比,“具”强调“知道之全”。

通:《说文·辵部》:“通,达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不通患而出危色”王聘珍解诂:“通,知也。”“通”本表示道路通达,引申为“知道”义则侧重于表示全方位的知晓。《后汉书》中“通”后常接经义学术之类,如《显宗孝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

达:“达”与“通”同义,故也引申出“通晓、知道”义。《后汉书》中“达”可单用,如《张王种陈列传》:“伏见故处士种岱,淳和达理,耽悦《诗》、《书》。”也可见“通达、明达、晓达”等组合形式,如《孝安帝纪》:“八月庚午,初令三署郎通达经术任牧民者,视事三岁以上,皆得察举。”

解:本义为“肢解、分析”,引申到抽象的感知领域,则表示对事理解析而致的彻底的“理解、晓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明解朝章”胡三省注:“解,晓也。”《后汉书》中这种用法不多,如《邓张徐张胡列传》:“愚心所不晓,迷意所不解。”此句中“晓、解”对举,另有“明解”连用1例,如《邓张徐张胡列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

会:《说文·会部》:“会,合也。”本义为“相合”,引申出“理解、知道”义,且通常只用于指知道别人的意图、内蕴的道理等,《后汉书》中“会”用于此义极为有限,如《张曹郑列传》:“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

习:《说文·习部》:“习,数飞也。”段注:“习,引伸之义为习孰。”《后汉书》中“习”可单用,表示“通晓、熟悉”,如《杨震列传》:“熹平中,以博习旧闻,公车征拜议郎,迁侍中、京兆尹。”也可“晓习、明习”连用,如《窦融列传》:“帝以其晓习边事,每被访及。”《梁统列传》:“松博通经书,明习故事。”

觉、悟(寤):《慧琳音义》卷二十四“觉寤”注引顾野王云:“觉,谓知晓也。”又《说文》“寤”字下段注:“古多假寤为悟。”《玉篇·心部》:“悟,心解也。”较之于“知”,“觉、悟(寤)”更强调经过迷朦后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后汉书》中

“悟、寤”可单用,如《袁张韩周列传》:“酺自以尝经亲近,未悟见出,意不自得。”《班彪列传》:“仰寤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此外有“觉悟”连用16例,“觉寤”2例,如《朱冯虞郑周列传》:“显宗觉悟,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五行志》:“陛下觉寤,比求隐滞,故狼灾息。”《后汉书》中没有“觉”单用表示“晓悟”的例子。

小结:以上这些词在《后汉书》中均可表示“知道”义,虽然由于认识的程度不同,有知道、通晓与领悟的区别,但实质上其核心意义相通。从《后汉书》中的用例来看,它们以单用为常,且以“知”的用法占绝对多数,其使用频率最高,且语义范围也是最广的,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知”来表示,是该语义场的主导词。

其次,若从词义演变的角度来看,除了“知、识、谙、喻”外,其它词都是通过不同方式引申而产生“知道、理解”义的,其中“明、晓、悉、详、具、通、达”是由“知”后的心理状态引申而有“知道”义,而“及、解、会、习、觉、悟(寤)”是由获得“知”的行为方式引申出“知道”义的。

和上古“知”语义场相比,诸如“党、照、熟”等均未在《后汉书》中出现。这里“熟”要提一下,虽早在先秦“熟”就已可表示“知道”义,但长期以来用例都很罕见,据龙丹对魏晋时期文献的考察,“熟”也多表示“成熟”,用为“深知”义的例子甚少,然现代汉语中“熟”又很常用,这期间的发展过程值得探究。中古以后,“知”语义场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如“了、委”等,多见于佛经或变文中,可见其口语性较强。现代汉语中“知”双音化为“知道”,最为通用。

4.说(Talk)

“说”位于《百词表》第71位。说类动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动词,不仅数量繁多,用法错综复杂,而且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学者对说类动词展开了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汪维辉先生(2000:157)曾对说类动词作过统计,仅不太冷僻的单音词就有不下一百个,如果加上复音词,数量更大。因此,要研究说类动词,有必要先对其分类。目前学术界对说类动词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语法分类,从带宾能力和带宾类型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汪维辉(2000:158)首先将说类词简化,再分成a类词和b类词;二是从动力性强弱角度、以动作点为单位来考察,如谭代龙(2005)把说类动词分为本身可以完成言说动作的词和本不用作表言说词而在特定的语境里充当动作点的助动系统的词两类。其中第一种语法分类方法较为通行,而分析说类动词的动力性强弱还比较初步,只是一个新的观察角度。这里,我们对说类动词暂界定为“包含[+说]

/[+说话]”这一义素的说类词的上位词,研究暂不包括“谈、议、报、告”等下位词。《后汉书》中本语义场的上位词主要有:言、语、云、曰、谓、说、道。

考虑到关于“言、语、云、曰、谓、说、道”的历史来源、分布环境、语法功能等已有很多详致的研究成果,这里我们不再逐个分析“说”语义场的成员,主要侧重于讨论《后汉书》中说类词的大体格局及其内部的一些变化。从使用频率来看,《后汉书》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是“曰”,逾4千例。“曰”虽然使用频率特别高,但在句法功能上并没有新的发展,多带直接引语;而同为先秦时期的说类词“语”、“云”在《后汉书》中则出现频率较低。“道”在《后汉书》中多作为名词,表示“道路、道义”,本语义场的用法并不多见;“言”的使用频率仍远远高于“谓”、“说”,但“说”较之先秦正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发展态势强劲。《后汉书》中说类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量的连用现象,及动词“说”的功能拓展。下面我们的研究将从这两方面开始着手。

(一)说类词的连用

说类词的使用在先秦时期有着严格的分工,如“言、语”的区别,《说文·言部》:“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其它词在出现频率、带宾情况、义域范围上也各不相同。后来说类词虽然在使用上不再严格限制,但基本上还是以各自单用为主。与之相比,《后汉书》中说类词连用的现象极为普遍,形式多样,用法复杂。每个说类词都可以和“曰”构成连用格式,甚至说类词中的下位词“骂、叱、答、呼、叹、问”等也多和“曰”连用,如《方术列传》:“帝叹曰:‘恨不用子横之言。’”进一步说明了“说类词+曰”格式在这一时期的普遍性。

这些连用组合在句法功能上存在着差异,有的通常只表示言说动作,而不带直接引语,可以是不及物动词用法,或后接与事,或是非引语的直接宾语,包括“言语、语言、说言、言道”,如《杨震列传》:“天不言语,以灾异谴告。”《方术列传》:“光和元年十月,说言于灵帝,云其晦日必食,乞百官严装。”《皇后纪》:“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乃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有的后面通常带直接引语,包括“言云、言曰、语云、语曰、云曰、谓曰、说云、说曰、道曰”,如《宗室四王三侯列传》:“新野宰登城言曰:‘得司徒刘公一信,愿先下。’”《西域传》:“敬先过拘弥,成国复说云:‘于窴国人欲以我为王,今可因此罪诛建,于窴必服矣。’”此外,有的说类词之间还能插入与事成分,多见“语+与事+曰+直接引语”或“谓+与事+曰+直接引语”的格式,如《郑孔荀列传》:“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帝思意言,谓公卿曰:‘钟离尚书若在,此殿不立。’”

同类推荐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毒妃狠倾城

    毒妃狠倾城

    一朝穿越,她忍了!三月之后,肚子大了,她认了!六月之后,生下一个蛋,她彻底凌乱了!可自从生下这个蛋之后,她就各种被掳劫,被毒害,被追杀,最后踏上了东躲西藏的不归路,她都躲到了自己的储存空间了,这些人这下不仅要蛋,要她的命,还要她的空间!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就来一个毒一个,来两个毒一双!终于在某蛋破壳之日,那个撒种的生物出现了,竟然一脸嫌弃的盯着她:“你就是为本皇延续血脉的女人?”于是她终于怒了!就算是高傲不可一世的神龙,她也要将之毒成乖巧听话的小虫!锦的读者群凰倾天下【144431187】敲门砖任一角色。欢迎亲们加入,群内长期有活动送包月。
  • 侦破秘密(走进科学)

    侦破秘密(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一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卓越的管理准则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渴望成就辉煌的青年管理者。杰克·韦尔奇无疑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CEO,担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之久,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其管理准则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管理者。每一位青年管理者都希望有朝一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杰出。如果你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那么你一定有接近他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 果蔬青恋

    果蔬青恋

    《丑女如菊》续集,描写菊花儿女们的故事,大靖青龙王、白虎王、朱雀王、玄武王四灵前传。
  •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他们是领袖,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然而却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人谋杀,究竟是什么原因?里面又存在什么惊天阴谋?这就是本书欲向读者揭露的秘密之所在。
  • 暴女驯夫

    暴女驯夫

    【本篇作品已经加入了5折书库!全部看完只需花2元左右!】◆什么?这个满头白发,满脸白胡子的死老头说的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她前世是个花仙?什么叫她因触犯天条而被罚下凡去转世投胎?什么叫他们一不小心给弄错了她的出生时间?什么叫现在要把她弄回她本应该去的兰廷王朝?靠!她是谁?她是暗隐,是联合国特种部队反恐精英第一小组组长!一个从小就接受二十一世纪科学教育长大的天才!别以为他有点那飘飘然的仙气他就真的是神仙了!她会相信他才怪!拜托,这种纯属迷信好不好?!他再敢乱说话,她一定把他揍的满地找牙!别以为她长了张人见人欺的娃娃脸就好欺负了!她的宗旨就是以暴力解决一切!不用怀疑!她可是反恐小组里最能打的那个!◇这管家在搞什么?让他给他儿子找一个武功高强的侍卫,他却领来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来?难道他真的老糊涂了吗?什么?她说她已经二十六岁了?不可能!什么?她说他们没一个是她的对手?更加不可能!什么?她说她能帮他管教好他那已经前后修理走一百多个夫子和武术师傅的儿子?绝对不可能!☆默默的群号是:85032737★黙的作品:【前妻带球跑】【暴女虐夫】【女巫翩翩闯古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为了家人被迫嫁与知府家的三公子,可谁知这个三公子却是个不受宠的。从此,家事国事江湖事,事事烦心!孰料,小郎君不简单功夫还了得,比她厉害就算了,尼玛,还有个无比强悍的身世。正牌公公找上门:“你不配做我儿媳妇。”她哼了一声:“姐才不稀罕”挺着肚里的小包子决然离去。日子就是你追我逃……“呔!前面的那个大婶放开那个俊后生!让他来给我肚子里的娃娃当爹刚刚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