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9

第19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16)

注: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能源消耗单位为万吨标准煤;产业能源消耗为吨标准煤/万元GDP,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出版社出版。

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按照2007年的消耗标准,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消耗1.5667吨标准煤,而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却只消耗0.3633吨标准煤,实际上从大的方面调整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其节能和节约其他资源的效果要比仅仅限于第二产业内部节能降耗,效果要显著得多。

下面我们以2008年GDP的生产结构为例,假定各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不变,可以考察两种情况下的能源消耗规模,一是按照2008年实际形成的产业比例来计算能源消耗规模,二是按照一个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计算能源消耗规模。

表5-14    不同产业比例下2008年能源消耗规模的比较

生产增加值各产业比例消耗能源量假设合理比例合理产业结构合理能源消耗能源 消耗

300670-282771--253325-29446

一产3400011.3997510300678821-1154

二产14618348.622902440121203189888-39136

三产12048740.1437725015033554616+10844

注:GDP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假定各产业能源消耗系数为2007年标准,假设合理的GDP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40:50。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即使2008年工业节能降耗比上年没有一点进展,如果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正常发展,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将从0.9404吨下降为0.8425吨,总体上将减少近3亿吨标准煤规模的能源消耗,为2008年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10.4%。

(三)城市化滞后与生态和环境的恶化

人口分散发展和居住的方式和城市化的缓慢,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草原和农村,山青水秀,田园风光,风吹草地,鸟语花香,蓝天白云。但是,几十年来,我国山地水土流失,森林遭到砍伐,植被被破坏,草原沙化和退化,平原地区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过去秀丽的草原和农村许多已经风光不再。笔者曾经到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考察过,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要比中国大得多,工业也比中国发达得多,城市化水平比中国也要高得多。应该说,它们的生态环境比中国还恶化才对。但是,这些国家的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河水变清,山是绿的,天是蓝天,空气清新,环境秀美。从飞机上往下看,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生态环境相比,真是泾渭分明,差别太大。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一多半居住在乡村,按照以往的想法,中国的生态环境要比英德等国家好才符合人们的想象,为什么中国的农牧区生态环境反而较差,并持续恶化呢?

1、人口分散居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

中国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土地和草原所承载的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多造成的。不论是耕地上养活的农民,还是草原上直接养活的牲畜和间接养活的牧民,都大大超载。农牧业区,解放几十年来,一家农牧户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几家农牧户,各子女又各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二十几到三十几家农牧户,这些孙子辈的农牧民,现在又要结婚生子,计划生育工作如果不严,一户按照四个子女生育,解放初的一家农牧户,现在要变成五十到六十户人家。

中国农牧民家庭财产制度是几子平均继承制度,这样每一儿子都有一份财产可分。但是,耕地越来越少,耕地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于是林地、坡地、草地尽可能被开垦,土地尽可能被利用。虽然土地的份额越来越少,但每一农户都有一份,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由于农村生育子女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很低,人口生育又不能有效地得到控制。有限的耕地及草原供给与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于是在农业区,几十度的坡地被开垦了,有林的地方树被砍了作为耕地,耕地恨不得一年长几茬庄稼,土地得不到休耕,水土流失很严重;在牧业区,草原上的牲畜越来越多,草越来越少,草原不堪负重,逐年沙化和退化,这就叫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日益增长的农林牧业区人口对自然能源越来越多的需求,导致农林牧区树被大量砍伐,草被大量割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烧饭、取暖、生产用火等等,都需要能源,一般使用自然能源柴草。曾有人问过我,可不可以在农村推广烧煤、用电,或者使用液化气,来替代柴草。实际上青海省政府曾经为了保护植被,曾经在其东部干旱地区进行过实践。政府将煤供应给农民,有的是白送,有的是适当补贴。但农民从山里去城里运煤,运费仍然是他们的一项高额支出。相比之下,还是不如烧草和柴成本低得多。为什么呢?从经济学上讲,在农村,用自然能源柴草,还是用工业化能源,主要取决于人们获取不同能源所费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在农村获取自然能源柴草,几乎不支付成本,其机会成本也很低;而使用工业化能源,则需要购买和运输,要支付费用。所以,越穷越砍割挖,越砍割挖越穷,加上人多而过垦和过牧,成了没有树草的穷山恶水。

有趣的是,当一户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县城时,不再让自己的子女去砍伐树木和割草挖根,一是要让子女上学,将来要上大学,子女去砍柴割草的机会成本太高;家长要工作,工业化能源支出占其工作收入的一个很小部分,放弃工作去获取自然能源的机会成本很高;二是如果有某一户违背城市的生活方式,去砍树割草,使用自然能源,在居民楼中烟熏火燎,可能会被邻居所不满和取笑。成本、机会成本和城市生活方式,抑制人们砍伐和割挖树草。结果,当一个地区人口大部分集中到城市后,附近草地和山上的植被却慢慢得到了恢复。这就是为什么英、德、法、日等国城市化后,生态环境却变得比以前人口大量居住在农村时还要好的经济机理。

2、乡村工业化形成不宜治理的环境污染

中国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其重要的原因,不能不是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这里暂且不论分散工业化的不规模和外部不经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政策建议的实践,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的局面是: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家家厂厂排污、污水横流;废物遍地、垃圾围村。那么,也许有人提出,在农村我们也可治理污染呀!这是一种幻想。从经济学上讲,治理污染要支付成本,而成本大小又受到规模和距离的影响。分散的污水、垃圾和烟尘,一是污染源规模太小,治理污染装置的固定成本相对太大;并且规模越小,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越高。很简单,在一家生产一吨化学物品的家庭工厂中,装一除尘装置,有一污水净化系统,再有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其处理污染的成本将高于产值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二是如果想规模化处理,将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污水、烟尘、垃圾都集中起来,输送污水、废气、烟尘和垃圾的管线投资、道路交通、运输装卸、维护修理等费用将极高。因此,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一体化,从经济上看,无法解决它的污染问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村工业化,最终肯定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只不过是一少部分国外和国内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们寄托在中国身上的一种乌托邦而已。但是已经使中国受害不浅。

3、环境排放工业为重的产业结构

前面谈到,城市化的缓慢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经济结构过于工业化,特别是过于重工业化,也是中国发展模式高排放的最重要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二、三产业结构与污染的排放和污染的关系。

表5-15   2007年各类污染的产业结构分布和污染系数

总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

国内生产总值24952928095121381100053-

二氧化碳-亿吨67.392.0948.259.226.78

吨/万元2.70.773.970.92-

二氧化硫-万吨2468.1-2140.00118.12206.70

克/万元989.0-1763.04118.05-

烟尘排放-万吨986.6-771.1079.74135.77

克/万元395.4-635.2779.69-

粉尘排放-万吨--698.70--

克/万元--575.62--

污水排放-亿吨556.8-246.6114.77195.43

吨/万元2.23-2.031.15-

固体垃圾-亿吨-28.617.60.531.24

公斤/万元--144.995.29-

注:国内生产总值为2007年数据,单位为亿元;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固体垃圾为2007年城市内的清运量;将城市生活污水按比例在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中进行了分割。

可以看出,每单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污水和固体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分别只是每单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9.1%、6.69%、12.5%、46.54%和3.65%,而第三产业的粉尘排放几乎为零。如果按照表5-6中2008年目前和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比较,如果2008年第三产业比率合适,全国污染规模将会大大减少。二、三产业的总排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净减少9.64亿吨,减少污染14%;二氧化硫排放将净减少318万吨,减少污染12%;烟尘排放将净减少135万吨,减少污染13.2%;粉尘排放将减少144万吨,减少污染17.1%;污水排放将净减少16亿吨,减少污染3.6%;固体垃圾净减少3.63亿吨,减少污染16.5%。因此,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其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常显著;反过来说,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二产偏重,城市化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导致同等发展水平上,中国国民经济生产的排放量相对较大,对环境的污染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

五、后果之三: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了一条损害和忽视农业来推进工业化的道路,如通过压低农业产品价格和相对提高工业品价格和计划强制征收农业产品等办法积累工业化资金,许多国家忽视对农业提供水利、道路、农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使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需要反思和调整。但是,即使重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和收入,究竟怎样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可能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在乡村内部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政府加大其投入,支持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另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除了对农业提供政府补贴,对农村提供应有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外,主要还是想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人口,转移农业中过剩的劳动力,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此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我认为,可能后一种思路和道路是对,而前一种思路和道路是错误的。

(一)农业增加值和就业比率同步下降的规律性趋势

无论我们如何对农业加大投入,无论政府怎样支持农村和农民,但是,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上,GDP和劳动力在农业领域中比率的下降,这是一个被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的经济规律。我们来看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反映的这一趋势。

表5-16      世界农业领域增加值和就业比率下降的趋势

年份1960196019821980199519902003200220072007

水平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

低等49773772256924---

下中等37712356133611---

中等24621546113210---

上中等18491130 921 617--

发达61836 2 5 24--

中国40.0*81.030.268.719.960.112.244.811.340.8

注:前两栏数据出自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中国统计摘要》。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为1963年数据。

可以看出,1960年到2003年间,从农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率看,低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3年的24%,下中等收入国家从37%下降到了11%,中等收入国家从24%下降到了10%,上中等国家从18%下降到了6%,发达国家则从6%下降为2%;而从农业领域的就业比率看,1960年到1990年,低收入国家从77%下降到了69%,下中等收入国家从71%下降到了36%,中等收入国家从62下降到了32%,上中等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2年的17%,而发达国家更是从1960年的18%下降到了2002年的4%。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相对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看,是一个弱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是下降的,如果不转移农业中的劳动力,通过发展农业来富民,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随着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率的下降,农业领域中工作的劳动力比率也是持续下降的,只有这样,在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才能相应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否则,如果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下降很快,而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很慢,农民的收入必然会相对下降,农民与非农民的收入差距毫无疑问会持续拉大。

而中国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虽然从1960年的40%下降为2007年的11.3%,但是,劳动力就业比率则仅仅从81.0%下降为40.8%,同生产结构的转变看,劳动力的转移相对缓慢。这就是中国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为基础的原因。

(二)小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与农民收入少

中国现有18亿亩耕地,7亿多农村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只有2.3亩耕地,31000万农业劳动力,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不到6亩,2.4亿农户均耕地也只有7亩多。黄河和长江中下流域的一些地区,许多农村每人耕地不到1亩。按照江阴对2008年种粮成本和收益的调研,稻谷生产总成本为86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555元(种子23元、水费50元、农药化肥212元、机械作业费270元)、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价)180元、土地成本(自营地折租)130元。稻谷总收益为1078元/亩(亩产550公斤、1.96元/公斤)。净利润为213元/亩,现金收益为523元/亩。小麦生产总成本为52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300元、人工成本110元、土地成本115元。小麦总收益为532元/亩(亩产370公斤、1.44元/公斤)。净利润为7元/亩, 现金收益为232元/亩。

我们假定,2008年全国18亿亩耕地全部种粮食,种米和种小麦各一半,每亩地平均利润110元,种粮食总利润为1980亿元;种粮人工成本收入平均每亩145元,总的农业劳动收入为2610亿元;地租性收入122.5元,总收入为2205亿元;总计为6795亿元,假如全国平均农业生产力水平为江阴的60%,种植1.5季,则总的农业收入为6115亿元,假定收入全部归农民所有,每个农民人口在农业上的年收入平均也只有873元,劳均只有1973元,户均只有2548元。种粮的收入,较乐观估计,也只有2008年农民全部纯收入4761元的18.34%。

种粮,乃至依靠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比例,还将会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1、土地要素是有限的,数量不会增加,而且会随着城市、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而日益减少;2、土地的边际收益率是下降的,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也就是说,在现有并且日益减少的土地上再增加产量,新增加产量部分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其收益相对会越来越低;3、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社会保险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让成本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去从事低收益的领域,劳动力的收益相对其他产业将日益下降;4、从1978年以来,农业产品的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相互变动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要比农业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农业增产的收益部分,往往被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所抵消掉;5、农业只有规模经济,才能相对降低各种有关成本,如果城市化推进速度过慢,农业劳动力不能持续转移,还是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过慢,农业收益增长的速度相对非农业收益的增长而过慢,结果只能是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同类推荐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热门推荐
  • 至尊鸿途

    至尊鸿途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万千种族,无尽位面,数不尽的天才不过世间一粒。尘埃天武大陆,无尽位面之一;一个妖孽般的少年,从贫瘠的世俗走来,一路饮血高歌。药武双修,绝世霸途;踩最强的敌人,战最强的种族;统领人族,踏上巅峰之路!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
  •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是赫胥黎193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在那个世界里,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下的人们都是被预先设定种姓,然后由试管和育婴瓶孵化出来。胚胎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种姓,接受不同的训练。低种姓者矮小丑陋,承担社会里最底层的工作;高种姓者高大漂亮,构成社会的上层。在新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所有人的快乐都是一模一样的。书中对技术发展的反思、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使得本书成为了二十世纪“反乌托邦”文学里的一面旗帜。
  • 穿越,第九个王妃

    穿越,第九个王妃

    新书《裴太太,你已婚!》已经开始连载啦。◇◇本书已上市,出版名《第九王妃》。她叫叶无心,是叶氏武馆馆主的女儿,相亲男想亲近她,被她一脚踢成残废,不料遭天遣一命呜呼。穿越后,她是丞相府温柔、端庄、贤淑的大小姐。呸~~那些都是些什么词,她全不认识。☆☆他叫端木孤辰,是楚国最年轻、睿智、残暴的王,战场上的野狼,手握楚国重兵,是为天下人所忌惮。在他的眼里,女人是麻烦的代名词,更是细作的代名词,死了八个老婆他也不在乎。离上一个王妃猝死刚过一个月,皇帝一道圣旨,要他娶第九个老婆。他冷笑,这皇帝真是迫不及待想置他于死地,他倒要看看他这第九个王妃怎么置他于死地。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爹地候选人

    爹地候选人

    我和他同住一屋檐下,有婚无“爱”!失了心的我却换来一纸离婚协议书。身怀有孕的我不哭不闹不吵,心如止水地离开,无爱婚姻,不要也罢!红尘中了无牵绊的我,做起了单身妈妈,小恶魔的霸权和坏脾气让我束手无策……四岁的他四处散发广告贴,俨然变成了一个媒人审判官,身边靠近的一个个男人,总会被他以某一项缺点而直接pass!他制定的《爹地候选人》最基本的准则:身体健朗,心地善良,温柔体贴,绅士有礼,幽默善谈,有男人味,专情,身高不得低于185CM,资产过千万。我想以这种方式发展下去,直到我白头,也不会遇上完美极品男!奈何某日,小恶魔把一个男人带到我的面前:“Mum,你们先开始试婚吧!”我双眸瞪得圆圆的,惊魂未定地看着那个带着狐狸微笑的男人,哦买噶的……他不就是四年前,甩掉我的那个男人吗?希望喜欢的亲给予一点支持,留言或者投票都OK!
  • 飘渺天刃

    飘渺天刃

    横纵五公里的皇城,巍然而立在皇城中心的主殿天威宫,琉璃金瓦都会度过夕阳而闪着金光,通往天威宫主殿有一百三十六个阶梯,全都是由千里之外的大理候运贡而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怎样舍,怎样得

    怎样舍,怎样得

    舍得舍得,人这一辈子应该学会舍得。舍得二字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智慧,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两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能够达到如斯境界,一个是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一个是哲学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舍得,有舍必有得。本书并不是要读者按照圣经的教义那样——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相反,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是,不是任何舍都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在作出决定前,务必三思,毕竟时间一去不复返。本书不可能为你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让你简简单单就成功。若成功真的这么简单,那写这本书的我不早就成功了——本书要告诉你一个事实,你这一辈子都很难成功。只有明白这个事实,你才会真正的舍,才有可能得,才会真正的快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