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8

第18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15)

由于城市化的滞后导致的第三产业发展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国内外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劳动力剩余和城镇的失业问题。从大的结构看,刚才讲了,从产业间的劳动力就业比率看,2007年,农业劳动力就业比率40.8%,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多了高达近30个百分点,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率32.4%,比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竟然少了27.6-32.6%。这意味着什么呢?非常有意思的是,一方面,由于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按照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就业比率,中国的工业领域可能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中小加工工业企业发展不足,少提供了7000万个就业机会;而服务业少提供了14000万左右的劳动力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按照10%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创造10%左右的GDP衡量,按照其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的就业结构,中国农业中剩余了23000万劳动力。我们来看2007年的结构。

表5-7   中国2007年GDP和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分布

各产业增加值就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生产率比率

总计和平均249529.90786453.1728100.00

第一产业28095.00314440.893528.00

第二产业121381.30206295.8840185.00

第三产业100053.50249174.0155126.56

注: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劳动力为万人;劳动生产率为万元GDP/人,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出版社出版。

显然,这样一个结构是非常扭曲的。如果我们假设一个2008年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人均GDP3100美元合理水平时的结构分布。

表5-8   假设的一个2008年产业和就业合理分布的结构

GDP分布百分比就业结构百分比生产率GDP比率

总计304747100.00786451003.8749100

第一产业294929.6711797152.500064

第二产业13762545.1627525355.0000129

第三产业13763045.1639323503.5000111

注:以上数据为模拟的假设数据。

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将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就业,从40%调低到15%,其劳动生产率就会从8900元人民币提高到25000元人民币;并且,在工业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就会多增加就业7000万人左右,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率如果提高到50%,就会多增加14400万个就业岗位。这21000多万个工作岗位,实际上就是产业和就业结扭曲而损失的就业容量。而且,产业间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差距的缩小,以其为基础的产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也会大大缩小。

由于服务业的发展不足,不能在国内服务业中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创造财富,于是其剩余压力全部转向外向的出口加工制造业,当遇到2008-2009年这样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出口受阻,出口加工企业破产、停业、生产不足等等,致使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并且收入减少规模巨大,农民损失惨重。2009年农民工失业率大约在15%左右,失业规模在3000万以上。2000年以来,农民增收的80%来自于务工所得,而2009年农民工的大量失业,以每人每年万元务工收入计算,由于失业导致的农民收入损失在3000亿左右,由于农民工过剩供给过大压力下,还在城市工作的17000万农民工,工资水平下降假如月200元,则导致的损失为4000亿元。两项相加2009年农民收入损失在7000亿元左右。

表5-9   2007年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

地  区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地  区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

上  海88.706.1宁  夏44.0245.7

北  京84.505.9陕  西40.6248.5

天  津76.3118.0湖  南40.4550.7

广  东63.1429.2河  北40.2541.7

辽  宁59.2034.0青  海40.0744.4

浙  江57.2019.2江  西39.8041.6

黑龙江53.9046.6新  疆39.1552.0

江  苏53.2022.7安  徽38.7045.9

吉  林53.1646.8广  西36.2455.1

内蒙古50.1552.6四  川35.6046.3

福  建48.7032.4河  南34.3450.6

重  庆48.3439.3云  南31.6064.8

海  南47.2053.5甘  肃31.5954.4

山  东46.7537.2西  藏28.3057.6

湖  北44.3038.8贵  州28.2452.9

山  西44.0341.2

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2、第一产业就业比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

图5-2   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和城市化水平的散点图

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0.884,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该相关系数为零的原假设,即二者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当城市化水平越低时,农业中堆积和过剩的劳动力就越多;而当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农村中堆积和剩余的劳动力就越少。

服务业领域的狭小,也使得城镇和城市中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复员和转业的军人,以及往往失业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都挤向工业和党政事业单位;而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在中初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之后,在 其后期,总体上,技术进步加快,自动化和流动作业程度提高,资本开始集中和集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目前国家实际党政事业经费支出规模看,比率在政府全部实际支出的30% 以上,已经高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行政公务支出水平了,需要尽快改革和严厉加以限制,使创业和企业的负担真正减轻下来。因此,从总体上看,未来劳动力向工业继续大量转移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继续扩大党政事业机构来增加就业的方式,将会形成更加紧张的党和政府与企业的税费关系,会形成更多的部门利益和合法腐败,而且会使更多的企业因税费负担过重而关门停业,导致就业问题更加严重。当然,一些工业领域中的轻加工中小企业,未来还将大量地吸收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但是,非常清楚的是,从大的格局和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不可抗拒的趋势着眼,我们总体上除了发展服务业,根本无法解决中国未来数亿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

2008年11月期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就业形势与去年一样。虽然就业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四个指标之一,与物价水平排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然而,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却成了最不反映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统计指标。中国城镇的失业率究竟是多少?有各种各样的推测方法。笔者以城镇人口从业率推算城镇真实失业率。

表5-10      按照人口从业率变化推算的城镇失业率

年份199019911995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城镇人口从业率56.4455.9754.1350.4048.6249.0549.4248.5047.00

城镇登记失业率2.52.32.93.14.24.14.04.04.0

90年水平失业率2.53.36.411.215.715.014.416.018.7

估计失业率2.53.35.48.211.2510.59.4011.7513.95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按照1990年的从业率来推算真实失业率,从2000年开始,已经相当高了。如果考虑就业人口上学率的提高,一些妇女专职从事家务,有一些临时就业没有被计入劳动力就业统计范围等因素,扣除一些百分点,真实的失业率也在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情况看,当年毕业需要就业的大学生611万人,2008年以及2008年以前没有就业等着工作的大学生在350万左右,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就达900多万人。再加上复员和置业军人,以及失业在家的其他劳动者,2009年需要就业的城镇等待就业的劳动力总体估计在4500万左右。这样规模巨大的劳动力,还能在农业,还能在大工业中就业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学者,无不熟悉马克思描绘的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逻辑过程:即从经济运行上看,由于技术进步、工人生活费用及决定的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资本家越来越多地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资本不断地集中和集聚,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更多的供给品;而工人由于失业,由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资本家压低工资水平,使社会购买力小于资本生产供给的产品,于是生产过剩性质的经济危机发生了。从社会关系和政治上看,由于资本和技术排挤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成为失业者,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要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于是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但是,往往被中国研究《资本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学者所忽视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除了我们的学者所说的,建立了社会保障,形成了工会力量,法律建立了对劳动力有利的劳资关系,国家提供较多的公共服务等等外,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一是除了大工业和大企业的发展外,大量的中小企业,许多竞争性的轻加工工业中的中小企业,并不遵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规律而变动,特别是服务业以及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更是不按照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规律而变动,这是马克思没有想到和没有预料到的。从企业规模结构上看,资本主义社会65-80%的劳动力在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得到了就业;从产业结构上看,80%左右的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得到了就业,而马克思分析的大工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率却越来越少。于是,掘墓人都跑到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中了,有工资和有收入了,不掘资本主义墓了,这是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也没有灭亡的最根本性的原因。

分析到这里,需要我们深思的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我们的大工业是不是也有技术进步和因生产成本提高决定的工资成本提高,使大工业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并且资本集中和集聚的趋势?在全世界各国发展史上,农业劳动力就业比率下降,工业劳动力就业比率先升后降的趋势下,中国能违背这样的规律和趋势,走通过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工业,解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数亿人就业的中国特色的道路吗?从一个学者的研究和判断看,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担忧的是,如果从企业规模结构上不发展中小企业,如果从产业结构上再不将服务业的发展重视起来,是不是也会陷入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剩和失业者规模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中,从而葬送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体系呢?!

四、后果之二:资源消耗大和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渗透乡村社会的过程中,分散的人口居住和发展形式,带来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难以治理和保护。

(一)城市化滞后与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化滞后和人口的分散发展和居住形式,实际上将消耗大量的土地。将绝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业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中,要将一部分土地分配给城市建设,分配在城市中的企业,否则这个社会不叫现代社会,而应当称之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如果要发展城市社会,发展工业经济,而又不想占用耕地,不分配土地给非农业经济,这无疑是用农业社会的思想、观点和办法管理现代社会。

实际上,城市化将人口、企业、要素和基础设施在空间上集中,集约地使用了土地,大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首先,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特别是楼房居住模式,要比农村独家小院式的居住模式少占用土地面积。中国现在农牧户大约为2.5亿,如果说1 户农牧民独家独院占用耕地按照0.6亩计算,村里道路、村公共建筑等等按照每户0.5亩计算,共占用耕地2.7亿亩,推算全国农村村庄用地合18.19万平方公里。如果将80%的农民城市化,居住中高层楼房,加上绿化、交通、公共建筑物等,1户按照0.35亩地计,只占用了7000万亩地,仅就居住用地这一项,可以节省2亿亩土地。下面我们用数据比较农村用地多,还是城市用地多。

表5-11      2007年城市建成区和农村村庄用地

项目和单位城乡居住用地人口每万人用地

平方公里万亩万人平方公里

地级及地以上城市234913524372490.63

县级市119781797 155710.76

建制镇15399230965592.35

城镇合计508687630593790.91

农村居民点用地18187527281727502.50

全国合计232743349111321291.76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全国建制城镇2007年有19249个,平均占地规模估计为80公顷, 2007年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居民及独立工矿点全部用地为4亿亩。

可以看出,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用地为23491平方公里,却容纳37249万人口,每万人用地只有0.63平方公里;县级市建成区面积为11978平方公里,容纳了15571万人口,每万人用地为0.76平方公里;建制镇建成区面大约为15399平方公里,人口约6559万人,每万人用地2.35平方公里;而农村居民用地大约为181875平方公里,人口72750万人,每万人用地高达2.5平方公里。

从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比来看,人口越聚集,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每平方公里的产出水平越高;而人口聚集程度越低,城市人口规模越小,每平方公里产出水平越低。从5-10表全部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400-1200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其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区的GDP产出水平高达73570.16万元,20万人以下规模的城市,其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区产出水平则为26575.38万元,其土地产出只为400万以上城市的36%;而全国建制城的每平方公里产出,全国推算平均只有5000万元,是4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1/14。

表5-12        2007城镇规模与土地的产出效益

城市和城镇建成区国内生产总值每平方公里产出

平方公里 亿元万元

400-1200万人口5800.7744922.48*95%73570.16

200-400万人口 3758.0027895.53*93%69033.64

100-200万人口 4583.00 26748.15*91%53111.10

50-100万人口 5367.0924829.05*88%40710.26

20-50万人口 5040.12 16922.45*86%28874.92

20万人口以下 1005.03  3179.65*84%26575.38

山东17地级以上市 2033.0012536.07*90%55496.62

县级市非农业GDP11978.00 35934.0030000.00

建制镇非农业15399.00  7699.505000.00

注:地级以上城市,包括山东17城市GDP和建成区面积,出自《中国城市年鉴(2008)》,中国城市年鉴杂志社2008年版;县级市建成区数据为全部城市建设区数减去全加全部地级市建成区面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城市年鉴上的各地级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相加后,要比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多出4065平方公里;GDP为行政区域内的数据,因此,考虑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同,进行了折算,将农业和建制镇等创造的GDP扣除。最后,表示的是不同规模城市和城镇的建成区,其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效益。

如果在农村发展村镇工业,而不发展城市和城镇,不在城市和城镇中发展企业,耕地的浪费则将更大。一些农村在发展乡镇工业时,分散地在农村建设工厂,这些工厂的规模较小,但数量非常多,相对工业每一单位产出占用的土地要比城市高得多。在农村提倡大力发展工业,其每平方公里形成的GDP,可能仅仅为城市土地的产出的1/50左右,是特别浪费土地的一种发展方式,是极不合算的。

就交通用地看,如果不分配土地给城市,本来可以建设100万人的一个城市,现在这100万人分为1000人规模的1000个村庄,村庄之间要有公路联系。100万人的城市,可以只建设城市内交通几十公里就可以了,如果60米宽,50公里,则用地1250亩;而1000个村庄,如果每个村庄之间距离2公里,它们之间要交叉联系,则要几千公里的交通用地,如果20米宽,5000公里长,则交通用地为41667亩。把耕地不分配给城市,而分配给农业和农村,1000人的1000个村庄,比100万人的一个城市的交通用地,多出33倍来。

从经济学上讲,农业经济是耕地密集型企业,分散经济比集中经济用地多;从土地的投入产出看,工业要比农业多,商业要比工业多,而信息金融业要比商业多;分散的经济投入产出要比集中的经济投入低。从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看,就土地资源而言,就是要把空间上分散的经济转变为空间上集中的经济。不明白经济学的这些道理,死守耕地一分也不能动,不能用来办企业、建城市,要么就是阻碍经济的发展,要么实际上就是浪费更多的土地。

(二)城市化滞后与能源的浪费性消耗

由于城市水平的过低,导致服务业水平过低,中国同等发展水平上,每万元GDP的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远比其他国家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GDP结构中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特别低的服务业比率过低,反过来说,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在总的GDP中过低,实际是导致国民经济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过高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和基础性的原因。由于统计数据的原因,这里我们只分析各产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下面表格以2007年为例。

表5-13         2007年各产业能源消耗情况

产业各产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产业能源消耗

总计和平均249529.90238784.280.9570

第一次产业28095.008244.570.2934

第二次产业121381.30190167.291.5667

第三次产业100053.5036349.880.3633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将军的儿媳

    将军的儿媳

    苏甜甜,一抹异世幽魂莫名穿越时空,附在倍受嘲讽和欺凌的左将军儿媳的身上。她天性淡然,随遇而安,不料一场争斗将她推向命运的深渊……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女生爱臭美

    女生爱臭美

    如果你天生丽质,那是你的幸运。如果你生而不美,同样也是蝣的幸运。因为,上帝认为你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同一样东西或者同一件事情,这个人看是美的,那个人看则不美;小时候看是美的,长大了看就不美。父母牢牢记得孩子的前程,却单单忘记了他(她)还是一个孩子!属于孩子的应该是欢乐与自由,而不是沉重的荣誉!时装表演注重的是服装的展示,而风采展示需要展示的不单是服装,更多的是展示当代少年的精神风貌。我们喜欢拍艺术照,是想把最美的地方展示出来。每个人在展示美的时候,也让别人获得了美的享受。容貌通过一次手术,就可以变得美若天仙。但心灵却需要长时间的陶冶,才能变得完美无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嗜夜妖妃

    嗜夜妖妃

    跳下悬崖的那一刻,她涅槃重生。再次相见,换她的舍命相助。他却迎娶别人,穿越异世,赐她一纸绝杀令。然而就在她倾心相许之时,在萧杀的战场上,挥剑厮杀的凶狠,她只求平凡自由地活着,不再有昔日一丝一毫的温情。浴火重生的她如地狱战神“南宫奕,终有一天,他却用世间最温暖的爱来宠她,我让你后悔今天所做的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萌妻别跑:钻石男神求爱记

    萌妻别跑:钻石男神求爱记

    他是C市富可敌国的叶家掌权人,铁腕风格,生意场上手段独到,一向只有他算计别人,没想到也有被好友算计的一天。她是家中独生女,却还是被老妈逼着相亲不下百次,她决定下一次相亲是最后一次,只要面对那人尽可能还吃的下饭,具有男人的基本功能。她就打算认命了。可是这个在她相亲时突然跑向自己,二话不说吻上自己红唇的男子。谁来告诉她,这世界怎么了?
  • 帝国焰:惹上花心CEO

    帝国焰:惹上花心CEO

    他是业界上狠厉的传奇人物,只要是他盯上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他换女人如换衣服,有钱可以玩弄一切,可以视一切为无物,他玩的游戏从来不是虚拟而是人。她是一片无处可依的叶子,她不是伟人,她拼命的赚钱只不过是想要帮助从小生长的孤儿院而已,却不知一场相遇,一场游戏,他和她从此纠缠在一起。他用孤儿院来威胁她做这做那,还时不时的对她上下其手。当她恋上了他霸道的温柔时,他却狠狠的推开了她,原来灰姑娘的童话永远不会被打破。最后,伤了心,原来……她跟他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时空水之篇——替身娘亲

    时空水之篇——替身娘亲

    穿越时空?她吗?如果这等好事真的轮到她,她是很开心,很高兴,很想大笑三声.可是……要她当人家的后娘没搞错吧为什么差那么多?没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呃,其实地位也不低了,据说是个将军夫人。没有帅帅的老公在身边————属于她的那位压根就没个踪影。没有爱她爱到死去活来的一号二号三号情人————嗯,有的是那位无踪无影一号二号三号的爱慕者。好命苦,赶快把人家送回去了,一点都不好玩。什么什么?那位夫君还有个儿子?他的前妻呢?什么什么?她就是他的“前妻”?她就是他儿子的娘?搞虾米啊!这下不只时空错乱,她的神经都快错乱了^^^^^^^^^^^^^^^^^^^^^^^^^^^^^^^^^各位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可以留言分享或是加群42692833交流………………………………………………………………我,不曾在意逍遥如何去写,不曾留意逍遥如何去发音,更不曾注意有多少人同叫逍遥。在意的,是那一抹逍遥的感觉。挣脱束缚,天很高,风很轻,空气很清新,连首度相识的大海都那么蔚蓝世界,是色彩缤纷的——逍遥的世界没有灰色——首先呢_谢谢亲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城主·闲妾逍遥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换夫新娘近期才开的,现在才来广而告之一下下各位旧雨新知有兴趣可以挪动脚步前去看看哦。奉上文的地址:城主·闲妾:换夫新娘:^^^^^^^^^^^^^^^^^^^^^^^^^如何成为VIP会员以下网址中有详细介绍?userpay/m.pg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