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200000043

第43章 雷区的跨越(下)(2)

那么,会不会发生企业故意辞退劳动者的现象呢?理论上可能,但实际上不可能出现。如果一个劳动者的岗位随时可以替代,则企业辞退是理所当然的。同一性质的劳动岗位当然要选用成本相对低的劳动者。如果说一个岗位要求的是熟练工、专业技能工、经验积累工,则企业无论多傻都不会辞掉一个培养多年好不容易适应工作要求的老员工,而再到劳动市场上去找一个还需要培养若干年的新手来干。事实上,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性的劳动者。劳动的专门性虽然使劳动者职业转换的成本加大,更使企业寻找和维系劳动者的门槛加高。国外一些企业之所以打出终生雇用的牌,其实就是这种发展态势下企业最理性和最精明的选择。

至于说,企业如果认为确实不需要某一劳动者,政府以及法律是不能强迫的,该劳动者也不能去强求企业,因为他可以去劳动市场再找新的工作。如果因为能力与素质问题实在找不到工作,则他应该去找政府,也不能去找企业。固然企业是事实上的解决就业的主渠道,但毕竟解决就业是政府责任而不是企业责任。

不能就业的劳动者找政府怎么办?政府就必须先为其提供“泥饭碗”,也就是社会失业保障以及相应的其他保障。之所以称之为泥饭碗,就是指它的水平肯定要低于劳动的饭碗。我们不能说不劳动者不得食,但也肯定不能鼓励不劳动者得好食。同时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能重新找到工作,甚至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为他提供技能培训与素质提高。这同样也是政府的责任。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已经通过了,但关于它的法律解释则刚刚开始。我们期待建立在科学、规范、务实基础上的法律解释,否则就有可能因解释的误导而导致法律实施的困难。

现在有一些群体对于我国提高劳动者权益的做法有意见,但慑于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不便也不敢公然对抗,就通过所谓铁饭碗来误导《劳动合同法》。当到最后走不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回到他们已经习惯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老路上去。所以当我们听到那些为铁饭碗唱赞歌的言论的时候,不妨重温一句老话:“人们啊,我是爱你们的,可你们要警惕啊。”

五、警惕“劳动价值”贬值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安排来说,劳动的价值都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劳动为本、劳动神圣,这是不需要再饶舌的基本判断。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运行过程中,无论是人们对劳动的观念还是劳动在实际社会分配中的地位,又都表明这一问题并没有真正在社会中讲清楚。以至于在2010年纪念五一劳动节的讲话中,胡锦涛甚至开始为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大声疾呼。为了劳动者的尊严,也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让社会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

(一)“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价值被创造的基础上,没有价值的创造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像土地、资本等都只是承担了价值转移的功能。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透彻剖析,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所谓发展的奥秘:并不是资本家的资本在养活劳动者,而是劳动者劳动的剩余价值养肥了资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虚伪性,进而宣布了资本主义的不可持续性,为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也成了劳动者捍卫自己权益、走向新社会的锐利武器。

我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绝不只是因为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立场,而是其理论的高度科学性。马克思之后有很多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批判劳动价值论,并且也提出了很多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价值论,但他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从立场上批判马克思容易,从理论上否定马克思很难。”

那么为什么一些贬低劳动价值抬高资本作用的观念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甚至我们有很多群众感觉不出它们错在哪里也就信以为真呢?就是因为这些言论偷换概念,用表面现象掩盖了生产的本质。但现象毕竟不是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只是“后一种价值(劳动价值)隐藏得很深,以至于我们的经济学家能够满不在乎地否认它的存在。”经济学家都能装糊涂,我们老百姓就更不可能明白了。这也提醒我们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把科学的理论用大众能理解的形式传播出来,否则谬论就会甚嚣尘上。

当然,价值的创造与社会财富的创造不完全是一回事,社会财富依赖于价值又不完全等同于价值。价值的源泉只有一个就是劳动,财富的源泉却有很多,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缺一不可。马克思当年也曾明确讲过:“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既然这些生产要素也参与了财富的创造,而这些生产要素又是稀缺的,是有归属权的。在财富的分配过程中,其所有者当然也可以为其付出这些生产要素而分的一些收益。对于这一点,我们尊重经济运行的实际要求,我们并不绝对反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此为借口鸠占鹊巢,否定了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基础性地位。因为离开价值的财富只能是财富的泡沫。如果说财富是一组数字的话,劳动是前面的1,其他要素只能是后面的一连串。没有,财富值是好像不大,但没有1财富就只是一串没有意义的0。

这就是劳动以其创造价值而成就了自己至高无上的“价值”。

(二)社会群体绝大多数是劳动者,这一事实毋庸置疑地突出了劳动的价值对于社会民众生活状况的基础性地位

有的同志会说,就算我们不否认劳动的根本性地位,在中国社会已经小康乃至富裕的今天,突出强调劳动价值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群众不是也可以去获得财产性收入吗?此话出有因,却与我们的社会现实严重不相符合。

我们承认中国社会小康了,我们的群众富起来了,但他们的富裕主要还是靠劳动致的富。别看我们有少数群体可以炒房炒股,一夜暴富,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民众来说,他们在本质上还是劳动者,他们还主要是靠,甚至也只能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收入。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仍然达到66.2%,如果算上转移支付的收入(也相当于间接的劳动收入)甚至达到97.7%,财产性收入比重只有2.3%。即使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已经比较活跃的广东省,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比重也仅占3%左右。

当然,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把财产性收入作为饭后甜点有总比没有好,但必须明白饭后甜点是不能替代主食的,否则会饿肚子。因为对他们来说那点财产性收入是很不确定的,甚至对于很多普通群众来说,往往是赔的多赚得少。我们前些时候做过一个测算,从2005年到2009年间,普通民众真正稳定的财产性收入的主体依然是银行的利息,在股市、房市上往往是少数大户的牺牲品。用一位股民的话讲,只赚指数不赚钱。

有的人用这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房价上涨来为财产性收入辩护。一线城市的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在3年前是80万,3年后变成了400万,这是多大的一笔财产性收入啊。从数字变化上来说,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但问题是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普通居民来说,这套房子80万跟400万有实质性差别吗?他能卖掉吗?卖掉以后再去哪里居住?如果再想买个住的地方发现500万也买不来了。当然对于那些拥有数套房子甚至以炒房子为业的人来说是很有意义,但是在一线大城市能拥有数套房子的人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该关注的绝大多数群体吗?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就这么微小比重的财产性收入,也是一个13亿人的平均数。由于社会基尼系数的拉大,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少数、极少数富裕群体为提高这个比例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剔除掉他们之后,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根本就是无财可理,也就无财产性收入可言。

当我们面对这一客观事实时,我们就只能有一个选择了,尊重劳动。因为一个社会必须对在该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存形式给予充分的关注,如果说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群体获取收入的途径不能成为一个社会财富分配的主渠道,不能在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中占主体,它就背离了公平正义,更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宗旨。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对复杂劳动讲上几句。有的人试图用把复杂劳动排斥在劳动概念外的办法来否定劳动价值论,这种行为体现在经济实践中就是对劳动者进行分化。其实在马克思的当年就已经对复杂劳动给予了“自乘”“倍加”的地位,劳动从来不是仅仅只指简单劳动。在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把一切“活劳动”与“资本”作为博弈的两方进行研判,而不是在劳动内部进行分化。

(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捍卫劳动的地位,尊重劳动的价值,要体现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写入党代会报告以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要对这一问题给予强调,但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据2010年两会上九三学社的一个提案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这充分说明不下大决心,不采取非常措施是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的。

由于特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是既定的,其他要素索取多了,留给劳动的肯定就少了。要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句话落实到位,就要对其他要素不当得利或过当得利进行适度控制。

首当其冲的就是科学划定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前些年来,由于资本的稀缺,我们对资本过分的要求相对纵容,反倒对劳动的要求抑制比较多,结果资本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不仅远离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远离了起码的公平正义。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会越来越多,劳动却会由于再生产成本的增加变得相对稀缺。所以彻底扭转劳动与资本分配比例格局是大势所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

我们不必要担心资本寻求增值的冲动被遏制,这是资本的本性,也是资本致命的弱点。资本不得不到处去寻求利润,停滞的资本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资本了,资本停滞就意味着资本死亡。但是我们也不能去责备资本的过分逐利,这同样是它的本性,甚至资本逐利水平的高与低乃是对资本最根本的评价。关键是在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如何去控制资本,如何去培养制约资本的力量。

现在来看,资本表现的舞台正在缩小,资本扩张的环境显然不再乐观。这两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出现本身就是资本在虚拟领域过分的扩张所致,所以从经济周期来看,在可预计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本在这一领域的充分表演与尽情发挥已然不可能。再加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整个国际经济增长的步伐在放慢,实体经济的规模难以有根本性扩张,这就意味着资本的逐利的实体经济领域空间也在缩小。

资本当年凌驾于其他经济要素之上的法宝:“稀缺性”开始要被其他经济要素用在它自身上。我们要抓住这一国际经济发展态势变革的契机,运用资本的逻辑来对抗资本,压低资本的欲求,在财富版图中对劳动与资本的份额重新划分。

劳动控制资本的博弈事实上已经在悄然进行。如果我们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撇开道德的评价,金融危机让大量的资本泡沫化而烟消云散,何尝不是华尔街那些从业者用其劳动实现对资本的掠夺与蹂躏。当年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这样一种图景:“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今日越来越过剩的资本已不得不被高智商的劳动,也就是复杂劳动去鞣了,这与马克思当年所描绘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图景已经大相径庭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做一些工作。

比如,限制垄断行业的畸高收入。从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来讲,1978年我国行业的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是2.1倍,2000年是2.6倍,2008年是4.77倍,差距急剧上升。但众所周知,垄断行业的收入显然不全是靠劳动的付出,更多的是依仗其对资源的控制,对其他行业劳动的侵蚀,当然不能放纵。

又比如,遏制过度的投机性收入。这些年来有很多的企业家发现与其辛辛苦苦在实体经济领域干一年,不如到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赌一夜。结果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实体经济进入资本市场,不仅损害了经济的健康运行,还严重制造了资产泡沫,埋下了经济隐患。

在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完全禁绝投机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放纵投机显然也是不对的。甚至可以退一步讲,我们也尊重部分群体投资乃至投机的权利,这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但问题是你的逐利不能影响了我的生存。当一个地区因为部分群体的逐利而使得经济环境恶化不能让绝大多数群体生存的时候,它那仅有的一点合法性也就丧失殆尽了。扶正必须祛邪,我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领域的精准调控,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这样多管齐下,劳动的价值就会在中国社会真正得以体现,劳动光荣也就不再仅仅只是一句话了。

同类推荐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罗武神

    修罗武神

    论潜力,不算天才,可玄功武技,皆可无师自通。论实力,任凭你有万千至宝,但定不敌我界灵大军。我是谁?天下众生视我为修罗,却不知,我以修罗成武神。等级:灵武,元武,玄武,天武,武君,武王,武帝,武祖....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是一部军事影视剧作品,“蓝血”是世界军人企业家的代名词,“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东方组织。如果要用一根线把这个三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那就是军魂——军人的胆和识。无论是艺术塑造的影视人物、东西方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是我们崇拜敬仰的人民解放军,他们刚毅的气质、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智慧、巨大的成功不仅深深吸引了普通人的目光,而且引起了企业家和中外职场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军魂,还是企业和个人发展壮大的精气神,是职场人士学习的绝佳案例
  • 呆萌仙妻:神君很护短

    呆萌仙妻:神君很护短

    呆萌星星与腹黑太阳神的欢脱初恋。初遇时,她为他的忧郁而迷惑,“我们做朋友吧。”再遇时,见他身边有神女意图不轨,那还得了?“放开,这个太阳是我的!”机不可失,南歌倾月下定决心去表白:“北曲昱辰,你过来一下,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谈。”她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却不料,正中那个腹黑小师叔的美人计。傲娇如他,却屡次受挫,这个呆萌星星,到底惹了多少人呀?不光是捡了一个便宜哥哥,还有一个妖魅的美人师兄,连北斗七星,都围着她转,星神什么的也就算了……还有一条龙,说是要守护她?神马……连天帝、神君也是她的靠山?腹黑的北曲昱辰遇上呆萌的倾月,却悲催的发现,只剩下被欺压的份儿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狂妻别逃

    狂妻别逃

    她善变,狡黠如狐;她无赖,行径不良。她是第一女将,亦是寻常男子消受不起的妖孽红颜。成亲之日被算计,由嫡妻变为妾室。让她忍辱负重?开玩笑!是圣意又如何?拔剑相逼,即刻下堂。如此狂妄,令人望而生畏。--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独独钟情于她。她春风得意之时,他气她,捉弄她。她婚变之后,他娶她,天下为媒。成亲之前,她约法三章,他忍。成亲之后,她日日想跑,他哄。她嫌日子太闷,把王府闹腾的鸡犬不宁,没关系,他纵容。她心血来潮,要帮他纳妾,他怒,休想!【片段】洞房花烛夜,两人难得的开始谦让起来:“王妃请。”“王爷请。”几次之后,某女烦了,不由分说握住他湛白修长的手,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割破他手指,将血迹滴在喜床的白绫之上,随后懒洋洋倒下身去,“好了,可以就寝了。”某男咂舌:“这作假之事,你也好意思用为夫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