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700000011

第11章 为政:仕途藏机巧(1)

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意译】圣明君主管理下的官吏,宰相必定是从州部那种基层单位中提拔上来的,勇猛的将领也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选拔出来的。

《荀子》云:“不登高山,不知天知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任何事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地亲身去体验,去经历,是永远都不会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的。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官,都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是指做事踏实、实事求是、认真、自信、不虚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总是幻想着某一时刻因为某一次机遇而一步登天,这种想法是极其不切实际的,也是十分荒谬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都要从基层经历一些磨炼,一些挫折,才能成长,才能成熟。当然,同是在基层也有不同的状态,有些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有些人却好高骛远,左顾右盼。短时期之内,这两种人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时间久了,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兢兢业业者,会得到同事的认可,上司的赏识,当提升的机会来临之时,幸运便会自然而然地眷顾他;相反,好高骛远者,只能得到同事的鄙夷,领导的厌恶,在提升的机会面前,他总是那个被忽略的一个。因此,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职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将现在的位置当成是一个新的起点,去努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提升。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其中“笃行之”就是脚踏实地地去做事情,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脚踏实地”一词也是由此而开始被人们广泛应用的。

司马光出生于北宋时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中进士甲科,年仅二十岁的他开始步入仕途。宋英宗即位前,他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这段时期,他的仕途还算顺利。但从北宋熙宁三年,他的仕途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他因为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未果,上疏请求去外地做官。第二年,他被派做西京御史台,自此居于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在这段悠闲而又寂寞的岁月里,他主持编撰了一本共294卷的长篇编年体史书,这就是《资治通鉴》。这部史书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五代后的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3年的详细历史。司马光在编订《资治通鉴》时,翻阅了宫中所有书库的文献与藏书,此外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在这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司马光踏踏实实,一做就是19年。他治学严谨,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他规定自己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他每天要修改一丈多,如果遇到事情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一天也不能贻误。

每天晚上,司马光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而自己则要继续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天一亮又起身工作,天天如此。他怕自己太困乏睡过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稍微一动,头便落枕,这样便会立即惊醒。此外,编撰的所有草稿司马光都是用工整的楷体书写的,没有一张是草书,并且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都是他亲自动笔,从来没有让别人代写过一个章节。这样一晃十九个春秋过去了,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成书不到两年,司马光就积劳而逝。

司马光的仕途虽遇到了坎坷,但他仍脚踏实地地工作,从未因此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虽然他的职位降低了,权利变小了,但是他宠辱不惊,将最基层的工作视为神圣的天职,认真对待,不辞劳苦,最终名垂千古。

脚踏实地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塔木德》上有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也是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这句话是犹太人信奉的至理格言,他们不光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无论在政界,还是在金融界,那些遥遥领先者有许多都是犹太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愿意从最基层做起,而且无论做什么工作,他们都会脚踏实地,丝毫不会有偷奸耍滑的念头。

人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行动却一定要脚踏实地。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总部曾派出了一位董事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那位董事只是站在北京的大街上看了一圈,便回去向总部汇报,说不能在中国开设肯德基店铺。原因是他在中国的大街上,看见大部分中国人穿得都很寒酸。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富裕,在中国开设肯德基快餐店,肯定不会盈利。听到这样的报告,肯德基的领导集团大失所望,于是又派了另外一名董事来中国考察。这位董事在中国考察了一个多月,他在大街上询问路人喜欢什么样的口味,能够接受的价钱等等,经过一番调查后,他得出的结论却与前一位董事的结论恰恰相反。他认为在中国开设肯德基快餐店,必然会获得很大的利润。他回到总部后,将他在中国的考察情况,以数据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提交给董事会,董事会看了他的报告后,十分满意,于是立即做出了进军中国的决定。果然,肯德基自1987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家西式快餐厅后,便得到了中国大众的欢迎。并且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十几年后,肯德基已经遍布了中国的各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两位来中国考察的人,接到的任务是相同的,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一个只是凭感觉就妄下结论,而另一个则是脚踏实地地进行了一番详细而又准确地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这两个人的命运也因此而截然不同,第一个人被训斥一顿后,从此不再受到领导的重用,而第二位却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并因此而升了职。

天道酬勤,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做了,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报酬。如果你只是高傲地站着观望,不愿意弯下腰来辛勤耕耘,那么即使机遇就在你的脚下,你也看仍旧无法看见。另外,不要忽视基层的工作,如果那位调查者没有深入群众去做调查,他无法得到详尽的资料,也不会得出精确的数据,更不会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经营是这样,做官也是这样,如果不深入群众,不去做实地考察,是不会得出准确的结论的。朱自清曾说“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要做一个好官,就要塌下心来,做好基层的工作,多了解百姓疾苦,多为百姓做实事,这才是一个为官者的本分。

上梁不正下梁准歪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第十二》

【意译】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好国政,孔子回答说:“政,即是正。如果你带头端正了自己的行为,按正道办事,那么谁还敢不端正自己的行为呢?”

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到下来。领导是下属的榜样,如果领导有一些陋习,那么下属必然也会随之效仿。因此处于上梁位置的领导一定要正了,才能带好队,领好兵。否则稍有不正,作为下属的下梁就会跟着变歪。

上行下效是自古以来官场上的潜规则,领导喜欢的,就是下属爱好的,领导厌恶的,就是下属痛恨的。领导说白,下属不说黑,领导说错,下属不说对。领导的行为作风,个人喜好,都会直接影响到下属,因此,领导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品行,带好头,否则,下属投其所好,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第十八代国君卫懿公非常喜欢禽兽,因此,他的臣子们常常会向他进献一些奇珍异兽,以博得他的欢心。凡是进献珍奇禽兽的人,都会得到重赏。

有一次,卫懿公看见了一头善于顶撞的的牛,一见钟情,于是便给那个喂养、驯牛的人以中士的待遇。大臣甯子劝告他说:“大王,不能这样啊。牛是用来耕田的,而不是用来角牴的。您若热衷于让牛角牴,那么人们便会纷纷驯牛角牴,而不让其耕地,那样耕田就会被废弃。耕作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那里能够废止呢?古人说,作为治理国家的君主,是不应当为了一己私欲而危害百姓的……”卫懿公根本不听。不久之后,卫国善于角牴的牛价钱倍增,最高竟然达到了耕牛的十倍。养牛的人也不再让牛耕作,纷纷训练它们角牴。任凭官吏农事的官吏采用何种措施,都无法禁止。

后来,卫懿公又听说邸地有匹马生了一匹小马,虽然不善跑,但却叫得很好听。卫懿公又爱上了,他让人将小马收进宫中的马厩,每天给小马喂山珍海味,当成宠物一样对待。甯子又来劝他说:“这个马是个妖孽,如果您再不醒悟,必然会亡国的。马是以善跑而被人使用的,嘶鸣不是它的能耐。君主是来替天治理百姓的,所以不该做的事情,您不应该提倡,这样才能堵塞坏事的源头。您若还不醒悟,从今以后,卫国一定会增加许多不耕种的男子,不纺织的妇女,那样,用不了多久卫国就无法生存了。到时候,您后悔也来不及了。”无论甯子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卫懿公还是一句也听不进去。于是,卫国又多了许多训练马嘶鸣的人。

第二年,狄人攻打卫国。卫国耕牛早已不耕种,粮食短缺,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抵抗敌人了。战马都被拿去训练嘶鸣了,在战场根本没有能够作战的马。两国将要交锋时,卫国的士兵们都不愿意拿起武器,因此很快卫国就被打败了,卫懿公也被狄人杀死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无论是提倡什么,还是反对什么,领导的行为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领导若要求下属做得好,首先领导自己必须要做得到。要想令行禁止,领导就必须以身作则。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好领导。

建安三年,曹操带领着大军征讨张绣。当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曹操怕士兵在行军的途中践踏麦田。于是便制定了“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军令。不料,大军行至一大片麦田附近时,一只小鸟突然从草丛里飞了出来,使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窜入麦田中,践踏了一小片麦田。曹操立即请主管刑罚的人按照军令对自己进行处罚,主簿说:“丞相怎么能受处罚呢?”曹操说:“我自己制定的命令,自己却犯了,这样怎么能服众呢?”于是便要拔剑自刎,以示信用。周围的将士看见了,连忙上去阻拦了他。曹操为了树立军威,便对众人说:“如今惩罚贼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既然有务在身,不能一死,便只好割发代首。”说着,曹操便拔出剑割掉了一绺头发。队伍里的士兵们无不悚然,凛尊军令。在古代,人们将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轻易是不可以剪掉的。曹操削掉了自己的一把头发,就相当于割掉了自己的头颅一样。士兵们见到曹操对自己如此严格,便知道他不是一个可以糊弄过去的领导,于是,没有一个人敢违反军纪。整个行军途中,路旁的庄稼,没受到一点损害。

卫懿公与曹操,这两个历史上不同时代的领导,一个是下属投其所好的典型,一个是以身作则的榜样。他们都以自身的行为,左右了下属的行为。可见,领导的行为对于下属,对于整个组织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队伍里还存在着一些“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人。他们要求下属奉公守法,自己却以权谋私;要求下属勇于奉献,自己却唯利是图;要求下属顾全大局,自己却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做领导,势必会上行下效,将组织的风气带坏。

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说:“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领导如果是一个斤斤计较、争强好胜、欲望强烈的人,那么他的下属也不会太安分。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组织的办事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的团队,领导起来,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领导若想做得轻松,做得好,就必须以身作则,做一个行为端正,品质良好的人。

既然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么阻止下梁歪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上梁做正。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为官者要想使下属正直、廉洁、大公无私、体贴爱民,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只有自身行得正、坐得端,为下属树立一个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好榜样,下属才能仿效其行为。否则,下属必然投其所好,爱其所爱,恶其所恶,使其迷惑,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下属。

越俎代庖是从政大忌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第八》

【意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操心那方面的政事。

越俎代庖,是超出自己的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这一行为,可谓是官场中的大忌。官场中,讲究的是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立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任何人都不应该而且也不能代替他人,行使权利,处理事务。

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当然,不在其位,就不应当谋其政。这是做人、做官都应信守的原则。有时候,尽管你是出于好心,但是一旦超越了自己管辖的范围,跨到了别人的领域,就会伤害到别人,并且往往会因此而招来祸患。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曾去邵这个地方做首长,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家手里,季氏要求鲁国百姓在五个月之内,开通一条运河。古代人口少,科技也不发达,季家这一要求对于鲁国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苛刻了。当时,子路的行政管辖区正好管这件事,由于公家给拨的经费不够,百姓们都很难吃饱,更不用说努力干活了。子路为了鼓励大家,便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并且还从家里运来了一些粮食,供大家吃。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另一个弟子子贡去子路那里,把子路刚做好准备给工人吃的饭全部倒掉,并将饭锅砸毁。

性情爽直的子路见到这种情形,火气一下子就暴涨起来,他气匆匆地跑到老师那里,也不顾师生之礼,对孔子嚷道:“你天天教我们要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要行仁义,可是现在我这样做,你却叫子贡来捣乱,你是在嫉妒我吗?”

孔子听到学生对自己如此无礼,也十分生气,说:“子路!你不要糊涂,难道你忘了我教你的古礼了吗?‘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关联,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孔子因爱自己的学生,所以才会毫不客气地和他讲这些道理。

子路听了老师的话后,恍然大悟,幸好老师阻止了自己的行为,不然真的会招来祸患的。

子路自己掏腰包犒劳大家,虽然是施行仁义爱人的行为,但是这却已经超越了他应该负责的范围,这样做必然会侵害别人的权利。从另一个角度讲,子路这样做,正与当朝的执政者起到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子路会因为这一行为大得人心,那么也势必会招致他人的嫉妒,这样必然会给子路带来祸患。

子路的本意是善良的,但是他的行为却越俎代庖,超越了自己职务管辖的范围。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就是尽了自己的本分,不该管的事绝对不可以去管,做官的人,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热门推荐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如同一面魔镜,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名利得失,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如同喜剧。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这如同悲剧。在这历史的悲喜剧中,总有规律可循,博弈智慧就是其一,也是人立身体处世的根本。
  • 重生之拐带萌徒

    重生之拐带萌徒

    她前世为妖女,今世为魔女。前世她被人诬陷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之名,她岂会罢休?!前世的姐姐,爱人,今世都是仇人!今世的魔女之名,是被她家老师惯出来的。她说要星星,老师就不会给她摘月亮;她说要谁死,谁就不能活。既然老师对她那么好,那她就要把老师拐过来帮她报仇才行。可是,真的是她把老师拐了的吗?怎么总是觉得不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虎嗅蔷薇

    虎嗅蔷薇

    心如猛虎断得三两心相随细嗅蔷薇斩不断的却是万千佛心菩提今生绝不是我孤单血冷只是望得来世轻念,转生归眅,世事轮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道陵尸经

    道陵尸经

    一桩离奇案件,牵出一个已经失踪半年之人一朱慈烨:当荷心看见朱慈烨时,他已是半人半尸,极难治愈:为了帮其清除体内的“七阴尸毒”,荷心与沈珂雪等人勇闯将军墓,决命燹嘏滩,险渡澜沧江,巧离普陀岛,最后到得西湖之下的水晶龙宫,与“鬼影黑藤”、恶蛟、尸人等凶残之物展开殊死搏斗:然而主谋之人术法高强,荷心一行佛、道、术、蛊联手皆不是其对手:正当众人步步后退,性命堪忧之际,神秘莫测的水晶龙宫,突然来了位极其神秘的人物:此人是敌是友?众人能否化险为夷?这一连串险恶用心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阴谋?面对灭族之恨和复国大业,南明后人朱慈烨又将何去何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